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全球史:近3000所欧美高校采用,读者逾100万
◆ 21世纪的新经典:当代全球史领军者杰里·本特利执笔,全球史数十年发展集大成之作
◆ 真正的全球视野:立足文明间的交流网络,彻底颠覆陈旧史观
◆ 沟通历史与现实:体例新颖,极大限度激发读者思考
海报:
内容简介
在数十年的发展后,有赖于《全球通史》等一代名著的推动,“全球通史”不仅突破了以国家为单元的世界史框架,甚而也超出了跨国贸易、商业网络、比较政治等“跨国境”的初步研究,终于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关联”与“互动”的强调。
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所追求的,不仅是描述“全球史”的面貌,更进而努力追问“全球史”何以呈现今天的面貌。他们以“传承”与“交流”两大主题,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既关注各文明社会独有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与文明成就,更倾注心力于它们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以及由此萌芽和蔓延的色彩斑斓的文明网络,以系统、清晰、生动而具可读性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鸟瞰式全景。
《新全球史》把全球历史的整体框架解析为七个大的时段,在每个时段,既展现社会的整体变迁,也描绘作为社会纹理的个人命运,从而成就了一种大小毕现的阅读感受。《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讲述自公元1750年至今的历史,将这一时期分为“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与“当代全球重组”两大历史阶段。
作者简介
杰里·本特利 (Jerry Bentley,1949—2012),生前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史》杂志主编,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治史范围广阔,对近代早期欧洲文化史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在世界历史的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赫伯特·齐格勒(Herbert Ziegler),美国夏威夷大学副教授,兼任《世界史》杂志编辑,专长20世纪欧洲的社会史与政治史。
精彩书评
★像杰里·本特利这个讲得这么好的“全球史”故事,在当今世界是罕见的。
——北京大学 高毅 ★这是我见到的极好的一本世界史。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Bruce Castleman ★本特利的《新全球史》,展现了他对历史材料过人的组织和表述能力。这本书的视角很让人喜欢,我的学生们也很欣赏书中使用的地图、插图等视觉资料。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世界史的把握和处理恰到好处,内容全面综合而又不失结构的平衡。
——Keith Pacholl(State 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 ★《新全球史》吸引人的地方是本特利和齐格勒深入浅出的文笔。全书视野广阔,论述内容纷繁,但叙述清晰简明,在完整呈现复杂的历史背景的同时,并没有给读者造成阅读的负累。两大主题是它的亮点,尤其是“交流”这一观念颇具特色,读者在每一章里都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Sherri West(Brookdale Community College)
★在对待各文明的态度上,《新全球史》极力做到平等和公正,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非常细腻地处理了人类历史上几乎绝大多数地区和各国的历史,并将单个社会、单个地区的历史投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之中,展现了全球的文明史发展和相互间的联系和影响。
——《光明日报》
目录
第六部分 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1750—1914年)
第28章 大西洋世界的革命和民族国家
第29章 工业社会的产生
第30章 独立时代的美洲
第31章 处在十字路口的社会
第32章 世界帝国的建立
世界局势
第七部分 当代全球重组:1914年至今
第3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混乱中的世界
第34章 焦虑的时代
第35章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和政治认同
第36章 新的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
第37章 帝国的终结
第38章 没有国界的世界
世界局势
精彩书摘
人民主权和政治动荡18世纪和19世纪的革命者借助启蒙主义的理念,试图通过建立一个能够代表民众利益和需求的政府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
为了证明自己政策的合理性,革命者抨击君主和贵族政体,主张人民主权——合法的政治权力不属于国王而属于组成社会的民众。在北美,革命者宣称脱离英国统治赢得独立,并创建了一个以人民主权原则为基础的新政府。此后不久,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启蒙思想强调了激发法国革命的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结合,包括对王室、贵族和教士特权的憎恨,另外还有对宗教自由、自主和共和的向往。
然而法国革命者却无法设计出一个可以替代君主制的稳定政体,法国社会因此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混乱。19世纪早期,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却促进了革命理念在西欧大部分地区的传播。
启蒙思想和革命理念纵观整个历史,几乎所有定居的农业社会都是由国王或皇帝统治的。偶尔有小国曾建立过所有公民都参与政治事务管理的民主政府,或由政治代表来实现各种选民利益的共和国。一些国家,尤其是那些中央权力软弱的国家也依靠贵族政府,让享有特权的精英分子管理公共事务。但是,由一个国王或皇帝领导的阶级统治仍是定居农业社会中最常见的政体形式。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世界各地的国王和皇帝常常神化自身或者宣扬君权神授。一些统治者本身就是祭司,而大部分统治者同宗教势力通力合作,关系紧密。
在将自己同神圣力量联系起来后,国王和皇帝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政治上的最高地位及统治国家的权力。例如在中国,王朝统治者宣扬自己的统治是顺应天意;而在欧洲早期,中央王权常常强调作为唯一的、绝对的君主来统治国家是“国王的神圣权利”。
17世纪和18世纪,哲学家和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参见第23章)开始质疑长久以来的君主统治观念。哲学家很少挑战王权,他们通常将政府看作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1704)构建了最具影响力的契约政府理论。在1690年出版的《政府论》第二卷中,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共同决定工作,建立市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力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此外,按照洛克的说法,因为个人自愿组成社会并组建政府,所以统治者从其统治的选民中获得权利。如果被统治者不赞成统治者的做法,那么他们有权另择他人代替现有统治者。事实上,洛克的政治思想重新定位了主权,将它从自称神的代理人的统治者手中转移到了民众手中。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伏尔泰(1694—1778)等哲学家对宗教迫害行为极为愤慨,对王室官员执行的书报检查制度极为不满,因为当局常常利用权力阻止出版商发行那些不符合政治、宗教统治要求的作品。启蒙思想家号召宗教宽容和言论自由。当审查制度禁止他们的作品在法国出版时,他们经常与讲法语的瑞士或荷兰出版商合作,这些出版商出版发行他们的作品,并把这些作品从边境走私到法国境内。
很多启蒙思想家呼吁平等。他们痛斥贵族所享有的法律和社会特权,在他们眼中,贵族对国家的贡献比不上农民、工匠或手艺人。他们建议建立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最著名的倡导政治平等的思想家是说法语的瑞士人让·雅克·卢梭(1712—1778),他对劳苦大众的生活有很深的体会,尤其不满精英阶层所享有的特权。《社会契约论》(1762)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他认为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是主权的共同所有者;在理想的社会里,所有成员都可以直接参与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没有王室、贵族或其他特权阶级,民意将最终赢得胜利。
启蒙思想中关于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的思想反映了那些受过教育并富有才华的人们的诉求,他们要增加自己的影响,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大多数启蒙思想家都出身平民,但生活无虞。他们要求限制统治者和贵族的特权的同时,无意于构建一个女性、儿童、农民、劳动者、奴隶及有色人种都可以共享政治权利的社会。
然而,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
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自-ON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启蒙主义的政治思想逐渐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并不是自然而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社会改革者与革命者为争取权利与统治当局和贵族阶层不断斗争的结果。对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的讨论最初只是为了满足欧洲和美洲相对享有较多特权的人的利益,但许多其他团体在试图扩大政治权力的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它们。
……
前言/序言
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全球史(第五版):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750年至今)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