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鲁迅先生外,康熙嗜书好学、孜孜不倦之精神亦堪称道。他博览群书,凡词章、声韵、历算、律吕、自然科学等,无不涉猎,称最有用之学是“经学史乘”。他认为读书持以不知为不知态度,重视实践,“总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晚年自以为治理天下50余年,尚无大过,均为书籍之赐。
评分一如其他政治哲学思想,无政府主义包含不同的分支和流派。虽然他们都有着反对国家的共同特色,但却在其他议题上有着不同的立场,包括是否进行武装斗争、或以和平非暴力建立社会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而在经济的观点上也有显著的差异,从主张财产彻底公有化的集体主义流派,至主张私人财产和自由市场的个人主义流派,政治光谱分布相当广泛。在信史前的狩猎时代,人类主要自发地以大家庭的形式聚居;没有所谓政府和国家,只有小规模的财富积累和劳动分工,也没有法令和统治者。无政府主义者主张这段时期为原始的无政府状态。
评分古希腊也被西方认为是首创了作为哲学思想的无政府主义,斯多葛派哲学家芝诺作出了这一贡献,他被克鲁泡特金称为“古希腊最好的无政府主义诠释者”。按克鲁泡特金的总结,芝诺“批判了国家万能、干涉和管制,并提出了个人的道德法则的重要”。在古希腊哲学体系之内,芝诺无政府自由社群的主张和政府论相对,后者的代表性表述为柏拉图共和政体和乌托邦。芝诺提出人有自卫本能,这让人变得利己,自然也相应的赋予了人类另一本能——社会性。像一些现代无政府主义者一样,他相信如果人们按照本能行事,就不需要法律、法院或是警察,不需要寺庙和公共偶像崇拜,也不用钱(赠品经济代替交换)。年代久远,我们只是通过引文支离破碎地了解芝诺的信仰。
评分活动买,超值
评分米哈伊尔·亚利山德罗维奇·巴枯宁(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акунин,1814年5月30日-1876年7月13日),无政府主义运动的重要领袖,开创者。与马克思同为“第一国际”领导人,后因信仰分道扬镳,导致“第一国际”的分裂。巴枯宁生于俄国贵族家庭。因领导革命暴动,一生中曾无数次被各国政府监禁、流放,饱受身心迫害与摧残。代表作《上帝与国家》、《国家制度与无政府主义》。巴枯宁,这位马克思的诤友与宿敌,与马克思相比,虽有其理论上的缺憾和不足,但他作为积极投身社会运动、为人类解放事业呕心沥血的革命前辈,在现代无政府主义者心中的精神领袖地位是值得承认和尊崇的,尽管当代无政府主义的信条中明确反对偶像崇拜。
评分陈先生在年轻的时候,就熟读了《四库全书提要》与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四库提要》对清朝搞学问的人来说,确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它对每本书都作了介绍,对初学者帮助很大,今天也还要好好利用。张之洞《书目答问》写于光绪元年(1875年),陈先生把这两本书读得很熟、很精,而且也要学生好好去读。
评分陈垣,出身药商家庭。少年时,他受“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影响,曾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后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1905年﹐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影响下﹐他和几位青年志士在广州创办了《时事画报》,以文学﹑图画作武器进行反帝反清斗争。继之辛亥革命﹐他和康仲荦创办《震旦日报》,积极宣传反清。1912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因政局混乱,潜心于治学和任教。 他曾在一段时期内信仰宗教,故从1917年开始,他发奋著述中国基督教史,于是有《元也里可温考》之作。他认为﹐中国基督教初为唐代的景教﹐以次为元代的也里可温教﹑明代的天主教﹑清以后的耶稣教。所谓“也里可温”﹐是元代基督教的总称。元亡,也里可温就绝迹于中国。但作为宗教史来说,它又是世界宗教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这一著作不但引起中国文学界的注意,也受到国际学者和宗教史研究专家的重视。此后﹐他又先后写成专著《火祆教入中国考》 (1922)﹑《摩尼教入中国考》(1923) 、《回回教入中国史略》(1927)。
评分陈先生编写这本书,花费很多精力,他后来有二十多年不能正常吃饭,就是因为当时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废寝忘食地算历法搞成了胃病。
评分发货快,社科经典书籍,先收藏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