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

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易飞,刘晓丰,史相斌 等 著
图书标签:
  • LTE
  • EPC
  • 移动通信
  • 通信工程
  • 网络技术
  • 4G
  • 无线通信
  • 协议分析
  • 实践
  • 原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462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031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LTE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6
字数:3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以理论联系实际为主要指导方针,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EPC网络的系统架构、实现原理,以及现网中EPC网络各网元实现原理及组网的实际应用。《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结合中国国内目前的EPC网络实际建设情况,通过大量的案例演示来介绍EPC网络原理,为初学者及对EPC网络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便于读者深入浅出地理解EPC网络整体实现方案及信令过程,同时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EPC组网结构并掌握部分运营维护相关技能。

内页插图

目录

原理篇
第1章 EPC网络概述
本章导读
1.1 EPC网络的由来
1.1.1 什么是EPC
1.1.2 EPC:从何而来
1.1.3 EPC:强在哪里
1.2 EPC网络架构
1.2.1 迈向LTE
1.2.2 基本EPC网络架构
1.2.3 引入PCC的EPC网络架构
1.2.4 LTE/EPC与GERAN和UTRAN的互操作架构
1.2.5 LTE/EPC与CDMA网络互操作架构
1.2.6 LTE/EPC与WLAN网络互操作架构
第2章 EPS网络提供的业务
本章导读
2.1 数据上网业务
2.2 语音业务
2.2.1 双模双待
2.2.2 CSFB
2.2.3 VoLTE
2.2.4 SRVCC
2.3 短消息业务
2.3.1 SMSOverIP
2.3.2 SMSOverSGs
第3章 EPS网络中的网元与接口
本章导读
3.1 EPS网络中的网元
3.1.1 eNodeB
3.1.2 MME
3.1.3 SGW
3.1.4 PGW
3.1.5 HSS
3.1.6 PCRF
3.2 主要业务接口
3.2.1 S1-MME接口
3.2.2 基于GTP的接口
3.2.3 S6a接口
3.2.4 PCC相关的主要接口
第4章 EPC网络的重要概念和特性
本章导读
4.1 用户标识GUTI
4.2 跟踪区
4.3 PDN连接与EPS承载
4.4 QoS与PCC
4.4.1 EPS承载QoS相关参数
4.4.2 用户平面业务流的处理
4.4.3 PCC的QoS管控
4.4.4 IP网络中的QoS实现
4.5 MME池组
4.5.1 基本介绍
4.5.2 初始的负荷分担
4.5.3 负荷重分配
4.6 节点选择功能
4.6.1 EPC网络中的DNS
4.6.2 MME的选择
4.6.3 SGW的选择
4.6.4 PGW的选择
4.6.5 SGW+PGW的组合选择
第5章 EPC网络协议
本章导读
5.1 GTP
5.1.1 用户平面的GTPv1协议
5.1.2 GTPv2协议
5.2 Diameter
5.2.1 消息结构
5.2.2 Diameter消息格式
5.2.3 Diameter节点
5.2.4 Diameter消息的路由
5.2.5 S6a接口的Diameter
5.3 NAS
5.3.1 EMM流程
5.3.2 ESM流程
5.3.3 UE状态管理
5.3.4 UE状态实例
5.4 SCTP
5.5 S1AP
5.5.1 E-RAB的管理
5.5.2 UE上下文的管理
5.5.3 S1接口的建立
5.5.4 小结
第6章 EPC网络的典型信令流程
本章导读
6.1 初始附着流程
6.1.1 LTE终端的EPS附着及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6.1.2 跨MME的EPS附着及默认承载建立过程
6.2 专有承载建立流程
6.3 专有承载去激活流程
6.4 S1连接释放流程
6.5 业务请求及寻呼流程
6.6 跨MME的跟踪区更新流程
6.7 去附着流程
6.8 LTE网络内部切换流程
6.8.1 X2接口切换
6.8.2 S1接口切换流程

实践篇
第7章 EPC产品的典型架构
本章导读
7.1 MME产品的典型架构
7.1.1 MME板卡的构成及功能
7.1.2 MME内部的包转发流程
7.2 SAE-GW产品的典型架构
7.2.1 SAE-GW板卡的构成及功能
7.2.2 SAE-GW内部的包转发流程
第8章 EPC网络工程实践
本章导读
8.1 EPC网络工程基本信息
8.1.1 MME物理连接图
8.1.2 MME逻辑拓扑图
8.2 IP地址需求及分配
8.3 IP地址规范实例
8.3.1 物理端口IP地址分配
8.3.2 业务地址分配
8.4 思科MME配置实例
8.4.1 配置顺序
8.4.2 配置所需数据
8.4.2 底层连通性相关的配置
8.4.3 业务相关配置
第9章 EPC网络的常见故障及案例
本章导读
9.1 EPC网络故障排查流程
9.1.1 S1接口故障排查流程
9.1.2 S6a接口故障排查流程
9.1.3 S5/S10/S11接口故障排查流程
9.1.4 E-UTRAN附着故障排查流程
9.1.5 EPS承载相关故障排查流程
9.1.6 用户数据面故障排查流程
9.2 EPC网络常见故障原因代码分析
9.2.1 移动性管理原因代码分析
9.2.2 会话管理原因代码分析
9.2.3 常见故障原因代码分析
9.3 EPC网络故障分析案例分享
9.3.1 UE开机后法附着LTE网络
9.3.2 UE开机后可以附着LTE网络但是不能浏览网页
9.3.3 MME之间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不成功
9.3.4 用户成功附着并建立PDN连接及默认承载,但有时法使用任何数据业务
9.3.5 用户成功附着到LTE网络后,每半小时会去附着一次
缩略语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 摘要 《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是一部深度剖析LTE(长期演进)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设计、原理、关键技术与实际应用的著作。本书旨在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工程师、技术研究人员、项目经理以及对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全面、详实的指导。EPC是LTE网络的核心,承载着用户数据传输、业务管理、安全策略执行等多项关键功能,其稳定性和效率直接影响着LTE网络的整体性能。本书将EPC的复杂体系结构分解为易于理解的模块,并结合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其工作机制、关键技术、性能优化以及未来的演进方向。 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3G时代虽然带来了分组交换的巨大进步,但其数据速率和网络容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LTE作为4G时代的代表性技术,以其高数据速率、低时延、大连接能力等优势,彻底改变了移动通信的面貌。而EPC,作为LTE网络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是实现这些优势的关键所在。理解EPC的原理和实践,对于成功部署、优化和维护LTE网络至关重要。 本书的编写目标是填补当前市场上EPC相关技术的深度与广度上的空白,提供一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书籍。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帮助读者建立起对EPC的系统性认知,掌握其核心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网络建设和优化工作中。 第一部分:EPC体系结构与核心组件 第一章:LTE网络架构概述 1.1 LTE网络演进的必要性: 从2G、3G到LTE,移动通信技术演进的驱动力,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 1.2 LTE整体网络架构: 介绍LTE网络由接入网(E-UTRAN)和核心网(EPC)组成的整体框架,以及它们之间的接口。 1.3 EPC在LTE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 详细阐述EPC作为数据传输、用户管理、业务承载、策略控制等核心功能的承载者,其在保障网络性能、提供业务体验中的关键作用。 1.4 EPC核心组件简介: 对EPC中的主要网元(MME, SGW, PGW, HSS, PCRF, SPDF等)进行初步介绍,为后续章节的深入讲解奠定基础。 第二章:EPC核心网元详解 2.1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2.1.1 MME的功能与职责: 用户注册、寻呼、切换管理、Attach/Detach流程、UE上下文管理等。 2.1.2 MME的关键接口: S1-M, S6a, S13, Gn/Gp (用于2G/3G互通) 等接口的协议和作用。 2.1.3 MME的部署与容量考虑: MME的冗余设计、负载均衡、容量规划等实际部署问题。 2.2 SGW (Serving Gateway): 2.2.1 SGW的功能与职责: 用户平面数据传输、路由选择、切换锚点、本地移动性管理等。 2.2.2 SGW的关键接口: S1-U, S4, S5/S8 等接口的协议和作用。 2.2.3 SGW的部署与性能优化: SGW的部署模型、数据包转发效率、QoS的实现等。 2.3 PGW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2.3.1 PGW的功能与职责: IP地址分配、策略执行、计费、与外部IP网络的连接、QoS策略的强制执行等。 2.3.2 PGW的关键接口: S5/S8, SGi 等接口的协议和作用。 2.3.3 PGW的部署与服务质量保障: PGW与外部网络的互联互通、IP地址池管理、QoS的精细化控制。 2.4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2.4.1 HSS的功能与职责: 用户数据管理、鉴权、授权、用户签约信息存储、漫游信息管理等。 2.4.2 HSS的关键接口: S6a, S6d, S13 等接口的协议和作用。 2.4.3 HSS的数据库设计与数据一致性: HSS的分布式部署、数据同步机制。 2.5 PCRF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2.5.1 PCRF的功能与职责: 策略控制、服务质量(QoS)策略的定义与执行、计费策略的定义与执行。 2.5.2 PCRF的关键接口: Gx, Rx 等接口的协议和作用。 2.5.3 PCRF的策略管理与应用: 动态策略更新、业务区分、流量管理。 2.6 SPDF (Subscription Permanent Data Function): 2.6.1 SPDF的功能与职责: 存储用户永久性数据,为MME和HSS提供用户签约信息。 2.6.2 SPDF与HSS的关系: SPDF作为HSS的组成部分或独立实体,数据管理流程。 第三章:EPC关键接口与协议栈 3.1 控制面接口: 3.1.1 S1-M (E-UTRAN to MME): 承载移动性管理信令,如Attach, Detach, Paging, Handover等。 3.1.2 S6a (MME to HSS): 用户鉴权、签约信息查询、用户位置更新等。 3.1.3 S13 (MME to HSS): 用户身份鉴权。 3.1.4 S4 (SGSN to SGW): 2G/3G核心网与EPC的互通接口,承载用户数据和控制信令。 3.1.5 S5/S8 (SGW to PGW): EPC内部SGW与PGW之间的接口,在同一运营商网络内为S5,在不同运营商网络(漫游)为S8。 3.1.6 Gx (PGW to PCRF): PGW与PCRF之间的接口,用于策略控制和计费规则的协商。 3.1.7 Rx (Application Function to PCRF): 应用服务器与PCRF之间的接口,用于策略的触发。 3.2 用户面接口: 3.2.1 S1-U (E-UTRAN to SGW): 用户数据传输,Tunneling(GTP-U)的使用。 3.2.2 S5/S8 (SGW to PGW): 用户数据传输。 3.2.3 SGi (PGW to PDN): PGW与外部IP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网)的接口。 3.3 核心协议栈: 3.3.1 GTP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GTP-C (控制面) 和 GTP-U (用户面) 的协议结构、功能和封装机制。 3.3.2 Diameter协议: 在LTE核心网中的应用,如S6a, Gx接口的信令交互。 3.3.3 IP协议栈: IPv4/IPv6地址分配、IP封装、路由。 第二部分:EPC关键技术与流程 第四章:用户接入与移动性管理 4.1 用户接入流程(Attach Procedure): 4.1.1 UE与eNodeB的连接建立: RRC连接建立,NAS信令的传递。 4.1.2 UE与MME的交互: 注册、身份认证(IMSI, GUTI)、签约信息获取。 4.1.3 UE与SGW/PGW的交互: P-GW建立、IP地址分配、默认承载激活。 4.1.4 NAS (Non-Access Stratum) 信令详解: Attach Request/Accept, Authentication Request/Response, Security Mode Command/Complete等。 4.2 用户去接入流程(Detach Procedure): 正常Detach、隐式Detach。 4.3 LTE中的移动性管理: 4.3.1 小区切换(Intra-LTE Handover): 测量报告、切换命令、准备切换、执行切换、完成切换。 4.3.2 切换锚点(SGW and PGW)的作用: 切换过程中用户面数据的连续性。 4.3.3 2G/3G/LTE跨系统切换: 移动性管理流程的复杂性。 4.3.4 Paging (寻呼) 流程: UE处于空闲模式下的寻呼机制。 第五章:承载管理与QoS保障 5.1 EPS承载(EPS Bearer): 5.1.1 EPS承载的定义与类型: 默认承载(Default Bearer)和专用承载(Dedicated Bearer)。 5.1.2 承载的生命周期: 承载的建立、修改、释放。 5.1.3 承载参数详解: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 (ARP), GBR/Non-GBR等。 5.2 QoS(Quality of Service)在EPC中的实现: 5.2.1 QoS的端到端保障: 从eNodeB到SGW再到PGW的用户面QoS保障。 5.2.2 PCRF在QoS中的作用: 策略驱动的QoS管理。 5.2.3 流量分类与策略执行: 基于QCI、ARP等参数进行流量优先级调度。 5.3 计费(Charging)机制: 5.3.1 计费的类型: 在线计费、离线计费。 5.3.2 计费数据生成与采集: Charging Data Record (CDR) 的生成。 5.3.3 PCRF在计费中的作用: 计费规则的定义与应用。 第六章:安全机制与策略控制 6.1 LTE安全架构: 6.1.1 网络安全目标: 机密性、完整性、认证。 6.1.2 安全协议: NAS安全、RRC安全。 6.1.3 UE与EPC之间的加密与完整性保护: AS(Access Stratum)和NAS(Non-Access Stratum)的加密与完整性。 6.2 用户认证流程: 6.2.1 AKA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认证过程中的密钥协商与生成。 6.2.2 SIM/USIM卡的作用: 存储鉴权参数。 6.2.3 MME和HSS的认证交互: S6a接口的认证过程。 6.3 策略控制(Policy Control): 6.3.1 PCRF的功能细化: 策略规则的定义、应用与管理。 6.3.2 策略规则与承载的关系: QoS策略、计费策略、流量限制策略。 6.3.3 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架构: PCC框架在EPC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EPC实践与演进 第七章:EPC部署与性能优化 7.1 EPC网络部署策略: 7.1.1 核心网元集中部署与分布式部署: 考虑因素与优缺点。 7.1.2 冗余与高可用性设计: MME、SGW、PGW的冗余配置。 7.1.3 容量规划与扩展性: 如何根据业务增长进行容量扩展。 7.2 EPC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 7.2.1 用户面吞吐量优化: SGW/PGW转发效率、链路聚合。 7.2.2 控制面信令处理能力优化: MME处理能力、信令拥塞管理。 7.2.3 移动性管理优化: 切换成功率、切换时延。 7.2.4 QoS策略优化: 确保关键业务的QoS。 7.3 EPC网络监控与故障排除: 7.3.1 关键性能指标(KPI)监控: 吞吐量、时延、切换成功率、MME/SGW/PGW负载等。 7.3.2 日志分析与告警系统: 故障定位与排除。 第八章:EPC与2G/3G网络的互通 8.1 2G/3G核心网与EPC互通的必要性: 语音回落、业务连续性、漫游等。 8.2 SGS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8.2.1 SGSN在2G/3G网络中的作用: 移动性管理、用户数据管理。 8.2.2 SGSN与EPC的接口(S4): 信令与数据传输。 8.3 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8.3.1 GGSN在2G/3G网络中的作用: IP地址分配、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8.3.2 GGSN与PGW的映射关系: 承载管理与IP分配。 8.4 跨系统切换与数据穿透: 2G/3G向LTE切换,LTE向2G/3G切换时的流程。 第九章:EPC的演进与未来趋势 9.1 5G核心网(5GC)架构介绍: 9.1.1 5GC的关键网元: SMF, UPF, AMF, UDM, PCF等。 9.1.2 5GC的服务化架构(SBA): 基于微服务和API的设计。 9.1.3 5GC的云原生特性: 容器化、虚拟化。 9.2 EPC向5GC的演进路径: 9.2.1 独立组网(SA)与非独立组网(NSA): 5G部署模式。 9.2.2 核心网的融合与改造: EPC向5GC的平滑过渡。 9.3 新兴技术在EPC中的应用: 9.3.1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与软件定义网络(SDN): 如何赋能EPC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 9.3.2 网络切片(Network Slicing): 为不同业务提供定制化网络资源。 9.3.3 边缘计算(MEC): 降低时延,提升业务体验。 附录 附录A:EPC常用术语表 附录B:EPC相关标准与规范 附录C:案例分析(可选) 结语 《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力求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系统、深入的EPC知识体系。通过对EPC架构、核心组件、关键技术、实际流程以及未来演进的全面阐述,本书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LTE网络的核心动力,掌握EPC的网络构建、优化和管理的关键技能。我们相信,本书将成为LTE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助力行业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为我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一直对 LTE 的核心网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感到好奇,但市面上真正深入浅出讲解 EPC 原理和实践的书籍却寥寥无几。当我看到《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这个书名时,我立刻感到一股强烈的吸引力。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这让我对它内容的高质量充满了期待。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 LTE 的零散资料,但总觉得不成体系,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茫茫知识海洋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方向。我尤其关心 EPC 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协议、信令流程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书中是否会详细剖析 MME、S-GW、P-GW、HSS 等关键组件的功能和交互?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且,作为一本“实践”类书籍,我非常期待它能分享一些实际部署和故障排查的经验,这对于我未来的工作将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我选择它的重要原因。我不仅仅是想了解 EPC 的基本概念,更希望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技术原理和设计思想。例如,在 UE 的附着过程中,S1-MME、S1-U、S6a 等接口的信令交互是怎样的?NAS 信令是如何被封装和传输的?EPC 在支持海量连接和高带宽需求方面,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书中是否会提及 QoS (Quality of Service) 管理、计费、安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我对这些细节非常感兴趣,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构建一个扎实而全面的 EPC 知识体系。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清晰的语言,避免过多的技术术语,或者对必要的术语进行详细的解释。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 EPC 性能优化和未来演进方向的讨论,那将是锦上添花。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一个 LTE 的初学者,蜕变为一个能够理解和分析 EPC 复杂性的专业人士。

评分

我是一名在通信行业工作的工程师,每天都在与 LTE 技术打交道。最近,我注意到 EPC 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它的理解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我的工作效率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介绍 EPC 原理并结合实际操作的书籍。《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 EPC 的各个网元,比如 MME 的用户归属和移动性管理,S-GW 和 P-GW 的用户面数据转发和 IP 地址分配,以及 HSS 的用户数据存储和认证授权功能。我特别关注 EPC 在支持 VoLTE、IoT 等新业务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 PCRF (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在策略控制和计费方面扮演的角色?如果能够包含一些针对实际网络部署中常见问题的排查指南,例如网络延迟、数据丢包等,那就太有帮助了。

评分

作为一名学生,我正在深入研究 LTE 技术,而 EPC 正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原理讲解,让我能够透彻理解 EPC 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 MME、S-GW、P-GW、SGSN、GGSN、HSS 等。我希望作者能够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这些网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数据流。同时,“实践”二字也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实际的网络配置、部署案例,甚至是简单的仿真场景。例如,如何配置 MME 来处理用户注册和会话管理?如何通过 P-GW 为用户分配 IP 地址并实现数据路由?如果书中能够涉及到一些 EPC 的性能指标和优化建议,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将是我学习 EPC 的重要参考资料,帮助我建立起对 LTE EPC 系统的全面认识。

评分

对于任何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感到好奇的人来说,理解 LTE 的核心网 EPC 是至关重要的。《LTE丛书:EPC原理与实践》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它承诺将深奥的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 EPC 的基本架构,包括其与接入网 (RAN) 和用户设备 (UE) 的交互。我尤其想了解 EPC 如何实现对用户数据的路由和管理,以及它在确保网络安全和可靠性方面所起的作用。例如,在 UE 注册和切换过程中,EPC 的不同组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书中是否会包含对 Diameter 协议在 EPC 信令交互中的应用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构建一个关于 LTE EPC 的完整认知框架,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 4G 网络的工作原理,并为我进一步学习 5G 等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很好很强大哦,强烈推荐!

评分

haobucuo

评分

学习学习

评分

很好,很不错,推荐推荐。

评分

价格实在,送货也很快,省时省力

评分

此书思路清晰,实践性强,祝热销。想起大学毕业后美好的几年是在E///度过的,俺们一群年轻小伙机房割接......

评分

不错的商品,下次还来买。

评分

网红推荐,值得一读

评分

购物一直用京东,隔天或当天到,方便快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