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型分離技術(第2版)/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在第一版基礎上修訂。在重點介紹分離過程的分類、分離原理、技術進展的基礎上,分章詳細介紹瞭幾類新型分離技術,包括反滲透與正滲透、納濾、超濾與微濾;氣體滲透、滲透汽化與膜基吸收;透析、電滲析與膜電解;特種精餾技術;新型萃取分離技術;吸附、離子交換與色譜分離;液膜分離及促進傳遞;其他分離技術(泡沫分離技術,高梯度磁分離技術,分子識彆與印跡分離),耦閤與集成技術等。
《新型分離技術(第2版)/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及其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化工過程設計和開發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分離技術及其在過程工程中的意義
1.1.1 分離技術的地位與作用
1.1.2 新型分離技術開拓與發展的必要性
1.2 分離過程的分類
1.2.1 機械分離
1.2.2 傳質分離
1.2.3 反應分離
1.3 新型分離技術的進展
1.3.1 膜分離技術
1.3.2 基於傳統分離方法的新型分離技術
1.3.3 耦閤與集成技術
1.4 選擇分離技術的一般規則
1.4.1 選擇的基本依據
1.4.2 工藝可行性與設備可靠性
1.4.3 過程的經濟性
1.4.4 組閤工藝排列次序的經驗規則
習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分離過程的基礎理論
2.1 分離過程的熱力學基礎
2.1.1 熱力學基本定義與函數
2.1.2 偏摩爾量和化學位
2.1.3 剋拉貝龍方程和剋�部朔匠�
2.1.4 相律
2.1.5 滲透壓與唐南平衡理論
2.1.6 非平衡熱力學基本定律
2.2 分離過程的動力學基礎
2.2.1 分子傳質及其速率與通量
2.2.2 質量傳遞微分方程
2.2.3 質量傳遞微分方程特定式
2.3 分離過程中的物理力
2.3.1 分子間和原子間的作用力
2.3.2 溶解度與溶解度參數
2.3.3 滲透係數
2.4 分離因子
2.4.1 平衡分離過程的固有分離因子
2.4.2 速率控製過程的固有分離因子
2.4.3 分離因子與過程能耗的定性關係
2.5 分離過程的能耗分析
2.5.1 有效能的基本概念
2.5.2 分離過程的分析
習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反滲透與正滲透、納濾、超濾與微濾
3.1 反滲透與正滲透
3.1.1 滲透、反滲透與正滲透
3.1.2 反滲透基本機理及模型
3.1.3 反滲透參數與工藝流程設計
3.2 納濾
3.2.1 納濾脫鹽率
3.2.2 納濾恒容脫鹽
3.3 超濾
3.3.1 超濾的基本原理
3.3.2 超濾傳質模型
3.3.3 超濾過程工藝流程
3.4 微濾
3.4.1 微孔過濾模式
3.4.2 濾餅過濾式通量方程
3.4.3 通量衰減模型
3.5 分離膜與膜組件
3.5.1 分離膜種類
3.5.2 膜組件種類
3.5.3 各種膜組件比較
習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氣體滲透、滲透汽化與膜基吸收
4.1 氣體分離
4.1.1 氣體在膜內的傳遞機理
4.1.2 影響氣體滲透性能的因素
4.1.3 氣體分離的計算
4.1.4 級聯操作的形式和級數計算
4.1.5 氣體膜分離的經濟性比較
4.2 滲透汽化與蒸汽滲透
4.2.1 滲透汽化及蒸汽滲透原理
4.2.2 滲透通量和分離因子
4.2.3 滲透汽化膜過程的設計計算
4.2.4 影響工藝設計的主要因素
4.2.5 滲透汽化級聯計算
4.2.6 滲透汽化與蒸汽滲透的經濟分析
4.3 膜基吸收
4.3.1 膜基吸收及其氣液傳質形式
4.3.2 膜基吸收的傳質
4.3.3 膜基吸收的設計參數的確定
4.3.4 膜基吸收過程的應用
習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透析、電滲析與膜電解
5.1 透析與滲析
5.1.1 透析過程機理
5.1.2 透析過程的通量模型
5.1.3 透析液的種類及其組成
5.1.4 透析過程的種類及其清除率
5.2 電滲析
5.2.1 電滲析過程原理
5.2.2 電滲析的基本理論
5.2.3 電滲析過程中的傳遞現象
5.2.4 電滲析器工藝參數計算
5.2.5 電滲析器及其脫鹽流程設計
5.2.6 電滲析中的濃差極化現象
5.2.7 倒極電滲析的設計
5.2.8 離子交換樹脂填充式電滲析
5.3 雙極膜水解離
5.3.1 雙極膜的特性
5.3.2 雙極膜的水解離理論電位和能耗
5.3.3 雙極膜電滲析的水解離原理
5.3.4 雙極膜過程設計參數
5.3.5 雙極膜工藝構建及應用
5.4 膜電解
5.4.1 膜電解基本原理
5.4.2 離子電解膜
5.4.3 膜電解槽中的電化學反應及物料平衡
5.4.4 膜電解槽中的物料衡算
5.4.5 電解定律
5.4.6 膜電解槽陽極電流效率
5.4.7 膜電解的槽電壓
5.5 電滲析的經濟性比較
習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特種精餾技術
6.1 混閤物組分的相圖
6.1.1 三組分相圖與蒸餾邊界
6.1.2 剩餘麯綫圖
6.1.3 蒸餾麯綫圖
6.1.4 在全迴流下的産物組成區
6.2 萃取與恒沸精餾
6.2.1 萃取與恒沸精餾特徵及其差異
6.2.2 溶劑選擇原則
6.2.3 萃取精餾的分離因子
6.2.4 萃取精餾理論闆數計算
6.2.5 恒沸精餾理論闆數計算
6.3 反應精餾
6.3.1 反應精餾的基本特點
6.3.2 反應精餾的相平衡與化學平衡
6.3.3 反應蒸餾的動力學
6.3.4 反應蒸餾塔的設計計算
6.3.5 反應蒸餾塔形式的選用
6.3.6 催化蒸餾塔催化劑的裝填
6.3.7 反應精餾的應用
6.4 分子蒸餾
6.4.1 分子蒸餾的原理
6.4.2 分子蒸餾的傳熱與傳質
6.4.3 分子蒸餾裝置及設計
6.4.4 分子蒸餾的應用
6.5 膜蒸餾
6.5.1 膜蒸餾的基本原理
6.5.2 膜蒸餾中的傳熱和傳質
6.5.3 膜蒸餾用膜及裝置
習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新型萃取分離技術
7.1 超臨界流體萃取
7.1.1 超臨界流體及其性質
7.1.2 超臨界流體萃取中的相平衡
7.1.3 超臨界流體的傳遞性質
7.1.4 超臨界流體萃取工藝及設備計算
7.1.5 超臨界流體萃取分離方法及典型流程
7.1.6 超臨界萃取操作條件選擇
7.1.7 超臨界流體萃取過程的能耗
7.2 雙水相萃取
7.2.1 雙水相分配原理
7.2.2 雙水相係統中的作用力
7.2.3 影響雙水相分配的主要因素
7.2.4 雙水相係統的選擇
7.2.5 雙水相萃取工藝設計
7.2.6 雙水相分配技術的應用
7.3 凝膠萃取
7.3.1 凝膠的種類及其特性
7.3.2 凝膠的相變溫度
7.3.3 凝膠的溶脹與收縮機理
7.3.4 凝膠的篩分作用
7.3.5 凝膠萃取設計參數
7.3.6 典型的凝膠萃取工藝
7.3.7 凝膠萃取的應用
7.4 膜基溶劑萃取
7.4.1 膜基萃取基本原理
7.4.2 膜基傳質方程式
7.4.3 影響膜基萃取傳質的因素
7.4.4 萃取劑選擇原則
7.4.5 膜與膜組件的選擇原則
習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吸附、離子交換與色譜分離
8.1 吸附劑及其結構性能
8.1.1 常用吸附劑
8.1.2 離子交換樹脂
8.1.3 特種色譜用固定相與流動相
8.1.4 吸附劑的選擇原則
8.2 吸附分離
8.2.1 吸附平衡及等溫吸附方程
8.2.2 吸附擴散傳質機理
8.2.3 吸附分離特性參數
8.2.4 吸附分離工藝
8.3 離子交換
8.3.1 離子交換平衡與動力學關係
8.3.2 離子交換過程設計
8.3.3 離子交換器及其設計要求
8.4 色譜分離
8.4.1 色譜的分類和特點
8.4.2 色譜分離平衡關係及操作方法
8.4.3 色譜分離的基本參數
8.4.4 色譜分離的放大設計與優化
習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液膜分離及促進傳遞
9.1 引言
9.2 液膜的形狀和分類
9.2.1 液膜的形狀
9.2.2 液膜的分類
9.3 促進傳遞及載體
9.3.1 促進傳遞原理
9.3.2 載體的選擇
9.4 液膜分離機理及傳質方程
9.4.1 無載體液膜
9.4.2 有載體液膜
9.5 液膜製備及其分離操作過程
9.5.1 液膜的組成
9.5.2 液膜製備方法及其使用
9.5.3 液膜的穩定性
9.6 液膜分離技術的應用
9.6.1 乳化液膜處理含酚廢水
9.6.2 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迴收
習題
參考文獻
第10章 其他分離技術
10.1 泡沫分離技術
10.1.1 基本原理
10.1.2 泡沫分離的設備及流程
10.1.3 影響泡沫分離的因素
10.1.4 泡沫分離過程的設計計算和理想泡沫模型
10.1.5 泡沫分離新發展
10.2 高梯度磁分離技術
10.2.1 高梯度磁分離技術的原理
10.2.2 高梯度磁分離設備
10.2.3 高梯度磁分離技術的應用
10.3 分子識彆與印跡分離
10.3.1 分子識彆特徵
10.3.2 分子識彆體係
10.3.3 分子識彆機理以及印跡分離模型
10.3.4 分子印跡技術的應用
習題
參考文獻
第11章 耦閤與集成技術
11.1 反應分離的耦閤與集成過程
11.1.1 催化膜反應器
11.1.2 滲透汽化膜反應器
11.1.3 膜生物反應器
11.2 分離分離的集成過程
11.2.1 膜與吸收汽提的集成
11.2.2 精餾滲透汽化集成
11.3 耦閤與集成過程的建模
11.3.1 平推流集成過程建模
11.3.2 全混流集成過程建模
11.3.3 間歇式集成過程建模
11.4 集成過程的設計優化
11.4.1 Aspen Plus軟件模擬設計
11.4.2 McCabe Thele圖解法設計
習題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電解質水溶液的滲透壓參數
附錄B 聚閤物膜材料的溶解度參數
附錄C 常用溶劑的溶解度參數
附錄D 無機離子和離子對的自由能參數(25℃)
附錄E 堿金屬陽離子和鹵族陰離子的自由能參數(25℃)
附錄F 有機離子的自由能參數(25℃)
附錄G 結構基團對Ecoh,i和Vi的貢獻
附錄H 結構基團對溶解度參數的貢獻
前言/序言
新型分離技術(第2版)/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新型分離技術(第2版)/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