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记叙有关史事,或解析有趣的掌故,或辨正沿袭的谬误。如辨《张迁碑》之非伪,《陶浚墓志》之不真,“惠安西表”不是《西狭颂》的题目,云峰山诸刻揭郑氏三代隐瞒不光彩的谥号等等。随处点染,随处开花,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读来饶有趣味,毫无学术著作平板、枯涩之感。
评分 评分《书法约言》1卷7篇。即总论2篇:答客问书法1篇,论作字之始1篇,论楷书、行书、草书3篇。在这部著作中,宋曹集中阐述了他的书法理论。他认为书法的笔意贵淡雅,不贵艳丽;贵流畅,不贵紧结;贵含蓄,不贵显露;贵自然,不贵做作。说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关于临写,他主张初写字不必多费纸墨临摹,应取古拓善本,仔细玩赏,对之加以熟悉,进而须背帖而求之;要边学边思,反复进行,成竹在胸,然后举笔为之。论草书,他说张旭喜肥,怀素喜瘦;瘦劲易,肥劲难。认为写草书时用侧锋,则能产生神奇。作行草书须以劲利取势,以灵转取致。说草书无定,须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悟生后能自我作古,也能产生自己的方法和面貌。
评分非常好!信赖京东!支持京东!
评分啊读什么时候了什么时候了?
评分 评分这些笔记虽然是杂乱无章的,但总体上看来不外两方面内容。一是学习书法方面的,这是当时读碑帖的主要目的;二是碑刻所涉及的文史内容,诸如碑刻所反应的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沿革,典章制度,人物命运等,尤其是重要历史人物的碑志。我对正史上留下了传记的人物的碑志,均进行正史本传与碑志文的互勘,或以石证史和正史,或以史证石和正石;有时也就人物遭际、生活伦理和政治伦理发几句感慨。这次整理也就是以今天的认识和看法来观照当时的内容。删去重复的内容和幼稚错误的看法,核对重要的史实和数据——所以总的来说,内容是当时的,认识是现在的。隋唐以后的(其实大多倒是最先学习和记录的)暂时还未来得及做,在此之前的少量南帖也没动,仅就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石刻文字,包括碑文、墓志文、造像记等,便整理出了这一叠子文稿。
评分当然,这百万修士之中,以低阶的为主,但不管如何,损失也是极为惨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