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葡萄病蟲害防治原色生態圖譜》是一本普及病蟲識彆知識、提高農民對病蟲害診斷與防治能力的實用科普工具書。在編寫中我們力求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與技術集成化,這有助於果農科學開展葡萄病蟲害防治,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和次數,降低農藥殘留,提高葡萄的品質和産量。全書闡述近70種葡萄主要病蟲害的診斷與防治技術,並配有約300幅高質量原色生態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夏聲廣拍攝),直觀形象地再現瞭葡萄常見病蟲的不同的形態和為害癥狀。
內頁插圖
目錄
葡萄病害及其防治
一、葡萄侵染性病害
葡萄霜黴病
葡萄黑痘病
葡萄白腐病
葡萄白粉病
葡萄銹病
葡萄褐斑病
葡萄小褐斑病
葡萄灰黴病
葡萄房枯病
葡萄蔓枯病
葡萄穗軸褐枯病
葡萄炭疽病
葡萄黑腐病
葡萄鉻黃花葉病
葡萄扇葉病
二、葡萄生理性病害
葡萄裂果病
葡萄日燒病(日灼病)
葡萄水罐子病
葡萄縮果病
葡萄缺氮癥
葡萄缺磷癥
葡萄缺鉀癥
葡萄缺硼癥
葡萄缺鋅癥
葡萄缺鐵癥
葡萄缺鎂癥
葡萄缺鈣癥
葡萄落花落果
葡萄主要蟲害及其防治
葡萄天蛾
雀紋天蛾
斜紋夜蛾
葡萄斑葉蟬
葡萄長須捲蛾
葡萄十星葉甲
葡萄白粉虱
黑刺粉虱
煙薊馬
葡萄缺節癭蟎
(葡萄毛氈病)
葡萄短須蟎
綠盲蝽
斑衣蠟蟬
葡萄癭蚊
桃蛀螟
康氏粉蚧
白星花金龜
斑喙麗金龜
葡萄透翅蛾
枯葉夜蛾
鳥嘴壺夜蛾
葡萄雙棘長蠹
豹紋蠹蛾
蚱蟬
葡萄鳥害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發生規律:
白腐病由半知菌亞門盾殼黴屬真菌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菌絲體在病殘組織中越鼕,果園錶土中及樹上的果穗、葉片和枝蔓的病殘體,都可成為病害的初次侵染源。在土壤中越鼕的病菌,一般以地錶和錶土20厘米以內的土壤中為多。病果落地後一般不完全腐爛,其上病菌有些可以存活4~5年。白腐病菌在室內乾燥條件下可存活7年之久。散落在土壤錶層的病組織及留在枝蔓上的病組織,在春季條件適宜時可産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可藉風雨傳播,由傷口、蜜腺、氣孔等部位侵入,經3~5天潛育期即可發病,從幼果期至成熟期,病斑不斷散發分生孢子引起重復侵染。鞦末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絲體在病組織中過鼕。病菌發育最適溫度為25~30℃,最高溫度為35℃,最低溫度5~12℃。分生孢子在13~34℃均能萌發,在空氣濕度達飽和狀態下,萌發率可達80%。該病在28~30℃、大氣濕度在95%以上時適宜發生。
葡萄白腐病發生與雨水有密切的關係。初夏時降雨的早晚和降雨量的大小,決定瞭當年白腐病發生的早晚和輕重。降雨次數越多,降雨量越大,病菌萌發侵染的機會就越多,發病率也越高;雨季來得早,發病也早,暴風雨、雹害過後常導緻大流行。高溫、高濕多雨的季節病情嚴重,有利於病害的流行。果園內發生此病後,往往每逢雨後一周,就會齣現發病高峰。盛發期持續的長短,取決於雨季結束的早晚。由於白腐病菌是從傷口侵入的,所以一切造成傷口的因素如風害、冰雹、蟲害及摘心、疏果等,均有利於病菌侵入。特彆是風害的影響更大,每次暴風雨後常會引起白腐病的嚴重發生。近地麵處以及在土壤黏重、地勢低窪和排水不良的條件下病情嚴重。雜草叢生、枝葉茂密、通風透光差或濕度大時易發病。長勢偏旺和徒長植株易發病。酸性土壤上較堿性土壤上種植易感病。品種問抗病性也有差異,一般歐亞種易感病,歐美雜交種較抗病。華東地區一般於6月上中旬開始發病,華中地區為6月中旬,華北地區在6月中下旬,而東北地區則在7月。發病盛期一般都在采收前的雨季(7~8月)。在南方,謝花後7天始見病穗,齣現第一次高峰;7月中旬後進人盛發期,為第二次高峰,以後隨果實成熟度的增加,每次雨後便可齣現一次高峰。
防治方法:
①清園消毒。鼕季結閤修剪,剪除樹上病蔓及殘存的病果,剝除老翹皮,徹底清除園內的枯枝、落葉、病落果等,然後集中燒毀,並用3~5波美度的石硫閤劑對植株、架麵和地麵進行一次全麵噴布。春季萌芽絨球期(未見綠)再噴3波美度的石硫閤劑。生長季節應經常清潔田園,及時剪除病果穗、病枝蔓,清理落地的病粒,帶齣園外集中深埋。②采用深溝高畦栽培。尤其是南方多雨地區宜采用深溝高畦栽培,畦間溝深40~50厘米,園地四周溝深50~60厘米,有利於降低地下水位,促進根係生長,培養健壯樹體,提高抗病力。③加強枝蔓管理。及時綁蔓、摘心和做副梢處理,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問濕度。栽培上要改良架形,將坐果部位提高到距地麵60厘米以上,以減少發病。④增施有機肥和鉀肥。增施優質有機肥,同時畝施生石灰30~75韆剋。
……
前言/序言
葡萄病蟲害防治原色生態圖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葡萄病蟲害防治原色生態圖譜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