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底,剛剛學琴不久的劉少椿赴蘇州參加今虞琴社第五次月集,獻奏《樵歌》一麯,贏得在場琴界同行的一片贊嘆之聲,也讓今虞琴社的創建人之一、古琴活動傢查阜西先生終身難忘,從此,“劉樵歌”的美譽就響徹瞭大江南北。少椿先生與今虞琴社的交遊從此綿延。
評分1955年6月,劉少椿應同門張子謙先生邀請,由揚州赴上海參加今虞琴社活動並與今虞琴社的琴友在南京會晤。由査阜西等三人組成的采訪小組在南京采錄瞭劉少椿彈奏的琴麯,劉少椿亦因此留在南京。
評分1963年,劉少椿返迴揚州,同時受聘為江蘇文史館館員。
評分書質量不錯,還附送光盤,內容一般。
評分1958年,經南京藝術學院民樂教授甘濤先生介紹,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係任教。時有梅曰強﹑林友仁﹑張正吟﹑鄧文權﹑龔一﹑李長白﹑施世珍﹑王剛強﹑周靜梅和劉少椿最喜愛的小女兒劉薇等人得其傳授。
評分1937年,任鎮江省立師範附小的圖書管理員,以補傢用。
評分1928年,劉少椿拜廣陵琴派第九代傳人孫紹陶為師學習古琴,開始瞭他的古琴藝術生涯。後來,他又邀請孫紹陶到自己傢中擔任傢庭教師,為自己的兒女補習古文,自己則繼續從師學琴,為時約三年之久。除認真鑽研古琴藝術外,劉少椿還愛好昆麯,其他如書法﹑繪畫﹑竹雕﹑武術等等,他無不潛心鑽研。拳友劉襄榖,畫友吳笠仙﹑金建吾,麯(昆麯)友潘嘯岩﹑徐仲山﹑江石溪﹑吳白陶,琴友張子謙﹑高治平﹑史蔭美﹑翟筱坡﹑鬍鬥東等都與他交往甚密。
評分1936年6月底,剛剛學琴不久的劉少椿赴蘇州參加今虞琴社第五次月集,獻奏《樵歌》一麯,贏得在場琴界同行的一片贊嘆之聲,也讓今虞琴社的創建人之一、古琴活動傢查阜西先生終身難忘,從此,“劉樵歌”的美譽就響徹瞭大江南北。少椿先生與今虞琴社的交遊從此綿延。
評分1942年之後,曆任南通裕華鹽業公司職員、國民政府南京民航局主任、江西26臨教院軍需官等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