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暢銷書營銷淺規則》為《暢銷書淺規則》姊妹篇。無營銷,不暢銷。淺規則就是前綫的規則,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內容簡介
《暢銷書營銷淺規則》是《暢銷書淺規則》的姊妹篇。適用於幾乎所有類彆的圖書營銷。“剩書時代”已經來臨,沒有營銷,幾乎就沒有可能暢銷;甚至可以極端地說,不懂營銷,就不懂齣版。營銷是當下齣版業最為薄弱的環節,也正因此,它可能成為齣版業最直接的突破口和最大的上升空間。該書精心解剖圖書營銷的各個環節,從基礎理念、實際操作到創意營銷,從封麵、書名到相關文案寫作,從做活動、發郵件、QQ溝通到微博營銷,都給齣詳細分析和建議,既有理論性,又有實操性,可為營銷編輯的入門教材和升級秘笈,對所有齣版從業者以及寫作者也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李鮃,作傢、媒體人。曾從事過齣版策劃、圖書營銷、雜誌編輯、數字齣版、媒體公關等多種職業,現供職於《中國圖書商報》。他以多重視角來觀察書業,策劃瞭關於暢銷書運作、圖書營銷等係列選題,受到業內廣泛關注。依托《中國編客》組織瞭“編客學堂”係列講座,先後受邀到全國多傢齣版社講課,其傳播視角、關注細節、注重實操的特點,得到一緻好評。其著作《暢銷書淺規則》持續居同類圖書銷量第一。另齣版有《寫字樓妖物誌》《乾嗎要上班》《愛,聽十人談》等10種。
目錄
序:沒有營銷,就不可能暢銷
理念篇
淺規則1:營銷是書業最大的增長點
淺規則2:齣版的每個細節都是營銷
淺規則3:營銷要“巧婦擅為少米之炊”
淺規則4:嚮其他行業學習是捷徑
淺規則5:不要以為你是在“賣書”
淺規則6:營銷不隻為提高單品銷量
淺規則7:營銷四個基本環節(1):産品設計
淺規則8:營銷四個基本環節(2):抵達
淺規則9:營銷四個基本環節(3):說服
淺規則10:營銷四個基本環節(4):購買
淺規則11:營銷從選題策劃開邕
淺規則12:鋪不瞭貨,營銷白做
淺規則13:鋪貨也是強有力的推廣
淺規則14:營銷的核心是說服
淺規則15:你不可能“一對一”地說服
淺規則16:時刻記住,讀者離你最遠
淺規則17:重復!重復!再重復!
淺規則18:封麵務必突齣購買理由
淺規則19:書名是最重要的營銷工具
淺規則20:寫個“萬能”的內容簡介吧
淺規則21:作者簡介要突齣“三性”
淺規則22:腰封最好簡單粗暴
淺規則23:營銷方案,因書而異
淺規則24:不必隻盯著閱讀版
淺規則25:做成社會新聞就算成功
淺規則26:做成娛樂新聞就是優秀
淺規則27:再不用自媒體就OUT瞭
淺規則28:營銷有三重境界
淺規則29:媒體發稿三優先(1):好書
淺規則30:媒體發稿三優先(2):熟人
淺規則31:媒體發稿三優先(3):靠譜
淺規則32:得懶人者得天下
實操篇
淺規則33:個性昵稱是一種罪
淺規則34:快遞樣書要夾名片
淺規則35:企鵝君也有情緒
淺規則36:打電話要麵帶微笑
淺規則37:換位思考是個好習慣
淺規則38:多用“外行”眼光看圖書
淺規則39:求轉發?我需要理由
淺規則40:“求轉發”不如“練內功”
淺規則41:讀者已經沒有耐心讀完140字瞭!
淺規則42:發微博要有購買鏈接
淺規則43:微博“網簽”也暢銷
淺規則44:刷屏有風險,謹慎規避之
淺規則45:主題可能決定郵件生死
淺規則46:一對一的郵件效果最好
淺規則47:QQ群郵件效果最差
淺規則48:腳踩兩隻船,一定要小心
淺規則49:為必使用尊稱或昵稱
淺規則50:最好彆用QQ直接傳文件
淺規則51:郵件正文不能為空
淺規則52:附件彆太大,彆太多
淺規則53:使用精準的文件名
淺規則54:使用兼容WORD文檔
淺規則55:離職瞭,要交接
淺規則56:申請一個官方QQ號吧
淺規則57:細節決定活動成敗(1):總綱
淺規則58:細節決定活動成敗(2):時間
淺規則59:細節決定活動成敗(3):提前量
淺規則60:細節決定活動成敗(4):場地
淺規則61:細節決定活動成敗(5):聯係人
淺規則62:細節決定活動成敗(6):資料
淺規則63:細節決定活動成敗(7):速記
淺規則64:細節決定活動成敗(8):通知
淺規則65:細節決定活動成敗(9):其它
淺規則66:方法不對,勤勉適得其反
淺規則67:給人添堵的事不要做
淺規則68:媒體人的心也是肉長的
創新篇
淺規則69:創新!創新!再創新!
淺規則70:誰定規則誰話事
淺規則71:反彈琵琶,更抓眼球(1)
淺規則72:反彈琵琶,更抓眼球(2)
淺規則73:藉力熱點,事半功倍
淺規則74:病毒營銷並不神秘
淺規則75:書評相當於免費廣告
淺規則76:書評人是可以引導的
淺規則77:名人推薦未必名人寫
淺規則78:有爭議更有助於推廣
淺規則79:注意力也是生産力
淺規則80:故事乃營銷利器
淺規則81:手寫便箋威力大
淺規則82:樣書最好是簽名本
淺規則83:狠狠地“壓榨”作者吧!
淺規則84:簽售會多是賠本買賣
淺規則85:發布會可變身專傢講座
淺規則86:羊毛齣在牛身上
淺規則87:免費是人性最大的弱點
淺規則88:打摺不如免費送
淺規則89:偶發大奬,不如人人有奬
淺規則90:植入廣告,潤物細無聲
淺規則91:請注意,這是植入廣告
淺規則92:幽默是一種力量
淺規則93:你需要瞭解的媒體細節
淺規則98:三人智慧勝一人
淺規則95:適時推齣,成就暢銷
淺規則96:已經是微視頻的年代瞭
淺規則97:節日短信,順勢營銷
淺規則98:小眾專業書不必過度營銷
淺規則99:二維碼裏乾坤大
淺規則100:做好營銷齣路寬
精彩書摘
淺規則42:發微博要有購買鏈接
當讀者對你的書産生購物衝動時,你要馬上把這個衝動無障礙地導嚮購買。
該怎樣製作齣讓人主動轉發的微博來?首先你得知道標準,知道什麼樣的微博是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願意轉發的。
你可以留意一下那些被瘋狂轉發的微博,看它們都有什麼特點;也可以觀照一下自己,看看自己都轉發瞭哪些微博。
通常來說,被大量轉發的微博,往往具有以下特點:或實用;或有趣;或新奇;或溫情;或八卦;或揭秘;或賣萌;或切中熱點;或與名人有關;或容易被山寨,能夠激發受眾的參與熱情;還有一種特殊的,就是極度欠抽的,讓人看瞭就想罵,在罵的過程中也就轉發者眾瞭。
相應地,製作圖書推廣微博也就有這麼幾種方法:放廣告語、摘抄書介、摘抄內容、介紹作者(有故事的作者特彆適閤)、名人推薦,同時還可以關注社會熱點,看本書哪些內容能跟熱點聯係起來,及時製作新的微博進行推廣。
但不管是哪一類微博,都要記得一點:要在微博裏麵放上書名、作者名,並加上購書鏈接。
我曾經有過這麼一次經曆,乾瞭一會兒活,順手刷下微博。發現一本書不錯,準備買時發現微博裏沒有購書鏈接。於是進瞭當當網,準備搜索這本書時,QQ上有人打招呼,說瞭幾句話,又收瞭個郵件,就把買書的事給忘瞭。幾個小時後纔想起來,本來是要買哪本書的,書名卻想不起來瞭,後來也就沒買。
大傢都很忙。很多人都是在同時處理多個任務,當他對你的書感興趣,接著産生購物衝動時,你要馬上把這個衝動無障礙地導嚮購買。否則,他可能會被其他新的信息吸引,就忘瞭買書瞭。
再強調一次,做圖書推廣的微博,務必,加上購買鏈接。
淺規則43:微博“網簽”也暢銷
微博用戶群是中國互聯網使用的高端人群,是城市中對新鮮事物最敏感的人群,也是中國互聯網上購買力最高的人群。
2012年,網絡紅人不加V在微博上“網簽”自己的新書《男女內參》,成為圖書營銷一個經典案例。
因為種種原因,《男女內參》在常規媒體上做大規模宣傳是有難度的。不加V的對策是,利用自己的新浪微博,刷屏賣書。
她彆齣心裁,玩瞭個“網簽”的花活兒:讀者買瞭她的書,隻要在自己的微博上上傳書的照片並且@不加V,不加V就會轉發這條微博,並加上一句經典的“不加V”式的評論。此舉首先吸引瞭諸多所謂的“死忠粉”--不過花上二十來塊錢,不加V就會轉發自己的微博,進行一對一的互動,這對於欣賞她的死忠粉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但實際的效果是,讀者既買瞭書,又在自己的微博裏幫不加V做瞭宣傳。該書6月底上市,不過短短一周時間,就有數韆人得瞭到不加V的“網絡簽名”,使得該書迅速登上各電商的前三甲。有細心人統計,截止8月中旬,不加V大概刷瞭36000條賣書微博。這樣密集的轟炸,使這本幾乎沒在常規媒體做什麼宣傳的書,隻是依靠作者的個人微博,就成為暢銷書。
有報道稱:中國互聯網已經全麵進入微博時代。新浪與騰訊微博的注冊用戶總數已經突破3億,每天日登陸數超過4000萬。同時,微博用戶群又是中國互聯網使用的高端人群,是城市中對新鮮事物最敏感的人群,也是中國互聯網上購買力最高的人群。利用好微博,對圖書營銷是很有幫助的。
淺規則44:刷屏有風險,謹慎規避之
過度刷屏會直接導緻掉粉,這就動搖瞭微博營銷的根基。
瘋狂刷屏賣書當然也是有風險的。有人統計,不加V6月12日的粉絲數是227883,而6月30日的數絲數是209719,18天淨減少粉絲18164名。考慮到正常情況下粉絲是有增量的,那麼因無法忍受不加V刷屏而取消關注的還應遠遠大於這個數量。
微博營銷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微博內容更新過快。你有十萬粉絲,但是你在發某條微博時,恰巧能看到的,可能一萬都不到。如果不是特意點進你的微博來看,重要信息還是無法有效傳達。這樣,你就不得不持續不斷發布同一內容,纔能擴大影響。這也是不加V持續刷屏的主要原因。
但是過度刷屏會直接導緻掉粉,這就動搖瞭微博營銷的根基。需要認真對待,謹慎規避。不加V的對策是,在轉發評論時盡量錶達得更有創意,讓“網簽”變得很歡樂;同時也積極參與熱點話題,以其他內容留住粉絲。
隻要多動腦子,還可以找到許多方法。
比如說,放書模照。請朋友、讀者幫忙,拍與書的閤影照並上傳。可以是美女書模,也可以是萌物書模,當然搞怪的也不錯,用這類圖片刷屏,不至於太討人嫌。
比如說,可以微博投票--某本書該起什麼樣的書名?該用哪個封麵?提供一些備選,然後讓大傢投票吧。投票的過程是參與,也起到瞭擴散的效果。跟投票的人互動,也是不太露痕跡的刷屏。
淺規則45:主題可能決定郵件生死
如果郵件主題不能引起編輯的注意,他很可能根本就不會打開來看。
當年我還是個書評作者而非讀書編輯時,曾到某編輯朋友傢玩,他打開他的工作郵箱給我看,然後我就震驚瞭:收件箱時,居然有4000多封未讀郵件!
朋友說,他一周大概隻能用八九篇稿,但是每天都能收到上百個、甚至數百個郵件,有營銷編輯的新書推介、有書評人的自由來稿、還有些莫名其妙的文藝副刊稿、當然也少不瞭各種小廣告……自己本來還是每封都看、加以甄彆處理,後來發現太浪費時間瞭。於是,他就往往隻是掃一眼郵件主題,感興趣的,纔點開看。
剛纔看瞭一眼,我的郵箱裏也有500多封未讀郵件。這當然不是說我比他勤勉,而是說明,我沒有他做編輯的時間長。
這些內幕可能會讓營銷編輯們感到心寒:自己辛辛苦苦發齣去的圖書推廣郵件,對方根本看都不看!做的全是無用功啊!
那麼,就有必要來分析一下,什麼樣的郵件主題能夠“留住”媒體編輯,而不至於讓他直接無視。
1.發件人個人資料。主題區或發件人,有清晰的個人資料--“單位+姓名”格式最好--而非一個莫名其妙的昵稱。如果媒體編輯認識你,或者你的單位的牌子足夠硬,這就更有用瞭。
2.書名和作者名。讓對方看一眼主題,就知道是哪本書,是誰寫的。如果這書正是他感興趣的,或者作者是很有知名度的,恭喜你,你離成功不遠瞭。
3.收件人。許多營銷習慣使用群發郵件,不過重要的媒體、重要的書,建議還是一對一的郵件比較好。在郵件主題區裏填上收件人,最好使用尊稱(或昵稱)。
提供一個郵件主題的標準模闆吧:
某某社某某緻某某老師:某某新書《某某某某》資料,謝謝。
淺規則46:一對一的郵件效果最好
重要郵件最好單獨發送,不要群發。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收到以下四類郵件:
1.一對一的郵件。隻發給某個具體人的郵件。其特殊標誌是,主題區或正文裏會有對收件人的稱呼。通常來說,群發郵件功能無法提供這項服務--我知道極個彆的有,但是也不是太靠譜,比較容易齣差錯。
2.群發單顯的郵件。使用密送功能,同時發送多人,收信人看不到其它收件人。如果你留意的話,可能會看到這樣一個提示,“你不在收件人裏,可能這封郵件是密送給你的”。或者靠另外的綫索來判斷:你收到瞭郵件,但是收件人一欄裏卻沒有你的郵箱;郵件裏沒有稱呼,或者隻有一個泛泛的稱呼,比如“老師”、“媒體朋友”、“大傢”之類。
3.普通的群發郵件。一個郵件同時發送給多人,且未使用密送功能。標誌十分明顯:在收件人一欄裏,能直接看到許多個郵箱。
4.QQ群的群郵件。利用QQ群的“發送群郵件”功能,將一個郵件同時發送給QQ群裏所有成員。標誌更明顯:它會直接齣現在你的QQ郵箱的群郵件,發送人也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QQ群的名稱。
這四類郵件,營銷編輯最常用的是第二類,但效果最好的是第一類。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媒體,你對待群發郵件,和對待專發給你的郵件,重視程度會一樣嗎?
當然,營銷編輯也很忙,群發郵件是工作常態,大傢也都能理解。但我還是建議你,重要的媒體,最好單發。
不使用密送功能的普通群發郵件就太遜瞭點。給人的直接感覺就是,你根本不懂得怎麼做事。對你的郵件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淺規則47:QQ群郵件效果最差
如果你想有好的營銷效果,就一定不要用QQ群發群郵件。
四類郵件裏,效果最差的就是QQ群的群郵件。
我在媒體朋友裏做過一個小規模調查,會去看QQ群的群郵件、並從中找資料上稿的,不能說沒有,隻能說,極少。
對於營銷編輯來說,使用QQ群郵件功能是最省事的,你根本不用拓展、培養、鑒彆自己的媒體資源,隻需要點一下QQ群裏的那個小信封,就可以迅速將郵件發給群裏所有人。
但正如我們上麵所說,我們對待專發給自己的郵件,當然會更重視。而即使是群發的郵件(群發單顯的或普通的群發郵件),通常也要經過自己的整理和選擇。QQ群郵件,算什麼?它效果最差,是應有之意。
QQ群的群郵件還有個大問題:一傢媒體可能會有多個編輯記者在同一個QQ群裏,那麼你的同一個郵件,就等於同時發給瞭同一傢媒體的不同編輯。而這一點,往往是十分忌諱的。因為大傢不小心就會重復發稿,如果你做過媒體就會知道,不小心重瞭稿有多麻煩:換稿是肯定的,弄不好還要被罰款、通報批評。
起碼我的習慣是,隻要看到某本書齣現在QQ群郵件裏,那我原則上就不會再上它的相關稿件瞭。我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建議是:如果你想有好的營銷效果,就一定不要用QQ群發群郵件。
當然QQ群還是很有用的。尤其是現在許多QQ群都要求群用戶改成“單位+姓名”的標準格式,相當於實名製,這樣你要找到相關媒體的編輯就容易得多。你不妨可以分彆單獨接觸一下,瞭解他的職權範圍、用稿要求,分門彆類加入你的資源庫,再有針對性地發郵件。
淺規則48:腳踩兩隻船,一定要小心
把同一本書發給同一傢媒體的不同編輯,是很愚蠢的做法。
由QQ群郵件,說到“腳踩兩隻船”的問題。
同一傢媒體,往往會有多位編輯或記者可以聯係。但對於媒體編輯來說,大傢也比較頭疼營銷編輯“腳踩兩隻船”--一本書的資料,同時發給瞭同一傢媒體的A編輯和B編輯,甚至還有C編輯和D編輯,大傢就很容易重稿。
我自己就曾經有過這樣的苦逼經曆:收到一封郵件,看看書還不錯,決定發;但是發郵件的人此前沒有接觸過,不知道是否靠譜,就很謹慎地迴瞭個郵件,告知我要發這本書,請勿再發給我的其他同事,以免重稿。但是結果……
沒錯,你猜齣來瞭,還是跟彆人重稿瞭,而且是跟其他兩位同事一起重稿,也就是說,這個不靠譜的營銷,起碼同時把一本書發給瞭我們三位同事!
好在發現及時,沒有鑄成大錯。不過可想而知的是,對於此事件的“肇事者”,我們從此就十分警惕,基本上他再發來的郵件都會直接刪除,看都不會再看的。
建議是:
要麼,一傢媒體你隻聯係一位編輯,所有的資料都發給他一個人。通常編輯同事間會相互溝通,不適閤在自己版麵上發的稿,會協調發到其他版上。如果某社的整體方嚮更適閤其他編輯的版麵,也會告知營銷,他聯係哪位編輯更閤適(起碼我自己是這樣做的)
要麼,你自己更勤奮點,去瞭解下媒體的具體版麵,以及編輯們的分工,有針對性地聯係編輯。
無論如何,不要乾把同一本書發給同一傢媒體多個編輯的蠢事。
淺規則49:務必用尊稱或昵稱
尊稱是基本禮儀,昵稱可拉近距離。
有一位營銷編輯,對媒體人的稱呼永遠是“某編輯”。我都替他著急:哪有這樣跟人溝通的?叫一聲“老師”不會死人吧?雖說現在“老師”都爛大街瞭,但是叫“編輯”,還是有點奇怪吧?使用尊稱應該是與人交往、特彆是有求於人時的基本禮儀,連這點人情世故的常識都不懂,怎麼可能做好營銷?
跟媒體溝通,無論是QQ、郵件、或是麵對麵,都最好使用尊稱--不要直呼其名,也不要叫“某編輯”或“某記者”,通用的尊稱是“某老師”(起碼在北方地區如此)。如果比較熟一點,也可以半開玩笑稱之為“某大記者”、“某老”。
同樣道理,最好使用“您”而非“你”。
當然,使用“老師”、“您”之類的尊稱,在錶達尊重的同時,也會讓人覺得有點客氣而疏遠。那麼終極大殺器就是:
使用昵稱。
某兄、某姐、哥哥、美女、親愛的、親……這些昵稱,都可以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大傢親如一傢人,你就可以提點對“老師”不方便提的要求瞭。
知道淘寶網最常用的稱呼是什麼嗎?沒錯,是“親”。
發群郵件時,無法一一標明發件人,那麼在進入主題前,來一個“親們”,效果多少也會好一些。
有個八卦:當年我做女性雜誌時,同事之間、以及與作者之間,基本上都不會直呼其名,而是以“親愛的”通行天下。我的一個作者,同時也是我的編輯,大傢“親”來“親”去大半年,後來見麵,纔發現彼此都是男兒身。
淺規則50:最好彆用QQ直接傳文件
如果不是對方主動要求,最好彆用QQ傳文件。發郵箱比較保險。
當然,上麵說的是編輯公開郵箱裏的情況,如果編輯對你青眼有加,給瞭你他的私人郵箱,告訴你以後郵件就發到私人郵箱裏,恭喜你,你的郵件,他是會重點處理瞭。
但還是要提醒,即使是發到私人郵箱裏的郵件,最好也認真做好主題,以免被遺漏。
(不得不吐槽一下,我也有私人郵箱,但是私人郵箱很快就會被傳得到處都是,於是私人郵箱也就跟公開郵箱差不瞭多少瞭。)
另外一個辦法是,加編輯的QQ或者MSN,直接在QQ和MSN上交流--現在既不用QQ,也不用MSN的編輯,恐怕是少之又少瞭吧。
因為QQ傳送文件功能很強大,所有頗有些營銷編輯,會直接將新書資料打個包,通過QQ傳送過來。
遇到這種情況,我通常是拒絕接收,然後告訴對方:發郵箱。
提醒各位,除非對方要求,否則你最好不要用QQ傳送文件,還是發郵箱比較保險。
QQ傳送文件,通常有以下兩個弊端:
1.編輯開QQ時,未必是在單位。他很可能是在傢裏,用的是私人電腦。這樣他就還得通過郵箱或U盤,把相關資料倒騰到單位電腦上。如你所知,這個過程,給他增加瞭工作量,而且,也有可能齣差錯。
2.郵箱便於查找,QQ相對差一些。編版時,我會打開郵箱從上往下掃過去,看到感興趣的就打開看。但是QQ傳送過來的資料,有時不小心就不知道存哪去瞭。而在做完版後,我也會通知相關人等稿件已發,如果我想不起來是誰給我的書,我會到郵箱裏查找一下。QQ傳過來資料,在這方麵就差一些。
暢銷書營銷淺規則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暢銷書營銷淺規則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