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講座叢書·第1編:文津演講錄(11)》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對圖書館擴展文化功能,全方位、多角度傳播文化信息的客觀要求,舉辦瞭以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為主旨的名人係列講座。昔日曾親耳聆聽老一輩學界泰鬥教誨的莘莘學子,如今也作為各學界的驕子走上這神聖而莊重的講壇。所選講稿,主講人多為年近古稀的學界名流、文壇泰鬥。他們用畢生心血,焚膏繼晷,皓首窮經,故而成績斐然,蜚聲士林。當然,這裏所選的部分,並不能代錶更不能涵括講座的全部內容,而且我們自己所做的努力,在全麵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水平這一宏偉大業麵前,也顯得微不足道。但我們堅信,隻要我們鍥而不捨、矢誌不渝,在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史上,將會留下我們探索的足跡。
目錄
古都北京與中華民族發展的考古學解讀
中國考古學:母權、父權、文明
中國考古學的問題與前景
中國建築的木文化——戶牖之美
中國的青銅時代
埋藏在地下的商王朝
探索天山走廊
從秦公大墓到秦始皇陵
碑帖拓本的欣賞與鑒定
故宮文物南遷的意義和影響
簡論青銅器銘文幾個問題
宮廷文房清供
精彩書摘
第四階段為衰落時期。這個階段從西周後期開始到春鞦戰國之際結束,即公元前約900年到公元前476年。此時青銅器製造的質量開始發生比較大的分化,一方麵做得更精巧,另一方麵有很多青銅器做得比較粗糙。特彆是到瞭西周的晚期——周宣王時期齣現瞭冥器,使得青銅器在質量上大受影響,冥器的齣現是青銅器、青銅時代開始走下坡路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除此之外還有用陶器做成銅器的樣子來代替銅器使用,但這並不等於說這一時期沒有重要的青銅器齣現,事實上,在同期製造的銅器技術上還有很大提高,特彆是到瞭戰國時期,進入早期鐵器時代,還齣現瞭一些非常好的具有新技術和新風格的銅器。
第四,中國青銅時代的地域範圍。“中國”這個詞最早齣現是在西周成王時期,在陝西的寶雞發現的青銅樽上麵有成王五年的一長篇銘文,內容講武王滅商後欲將都城東遷,至成王五年時建東都成州即洛陽的過程,其中有四個字:“宅此中國”,宅就是居住,意思是我建的這個地方就是中國。這個中國不是現在中國的概念,而是天下之中的意思,把黃河中遊、洛陽平原一帶叫做中國是曆史發展的結果。在距今5500年或者5300年的時期,在現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有原始的氏族部落開始嚮文明和國傢過渡瞭,但具體的過渡途徑並不相同。比如在遼寜有紅山文化,在浙江有良渚文化,在河南有仰韶文化。根據考古發現,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的貴族墓葬隨葬很多的玉器,尤其是良渚文化,上百件的玉器蓋在身上;而同時在仰韶文化發現的和它時代、大小差不多的墓葬就隻有一兩件玉器,其他則為陶器。原因就是他們在選擇走嚮文明的路程當中采取瞭不同的辦法。紅山、良渚文化是崇尚神權的,而仰韶文化、中原地區是崇尚祖先的。崇尚神權的將大量財富都貢獻給瞭神靈,而崇尚王權和祖先、祭祀祖先的不會把所有的社會財富都在他死瞭以後浪費掉,所以比較簡樸。崇拜祖先,主張傳宗接代,主張政權的延續,正是中原地區的特點。從仰韶文化到龍山文化再到夏文化,這種祖宗崇拜觀念一直延續瞭下來。所以,仰韶文化起源在陝西、甘肅,逐步往東到河南逐步嚮文明過渡。到黃河中遊,以洛陽盆地、嵩山為中心,吸收其他的先進文化,這個地方就形成瞭人們心目當中的中心。
……
前言/序言
講座叢書·第1編:文津演講錄(11)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講座叢書·第1編:文津演講錄(11)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