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冒险 [3-6岁]

原子的冒险 [3-6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加古里子 著,金海英 译
图书标签:
  • 原子
  • 科学启蒙
  • 儿童科普
  • 绘本
  • 冒险
  • 好奇心
  • 认知
  • 3-6岁
  • STEM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722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34771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6岁

  原中国质谱学会赵墨田副理事长推荐阅读
  原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个概念估计很多大的孩子才知道。但现在这本绘本,就以我们身边的厨房为出发点,利用我们身边的东西,向小朋友介绍了什么是原子,以及原子的构造。如此复杂的东西在加古里子老爷爷笔下,成为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图画,配以生动,浅显易懂的文字叙述,让很小的孩子也能对化学的基础知识产生兴趣,让孩子更早的了解我们这个多彩的原子世界。

内容简介

  原子到底是什么?小朋友,你能说清楚吗?要了解这些,就需要我们去做一些科学实验哦。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就找到了原子。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解除到原子。比如妈妈切洋葱的时候为什么会流泪?烤肉的时候,为什么香味会弥漫整个屋子?其实有趣的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作者简介

  [日]加古里子(1926年3月31日~):日本绘本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工学博士。1926年生于福井县。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后任职于化学公司。1973年退休后,历任东京大学、东京都立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学校的教师,主讲儿童问题等方面的课程。业余从事绘本、纸芝居、戏剧的创作和儿童游戏的调研工作。主要作品有《河流》《大海》《你的家我的家》《地铁开工了》“加古里子的身体科学绘本”系列(全10册)、“加古里子的牙齿科学绘本”系列(全3册)、“加古里子科学绘本”系列(全10册)等。现居于神奈川县。

内页插图

目录

1.分子的发现
2.原子的冒险
3.科学探索
4.厨房实验

前言/序言


《原子的冒险 [3-6岁]》 欢迎来到奇妙的微观世界! 想象一下,我们身边的一切,从你最喜欢的玩具小汽车,到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再到你呼出的每一口气,甚至是你闪闪发亮的眼睛,它们都由一种极其微小、肉眼看不见的“小不点”组成。它们就是——原子! 《原子的冒险》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趣味的旅程,它将带领3-6岁的你,踏入一个超乎你想象的神奇世界。这本书不是一本枯燥的科学教科书,而是一场精彩的探险!我们将跟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主人公,一起去揭开“原子”这个神秘小家伙的真实面貌。 故事从这里开始…… 有一天,当小主人公们(你可以想象他们是你最好的朋友,或者就是你自己!)好奇地盯着一滴水珠,或者一片落叶时,他们突然发现,咦?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为什么水是湿湿的,叶子是绿色的?为什么有些东西会融化,有些东西又会爆炸? 带着满心的疑问,他们意外地进入了一个只有原子才能进入的奇妙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一切都变得巨大而生动。那些平日里看不见的“小不点”,如今都变得像小精灵一样,蹦蹦跳跳,忙碌不停。 认识我们的新朋友——原子! 在这场冒险中,我们将认识形形色色的原子。它们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哦! 快乐的水滴组成者——氧原子和氢原子: 你知道吗?每一滴水,都是由很多很多“氧原子”和“氢原子”手拉手组成的。它们像是一群亲密无间的好朋友,紧紧地抱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每天都要喝的水。书中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你看到它们是如何互相吸引,形成水分子,又如何在大自然中流淌,滋养万物。你会发现,原来我们每天喝的每一口水,都藏着如此奇妙的组合! 火热的能量来源——碳原子: 还有一些调皮又充满活力的原子,它们叫做“碳原子”。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能看到闪闪发光的星星吗?为什么冬天我们可以点燃篝火取暖?为什么小小的蜡烛可以带来光明?这都离不开碳原子!它们就像是微观世界里的“小太阳”,能够储存和释放能量。书中会让你看到,当碳原子和其他原子在一起舞蹈时,会产生多么神奇的光和热。你会了解到,原来你吃进肚子里的一块饼干,也蕴含着碳原子带来的能量,让你有力气奔跑和玩耍! 坚固的建筑材料——铁原子: 还有一些原子,它们非常强壮,就像是微观世界里的“小工程师”。比如“铁原子”。你有没有坐过大大的火车?或者玩过坚固的积木?它们都是用很多很多铁原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的。书中会展示铁原子是如何一块一块地“搭建”起坚固的桥梁,或者变成闪亮闪亮的剪刀,它们是多么可靠的小伙伴! 轻盈的气球选手——氦原子: 还有一些原子,它们非常轻,像小小的气球一样,喜欢在空中飘荡。比如“氦原子”。你知道为什么过生日时,气球会自己飞上天吗?就是因为里面装着许多像氦原子一样轻盈的朋友!书中会让你看到,这些轻盈的原子是多么喜欢自由自在地飞舞,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惊喜。 原子们的奇妙“游戏”! 原子们可不是只会站着不动哦,它们每天都在玩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 “抱抱”游戏: 当不同的原子靠近时,它们会因为互相吸引而“抱在一起”,形成新的“小家庭”,这就是化学反应的开始!书中会用可爱的卡通形象,让你看到氧原子和氢原子如何“抱抱”变成水,或者碳原子和氧原子如何“抱抱”变成我们呼吸吐出的气体。 “跳舞”游戏: 原子们也总是在不停地“跳舞”,它们振动、移动,这种“跳舞”的快慢,决定了物质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当原子们跳得很慢很慢时,它们就变成了固体的模样,像一块顽固的石头。当它们跳得快一点时,就变成了流动的液体,像水一样。而当它们跳得飞快时,就会变成气体,飘散开来,就像我们看到的云朵。 “变身”游戏: 有时候,原子们还会玩“变身”的游戏。它们可以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比如,水可以变成冰(固态),也可以变成蒸汽(气态)。这都是原子们在不同条件下,跳舞速度和“抱抱”方式的改变。书中会用精彩的画面,让你看到水分子如何从液态变成固态,又如何变成气态,就像神奇的魔法一样。 认识物质的“秘密语言”! 通过这场冒险,你还会逐渐了解,为什么有些东西是软的,有些是硬的;为什么有些东西会融化,有些东西不会;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朵的香味,却闻不到石头。这一切,都和原子们的排列方式、它们之间“抱抱”的紧密程度,以及它们“跳舞”的节奏有关。 硬邦邦的石头: 石头之所以那么硬,是因为里面的原子们“抱”得非常紧,而且它们几乎不动,就像一群站得笔直的士兵。 软绵绵的棉花: 棉花之所以软,是因为它的原子们虽然也“抱”着,但中间有很多空隙,像柔软的云朵,很容易变形。 香香的味道: 花朵的香味,其实是花朵里一些非常非常小的原子们组成的“小分子”飘散出来,进入我们的鼻子,被我们闻到了。 这本书能带给你什么? 《原子的冒险》将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原子的小故事,它更是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激发好奇心: 它会让你对周围的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你会开始思考,“这是什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培养观察力: 你会变得更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不平凡。 建立初步的科学认知: 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你能够初步理解物质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它们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书中生动有趣的描绘,将激发你的想象力,让你在脑海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微观世界。 给小小探险家的礼物! 这本书中,你还会看到许多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图画。它们将带领你走进一个充满活力的原子世界,让你仿佛真的能触碰到这些奇妙的小家伙。每一个页面都充满了惊喜,等待你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发现。 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快乐时光! 《原子的冒险》也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提出你的疑问,找到答案。爸爸妈妈也可以借此机会,用更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导你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准备好开启这场令人兴奋的微观世界探险了吗?让我们一起,《原子的冒险》,出发!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讲,我买《小小工程师的奇思妙想屋》时,主要目的是想找点东西来分散一下我家儿子对于电子游戏的注意力,没想到这书的实用价值超乎想象。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基础机械原理和结构搭建的,但它完全抛弃了枯燥的图纸和公式。它把所有东西都转化成了“为什么秋千能荡得那么高?”、“积木塔为什么不会倒?”这类孩子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一个名叫“皮皮”的小发明家,带领读者拆解日常物品的结构,比如一个简单的滑轮如何让搬运重物变得轻松。我特别欣赏它在“失败”的处理上,书中明确指出,每一次实验失败都只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一次“数据收集”,这极大地降低了孩子尝试新事物的恐惧心理。看完这本书,我家孩子已经开始用家里的乐高和废弃纸箱进行一些力学实验了,虽然成果不尽如人意,但那种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劲头,是任何电子游戏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

这本《宇宙小船》简直是为我家那个小家伙量身定做的!他最近迷上了夜晚看星星,每天晚上都要我给他讲银河系的故事。这本书的插画色彩运用得特别大胆和鲜亮,那种深邃的蓝色和闪烁的白色星光处理得很有层次感,完全不像那种敷衍的低幼读物。故事的主角设定成一艘会自己航行的神奇小船,这个创意太棒了,一下子就把抽象的太空概念具象化了。它带着小朋友“飞”过土星的光环,绕过火星的红色沙漠,每一个场景都细致入微,能看出作者在科普知识上下了很大功夫,但又处理得极其自然,完全没有生硬的说教感。我最喜欢它讲述月亮阴晴圆缺的那一页,文字用的是类似诗歌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我家孩子现在都能跟着我一起“吟诵”出几句了。而且这本书的纸张质感非常厚实,边角都做了圆滑处理,完全不用担心他自己看书时会伤到手。每次讲完,他都会好奇地问一堆关于行星运行的问题,这说明这本书成功地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初步兴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

评分

我给我的孙女选购了《森林里的魔法面包师》,纯粹是因为她对烘焙和动物角色有着不一般的偏爱。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完整,像是一部微缩的电影。故事围绕着一只叫“米丝蒂”的小狐狸,她如何从一个手忙脚乱的新手,通过不断尝试和失败,最终烤出能让森林里所有小动物都感到幸福的“魔法面包”。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告诉孩子“坚持不懈很重要”,而是通过米丝蒂一次次把面团烤焦、把糖放错量的具体情景,让孩子亲身感受努力的过程和付出的意义。每当米丝蒂成功时,作者都会用一段充满感官体验的文字来描绘面包的香气和口感——“空气中弥漫着暖暖的肉桂和新鲜浆果的甜味,那是胜利的味道”。这本书的色彩运用偏向柔和的莫兰迪色系,米黄色、淡绿色、柔和的粉棕色,非常治愈系,给人的感觉非常温暖宁静,很适合睡前阅读,能帮助孩子平复一天的兴奋情绪。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图画书期望值不高,总觉得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形状和颜色堆砌,但《恐龙乐园探险记》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准,开篇就用一种略带悬念的口吻,描述了一群小探险家误入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秘境,紧接着就是各种栩栩如生的恐龙形象轮番登场。我必须强调一下这里的恐龙形象,它们绝不是那种卡通化的、咧着嘴傻笑的形象,而是带着一种古老而庄重的气势,特别是那幅描绘雷龙低头饮水的跨页大图,水面的反光和植被的细节处理,简直可以媲美博物馆的复原模型。这本书的文字量相对来说比市面上同类产品要丰富一些,但它巧妙地将复杂的生物学名称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了解释,比如“三角龙的角是为了保护自己,就像我们戴的头盔一样”。我家那个小侄子,原本对历史完全不感兴趣,现在竟然开始主动要求我给他找关于白垩纪的资料,这种由内而外的驱动力,绝对是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装帧设计也体现了匠心,封面用了特殊的磨砂覆膜,拿在手里有一种沙土飞扬的历史厚重感。

评分

我收到《水下七彩珊瑚礁》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它的印刷质量达到了出版物的顶尖水准。这本书的重点在于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珊瑚礁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但它的处理方式极其巧妙,完全避开了说教的陷阱。作者似乎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完全沉浸式的海底世界,通过一条好奇的小丑鱼的视角,我们认识了那些色彩斑斓但又极其敏感的海洋居民。每一页的珊瑚形态都各不相同,从鹿角珊瑚到脑珊瑚,细节丰富到令人惊叹,光影效果的处理,让读者仿佛真的能感受到水流的轻拂。我注意到,书中用了大量对比的手法来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比如用生动的文字描述健康的珊瑚礁是如何庇护小鱼的家园,而当环境受到破坏时,色彩是如何逐渐褪去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海洋生物的图鉴,更是一堂关于“共存”的生命教育课。读完后,我家孩子开始关注家里的鱼缸清洁,并对海洋污染的新闻表现出了强烈的关切,这表明它在情感层面上的触动是非常深刻和持久的。

评分

给孩子屯的,还没看,加古里子的书基本都买了,通俗易懂,也很生动可爱。。。

评分

[日]加古里子(1926年3月31日~):日本绘本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工学博士。1926年生于福井县。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后任职于化学公司。1973年退休后,历任东京大学、东京都立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学校的教师,主讲儿童问题等方面的课程。业余从事绘本、纸芝居、戏剧的创作和儿童游戏的调研工作。主要作品有《河流》《大海》《你的家我的家》《地铁开工了》“加古里子的身体科学绘本”系列(全10册)、“加古里子的牙齿科学绘本”系列(全3册)、“加古里子科学绘本”系列(全10册)等。现居于神奈川县。月31日~):日本绘本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工学博士。1926年生于福井县。194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后任职于化学公司。1973年退休后,历任东京大学、东京都立大学、横滨国立大学等学校的教师,主讲儿童问题等方面的课程。业余从事绘本、纸芝居、戏剧的创作和儿童游戏的调研工作。主要作品有《河流》《大海》《你的家我的家》《地铁开工了》“加古里子的身体科学绘本”系列(全10册)、“加古里子的牙齿科学绘本”系列(全3册)、“加古里子科学绘本”系列(全10册)等。现居于神奈川县。

评分

搞活动时买的,涨点价,但总体算下来还行,好书,慢慢看。

评分

学校屋顶上的轮子》 [美]德琼 /著 杨恒达 李嵘 /译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出版 适合年龄:9-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建议:这位作家有时也被翻译为“狄扬”,这部作品还有另一个常见的译名“校舍上的车轮”。作者另外的著名作品还有《六十个老爸的房子》和《坎迪,快回家》等。 这本小说也可以被看作讨论人与动物关系的故事。人类和动物共生存、相依相恋的情形,没有比这篇故事表现得更淋漓尽致的了!为了让绝迹多年的鹳鸟重新回到家乡来落户筑巢,孩子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万难,以一颗颗纯真的心灵去呼唤美好的大自然的回归。他们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很多成年人,全村人投入了用鲜血和生命作代价的苦斗。人们的心灵不知不觉间都被净化了,人与人间的隔阂和猜忌也被消除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像这样能让人激动、让人感动的书可不是常有的。 《窗边的小豆豆》 [日]黑柳彻子 /著 岩崎千寻 /画 赵玉皎 /译 南海出版社 2003年出版 适合年龄:6-99岁,适合为孩子大声读。 家长提示:本书的作者本来也不是专业作家,但小说的文字清新、流畅,特别是在描写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时,非常细腻生动。其实有不少专门给孩子写作的作家也未必能做到,真实的感受和骨子里的热爱比技巧更重要。为本书插图的岩崎千寻女士是在日本久负盛名的画家,一生留下了七千幅令人赞叹的美术作品。而在描绘孩子方面,她是被公认的天才。总之,这是一本文与图都十分精美的书。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常常被误认为是女性色彩很浓的书,因此不少男性避而远之。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仅因为这种误解而与它失之交臂,那才是真正的遗憾呢。 我自己是这本书的强烈推崇者。曾经弄到几百本它的旧版书,逢人就送,送给孩子、家长和老师。有一个孩子的反馈让我特别高兴。她说,她妈妈“抢先”读完了这本书,然后很郑重地对她说:“我们应该好好谈一谈”。这的确是不俗的成效。如果你很久也没有跟孩子“谈一谈”了,或者你不知道该和孩子谈些什么,不妨先读一读这本清新愉快的书。 《从罐头盒里出来的孩子》 [奥]涅斯特林格 /著 杨立 /译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年出版 适合年龄:6-99岁 家长提示:我们在“动物故事”中曾介绍过这位女作家的《狗来了》。 这是一个构思奇特、幽默精彩的故事,看似幼稚的故事背后蕴藏着深意。作家通过一个很新奇的视角,提出了有关教育的价值标准的问题,而结尾是开放式的,她并没有给我们答案。“完美的孩子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很值得家长和老师思考。 《三毛流浪记(全集)》 张乐平 /画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年出版 适合年龄:5-99岁 家长提示:《三毛流浪记》曾经多次再版。它自1947年6月15日至1948年12月30日在《大公报》上连载,1949年1月7日和4月4日又发表了最后2幅。本书根据《大公报》刊登的内容,并补充了当时没有收录进去的6张原稿,整理后共有261页,比1995年版本又增加了11页,是出版最全的一本。这个版本是原始的黑白版。 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出版过一个彩色注音版。这个版本是在上面那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电脑配色,编辑在每幅图下面加上文字说明(类似传统的连环画),并在文字上加上汉语拼音而成。这样的处理改变了原书的性质,如何选择还要看读者自己的习惯和需要。我个人偏爱没有文字的纯漫画版,没有理由。 《丁丁历险记》 [比] 埃尔热 /著·画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年出版 适合年龄:5-99岁 家长提示:这套书目前拥有合法中文版权的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市面上还有所谓“新丁丁历险记”,那与这个丁丁历险记没有任何关系。埃尔热本人对自己作品的版权非常在意,他临终时曾特别交代,不允许其他画家继续丁丁的创作。这个遗嘱一直被严格地遵守。 中少社出版过两个不同开本的版本。一种是大16开的版本,一种是小16开的版本,都是彩色版本。前者比后者的阅读舒适程度高,但定价也高出不少,前者的定价是后者定价的2.5 家长提示:本书的作者本来也不是专业作家,但小说的文字清新、流畅,特别是在描写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时,非常细腻生动。其实有不少专门给孩子写作的作家也未必能做到,真实的感受和骨子里的热爱比技巧更重要。为本书插图的岩崎千寻女士是在日本久负盛名的画家,一生留下了七千幅令人赞叹的美术作品。而在描绘孩子方面,她是被公认的天才。总之,这是一本文与图都十分精美的书。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常常被误认为是女性色彩很浓的书,因此不少男性避而远之。其实并非如此。如果仅因为这种误解而与它失之交臂,那才是真正的遗憾呢。 我自己是这本书的强烈推崇者。曾经弄到几百本它的旧版书,逢人就送,送给孩子、家长和老师。有一个孩子的反馈让我特别高兴。她说,她妈妈“抢先”读完了这本书,然后很郑重地对她说:“我们应该好好谈一谈”。这的确是不俗的成效。如果你很久也没有跟孩子“谈一谈”了,或者你不知道该和孩子谈些什么,不妨先读一读这本清新愉快的书。

评分

以为年前物流会慢一点,京东依然这么快

评分

在日本: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二十年Best of the Best!

评分

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非常不错的科普绘本。

评分

源氏公子想道:“如此细看下去有何必要呢?”然而受好奇心的驱使,便又打量起来。只有头形和头发还算美丽。那头发很长,从上面一直挂到席面,竟还有一 尺多横铺着。而这位小姐身上穿着一件淡红色*的夹社,颜色*已褪得差不多了。上面那一件紫色*短褂,也十分破旧,近乎黑色*。外面却披着一件黑貂皮祆,发出阵阵衣 香,倒也叫人觉得可目。这种服装在古风中属上品,然而如今的一个妙龄女子穿上却过于欠缺时髦,使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但如不破此袄,又难以御寒。源氏公子 见她冻得发抖,不禁可怜起她来。

评分

超级喜欢日本人写的科普童书,几乎每本必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