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套装上下册)

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393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19733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04
套装数量:2
字数:60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上卷按时间顺序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角度叙述东亚三国近现代的结构变动,重在描述国际秩序的变迁;下卷按专题分门别类地探讨东亚民众的生活与交流,重在叙述东亚的制度人社会。
  我们期待能够有助于消除三国纠纷、建设和平。只有这样才是东亚民众沟通、共享文化、交流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西方冲击与东亚传统秩序动摇
第一节 17世纪东亚政治变动与区域秩序
第二节 西方列强侵略东亚
第三节 东亚三国对西方入侵的应对
第四节 东亚内部秩序的动摇
第二章 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传统秩序解体
第一节 19世纪 80年代的东亚变动与朝鲜问题
第二节 中日甲午战争
第三节 中日马关条约与三国关系
第三章 列强争夺东亚霸权与日俄战争
第一节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竞争格局变化
第二节 日俄战争的起因与结果
第三节 《朴茨茅斯条约》与东亚
第四节 东亚内部大变局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华盛顿体系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东亚地区的民族运动与西伯利亚干涉的扩大
第三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破裂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东亚
第一节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与国际社会
第二节 中日全面战争与东亚/172第三节太平洋战争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与东亚
第六章 冷战体制的形成与东亚的裂变
第一节 战后美苏东亚政策及日本的变化
第二节 中国革命和冷战加剧
第三节 朝鲜半岛的分裂与朝鲜战争
第四节 冷战深化及反战不结盟之路
第七章 冷战体制在东亚的演变
第一节 中苏对立的激化与东亚冷战的变化
第二节 日美安保条约的修改与日韩基本条约
第三节 越南战争与东亚
第四节 紧张缓和与中日韩关系的变化
第八章 冷战体制瓦解后的东亚
第一节 冷战体制的崩溃和东亚
第二节 东亚的区域全球化和政治变动
第三节 东亚的经济合作与民间交流
第四节 构筑东亚和平的课题
后 记

下卷
第一章 宪法--国家的构造与民众
第一节 国家的近代化与宪法的诞生
第二节 现代国家的建设与宪法
第三节 今日的宪法--统治结构与人权规定
第二章 东亚的城市化--上海 ?横滨 ?釜山
第一节 开港与城市的成长
第二节 三座城市的产业化与工人
第三节 伴随城市化的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
第四节 战后城市的变化
第三章 铁路--现代化、殖民地统治、民众生活
第一节 铁路导入东亚
第二节 殖民地统治与东亚的铁路
第三节 铁路与民众生
第四节 战后东亚的铁路
第四章 移民和留学--人口流动和人员交流
第一节 人口流动史
第二节 留学与文化交流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结束与人员归国,以及“少数人”的移民活动
第五章 家庭与两性:男女关系?亲子关系
第一节 近代化与家庭
第二节 现代的家庭制度
第三节 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和新女人?男人
第四节 今日的家庭和性
第六章 学校教育塑造国民素质
第一节 近代教育的发端
第二节 以国家为中心的教育政策的强化
第三节 战时体制下的初等教育
第四节 战后的教育发展及其课题
第七章 传媒:被制造的大众意识与感情
第一节 向近代的转换与媒体
第二节 战争与媒体
第三节 战后的媒体
第四节 被消费的媒体--在新的挑战中
第八章 战争和民众
第一节 民众的战争动员及战争体验
第二节 民众的战争受害
第三节 围绕日本的侵略及殖民统治的战争记忆
第四节 历史教科书问题与历史记忆
第九章 克服过去,面向未来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东亚区域政治的变化
第二节 克服历史问题障碍,面向未来进行努力
第三节 促进历史认识跨越国境
后 记
中日韩三国共同历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及编写者名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和传统历史书相比,从东亚角度看历史有新意。对从1840年以后亚洲各国发展过程,表述清晰!观点有新意。很值得一读!

评分

这是一部由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学者历时六载共同撰写的一部东亚近现代史。卷按时间顺序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角度叙述东亚三国近现代的结构变动,重在描述国际秩序的变迁;下卷按专题分门别类地探讨东亚民众的生活与交流,重在叙述东亚的制度•人•社会。是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成果,从横竖两个方向描绘了近代东亚的变迁,特色突出,国内读者可以了解日韩两国学者对同样历史的不同叙述。当然分歧也有不少,书中同样做了客观记录,让读者自己去评判。个人感觉最大的贡献不是书提供多少观点,而是三个国家毕竟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评分

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这个世界。可是真的有好多背景不了解、也有很多史料了解不全面,真正想要“啃”下历史,还得多花点功夫

评分

不错挺好的不错挺好的

评分

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

    有时候我也在怀疑孙少平倒底是不是关系一族,毕竟他的工人资格也是靠通过别人介绍的,也有虹霞的全力帮助,但是仔细一起,其实不是,这全是他自己争取来的,如果他没有那么好的人品,如果他没有那么朴实那么善良的心灵,曹书记会记得他吗?会想把女作暗许于他吗?会在有招工机会的时候急急地通知他吗?这一切都是他自己赢来的,所以不管在哪人品永远第一,一个不会做人的人同样也不能漂亮的完成工作的。这也体现了人脉的力量。)  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他已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贵与低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有文化.但没有幸运地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因此似乎没有充分的条件直接参与到目前社会发展的主潮之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因此他们往往带着一种悲壮的激情.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

评分

准备同中日学者共同编纂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配合阅读。

评分

比较喜欢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反映还不错

评分

书不错,就是贵了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