国家“十二五”重大出版项目。由《文库初编——近代稀见边疆名著点校及解题》与《文库二编——当代学人边疆研究名著》两部分构成。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收录的百部著作不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而且有所创新,填补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的出版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国家意志,起到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目的,更能为我国边疆研究、发展与稳定作出贡献!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综合卷五】中俄交涉记》 收录了清末《中俄交涉记》一书。本书最初于光绪十三年(1887)刊印行世,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积山书局再版。该节略详细记载了自1880年7月至1881年2月曾纪泽与俄外务部历次改约交涉的谈话内容,按日期排列,共四卷。1887年甘肃皋兰朱克敬得其本,汇刻入《挹秀山房丛书》,改名《金轺筹笔》。同年,浙江吴兴钱念劬(钱恂)得其书,与锡杨楷“相与重为校雠,订定凡例,谋之同志鸠赀刊以行世”,再改其名曰《中俄交涉记》。
《中俄交涉记》内容分为三类:曾纪泽关于改订条约过程的奏报、谈判记录、相关条约全文。本书的价值体现在谈判记录部分,这部分详细记录了曾纪泽与俄外务部大臣、俄驻华公使历次谈判中双方的对话,是后人窥探中俄伊犁交涉,尤其是改约谈判历史细节的必读书目。
于逢春(1960- ),辽宁东港人。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2003年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部,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全力构建“五大文明板块”理论框架,藉此解读中国疆域形成的内在理路。系国内较早运用民族主义理论,探讨近代中国如何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构筑“民族国家”的研究者之一。主要著作:《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类型及其统合模式序说》《中国国民国家构筑与国民统合之历程》等。
高月(1980- ),吉林大安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东北疆域史。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从一个侧面来看,这本书代表了对特定历史时期国家记忆的整理和重建工作。边疆问题历来敏感且复杂,它关乎民族情感、主权认知和国家叙事。这份“综合卷五”所收录的材料,想必是当年那些复杂交涉的“冰山一角”。阅读这些材料,不仅是了解历史事件本身,更是在体察国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所展现出的韧性与妥协的边界。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而不是单一官方的口径。如果能包含一些非官方的通讯、私人信件,或者即使是敌对方的记录,来与官方文书进行对照,那么我们就能更全面地理解那个“交涉”背后的真实张力。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梳理,更是在重新审视国家身份在与外部世界接触过程中是如何被塑造和定义的。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文学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或许不在于其叙事的流畅性,而在于其展现的“史料的肌理”。我期待它能像一台时光机,带领我走进那个时代的外交官们所处的复杂境地。想象一下,在那些密不透风的会议室里,在那些充满试探和博弈的谈判桌上,每一个措辞、每一个手势背后都可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命运。这本书的选材如果足够精妙,应该能描摹出那个时期中国决策层的集体心智是如何在内忧外患中艰难前行的。我更看重的是那些原始记录中蕴含的“人情味”——那些在官方文书下被压抑的焦虑、坚持与妥协。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挖掘,比宏大的历史叙事更令人着迷,它提供了观察历史的微观视角,让人得以窥见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格局的幕后博弈。
评分作为一名对国际关系理论感兴趣的读者,我对这本书能否提供新的理论视角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研究中俄关系,绕不开权力转移、缓冲区理论以及霸权竞争等经典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一手资料,来佐证或反驳既有的理论框架。比如,在具体的交涉过程中,双方的认知偏差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哪些非理性的因素(比如个人情感、国内政治压力)干扰了纯粹的利益计算?如果书中的记录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这些动态的互动过程,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史料汇编,而是一部活生生的国际关系案例分析教材。我更期待看到,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外交政策的制定是如何在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和国际环境之间进行痛苦的权衡和取舍的,这对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大国互动模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体量和“文库”的定位,暗示了它必然是深度、严谨的学术成果,而不是面向大众读者的通俗读物。因此,我更关注它的学术规范性和注释的完备性。一套优秀的史料集,其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对原始文献的考证和引用上。我希望看到详尽的脚注,能够清晰地标明每一段引文的出处、档案编号乃至发现过程。只有建立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之上,这些“交涉记”才具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于引用和交叉验证的读者来说,一套不严谨的史料无疑会带来极大的困扰。好的史料工作,是让历史“说话”,而不是让研究者代为“诠释”;我期待这本书的编辑团队在这方面做得尽善尽美,为后来的研究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年代感,纸张泛黄的质感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整体的装帧和排版上,就能感受到编者对这份珍贵史料的敬畏。这种“老旧”的风格,恰恰是历史著作所应有的厚重感。它不是那种花哨的畅销书设计,而是朴实无华,专注于内容本身。内页的文字排布清晰,字体选择也比较适中,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吃力。可以想象,这本书里承载了无数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决策过程,对于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的外交史、地缘政治变迁的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那种扑面而来的史料气息就已经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了。这本书的装帧和选材,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致敬。
评分赞一个
评分关心中俄关系的读者不可错过
评分包装很好,物流很快,书的质量不错
评分【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综合卷五】中俄交涉记
评分赞一个
评分【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综合卷五】中俄交涉记
评分书很好,活动价200-100也很给力
评分书很好,活动价200-100也很给力
评分非常喜欢的好书不错很值得推荐和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