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鬍蘭成 著,小北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3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中國長安齣版社
ISBN:9787510706394
版次:1
商品編碼:1125769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鬍蘭成作品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0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編輯推薦

  

  收藏價值:1.鬍蘭成之作,孔子子舊書網單本開價上韆元,絕版20多年的經典之作,縱論文學、科學、哲學、佛學,究天人之際,窮東西之辯,代錶作完整簡體版,大陸首次齣版。2.專業人士校訂,鬍傢後人充分認可。
  閱讀價值:鬍蘭成的文字彆具特色,現代文學彆開蹊徑,民國風情流瀉筆端,他的氣象與格局當代無人能比。著名詩人柏樺稱鬍蘭成是“文學水平的試金石、人品人格的照妖鏡”,周作人大弟子俞平伯謂之“清新素樸”,颱灣詩人餘光中說他“文筆輕靈圓潤,用字遣詞彆具韻味”,安妮寶貝說“鬍蘭成的文字讓我驚艷”,賈平凹認為鬍蘭成的文字“慧美雙修”。
  學術價值:他對文化的闡述,對文明的見解,對東西文化的辯論,及他文學、佛學、哲學上的觀點都非常深刻獨到,深得梁漱溟器賞,備受唐君毅、牟宗山的推崇,乃至當代許多大學教授、博士對他引起新的關注和評價。
  

內容簡介

  鬍蘭成亡命日本,1966年應邀在名古屋講述佛教重要經典《心經》,這段期間,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蕭條之境中,更深刻地體會到瞭創造的生機。鬍蘭成講《心經》,彷佛是在聊生活、談時局、說曆史、觀賞藝術,但談著聊著,卻又印證瞭佛法不離人生。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是鬍蘭成不世齣的日文著作,孕育瞭他之後寫作《禪是一枝花》的思想核心。

作者簡介

  鬍蘭成(1906—1981 ),齣生於浙江嵊縣鬍村,卒於日本東京。青年時代曾於燕京大學旁聽課程,後在浙江、廣西等地任教。抗戰時任《中華日報》總主筆等職,期間與張愛玲結婚。1974年受聘為颱灣中國文化學院終身教授,其文學纔能影響深遠,日本和中國的部分作傢頗受其影響。
  晚年與唐君毅、錢穆、牟宗三、徐復觀、岡潔、湯川秀樹、川端康成等人過從甚密。著有中文著作《山河歲月》《今生今世》《革命要詩與學問》《禪是一枝花》《中國的禮樂風景》《中國文學史話》《今日何日兮》等,日文著作《自然學》《建國新書》《心經隨喜》《天人之際》等。

  小北,本名硃永鋒,浙江新昌人,私淑鬍蘭成,誌於儒釋道,與日本、颱灣的鬍門弟子及鬍傢後人多有往來,整理、翻譯鬍蘭成史料、佚文多種,已譯鬍蘭成日文著作《心經隨喜》《寄日本人》《建國新書》等。入槐軒之門,師從槐軒學派第四代繼承人劉伯榖先生,得清代大儒劉沅學問傳承,誌在踐行三教閤一的中國傳統文化。



目錄

譯序/小北
序/硃天文
序/保田與重郎
自序
第一迴
第二迴
第三迴
第四迴
第五迴
第六迴
第七迴

精彩書摘

  第一迴
  《般若心經》是一篇極度歸納瞭印度文明的經文,恰如《大學》此文之最簡要地概括瞭中國文明。《心經》凡二百六十字,《大學》原文亦不過二百零六字,兩者都是作成於大約兩韆五百年前。世界上在兩韆五百年前齣現而與此並立的,還有幾何學的幾條公理。那個時代,人類智慧創造力的不可思議,完全令人吃驚。
  文明一旦達到“無”的境界,就已超越進化論,成為常道,可以永遠用之不竭。隨著它的不斷演化與發展,人類雖在“有”的一麵,即知識與技術上淩駕於祖先,但在“無”的一麵,即人格與智慧上,卻沒有比我們的祖先進步多少。就數學而言,即便定理和公式在不斷增加,其基本定理即所謂的公理卻一直沒有什麼改變。
  老子說:“知其白,守其黑。”我們既要知其進化的一麵,亦應懂得守其根本的一麵,即超越進化的一麵。土井晚翠說,自荷馬以後至今,西洋文學便再沒有什麼新的創造。【譯注:土井晚翠(1871—1952),日本詩人,代錶作有詩集《曉鍾》、《遊子吟》等。】但有彆於荷馬的是,歐幾裏得所寫的《幾何學》一書雖已曆經兩韆年,我們今日仍必須從頭去學習它。對文明謙虛,對祖先謙虛,獻一炷香來念《心經》,則是現代人改變情緒的第一步。
  我在這裏講《般若心經》,亦是承ジャ─ナル日報社水原社長之善願,願以此功德來祈禱世界和平與人心潔淨。
  中日兩國經由佛教結緣,原本始於遣唐使。日本人前往中國學佛,弘法大師為其代錶,中國的高僧亦紛紛東渡日本。其中最有名的是鑒真與祖元。鑒真大師為進一步弘揚佛教,隻身前來日本,而祖元法師是在宋亡之際,為逃濛古兵之難,毋寜是政治亡命。繼祖元之後,幾名誌士亦亡命日本,做瞭和尚。因祖元這班人,禪宗纔得以在日本弘揚。禪宗傳揚的是一種氣魄。幾百年後的今天,我亦以政治亡命者的身份在這裏講《般若心經》。
  本來佛教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誌士的修行。約兩韆五百年前的印度,敗戰於波斯,當時釋迦即是被占領國之人,他心裏充滿瞭敗戰國人的苦惱,文明的反省,以及對潔淨與延喜的嚮往,對不敗不亡之道的追求。釋迦的修行,也成瞭他的行動與教化。此後印度人得以心誌堅強,遂有後來的阿育王把來完成瞭印度統一與復興的大業。我在這裏講《心經》,亦是希望能夠讓眾人心誌堅強,驅除現代的煩惱,重建國傢,創造和睦美好的傢庭。
  現代的建築工程,機械動力雖強大,現代人的內心卻齣乎意外的脆弱。《般若心經》的“心”亦好比是草的“芯”。現在已是春天,草長齣瞭芽。你看那樣柔弱的東西,卻能破土而齣,是因其生命之芯無比堅強。那個芯不是鋼筋混凝土中如鋼筋一樣硬的芯,而是生命之芯。若把一顆芽剝開來看看,卻是見不到那樣的芯,如同將芭蕉的莖一層一層地剝開,到頭來也看不到芯。但無論是草還是芭蕉,確有那樣一顆生命之芯。
  人的心在腹中,不在心髒裏。那是生命之芯,恰似草芯,是解剖無法找到的。現在雖按生理學所言,腦替代瞭心雲雲,但腦是後起之物,在以前生命自身即智慧,而不憑藉任何思想——亦即由腹決定,而非頭腦決定。是整個生命去體驗,而非所謂的大腦這種局部之物去體驗。大人物的智慧與魄力即在此。
  現在來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題目。
  摩訶即大,般若即智慧,波羅密多意為度,這些字都是音譯。因為這些字在梵文原典裏都是古語,並非釋迦當時的語文,而是以原原本本的原型保存下來。下麵舉《萬葉集》裏的例子來說明。
  保田與重郎先生著《日本美術史(三)》(在《藝術新潮》三月號連載)說,“《萬葉集》的原型文學,比起《萬葉集》的形成至今,有著更久遠的曆史。這就意味著《萬葉集》原始的形成比神武天皇皇紀曆年更久遠。……而且從《古事記》上捲整理齣來的歌謠中,時常可見驚人的古體的痕跡。……”
  釋迦的說教亦是如此,時時齣現一些令人吃驚的古體或古語。印度大乘佛教經典的原型語文,是早於釋迦時代至少一韆五百年以上的達羅毗圖人的文明所創造的語言。這些字在漢譯中特彆以音譯來錶示。
  譬如古語所說的仁、義二字,因産生於距今十分久遠的時代,幾乎不可能用新的字來代替或者意譯。除事務性的用語之外,我們祖先創造的文明的造形,用以錶達的若乾字義和語意竟是如此的絕對。
  正如中國文章裏“悠”字不能用“久”字來代替,《心經》裏“摩訶”這一古語,亦不能譯為“大”。久是相對的長時間,是有限度的,悠則是無限的絕對的長時間。摩訶是無法用量尺來度量的大。豐臣秀吉與加藤清正建造的城池,因灌入石闆之間的是當時的人世風景與人們的魄力和誠摯而偉大,遠非今日的高樓大廈與高速公路可比。【譯注:豐臣秀吉(1537—1598),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加藤清正(1562—1611),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及大名。】比起現代的工程與大量生産物,還不如唰一聲打開一把日本的扇子,更有著一統山河之感。和服的風姿使日本人展現齣“天地人”這樣的堂堂人物形象。若成為這樣的人,則可以治天下,亦可以成仙成佛。
  般若即智慧,智慧亦相當於日本三種神器之一的鏡子的德行。我們太古時代的祖先把鏡子和太陽月亮連結起來,因而說萬物曆然皆在。智慧的修行,首先是清晰地觀照世界,懂得感激,始知幸福。現在是早春,梅花盛開,花開的聲音與春風的相契,是生命的知性與智慧,也是我所尊敬的保田與重郎先生的文章。
  此《摩訶般若心經》是釋迦講觀音菩薩修行之經,觀音菩薩相當於中國的女媧,或日本的天照大神,是遠古新石器時代之初的菩薩。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天照大神齣入岩戶,都與新石器有關。觀音菩薩的原始造像是手持淨瓶與楊柳枝,那淨瓶大概是陶器,楊柳枝有可能由稻穗轉變而來,到底都是新石器時代使用陶器與開始農作的紀念之物。《西遊記》裏有孫悟空祈頌觀音曰“汝乃七佛之師”,這與曆史是相符的,觀音菩薩是佛的先輩。
  我在《山河歲月》裏寫道,舊石器時代人是無明的,文明始於新石器時代,在日本則是神代。今再看印度,則觀音菩薩和諸古佛都與農作有關。關於觀音菩薩,除瞭淨瓶與楊柳枝,又有水月觀音之說,水與月之寶貴,還是農業文明之故。又,普陀觀音的造像是魚籃觀音,增添瞭紫竹林與蓮花池,都有著農業的因素。觀音以外,諸古佛亦都是蓮花寶座。
  文明的開始,是在新石器時代,文明的造形之完成,則介於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之間。亦即在中國是孔子時代,在印度是釋迦時代,在西洋是希臘時代,當時的産業程度為瞭祭祀,為瞭天下統一,為瞭錶現飲食車服宮室器皿的禮儀,把文明的造形發揮得淋灕盡緻,沒有過剩,亦沒有不足。因而在中國、日本、印度、希臘,幾乎同時盛開瞭一次文明之花。此後,雖然産業不斷進步,文明的本質並沒能創新,隻是在文明的造形上齣現瞭新的樣式。因此,我認為我的朋友保田與重郎先生的《農業文明論》與《王朝文學論》,已然超越瞭重農主義、重商主義等小格局的經濟學領域,是莊嚴的文明的大見識。
  《易經》不講進化,隻說變化,一旦達到文明的極緻與“無”的境界,就不再有應該被否定或被修正的東西。但西洋雖是自希臘時代就已有數學,卻不明白生活中尚有無的境界。之後西洋的曆史雖幾經變革,但始終悟不瞭無,不能形成文明。從這點來說,文明恰似做飯或煮豆,若是中途煮不好,重新再煮也沒有用。即便是核時代,若沒有文明,則什麼也做不成。
  因此,我們若明白瞭這個道理,就該自今日起從頭學習數學,原汁原味讀《大學》與《萬葉集》,還要完完整整誦念《般若心經》。
  為何可以稱觀音作觀世音菩薩,或觀自在菩薩呢?前麵我說過觀音是新石器時代的神。舊石器人是洞穴壁畫的時代,新石器人是太陽、音樂與數學的時代,因為與音樂有關係,遂稱觀世音。又添加瞭念珠。而《心經》說的是菩薩的修行,觀自在就是其修行的心得。“自在”與“自由”不同。例如,日本人每天工作歸來,換上和服,坐在榻榻米上,十分自在。但很多人迴到自己傢一點也定不下來,坐立不安,末瞭到鋼珠店去放鬆,這時雖有自由卻不自在。又人一生為社會工作,學生為應付考試而學習,從自身來看都沒有一點自在,終歸是不情不願。西洋語所謂的自由是根據人的權利、爭議而得到,東洋的自在是以人的修行而獲得。
  觀音的“觀”字亦有其特殊的意義。《易經》有觀卦,又孔子時代不說聽音樂,而說觀樂,而《老子》開篇即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最能闡明觀音的修行之道。大凡觀其眼即知其人的程度,劍道亦是如此。
  觀音菩薩的形象在中國和日本,比在印度本土更完美,且更受歡迎。印度本土的觀音菩薩,如中國的女媧或日本的天照大神,因其造形已定,不能加工修改,但來到中國和日本之後,卻幾次受到兩國文明的加工改造。在中國,吳道子畫的觀音像錶現瞭南北朝女性的清艷與唐代美人的豐腴。後又吸取瞭宋代水墨南畫的灑落與天青水紋瓷的清潔,塑造齣白衣觀音的造像。而明朝小說又賦予瞭觀音菩薩庶民的生活情趣。前後韆百年間,一次次加進中國人的情操及傢庭倫常,巧妙的統閤成觀音菩薩的造形。在日本,想必亦加入瞭王朝文學中所錶現的女性色彩、神社巫女的清艷、茶道的奧蘊,以及日本民間的親切,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揉閤,最終完成瞭觀音菩薩的造形吧。
  觀音像的文明的造形,好比刻有銘號的日本刀。著名的刀匠總是先清潔自身,再開始打刀,經過反復鍛造,纔有天下的名刀,觀音像亦是韆餘年來日本人虔敬的結晶。
  我在築波山見到梅田女士親手製作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直覺那是天下的絕品,待聽其說明,製作始於想保持傳統的美術,從大刀的手工做的刀縧得到啓發,製作瞭具有現代用途的領帶,裏外不分,而且用十二種顔色重疊混閤而成,在統一的配色上下瞭工夫,所以什麼樣的衣服都能搭配。我靈機一動,得以用工藝品來說明保田與重郎先生的文章。保田先生文章的內容及其文體,亦是像那樣經過一層又一層反復疊閤而成的。
  觀音菩薩的造形亦是由中國文明與日本文明疊閤而成,是適閤天下萬人的。淺草觀音廟裏的聯句:
  佛身圓滿無背相
  十方來人皆對麵
  我對日本的名刀、名文以及手工藝的名傢品類亦有那樣的心得。又,觀音菩薩亦涵蓋瞭日本女性相貌莊嚴的一麵。佛經上說:
  極樂世界無有女人
  女人到此化童男身
  觀音身上錶現瞭日本女性的最高的完美。而對男人來說,對一個親近無隔的女性,往往超越戀愛,始終以麵對神社巫女的心情相待,那正是與麵對觀音同樣的感覺。中國的神仙故事,瑤池西王母那裏,金童玉女二仙遭罰,投生塵世為人,起凡人之戀,雖結為夫妻,但在離閤悲歡之後返迴瑤池,因悟得情緣而斬斷一切,就算每天相遇,亦隻在平靜歡喜之境。現今的世人對待觀音,正是這種超越的情緣。因而誦念觀音,即可訴諸我國幾韆年來文明所錘煉疊積齣來的東西,同時因自覺本身是與韆萬人一起存活於這文明之中的,遂而獲得救贖。
  觀音的親切是有其庶民性的。因為阿彌陀佛與如來佛過於偉大,嚮他們訴說瑣事與煩惱會有所顧慮。但是對於觀音,我們很容易與之商量並傾訴煩惱。在中國,女孩子到瞭五歲七歲戴耳環這種小事,也要拜過觀音菩薩纔能戴。又因觀音被稱作七佛之師,所以在世人尚未全部成佛之前,她自己甘居菩薩之位。這也反映瞭日本婦女以丈夫和孩子為先,以照顧客人為先,把自己放在最後的純情與謙虛,越發打動人心。
  佛與菩薩雖都慈悲救度,但觀音特彆被頌作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就在其庶民性的親切感。誰都想越過人生的苦海,卻又始終難逃苦海。那是因為誌願,而非罪的緣故。誌願越大,苦難越大。就像人類在太古時代遭遇的洪水之劫,此後是否還會再遭遇亦未可知。觀音隻管救人,卻從不責備人。唯在西洋史上的奴隸社會中産生瞭人有罪惡這一觀念,中國人與日本人卻沒有。
  《西遊記》裏,唐僧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途中,口念心經而使心誌堅強。同時觀音對唐僧的徒弟孫悟空說,“我許你今後若遇到大苦難,則叫天天應,叫地地靈。”我戰後亡命溫州途中,在一個叫麗水的河邊山路上行走時,偶然想起這一段,含淚申呼,山川亦為之肅然,人也變得柔和。可是現今世界到處潛藏著災難,我們除瞭反對核子武器運動,彆無拯救之道。
  觀音經有兩篇。一是《普門品》,講觀音菩薩救人之功德。再一篇就是講觀音修行奧秘的《般若心經》。兩者都是釋迦教導其弟子的。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
  這一句,講的是觀音菩薩修行所達到的程度。僅有知識還不夠,修行之事,譬如相撲,雖然對相撲四十八招瞭如指掌,但與真正去角力是不同的。現代物質雖多,知識也多,但人的修行卻極其欠缺,什麼事都成不瞭真實。譬如一旦不景氣,人馬上就會誌氣衰弱。單是工作不算修行,但藉由人間的道場,我們得以修行。隻要有意,公司的工作也可以成為修行。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一句所說的“深”,具有曆史風景無限,人生無盡之意。般若就是前麵所說的智慧,波羅密多即是度彼岸。智慧無所禁忌,到瞭彼岸,便又可天地清曠,諸佛菩薩皆妙喜贊嘆。佛經上齣現的妙喜、法喜,不是得到什麼的滿足,而是不為什麼,隻覺歡喜。生命本身就是吉祥,幸運,歡喜。日本婦女本來做什麼講什麼,總錶現齣歡喜之心,這就是與觀音一樣的修行。戰後的青年男女隻滿足於物欲,那是教育不好之故。我想,王朝文學與《平傢物語》裏的故事來自佛教影響的那種悲壯,經由日本文明始成為美,神社巫女那樣安靜的歡喜之感,更是文明的極意。
  時照見五蘊皆空。
  這一句,“時”即修行的時機,如清晨聽見花開之聲的一瞬,劍道高手運足氣閃電般齣手的一瞬,數學傢或作傢靈感突來的一瞬,又如史上決定明治維新成敗的一瞬,皆是修行的最佳時機。“照見”二字與《大學》開篇“明明德”的“明”字一樣,相當於日本三大神器修行中的鏡的修行。
  “五蘊”包括色與受想行識五種,人間世界皆依此而成。關於這五蘊,在釋迦當時的印度就曾引起極大的爭論。爭論之初分為三派外道,其中一派主張物質實有。另一派不同意這個主張,故說“物質可測方位,又可以計數,方位是假設性之物,非實有,又不能細分,數量亦沒有單位,故物質非實有,有的隻是因緣和閤”,即主張關係存在說。這即是聲論師所說的聲音的因緣和閤,以及數論師的宇宙隻有數之類的種種爭論。而還有第三派,則說,“因緣的結閤依靠動,其實並沒有動這個東西。動應該有發,但發亦到底無法求證,故關係亦不存在。一切皆幻,一切無常。”
  釋迦差不多吸納瞭諸派論說,但又完全撇開這些,又說“僅僅實有則盡是無常,不過如來修行五蘊皆空,得到瞭常樂我淨。”
  我曾對古印度的這個爭論非常感興趣。釋迦當時,在與巴比倫、希臘、波斯等的接觸刺激下産生瞭新鮮的印度自然科學與數學,以及包括外道在內的諸派論辯的因明學,遠勝於後世西洋的辯證法。中國隋唐時代盛行的相宗(唯識宗),慈恩大師等人亦曾醉心於這場論辯的機鋒。隋唐時代的中國在與西域接觸過程中産生的新鮮知識,亦有一種喜氣。及至現代,中國又在西洋的刺激下,欣然於新鮮知識,對佛經中備受爭論的《成唯識論》、《大智度論》等有瞭興趣。現在許多日本的佛學研究者亦隻苦讀那些爭論。
  但是捕得魚之後,最好忘瞭捕魚的工具。做為重要的結論,相對於外道的“五蘊皆實”或“五蘊皆幻”,釋迦講的是“五蘊皆空”。五蘊一般都是通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來接觸物的世界,但這些都受到極大的限製,且亦混有許多雜音。不被其所限製,不拘泥於限製,且清除其雜音,故說五蘊皆空。如日俄戰爭時,東鄉元帥寂然坐照以對海流、氣候、敵情種種,按作戰計劃既定的時間地點,成功的演齣瞭一場“敵前二直角迴轉”的曆史性絕技。
  不拘於眼耳鼻舌身等感官,用腹去看,用腹去聽,這纔會變得耳聰目明。聰明不僅是感覺,也是智慧。以賓主禮儀的美好心意去品味盛饌,以對神虔敬的歡喜心去聞飄漾的香氣,再以潔淨過的身體去觸及天地靈氣,則味香觸亦皆成為空。
  “空”亦稱“虛”。岡潔在信中說,“日本的庭園造有踏腳石,西洋的可隻是整片用水泥鋪滿。”即東洋文明有虛,西洋的唯有實。和服之美在於其無用的長袖。放在榻榻米上的東西因非常少,人變得很自在。中國人或日本人,都不說徵服自然,而說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要人的謙虛纔能做到。日本人的教誨,是無論寫文章還是相撲,務必先鬆下緊綳的肩頭之力,始能達到人間藝術的最高境界。
  一個人可以從幼時的孝順學會如何鬆下肩頭的力氣。若不教育孩子對父母謙虛,對老師也會傲慢無禮,分明是個不良少年,卻倨傲地怒聳著肩膀。說起孩子的教育問題,首先要在傢中端正夫婦生活,以引導孩子。日本婦女原來非常謙遜,丈夫迴到傢中如魚在水中不意識到水。戰後的風氣則是,婦人擁有瞭權利與義務,經常以自身的存在為話題而爭吵,使丈夫緊張不安。
  佛教中的“空”字相當於《老子》、《莊子》中的“無”,或《論語》中的“仁”。但日本有什麼呢?日本文明如春,春天水木清華,競相綻放,有花有木有水,雖花木水就是春,但春本身是空,是無。日本文明是在與中國、印度,以及西洋的文明對照之下始得彰顯,這纔真的是空的極意。
  戰後的日本,充滿瞭物欲,而忘瞭謙虛。日本的為政之道原本是虛,現在的政治傢若能稍微迴歸這樣的道,則根本不用那麼忙碌。
  在孫文先生百年祭裏,紫垣隆翁於熊本縣的荒尾城建立孫文、宮崎滔天銅像時,我給那儀式的祝旛上寫道:
  誌士無一物
  欲使天下一
  孫文與滔天除瞭誌嚮以外,當然身無一物,卻創立瞭那樣的曆史大業,常說著想著復興亞洲、世界大同等事,並身體力行。想到這個,今時的我們不該認為天下事大有可為麼?【譯注:紫垣隆(1885-?),孫中山先生日本友人,為生死至交,曾於1965年訪颱,著有《世界一統》。】
  ……

前言/序言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錯錯

評分

對佛經的解讀,有一定心得,但覺得風氣綿若無骨。

評分

鬍蘭成文采,但是他的經曆

評分

幫老爸買的,老爸很滿意

評分

網頁上標16開

評分

好書值得分享

評分

這次活動一百多買瞭十本書,感覺非常值,這些書都很喜歡,會認真閱讀的。沒事多讀書多學習,比總玩手機強,自勉。

評分

包裝很好,貨到得也快,服務態度好。

評分

學習?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鬍蘭成作品:心經隨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