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裏奧·高夫執筆的《金融的狼性》是我們期待已久的大作。《金融的狼性》掀開瞭金融投資界詐騙大案的真相,眾多投資者被設局騙走瞭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卻血本無歸。——查爾斯·文森特,《恢復投資》(Investing for Recovery)作者
投資者的防騙入門書,涵蓋金融史上最驚世駭俗的詐騙大案,專業術語清晰易懂,閱讀門檻低
獨特視角詮釋投資界風雲人物及詐騙案件
內容簡介
一場與金融騙子之間展開的零和博弈正在上演……
這裏,每天都上演著永不停歇的豪賭,讓投資者極易走上金錢、權利與欲望的迷途;
這裏,看起來很美的交易背後充滿瞭恬不知恥的邪惡與陰謀,讓投資者趨之若鶩、欲亂情迷;
這裏,金錢的緻命誘惑,讓騙子們欲罷不能、無法收手,最終滑嚮罪惡的深淵;
這裏,騙子們層齣不窮,是人性的貪婪、欲望的膨脹、道德的淪喪,還是監管以及調查的缺失?
這裏,稍有不慎,你就肯能上當受騙,損失慘重,你也可能傾傢蕩産、血本無歸,甚至是一生積蓄付之東流,落得晚景淒涼……
記住,下一個牛市,騙子們將蜂擁而至!
稍有不慎,他們就會將你的利益踩在腳下!
作者簡介
裏奧·高夫(Leo Gough),財經記者,熱衷投資的散戶投資人,也是新興市場投資類雜誌《富商》(Taipan)的英國版編輯。著有《金融時報經濟數據引導》(The Financial Times Guide to Business Numeracy)、《股市運作實況》(How the Stock Market Really Works)、《離岸金融》(Going Offshore)、《亞洲股市崩盤》(Asia Meltdown)等書。
1997年以來,裏奧·高夫主要在充滿活力的亞太地區活動,他與銀行、谘詢公司以及齣版商閤作,撰寫以該地區為主題的投資書籍,並展開相關研究。
目錄
第一部分 永不消逝的金融騙局
第1章 恐怖故事
貌似正經的伯納德·麥道夫
死不認罪的艾倫 斯坦福
你怎麼知道是投資大師,還是騙子
醜聞的真正主角
我們還能相信誰
第2章 迫切需要提振信心的人們
大多數交易誠實可信
內幕交易
套利者:伊凡·博斯基和丹尼斯·萊文
飢餓的捕食者:羅伯特·韋斯科
無處容身的沒落生活
美國政府的不依不饒
投資者對市場要有信心
第3章 酷炫的新發明和老套的舊戲法
龐氏騙局和“拉高齣貨”騙局
Bre �瞂的黃金陰謀
抵禦“拉高齣貨”騙局的最佳方法
證監會對麥道夫的懷疑
與核心問題失之交臂
一些永不消失的欺詐
詐騙動機韆差萬彆
第二部分 行動起來,識彆詐騙者
第4章 是鯊魚,還是瘋子
金融詐騙犯中的精神變態者
容易滋生欺詐行為的情境
尼日利亞詐騙團夥有何特殊之處
評估受托方人格的可行性問題
第5章 抵擋不住誘惑:艾倫·斯坦福的故事
離岸轄區
好老弟
精心設計的銷售激勵計劃
挽救金融帝國
彆以為證監會有能力保護投資者
第6章 管理巫術:創造賬麵利潤的金融騙術
快速緻富之道
奧林巴斯醜聞
勃利·派剋的崛起
投資者對戰商業巫師
第三部分 我們為什麼活該被騙
第7章 投資者的緻命過失
投資者的三大過失
大師激勵並非真正的財務教育
等待世界末日的金蟲們
貨幣幻覺
為什麼一些人總是上當
第8章 係統中的道德風險
委托代理的“道德風險”
Libor醜聞
傑斐遜縣欺詐案
躲過銀行的魔爪
第9章 缺失的盡職調查
為什麼要做盡職調查
書呆子哈裏·馬科波洛斯的檢舉
關於基金和基金之基金
盡職調查永遠都很重要
第四部分如何避免被騙
第10章 基金並不全都一樣
電話交易所的受害者難獲同情
新型基金的崛起
巴尤對衝基金欺詐
如何避免對衝基金欺詐
第11章 所有賬本都有問題
法律差異
從投資者角度看公司治理
公司賬目
瘋狂艾迪
安然的崩潰
投資者和會計師
第12章 更穩健的策略
投資前多個心眼
針對欺詐的第一道防綫
降低你的預期
資産分配
在投資叢林中保持清醒
後記下一個牛市,騙子將捲土重來
譯者序
精彩書摘
第1章
恐怖故事
貌似正經的伯納德·麥道夫
在如今的監管環境下,違反監管規定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伯納德·麥道夫
2009年,伯納德·麥道夫因為實施大型龐氏詐騙而被判入獄150年。我們將在第3章詳細分析麥道夫的欺詐手法。簡而言之,此類詐騙無異於拆東牆補西牆,欺詐者用新客戶繳納的投資本金,而不是真實的投資所得為老
客戶還本付息。
麥道夫事件的概貌是這樣的:2008年,在美國經濟危機發展到最高潮的時候,納斯達剋(美國主要證券市場之一)前主席麥道夫的兩個兒子嚮當局告發麥道夫涉嫌巨額金融欺詐。很多受害人非常有錢。告發者稱,麥道夫僞造賬目,虛報投資迴報,並用客戶的資金償付其他客戶的本息。許多投資者不知道自己的錢進瞭麥道夫的腰包,因為他們並沒有直接把錢委托給麥道夫,但其投資的基金卻在未告知投資者的情況下對麥道夫旗下的基金進行瞭投資。由於這些基金把錢喂給瞭其他基金,所以它們也被稱為喂款基金或聯接型基金。
本案涉及麵之廣,監管機構之無能,以及麥道夫案其他涉案方之無恥讓我們深刻認識到瞭普通投資者所麵臨的許多風險。我們將會詳細地分析該案的方方麵麵。
麥道夫於1960年投身華爾街,開始瞭自己的職業生涯。在罪行敗露前,麥道夫看起來是個很能乾的正經金融傢,他運營證券經紀業務,提供投資谘詢服務,並擁有自營交易公司(用公司自己的賬戶進行交易)。鮮為人知的是,他通過自己的投資谘詢公司實施龐氏騙局至少有20年之久。2008年12月,69歲的麥道夫和兒子馬剋、安德魯會麵,他承認自己多年來一直在僞造客戶的投資迴報,說自己毀瞭整個傢,覺得自己很快就會進監獄。麥道夫要求兒子們等一兩天再嚮當局告發,以便他將資金轉移給親戚和閤作夥伴。正義來得很快,2009年3月,麥道夫在法官麵前對檢方提齣的各項指控供認不諱,並接受瞭法庭的判決。
麥道夫案涉及麵極廣,這意味著該案不會很快淡齣人們的視野。在隨後的幾年中,越來越多的信息漸漸浮齣水
麵。起初,人們把焦點集中在監管機構,特彆是美國證監會的不作為上。其實,自1992年起,監管機構就數次收到有關麥道夫的可靠舉報。哈裏·馬科波洛斯(Harry Markopolos)是最積極的舉報人,默默無聞的他揭露瞭一個驚天事實:雖然他多年來屢次舉報麥道夫存在嚴重的問題,但證監會卻一直無動於衷(後麵我們將會提到相關細節)。雖然麥道夫已經承認自己從20世紀90年代初便開始經營龐氏騙局,但很多人懷疑,麥道夫的這一騙局可能從20世紀60年代,也就是他剛剛跨入華爾街時就已經開始瞭。
死不認罪的艾倫·斯坦福
如果這是龐氏騙局的話,那就讓我去死,讓我下地獄。我沒有實施龐氏詐騙。
艾倫·斯坦福
2002年,明星投資産品銷售員查爾斯·黑茲利特(Charles Hazlett)離開培基證券(Prudential Securities),加入瞭斯坦福集團公司(Stanford Group Company)邁阿密分公司。該機構隸屬於斯坦福金融集團,斯坦福金融集團則由得州億萬富翁艾倫·斯坦福私人控股。黑茲利特和老總斯坦福一樣,也是個大高個兒,他嗓音洪亮,很容易讓人信賴。
這份工作的待遇太優厚瞭,好得讓人無法拒絕:年薪18萬美元;一間能夠欣賞邁阿密海灘風景的辦公室;還有高達40萬美元的奬金。黑茲利特甩開膀子乾瞭起來,他賣力地嚮客戶推銷所有的産品。沒過幾個月,黑茲利特便成瞭公司最優秀的銷售員之一。公司還奬勵他一輛價值10萬美元的寶馬車。在嚮客戶介紹産品的過程中,他碰到瞭一些問題,公司卻無法給齣令人滿意的答案。
比如,公司為客戶所提供存單的利率為何高於行業水平?公司為何如此賣力地推銷這一産品?為何承擔公司審計工作的是一傢不起眼的小事務所?該産品的銷售傭金為何遠超同類産品的傭金?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公司將吸收來的存款投嚮瞭何處?黑茲利特設法和公司年僅28歲的年輕的投資總監勞拉·潘德傑斯特赫特(Laura Pendergest�睭olt)碰瞭個頭,但卻無法從她口中得到確切的答案。這次會麵不歡而散,潘德傑斯特哭著跑齣瞭會議室。黑茲利特說,財務總監詹姆斯·戴維斯(James Davis)沒過多久就打電話給他,而且“態度不太好”。不久黑茲利特便離職瞭。在供職於斯坦福的這段日子裏,他總計銷售瞭價值1 700萬美元的存單。離職後,黑茲利特打電話給客戶,讓他們盡快從斯坦福取迴自己的錢。斯坦福國際集團公司下屬主要銀行的2005年年報非常漂亮。這份年報的第2頁寫瞭一條口號:“20年悠久曆史
,40億巨額資産,本行將竭誠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銀行主席艾倫·斯坦福在其發布的聲明中驚嘆該行創辦20年來,全球金融業變化之巨大,並將銀行的成功歸因於快速成長:“1985年,我們隻有數百個客戶,隻在幾個國傢開展業務。現如今,我們已經擁有瞭35 000多個客戶,業務遍布全球102個國傢。”他認為,除瞭高增長以外,“對於金融業最優秀人纔的吸引力”和“持久的盈利能力”也是斯坦福成功的關鍵。
這份報告乍一看不比其他銀行的年報更炫,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地方。在銀行服務越來越僵化的今天,其對於人性化和個性化服務以及誠信的重視還頗具吸引力。但這傢銀行為何注冊在一個加勒比島國呢?副總裁尤金·基珀(Eugene Kipper)在年報第12頁給齣瞭如下解釋:“本行所在轄區監管嚴格,稅率較低。”也許選擇公司注冊地隻是個人偏好問題,但對美國或歐洲的普通投資者來說,沒有任何離岸避稅天堂能夠像本國政府那樣較好地保護投資者。事實證明,安提瓜島的監管者根本就不夠格(詳見第5章)。
美國證監會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一直在調查斯坦福。2009年2月,該機構終於嚮得州法庭提起訴訟,指控他實施“規模巨大的龐氏詐騙”。證監會獲得法令,凍結瞭斯坦福金融集團的資産。2009年4月,美國廣播公司記者在休斯頓一傢餐館外截住瞭斯坦福。麵對鏡頭,斯坦福流著淚說:“如果這是龐氏騙局的話,那就讓我去死,讓我下地獄。我沒有實施龐氏詐騙。”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斯坦福始終堅稱自己無罪,說自己不是竊賊,沒想過要欺騙任何人,但他最終於2012年6月14日被判入獄110年。在本書撰寫過程中,斯坦福事件還在持續發酵。(2010年,斯坦福在拘留期間被獄友暴打瞭一頓,因為他霸著電話不放。)雖然斯坦福已被判瞭110年徒刑,但其牽涉的其他多起案件並未瞭結,他的主要閤作夥伴也將連同受審。
你怎麼知道是投資大師,還是騙子
雖然麥道夫和斯坦福兩個人非常不同,但他們都以獨特的方式獲得瞭人們的喜受,讓人們覺得他們的生意可行,至少錶麵上看起來是如此。他們讓客戶覺得很有信心,當然,對騙子來說,這一點是不可或缺的。問題是,用公眾的資金進行投資的專業人士必須讓人覺得可信。像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是誠實可信的,至少筆者現在這麼認為,我們又如何將他們和看似可信的騙子,如麥道夫之流區分開呢?這的確很難做到,對於看不懂公司財報的人來說就更難瞭。麥道夫是個僞善分子。在2007年的一次公開專題討論會上他如是說:
總體來說,在如今的監管環境下,違規幾乎是不可能的。公眾對此真的不太瞭解。如果在報紙上讀到有關某人違規的報道,你心裏也許會想這沒有什麼瞭不起的,他們一直都是這麼乾的。但違規行為不被發覺是不可能的,紙裏包不住火,事情早晚要露餡的。
麥道夫知識淵博,看起來非常慈祥,謙虛,讓人安心,這些特質都是許多投資者看重的。如果當時你也在上述討論會的現場,你會猜到麥道夫是一個長期經營龐氏騙局的大騙子嗎?
艾倫·斯坦福也以自己的方式讓人覺得他很可靠。他聲稱自己生活節儉,但實際上,他的辦公室裝修得異常豪華,在安提瓜島上揮金如土,如他在當地機場自建瞭豪華候機樓,斯坦福銀行的客戶可以不用通關就直接登機。此外,他的個人生活也極為奢靡。2000年—2002年間,他在比佛利山莊商店的購衣開銷就高達40多萬美元,斯坦福在好多國傢建瞭豪宅,還買瞭許多私人飛機和遊艇,甚至買瞭一艘英國海軍的三帆快速戰艦。他很懂得如何享受生活,懂得如何讓身邊的人感覺良好。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斯坦福的公關活動也日益增加,他經
常接受《福布斯》雜誌和電視颱的采訪,並在休斯頓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錶演講。
對英國人來說,艾倫·斯坦福是因為闆球運動而進入公眾視野的。和棒球以及橄欖球不同,闆球沒那麼多商業利益可供挖掘。在此項運動廣受歡迎的安提瓜,斯坦福修建瞭一座很棒的闆球場,該球場還設有一傢體育茶餐廳,名叫“泥濘的三柱門區”(The Sticky Wicket)。2008年,斯坦福邀請英格蘭隊和他的西印度群島隊舉行一場比賽,獲勝者可獲得2 000萬美元。這場比賽采用Twenty 20賽製,每方隻有一局,整場比賽不過是三四個小時。斯坦福的球隊最終獲勝。隨後,他與英國闆球委員會(English Cricket Board, ECB)簽約,在5年內,斯坦福贊助瞭英國闆球聯賽1 140萬英鎊。在安提瓜闆球比賽的賽事轉播過程中,鏡頭拍到斯坦福被一群英國闆球寶貝簇擁著,一個美女甚至坐在他的大腿上,這一幕讓公眾驚詫不已。
總之,安提瓜人似乎很歡迎艾倫·斯坦福用金錢來主導他們的小島,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在社區建設上花瞭許多銀子,同時也因為他的銀行成瞭當地最大的私人企業,並雇用瞭許多本地人。2006年,艾倫·斯坦福加入瞭安提瓜國籍,當然,他並沒有放棄美國國籍。安提瓜和巴布達實施君主立憲製,其國傢元首依然是伊麗莎白女王,政府有權提名授勛人選,於是斯坦福被授予瞭騎士爵位。安提瓜人對斯坦福巨額財富的來源及其商業模式不聞不問,他們或許認為美國最終會將其繩之以法,但現在這個小島從他那裏得到的好處遠遠大於他所造成的傷
害。
就可能會落進麥道夫的圈套。投資者需要培養自己的技能和判斷力來提高偵測各種欺詐的能力。作為金融産品的購買者,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說“不”,並輕鬆地走開。每當你覺得自己必須抓住稍縱即逝的投資機會時,結局很可能會比較糟糕。正是這種害怕錯過好機會的恐懼心理催生齣瞭投資泡沫,並讓熱門行業上市公司的股價飆升。
……
前言/序言
金融的狼性:驚世騙局大揭底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金融的狼性:驚世騙局大揭底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