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师基础知识全套2本 第2版营养学营养师3

2018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师基础知识全套2本 第2版营养学营养师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营养师考试
  • 公共营养师
  • 三级教材
  • 营养学
  • 基础知识
  • 2018年版
  • 第2版
  • 教材
  • 用书
  • 全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佳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16700372
商品编码:11333035883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基础知识 全套2本 用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第二版 

 套   装

 共2本

重  量

1300克

装   帧

 平装

折后价

 

原   价

100.00元

备  注

 

基本信息1

书    名

  公共营养师 基础知识第2版 

主    编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1月

版  次

 第2版

印刷时间

 2015年9月

印  次

 第13次

字    数

 388千字

页  数

 407

I S B N

 9787516700372

开  本

 16

装    帧

 平装

重  量

 

原    价

 48.00

折后价

 

目录 

第一章 公共营养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第二节 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第二节 食物消化吸收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 营养学概论 
第二节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 
第三节 矿物质 
第四节 维生素 
第五节 水 
第六节 膳食纤维 
第四章 食物营养基础 
第一节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二节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 油脂和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第四节 饮料和茶 
第五节 营养强化和保健食品 
第六节 常见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技术 
第五章 膳食营养指导 
第一节 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 
第二节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 
第三节 膳食结构与膳食指南 
第六章 人群营养 
第一节 孕妇营养 
第二节 乳母营养 
第三节 婴儿营养 
第四节 幼儿营养 
第五节 学龄前儿童营养 
第六节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 
第七节 老年人营养 
第七章 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 
第一节 营养教育 
第二节 社区营养管理 
第三节 营养缺乏病预防 
第四节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 
第八章 食品卫生基础 
第一节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第二节 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 
第九章 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 
第二节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相关知识 
第三节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 
第四节 营养管理相关法规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2版)》由*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公共营养师(试行)》要求编写,是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2版)》介绍了公共营养师应掌握的基础知识,涉及职业道德、医学基础、营养学基础、食物营养基础、膳食营养指导、人群营养、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食品卫生基础、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基本信息2

书    名

  公共营养师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第2版 

主    编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9月

版  次

 第2版

印刷时间

 2015年9月

印  次

 第11次

字    数

 451千字

页  数

 470

I S B N

 9787504599964

开  本

 16

装    帧

 平装

重  量

 

原    价

 52.00

折后价

 

目录 

第1章 膳食调查和评价
第1节 食物摄入量调查
学习单元1 膳食摄入量调查——24 回顾法
学习单元2 膳食摄入量调查——24 回顾和膳食史结合方法
学习单元3 膳食摄入量调查——记账法
学习单元4 膳食摄入量调查——称重记账法
第2节 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学习单元1 膳食结构分析与评价
学习单元2 膳食能量摄入量计算与评价
学习单元3 膳食营养素计算与评价
学习单元4 膳食调查结果计算与分析
学习单元5 数据库的建立和结果保存
学习单元6 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
学习单元7 膳食调查方法应用练习
思考题
第2章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第1节 人体体格测量
学习单元1 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学习单元2 婴幼儿身长、头顶至臀长、头围、胸围和体重的测量
学习单元3 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
第2节 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
学习单元1 尿液样品的收集和保存(24 尿样)
学习单元2 粪便的收集和保存
学习单元3 血样的收集和保存
第3节 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
学习单元1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判断
学习单元2 营养性贫血的判断
学习单元3 维生素A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学习单元4 骨软化病(维生素D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学习单元5 儿童佝偻病的判断与评价
学习单元6 维生素C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学习单元7 维生素B2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学习单元8 锌缺乏的判断与评价
思考题
第3章 营养咨询和教育
第1节 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
学习单元1 食品选购指导
学习单元2 烹饪营养的指导
学习单元3 平衡膳食测评
学习单元4 膳食纤维摄入量的评估
学习单元5 健康生活方式测评
学习单元6 体力活动水平测评
学习单元7 家庭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第2节 营养教育
学习单元1 家庭食品安全教育
学习单元2 食品卫生检验问题解答
学习单元3 体重控制的营养教育
学习单元4 平衡膳食的营养教育
学习单元5 科普文章的编写
思考题
第4章 膳食指导和评估
第1节 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
学习单元1 儿童膳食能量和营养目标设计
学习单元2 个体膳食目标设计
学习单元3 均匀性群体膳食营养目标设计
第2节 食谱编制
学习单元1 个体营养食谱编制
学习单元2 幼儿园食谱编制
学习单元3 学校营养食谱的设计
学习单元4 大学生食堂食谱的编制
第3节 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
学习单元1 食谱餐次比例和修改
学习单元2 膳食蛋白质和脂肪调整
学习单元3 膳食蛋白质互补的原则和评价
学习单元4 个体食谱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学习单元5 群体食谱编制和评价
思考题

第5章 食品营养评价
第1节 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
学习单元1 谷类产品分析计划的制订
学习单元2 液态奶的营养标签制作
学习单元3 饼干的营养标签制作
学习单元4 产品说明书的制作
第2节 食品营养价值分析
学习单元1 食品能量密度和营养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学习单元2 食物蛋白质质量评价
学习单元3 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评价
学习单元4 食物碳水化合物评价——血糖生成指数
学习单元5 食物脂肪评价——脂肪酸比例
第3节 食品营养资料编辑
学习单元1 产品宣传资料的编写
学习单元2 市场需求调查以及调查表设计
学习单元3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
思考题
第6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第1节 营养与健康信息的收集
学习单元1 专项调查表编制
学习单元2 综合信息调查表的编制
学习单元3 社区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
第2节 营养与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学习单元1 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
学习单元2 人群基本资料的计算分析
第3节 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
学习单元1 社区营养干预方案设计
学习单元2 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思考题
附录
附录1 能量和蛋白质的RNIs及脂肪供能比
附录2 常量和微量元素的RNIs或AIs
附录3 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RNIs或AIs
附录4 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3级)(第2版)》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按照标准、教材、题库相衔接的原则组织编写,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推荐辅导用书。书中内容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公共营养师(试行)》要求编写,是三级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命题的直接依据。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3级)(第2版)》介绍了三级公共营养师应掌握的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涉及食物摄入量调查、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常见生物样品的收集和保存、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咨询、营养教育、营养和食物需要目标设计、食谱编制、食谱营养评价和调整、食品营养标签的制作、食品营养价值分析、食品营养资料编辑、营养干预方案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学与营养师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简介 备考2018年营养师资格考试,掌握扎实的公共营养师三级理论知识是关键。本套教材,共计两本,精选并修订了最新的营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系统、权威的学习资料,助力您顺利通过考试,迈向专业营养师的职业生涯。 第一册:营养学基础理论 本册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营养学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以及人体的营养需求。内容编排逻辑清晰,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构建起完整而坚实的营养学知识体系。 第一篇:生命与营养 第一章:绪论 营养学概述: 详细阐述了营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维护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不同历史时期营养学研究的重点和成就,以及当前营养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营养与健康: 探讨了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了不合理膳食可能导致的营养缺乏症、营养过剩症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癌症等)的发生机制。强调均衡膳食是维持生命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基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推荐摄入量: 详细解读了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10条核心推荐,并深入分析了其科学依据和实践意义。重点介绍了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宏量及微量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等关键指标,并解释了不同人群(如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的特殊营养需求。 第二章:水与电解质 水的生理功能: 详述了水在体内的各种重要生理功能,包括作为溶剂、参与新陈代谢、调节体温、润滑和缓冲、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等。 水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阐述了体内水分的来源(饮水、食物、代谢水)与排出途径(尿液、粪便、汗液、呼吸),以及水分平衡的调节机制。 体液平衡与失衡: 分析了体液平衡的生理基础,并探讨了各种原因导致的体液失衡(如脱水、水肿)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电解质及其生理功能: 详细介绍了钠、钾、氯、钙、磷、镁等主要电解质的来源、吸收、排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电解质紊乱及其防治: 讨论了常见电解质紊乱(如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第三章: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 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阐述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详细讲解蛋白质在体内扮演的多种角色,包括构成机体组织、催化生化反应(酶)、运输物质、免疫防御、调节生理活动(激素)等。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阐述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分解过程,氨基酸的吸收机制,以及氨基酸在体内的合成、分解和转化(如氮的排泄、糖异生)。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介绍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常用指标,如生物学价值(BV)、净蛋白质利用率(NPU)、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分数(PDCAAS)等,并分析影响蛋白质利用率的因素。 膳食蛋白质的来源与推荐摄入量: 列举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动物性食物(肉、蛋、奶、鱼)和植物性食物(豆类、谷类),并提供不同人群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 第四章:脂肪与脂肪酸 脂肪的组成与分类: 介绍脂肪的基本单位——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阐述甘油三酯、磷脂、固醇类等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脂肪的生理功能: 详细讲解脂肪在体内的作用,包括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构成细胞膜、参与激素合成、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等。 脂肪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阐述脂肪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乳化、水解),脂肪酸和甘油的吸收,以及脂肪在体内的转运(乳糜微粒、脂蛋白)和代谢(氧化供能、储存、合成)。 必需脂肪酸: 重点阐述亚油酸和α-亚麻酸作为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性,它们在体内转化成的EPA和DHA的作用,以及缺乏的危害。 膳食脂肪的摄入与健康: 分析不同类型脂肪对健康的影响,强调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比例,并给出膳食脂肪的适宜摄入范围。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介绍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乳糖)、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不同类型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阐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以及其在构成细胞成分、核酸、糖蛋白等方面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详细讲解碳水化合物在消化道中的分解过程,葡萄糖的吸收,以及葡萄糖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 血糖与血糖指数(GI): 解释血糖的概念及其在体内的调节机制,以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含义和对血糖的影响。 膳食纤维: 强调膳食纤维的种类、生理功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等)及其重要性,并给出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 第六章:维生素 维生素概述: 介绍维生素的定义、基本分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来源、生理功能(视觉、上皮组织生长分化、免疫)、缺乏症(夜盲症、干眼症)和过量毒性。 维生素D: 来源(阳光照射、食物)、生理功能(钙磷代谢、骨骼健康)、缺乏症(佝偻病、骨质疏松)和过量毒性。 维生素E: 来源、生理功能(抗氧化)、缺乏症(较少见)和过量毒性。 维生素K: 来源、生理功能(凝血、骨代谢)、缺乏症(出血倾向)和过量毒性。 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 来源、生理功能(抗氧化、胶原蛋白合成、免疫)、缺乏症(坏血病)和过量毒性。 B族维生素: 详细介绍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酸)、B5(泛酸)、B6(吡哆醇)、B7(生物素)、B9(叶酸)、B12(钴胺素)的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如脚气病、口角炎、贫血等)和过量毒性。 第七章:矿物质 矿物质概述: 介绍矿物质的定义、分类(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常量元素: 钙: 来源、生理功能(骨骼、牙齿、神经肌肉兴奋性、凝血)、缺乏症(骨质疏松、抽搐)和吸收影响因素。 磷: 来源、生理功能(骨骼、牙齿、能量代谢、核酸)、与钙的平衡。 钾: 来源、生理功能(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神经肌肉兴奋性、酸碱平衡)。 钠: 来源、生理功能(维持细胞外渗透压、体液平衡、神经冲动传导)、与高血压的关系。 镁: 来源、生理功能(酶促反应、神经肌肉放松)。 氯: 来源、生理功能(维持渗透压、胃酸形成)。 微量元素: 铁: 来源、生理功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缺乏症(缺铁性贫血)和吸收影响因素。 锌: 来源、生理功能(多种酶活性、免疫、生长发育、生殖)、缺乏症。 碘: 来源、生理功能(甲状腺激素合成)、缺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 硒: 来源、生理功能(抗氧化)、缺乏症。 铜: 来源、生理功能(铁代谢、酶活性)。 铬、锰、氟、钼等: 简述其来源、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第八章:能量代谢 能量的概念与单位: 介绍能量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以及千卡(kcal)和千焦(kJ)等单位。 食物的热效应: 解释不同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基础代谢与静息代谢: 定义基础代谢(BMR)和静息代谢(RMR),以及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温、激素等)。 总能量消耗(TEE): 阐述总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和体温调节等组成部分。 能量平衡: 讲解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能量过剩或不足对体重的影响。 能量推荐量: 提供不同人群的能量推荐摄入量,并介绍如何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估算。 第二册:营养师实践技能与应用 本册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系统介绍公共营养师在不同场景下的工作内容、方法和专业技能。内容涵盖膳食评估、膳食指导、疾病营养、食品营养、公共卫生营养等多个维度,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功底和良好实践能力的营养师。 第一篇:膳食评估与分析 第一章:膳食调查方法 膳食调查的意义与目的: 阐述膳食调查在了解人群营养状况、评价膳食质量、制定营养干预措施中的关键作用。 常用膳食调查方法: 详细介绍24小时回顾法、食物频率问卷法(FFQ)、食物称重法、膳食史法等常用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操作要领。 方法选择与实施: 指导考生如何根据调查目的、对象、资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膳食调查方法,并提供实施调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数据采集与记录: 讲解如何规范地采集和记录膳食调查数据,包括食物的种类、数量、烹调方法、进餐地点等信息。 第二章:膳食评估与分析 食物成分数据库的应用: 介绍国家食物成分数据库的构成、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数据库查询食物的宏量营养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 膳食摄入量评估: 讲解如何将调查获得的食物摄入量转化为营养素摄入量,并与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中的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进行比较,以评估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素摄入是否充足或过量。 膳食模式分析: 介绍如何从宏观上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如食物种类的多样性、膳食结构(主食、蔬菜、水果、肉蛋奶、豆制品等的比例)、烹调方式的选择等。 营养相关疾病风险评估: 分析不合理膳食与常见营养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的关联,并介绍如何通过膳食评估来识别潜在的健康风险。 第二篇:个体与群体膳食营养指导 第三章:个体膳食营养指导 个体化膳食指导原则: 强调个体化营养指导的重要性,并介绍其基本原则,如个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文化背景等。 常见人群膳食指导: 婴幼儿、儿童青少年: 重点讲解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相应的营养需求,如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均衡营养、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等。 孕妇与乳母: 强调孕期和哺乳期特殊的营养需求,如叶酸、铁、钙、DHA等的补充,以及食物选择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 关注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慢性病多发等特点,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膳食建议,如适量蛋白质、充足钙质、膳食纤维等。 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 根据不同活动强度的能量消耗,提供相应的能量和营养素调整建议。 常见体重管理指导: 讲解肥胖与消瘦的营养干预策略,包括能量控制、食物选择、烹调方法、运动结合等。 特殊状态下的膳食指导: 如疾病康复期、运动人群等。 第四章:群体膳食营养指导 公共营养干预措施: 介绍针对特定人群或整个社区开展的营养干预项目,如营养教育、健康讲座、膳食指导活动等。 学校与幼儿园营养工作: 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提供学校食堂配餐指南、营养教育课程设计等。 工作场所营养: 倡导健康饮食文化,提供工间营养支持,改善员工膳食结构。 社区营养服务: 开展居民健康素养教育,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第三篇:疾病的营养支持与干预 第五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讲解糖尿病的饮食原则,如控制总能量、合理分配宏量营养素、选择低GI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高血压的营养治疗: 强调低盐饮食,增加钾、钙、镁摄入,控制脂肪摄入,推荐DASH饮食等。 高血脂的营养治疗: 建议控制总脂肪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增加不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肥胖症的营养治疗: 详细介绍能量负平衡原则,科学减重速度,及后期体重维持的膳食策略。 消化系统疾病的营养: 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腹泻、便秘等,分别介绍相应的饮食禁忌和适宜食物。 肾脏疾病的营养: 介绍不同肾脏病分期的营养管理要点,如限制蛋白质、钠、钾、磷的摄入。 心血管疾病的营养: 强调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增加不饱和脂肪和膳食纤维。 癌症的营养支持: 介绍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康复期的营养需求与支持策略,如维持体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治疗副作用。 第四篇:食品营养与安全 第六章:食品营养学 各类食品的营养特点: 详细介绍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豆类坚果类等主要食物类别的营养成分、营养价值和在膳食中的作用。 加工食品的营养: 讲解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以及各类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解读。 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 介绍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的概念、分类、作用机制、选择与使用原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七章:食品安全与卫生 食品污染与危害: 介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微生物、寄生虫)等食品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食品中毒: 讲解常见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预防和急救。 食品添加剂: 介绍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国家规定使用范围和限量,以及消费者如何辨别和选择。 食品安全法规与标准: 介绍我国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个人卫生与食品加工安全: 强调厨具、食材的清洁卫生,以及安全的烹调和储存方法,防止交叉污染。 第五篇:公共卫生与营养政策 第八章:公共营养与健康 中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 分析当前中国居民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如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缺乏、肥胖率上升等,以及其对国民健康的长期影响。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 介绍开展营养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渠道,如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学校教育等。 食品政策与法规: 阐述国家在食品安全、营养标签、食品广告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其对保障公众健康的作用。 营养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膳食和生活方式,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营养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 强调营养师在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专业知识更新、客观公正、保护隐私、尊重个体差异等。 学习建议 本套教材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建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 1. 系统梳理: 按照章节顺序,逐章深入学习,理解概念,掌握原理。 2. 重点突出: 关注重点概念、重要公式、关键指标和实际应用案例。 3. 联系实际: 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膳食、健康状况相结合,加深理解。 4. 多做练习: 结合教材后的习题或历年真题,检验学习效果,熟悉考试题型。 5. 关注更新: 营养学知识不断发展,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国家相关指南、标准。 通过对本套教材的系统学习,您将能够全面掌握公共营养师三级考试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基础。祝您学习顺利,考试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套《2018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师基础知识全套2本 第2版营养学营养师3》,我感觉自己好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认为自己对健康饮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之前的认知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可观。它涵盖了从最基本的营养素到更复杂的营养代谢、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再到公共营养学的一些前沿知识。而且,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实用性。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指导性内容,比如如何解读食品标签,如何制定适合不同人群的食谱,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等等。我特别喜欢书中提供的一些“营养小贴士”和“误区解析”,这些内容非常及时和实用,能够帮助我避免很多常见的饮食陷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棒,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亲切和易懂。阅读起来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会有一种不断探索的乐趣。它让我对“吃”这件事有了更科学、更负责任的态度,也让我更愿意去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评分

这套《2018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师基础知识全套2本 第2版营养学营养师3》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作为一个对营养学充满好奇,但又对如何系统学习感到迷茫的普通爱好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既权威又易懂的书籍,来填补我对健康饮食知识的空白。当我翻开这套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和循序渐进的章节安排。它从最基础的营养素分类讲起,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等,每一个部分都详细地解释了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生理功能,以及主要的食物来源。这让我这个“小白”也能够快速掌握核心概念,不再觉得营养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而且,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穿插了大量的实例和图表,比如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对比,不同人群的膳食指南,甚至还有一些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的图片展示。这些直观的呈现方式,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某些复杂概念时,会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让我感觉不像是在背书,而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营养学的大门,让我对日常饮食有了更科学、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说实话,我当初选择这套《2018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师基础知识全套2本 第2版营养学营养师3》是抱着很大的期待的,毕竟是考试用书,应该会比较全面。拿到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不仅仅是“全面”,更是“深度”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这本书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营养概念,而是深入到微观的分子层面,比如对不同营养素在体内代谢过程的详细阐述,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一点对于想要深入理解营养科学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同时,它也提供了非常接地气的指导,例如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如孕期、哺乳期、老年期)来制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如何识别和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甚至还涉及到了食品安全和法规方面的知识。书中还包含了很多案例分析,模拟了营养师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资深的营养师在手把手地教导我。阅读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运用营养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如何为家人选择更健康的食物,如何应对各种饮食误区。它给了我一种“授人以渔”的感觉,让我能够自己去分析和解决营养相关的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评分

这套《2018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师基础知识全套2本 第2版营养学营养师3》真的非常扎实,让我对营养学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我一直对食物的成分和它们对身体的影响感到好奇,但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并没有回避复杂的科学原理,而是用一种相当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消化吸收的过程时,书中用到了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食物从摄入到被身体利用的每一个环节,让我能够直观地看到蛋白质是如何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是如何转化为葡萄糖的。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给出了如何通过食物搭配来优化营养摄入的建议。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吃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吃”,以及“如何吃得更健康”。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一些更基础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原理,让你明白这些营养素背后的科学依据。同时,它又非常接地气,提供了很多关于膳食平衡、体重管理、慢性病预防的实用信息,让我感觉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评分

我对这套《2018营养师资格考试用书 公共营养师三级教材营养师基础知识全套2本 第2版营养学营养师3》的看法,可以用“惊喜不断”来形容。一开始,我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一本普通的参考书,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逻辑性和系统性。它就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将营养学的各个分支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最基础的宏量营养素到微量营养素,从能量代谢到疾病的营养防治,每一个知识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层层递进。阅读过程中,我很少会感到迷茫或不知所措,因为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引导者”的角色,一步步带领我探索营养学的奥秘。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不失生动,既保证了科学的准确性,又避免了过于枯燥的学术术语。很多地方,作者会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生理过程,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此外,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和权威指南,这极大地增强了这本书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某些营养素时,会同时列举出其缺乏和过量的危害,让我对“适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营养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我对营养学的信心,让我觉得掌握这些知识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