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首次发表新诗《宝刀》,192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负伤的鸟》。1925年,台静农初识鲁迅,此后两人关系密切,友谊深厚。在鲁迅的精神影响下,台静农与其霍丘老乡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及曹靖华等六人在北京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未名社。未名社存在时间约有七年半之久,曾出版"未名丛刊"18种,"未名新集"6种,以及不列丛书名2种,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1928年出版小说集《地之子》,所作同情下层人民苦难,抨击黑暗现实,充满乡土气息。适中年才归于平朴,俯身教育,潜沉学术与书法,笔更疏健,文更恬淡,《龙坡杂文》可谓鉴镜。谈史说艺,怀人忆事,喜怨穿肠,直抒胸臆,不着闲墨,思也清洁,文也干净,一派纯粹。早年也写散文,散见于《莽原》杂志上。
评分折叠晚年
评分 评分假期最后一单,继续悦读黄裳先生的读书笔记。
评分,,,,,,,。。。??!!!!
评分好看的书我真的喜欢
评分 评分黄裳的书,姜德明的书选的太多了。自己存有几本,文章多有重复。还是应该存他们起先出的集子。
评分1946年,为促进台湾战后文化的复归和重建,赴台以事教育工作,先任台湾编译馆编纂,后执教台湾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在任二十年间,奠定了台大中文系学术传统,贡献卓著。台静农晚年出版有书艺论文集《静农书艺集》(1985年)、散文集《龙坡杂文》(1988)、学术论文集《静农论文集》(1989)等。并编有《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和《淮南民歌集》等。台静农是1949年后最受大陆文学界尊敬的去台作家。1972年退休,仍任辅仁大学、东吴大学讲座教授,从事教学和写作。1990年因患食道癌在台北台大医院逝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