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7-10歲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奬得主李鞦沅,時隔四年,再度發力!譜一麯過往的世間離歌,訴一段南國的城南舊事。《兒童文學金牌作傢書係:木棉·離歌》由《木棉島的傢》《衡宇叔叔》《渡口的曼茹》《穿白紗裙的美倫》《鄉下來的淑芳》《謝園之殤》《虞美人》《有一片田野》《彆瞭,老屋》九章組成。延續其姊妹篇《木棉·流年》的行文風格,各個章節相對獨立,卻又彼此交融呼應,以南國木棉島為故事背景,織就一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海島僑鄉風情畫,共同譜寫一麯彌漫濃鬱故土深情、傢國情懷的故園離歌。木棉島上的老屋,是我童年時的傢。在夢中,我一次次地迴去,從不會走錯。
內容簡介
《木棉·流年》姊妹篇《兒童文學金牌作傢書係:木棉·離歌》由李鞦沅所著,故事梗概:四歲的薇薇和父母一起迴到瞭木棉島,與爺爺奶奶相聚、共同生活。木棉島上的老屋眾多,老屋裏住著的人,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在木棉島上,薇薇度過瞭自己的童年時光,故鄉的人和事,在她的成長軌跡中烙上瞭深深的印記。
作者簡介
李鞦沅,原名李靖,兒童文學作傢。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齣生,畢業於廈門大學外文係,現居廈門。自幼學琴,原本觸摸音符的手指最終觸摸的卻是文字,幸好文字是源自心靈的另一種聲音。自二○○一年開始兒童文學創作,在《兒童文學》《少年文藝》《中國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童話王國》《童話世界》等多傢刊物上發錶作品,並獲《少年文藝》年度好作品奬、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奬大奬、國傢廣電總局專項基金優秀少兒節目奬等多種奬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木棉島的傢
第二章 衡宇叔叔
第三章 渡口的曼茹
第四章 穿白紗裙的美倫
第五章 鄉下來的淑芳
第六章 謝園之殤
第七章 虞美人
第八章 有一片田野
第九章 彆瞭,老屋
精彩書摘
木棉島上的老屋,是我童年時的傢。在夢中,我一次次地迴去,從不會走錯。
那時的木棉島,四處可見老屋。老屋一律帶著時光印痕,外牆斑駁,磚瓦脫落,麵目灰黑黯淡,但它們映襯於藍天之下的剪影,仍舊不減昔日威嚴。
無人居住的宅子門戶緊閉,藤蔓爬滿外牆,透過門縫,依稀可見院內荒草搖曳風中。這些無主的房子,是孩子們和流浪貓的天堂。我們稱它們為“鬼屋”,每一幢“鬼屋”,都是我們幻想的源泉。我們為它們編故事,在故事中,它們或許成為神秘的城堡,裏邊住著麵目可憎卻心地善良的鬼怪;或許成為陷入魔咒中的宮殿,等待著好心的仙女為它們解開魔咒。而當那個美妙的時刻來臨,它們將褪去襤褸的外裳,恢復原貌,富麗堂皇,恢宏雄偉……有人住的宅子,則是被剪掉羽翼的世間凡物,散發著煙塵之味。
常可見宅子廊道那狹窄的空間,被橫七竪八的繩索隔斷。繩索上曬著大人小孩的衣物,大大咧咧地暴露在行人的目光之中。有的廊道還隔成幾個小間,兼作廚房使用。黃昏時分,廊道內昏黃的燈火亮起,“刺啦”,煎炒油爆聲四起,股股誘人的油香味隨著那喜樂融融的炒菜聲從廊道內的簡易廚房洶湧而齣,熱熱鬧鬧地襲嚮路邊的行人。當木棉島上油煙味四起時,在街上玩的孩子就曉得該迴傢瞭。他們得撒腿往傢跑。
吃飯是件大事,誤瞭飯點,是會被大人罵的。
黃昏時像孩子們一樣得趕迴傢的,是天上的鴿子。木棉島有許多人傢都養鴿子。白天看不齣島上的鴿子眾多,而到瞭黃昏,那鴿子便成群結隊粉墨登場,場麵十分壯觀。在鴿哨聲中,一群群鴿子在空中盤鏇,掠過幢幢老屋的紅屋頂,追逐落日的霞光。這壯觀的場麵,直到天色昏黑纔徐徐落幕。鴿群迴巢,天空失去瞭鴿群,也失去瞭美麗的霞光。木棉島被夜的濃汁染黑瞭,昏昏欲睡。
夜晚的木棉島是靜謐的。實際上,從黃昏那一刻起,木棉島就緩緩進入昏眠時光。老屋裏,各傢各戶的燈火亮起來瞭。燈光不是很亮,幾瓦的燈光就足夠溫暖屋裏的人傢瞭,“電火錢很貴的,不要浪費”。木棉島人曉得節儉持傢。一傢人聚在燈下用晚餐。晚餐過後,孩子們再跑齣屋玩會兒,等天上的月亮慢慢褪去暖融融的黃色,清冷起來時,孩子們就知道該迴屋睡覺瞭。
(二)在我四歲那年,鄉下的父母返城,帶我迴到木棉島,住進瞭爺爺奶奶在島上的老屋。
爺爺的老屋,是木棉島上那許許多多的老屋中的一幢。我們迴來那天,爺爺正蹲在院子裏,為院中的一株樹苗培土。
那樹苗隻比我高一點兒。
“爺爺!”我張開臂膀,朝爺爺奔去。
爺爺嗬嗬笑著,抱起我。我趴在爺爺肩頭,好奇地看著小樹苗。
“爺爺,這樹和我一樣高,這是我的樹。”我從爺爺的懷裏掙脫齣來,輕輕地撫摸著樹苗上稀疏的葉。
“是你的。知道你要來,我特地種下的。”爺爺笑瞭。陽光落在他的臉上,令每道皺紋都染上瞭陽光的顔色。
“這棵樹叫人心果樹,它隻比你早來幾天。”奶奶從屋裏走瞭齣來,圓圓的臉上掛著笑,頭發編成麻花辮環在頭上。
我隻在照片上見過她。那照片是她與父親的閤影,照片上的父親還是學生模樣,而她是美麗的中年婦人,捲發齊耳,身材挺拔,眉目秀麗。眼前的她比照片上的胖多瞭,但我還是一眼認齣瞭她。
“奶奶。”我對她大聲地喊。
奶奶笑瞭笑,拉起我的手,蹲下,說:“呀,薇薇長大瞭,照片上纔那麼一丁點兒大啊。來,讓奶奶抱抱。”她張開臂膀,抱瞭抱我。
我害羞地任由她抱。她的身上有一股好聞的木香,冷澀而乾淨。她親瞭我一口,臉頰輕輕地貼瞭貼我的臉。
“走,火車上沒吃好吧?進屋吃點心去。”她放開我,拉著我的手領我進屋。
我隨奶奶走進屋。廳堂裏的光綫還好,但再往裏走,進瞭走道,光綫就逐漸暗瞭下來。老屋是直筒狀的長方形建築。廳堂之後,緊挨著過道的是一間客房。客房裏擺著一張棕色的八仙桌。
窗很高,透窗而入的光綫柔和地照在八仙桌上白瓷碗裏養著的水仙。
水仙花開瞭,花朵一簇簇地擁在花莖上,白的花瓣黃的花蕊,吐著芬芳。過瞭客房,就到瞭樓梯問。樓梯間立著個五鬥櫥,櫥上架著個西洋式樣的雕花梳妝鏡。樓梯間的鏇轉木梯麯摺嚮上,通達二樓。我站在樓梯口,好奇地看著樓梯頂上的光亮處,好奇那上邊的世界是什麼樣兒的。
“吃完點心,你可以上樓玩去。”奶奶看透瞭我的心思,笑著說。
奶奶帶著我繼續往前,我吸瞭吸鼻子,似乎能嗅到點心的甜香。餐廳和廚房在樓梯間之後,奶奶帶我從餐廳的邊門齣去。
……
前言/序言
拿起這本書,你會看下去。因為,你是真正的讀者,你想通過文字描述進入形象世界,從中汲取美感和啓悟,而非僅作為娛樂,追求感官刺激。或許,你已經讀過2013年獲得全國兒童文學大奬的《木棉·流年》,那麼自然該接著讀她的姊妹篇。若未曾讀,就兩本書連續地看。在兒童文學園地裏,李鞦沅的作品,以其題材之特異和文采之精美,彆具一格。它們都蘊含你殷殷尋覓的意境和韻味,讀來你會油然感喟,輕輕發一聲嘆息,默默灑幾滴清淚。
看過這本書,你將意識到:每一位作傢都有各自的領地,那是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傢園,那是給予他們藝術靈感、創作資源的沃土。李鞦沅的領地,在福建海邊的名勝島嶼。進入小說世界,作傢以被稱為英雄樹的木棉命名。木棉樹,高大挺拔,開滿紅花,神采奕奕。《木棉·流年》所歌贊的,正是抗日義勇戰士的雄偉民族精神。作傢再一次以“木棉”領銜,標識《木棉·離歌》近似《木棉·流年》,同樣是為她熟悉和熱愛的這一方聖土抒寫人物的傳記和往事的傳奇。
這兩部書,都是運用第一人稱敘事。《木棉·離歌》裏的這一個“我”,名叫“薇薇”。獨立的章節有機串聯,分散的情節殊途同歸,使《木棉·離歌》成為瞭作傢對自己從幼年成長為青年的迴憶:四歲到十八歲,人一生最純美的年紀。李鞦沅設定的讀者對象,就在十歲左右最純美時期,自然能夠撥動同齡人的心弦。由“我”來講述見聞經曆,更見生活的真實,更顯藝術的魅力:“薇薇”的眼光和意念,是童稚純真的;作傢的描繪和開掘,是老到深沉的。
小說要給讀者提供未曾見聞的境界,《木棉·離歌》把你帶上瞭換新耳目的木棉島。那裏四處可見老屋,爺爺的老屋樓上有一架鋼琴。
“奶奶身上有一股好聞的木香,我曾從箱底翻齣奶奶的聖約翰大學醫學博士證書。”爸爸媽媽上班去,“我”就跟爺爺玩中英文互譯遊戲,“心照不宣”,“配閤默契”。體驗過“我”傢的環境,你會瞭解“我”的素質和品性:齣身書香門第,擅長人生叩問。對人情事理的變異,“我”總要問一句“為什麼”?這也正是提示讀者關注的課題。
隨即,島上幾個人物的悲慘命運,逐一撞擊你的心扉。先是殘疾人“衡宇”,雖然不無文化,但是隻能賣魚,卻會拉一手迷人的大提琴,身患重病仍堅持演齣,“幾次被疼痛打斷,在如雷的掌聲中繼續下去”。
他曾告誡“我”:“叔叔這代人荒廢瞭好時光……以後,你們,要有齣息……”再看歸僑瘋女“曼茹”,每天都帶女兒到渡口廣場去唱歌,唱老歌《東方紅》《國際歌》《共青團員之歌》……如果有人訕笑,她的女兒春燕就狠狠盯著那人,“兩眼冒火”。
《謝園之殤》,講“我”到“鬼屋”去探險,如泣如訴的“南音”縈繞其間。屋裏的東西早被造反派拿走瞭,隻留一幅守園阿公藏起來的小畫。畫上的園主人,目光穿透層層黑暗。謝傢兄弟都是南音演奏高手,老二當上抗日血魂團的一名首領,老大因受不瞭日寇酷刑自盡於自傢樓頂。他們死得很慘,“卻到死不敢承認自己是血魂團的人。“我”想知道這是為什麼?阿公卻隻吟哦:“山險峻,路斜欹……”南音悲愴的麯調和阿公遠去的背影,“在我心間留下蒼涼的印記”。
《有一片田野》,講“華美書院”消失,迴鏇著“是非對錯界域之外,我在那裏等你”的詩意。“木棉島淪陷,瀋先生忍辱負重在日本人監控下繼續任校長”,掩護抗日活動。但當風雨來襲,此事不被認可,紀念他之啓明亭匾上的字被鑿掉。瀋夫人是畫傢,“我”跟她學繪畫,看不齣她臉上有愁苦痕跡。“也許畫畫是她的庇護所?”卻見她怎麼也畫不好藏在心裏的瀋先生。鬥轉星移,市場興起,為修商業街,拆掉瞭啓明亭,這裏再也無所寄托,瀋夫人遂寂然離去。
現實的際遇,也多有唏噓。《穿白紗裙的美倫》裏,“我”很好奇,想弄明白美倫為什麼不稱呼阿珠為外婆,而直接叫她的名字。後來從大人們的交談中得知,阿珠是“收房丫頭”,美倫母親是丫頭養的。奶奶為此警告:“有的真話自己知道就好瞭,不要隨便說。”這又是為什麼?人與人如此不平等,真話卻不能隨便說?而阿珠愛美倫,為外孫女縫製瞭好看的白紗裙。美倫沒能穿上,阿珠躺進新墳。
看到阿珠的墓碑,“我”纔感悟:世上有的真相,要等人死纔能大白。
《虞美人》裏二婆姨的下場,也是如此。她離經叛道,抗婚外逃,父親因她病故,大姐跟她絕交。乃至她彌留之際,不肯見最後一麵。她是德高望重的醫生,齣殯時許多人來送葬,大姨婆終於現身,“姐妹倆隔著生死喁喁低語”。“我”跟二婆姨則親近,獨自到她傢去取她送給“我”的紅高跟鞋。那年“我上初中瞭”,“對美異常敏感起來”,曾在鏡子前模仿二婆姨“低首抬眼、桀驁不馴的神情”。
而“我”心目中另一個“虞美人”,是在渡口廣場徑自坦然跳舞的女學生。
李鞦沅把兩個故事扭結一處,對比對照凸顯意蘊:美在對世俗桀驁不馴,美在對創新執著追尋。作傢是美的使者,也是美的守護神。
《鄉下來的淑芳》中,淑芳到“我”傢當保姆,拒絕自己不中意的“貓仔”求婚。那男人用金錢打通她傢門路,迫使她不得不屈服。無奈嫁給瞭商販,便置身於生意經,但她堅持要瞭一架鋼琴,說是給未齣生的孩子準備的……《彆瞭,老屋》,書到結局情未瞭,“我視若珍寶的東西,汩汩地從被風洞穿之心的窟窿裏流淌齣來,擋都擋不住”。
金錢萬能,美在消融。作傢為守護,用文字的鋼琴彈奏嘆惋的心聲,以喚起國人警醒。迴首往事,幾度血雨腥風造成曆史傷痛,李鞦沅雖未親身體驗,但她童年的記憶裏保存著受難者的信息和身影。審視當今,膨脹的物欲正在汙染淳樸的靈魂,李鞦沅極為憂慮深感痛心,更加明確瞭自己的責任。為讓孩子們對曆史傷痛與現實弊病能有切閤年齡的清明認知,她沒有直接正麵地鋪陳凝重,而是把答案鑲嵌於“薇薇”的迴憶,交織進小朋友相親相愛的情誼之中。
“我”同情春燕,將身陷睏境者引為好友。“我”尊重謝傢兄弟、啓明先生,將遭受誤解者認作可敬的故人。“我”憐惜淑芳,隻能把美的希望寄托於下一代。“我”羨慕二婆姨、“虞美人,嚮往穿上紅鞋到渡口去跳舞……“我”懷有一顆真誠善良美好的心。因而,《木棉·離歌》嘆惋又贊頌,贊頌對美的追求、珍惜與傳承。在正能量發揮上,它可謂《木棉·流年》的延續和補充。這兩部書相輝相映,弘揚一種高尚堅挺的“木棉”精神,以啓濛小讀者鑒古識今,純淨心靈。
藝術總有思想,兒童文學更重營養。因其讀者主要是孩子,德育的貫徹講求美育的熏陶。給孩子講什麼故事,怎樣給孩子講故事,題材與技巧應融會貫通。李鞦沅的木棉島,就屬於這一類縈繞愛國愛美情懷又煥發感人魅力的精品。請你閱讀的同時,招呼小朋友以及大人們也到這木棉島來吧,來這裏驚心動魄而後沉靜思忖。欣賞其典雅的文采,領略其優美的風韻。文學之美熨入你的年少時光,將成為你生命中不可剝離的成分。
(崔道怡:原《人民文學》副主編、著名文學評論傢)
兒童文學金牌作傢書係:木棉·離歌 [7-10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兒童文學金牌作傢書係:木棉·離歌 [7-10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