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中国当代心理科学文库:城镇化进程中的心理学研究》一方面是对前期的项目研究作以梳理和总结,另一方面可以为丰富我国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一点小小的支持。伴随着我国的社会转型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社区心理学在推进各项建设和深化改革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尽管从研究设计、实施研究、分析结果、撰文等环节都进行了反复论证与推敲,才得以形成此书。但回顾历时一年多的项目研究,仍有许多遗憾与不足。城镇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依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建设任务,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民众心理问题,需要长期而深入的开展研究工作。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会进一步扩大研究地域范围和被试范围,并适当开展追踪研究,以更好地检验社区心理干预策略的效果。
目录
1 绪论
1.1 城镇化进程中典型群体心理研究的必要性
1.2 城镇化进程中典型群体心理研究的目标
1.3 社区心理学的核心价值对城镇化进程中典型群体心理研究的启示
2 城镇化进程中典型群体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2.1 失地农民的心理研究
2.2 留守儿童的心理研究
2.3 农民工的心理研究
3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典型群体心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3.2 西方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3.3 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3.4 场域论和团体动力学
3.5 城镇化进程中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3.6 相关概念界定
4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的实证研究
4.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新生活满意度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
4.2 城镇化区域失地被拆迁农民的心理特点及其内在机制质性研究
4.3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促进策略
5 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实证研究
5.1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研究
5.2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友谊质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5.3 促进留守儿童同伴关系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实践
5.4 促进留守子女与外出打工父母和谐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
6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研究
6.1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6.2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适应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6.3 促进农民工心理适应和社会融入的策略
7 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典型群体心理适应与社会融入的对策研究
7.1 社区心理学视域下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民众心理问题的实践性对策
7.2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典型群体心理问题对策的可行性与实施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l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精彩书摘
呈现出“半城市化”、“虚城市化”以及“落地未生根”的现象;李强(1995)、王春光(2001)、潘泽泉(2004)、郭星华(2004)和周明宝(2004)等学者则是从社会互动与冲突的视角,围绕“社会冲突”、“社会认同”、“社会排斥”、“社会距离”、“文化适应”等概念探讨了农民工群体的城市适应与城乡融合问题;张海波和童星从自我认同的视角探讨和研究了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他们的观点是自我认同的完全转换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标志;叶继红从就业、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以及身份认同四方面探讨了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
6.2.1.3自尊的相关研究
关于自尊的研究,世界各地的自尊研究学者已达成一个共识: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自尊感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潜能,如同如果一个社会成员不尊重自己,不尊重自己的价值,不相信自己的思想,那么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健康成长。贝蒂·B·扬斯提出“自我尊重的六大关键要素”指出了自尊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学习的秘密核心,并且例举了许多成功的事例。纳撤尼尔·布兰登博士出版了《自尊的六大支柱》并提出自尊是指:一是我们对思维能力的信任,我们对应付生活挑战的能力的信任;二是每个人都可以成功,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信任;对于我们自身的价值和对于我们维护自身的权益、享受劳动果实充满信心。总之,相信自己的才智,坚定自己有过上幸福生活的权利,就是自尊的本质。而自尊的程度对于我们生存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决定了我们如何工作,如何与人交往,取得多大的成果。
国内对自尊特点的研究集中在学校领域,并较为系统,从幼儿到大学生都有涉及。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心理学专家都同意自尊是社会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不同发展时期,影响自尊的主导因素会有所倔移,这些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
纵观以往有关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研究,大多都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从心理学角度所进行的量化研究较少,关于农民工自尊所进行的研究也很少。
……
前言/序言
中国当代心理科学文库:城镇化进程中的心理学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当代心理科学文库:城镇化进程中的心理学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