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孩子18岁前,母亲要做的50件事》这50件事囊括了爱的教育、理智的教育、人际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品质的教育……这50件事是孩子在18岁前,母亲必须做的;这50件事并非惊天动地,也非难如登天,而是一些很平常却容易被忽视的事。然而,这50件事,却可能成就孩子非凡的人生。
内容简介
人一生下来,最早接触的人是妈妈。最早得到的教育也来自妈妈。犹如一句谚语所言:“那双推动摇篮的手,也在推动着人类的未来。”妈妈对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妈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决定孩子的未来!
妈妈的爱,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妈妈的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18岁之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精心培育。
妈妈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相信每一位妈妈、每一位无法“辞职”的妈妈读过这本书后,都将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18岁前,母亲要做的50件事》是针对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专门为母亲们列出了一系列教育方法以供参考。如果说父爱如山的话,那母爱就似水,柔情款款,母爱灼灼,是每个孩子终生最温暖的精神依赖。
目录
关于爱
给孩子布置一次亲情作业
请孩子为加班的爸爸送一次盒饭
和孩子一起搀老人过马路
请孩子帮帮路边受伤的小动物
让孩子请朋友来分享自己的生日蛋糕
带孩子去一次孤儿院
让孩子做一回“小爸爸”或“小妈妈”
让孩子用自己赚的钱请你吃一次饭
让孩子负责照顾家里的一株植物
鼓励孩子帮助班上的一名后进生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蚂蚁搬家
关于理
教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单
和孩子聊聊班上他喜欢的那个人
跟孩子一起谈谈梦想
让孩子止步于暴力倾向的门外
掐灭孩子无理取闹的气焰
让孩子主动为自己做的错事道歉
关于学习
帮孩子树立一个梦想
让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短期学习计划
教孩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
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释放孩子的想象力
关于独立
帮孩子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
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让孩子主动跟你说“我自己来”
让孩子自己解决伙伴间的争吵
多给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
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关于修身
带孩子去听一场音乐会
帮助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
把孩子培养成时间“战斗机”
鼓励孩子主动跟闹矛盾的同学道个歉
给孩子讲一个守信履诺的故事
让孩子每年拜访一次恩师
教孩子成为一个环保主义者
关于能力
让孩子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鼓励孩子参加一次演讲比赛
教孩子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共赢
鼓励孩子去挑战一次极限运动
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孩子抵制眼前的诱惑
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于一个目标
让孩子直面挫折微笑以对
关于交往
带孩子一起去拜年
鼓励孩子自己去调解纠纷
让孩子自己招待一次他的小客人
鼓励孩子大胆向路人问路
让孩子走出封闭,摆脱孤独
精彩书摘
给孩子布置一次亲情作业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我们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才兼备,希望他们的人生如花蜜般甜美。然而,现如今很多孩子却欠缺爱的宝贵品质,他们不懂得爱他人,甚至不懂得爱家人。
据网上某亲子情感状况调查显示:大约有63%的中学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43%的中学生不清楚父母的年龄,76%的中学生从来不曾给父母庆祝过生日。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达93%的父母都给自己的孩子过生日。更有报道称,一些以“爱心”作为题目的中考作文中,几乎很少有学生抒写父母对孩子的拳拳之爱。
很多父母烦恼地反映:“为什么孩子上了中学就完全变了?随便顶撞父母,一不高兴就赌气出走……”我们不禁疑惑不解:我们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比如,学校给孩子布置一些特殊的“回家作业”: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感谢父母多年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多花些时间陪伴家人,和家人聊聊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表面看起来,这类“亲情作业”完成起来并不难。可是,很多父母却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成才”,而非“成人”。
于是,在孩子完成亲情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父母有意无意的“阻挠”和“无视”,从而切断了与孩子的一次次沟通机会,并剥夺了孩子关心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作为母亲,应该多多自我反思,要明白亲情的流失和亲情教育息息相关。
一个缺乏美好情感体验的孩子,将缺失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并逐步失去爱的能力。一味在意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亲情,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亲情,是各类情感中最为重要、最不可缺失的一种。试想,如果连最基本的亲情都没有,那么孩子又如何拥有“德”和“爱”呢?只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爱的品质,而亲情教育尤为重要,理当被放在首位。
蕾蕾5岁了,在幼儿园里特别懂事,对老师的话也言听计从,但是却不怎么合群。回到家里她总是喜欢一个人玩,别人跟她说话.她也爱答不理的。对此,蕾蕾的妈妈郭芙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一次,郭芙坐公车时,看到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和年迈的老奶奶一起乘车。小男孩坐着,奶奶则站着。过了一会儿,奶奶实在站不住了,便对小孙子说:“奶奶有点累,让奶奶跟你一起坐一会儿吧。”谁知,小孙子皱起眉头一口拒绝:“不嘛,我要一个人坐。”看到这一幕,郭芙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她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也变成这样一个冷漠的孩子,她决定对蕾蕾进行亲情教育。
看了一些儿童心理学家的书籍后,郭芙把蕾蕾叫到跟前,认真地问道:“爸爸、妈妈和家里人是怎么关心、照顾蕾蕾的?”蕾蕾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郭芙随即说:“这是妈妈布置给蕾蕾的重要任务,妈妈明天还会来检查的。”随后几天,蕾蕾总是有意识地去观察家人,但是没多久注意力就开始不集中了,最后交任务的时候总是满脸通红、支支吾吾。于是,郭芙又对蕾蕾说:“妈妈教你一个聪明的方法:把我们大家都画在纸上。”
自此以后,蕾蕾每天都拿着油彩笔,边观察边画画。慢慢地,蕾蕾爱跟爸爸、妈妈沟通交流了,甚至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总是追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偶尔还会从她幼小的嘴中说出一两句温暖的话语。吃完饭,她也会帮着收拾碗筷了。
有一次,蕾蕾在纸上画了一张床和卡通人物田螺姑娘。郭芙问她什么意思,蕾蕾正儿八经地说:“妈妈在家里干活很辛苦,蕾蕾让妈妈在床上睡一会儿。”这幅画虽然画得很粗糙,却透露出女儿浓浓的关切之情。郭芙觉得女儿长大了、懂事了,那些操劳和烦恼瞬间烟消云散了。随后,郭芙把蕾蕾的画都裱了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
经过郭芙的一番努力,家庭氛围变得其乐融融,并且培养了与孩子间的那份珍贵的亲情。
很多父母认为,亲情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管是父子之情、母子之情,还是兄弟姐妹之情,都是依赖于血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这其实是一个教育误区。亲情,也是需要母亲去培养和经营的,尤其是那些个性强、容易叛逆的孩子,他们的感情,更需要母亲加倍地关注和呵护。
亲情作业——比如让孩子给家人画一幅画,正是一种培养孩子情感和人格的有趣方式。
油画家罗中立就画过一幅叫作《父亲》的油画,只要看到这幅画,人们无一不深有感触,引起共鸣。
画中,父亲沧桑的脸黑而干瘦,布满弯弯曲曲的沟壑般的皱纹,他端着一碗清水,眼窝深陷,表情凝重,犹如在等待千里之外归心似箭的孩子。当你静心凝视这幅画像时,似乎能感觉到一位父亲殷切的盼子之情。顿时,血脉贲张,想起和家人共处时其乐融融的景象,脑中浮现出父母慈爱的脸。
对孩子来说,从呱呱坠地开始,最熟悉的莫过于父母的脸庞,让孩子给每位家人画一幅像——正是一种爱的表达。当孩子观察家人,并一笔一画把家人的音容笑貌描画于白纸之上时,孩子画的将不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而是一份亲子之爱。
在鼓励孩子动笔描画家人,并培养孩子亲情的过程中,母亲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性的举措来加深沟通和了解。比如:
1.与孩子一起分享童年在平时生活中,母亲应该多向孩子叙述一些家人儿时的趣事和生活经历,跟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童年,共同探讨生活和时事,在轻松愉快的闲谈中慢慢培养亲情。如此,孩子也会更乐于倾吐自己的小故事,并说出自己的小秘密,母亲便能更加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2.亲子共读善加利用周末或者其他空闲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看报,并大声朗诵出来,或者亲自指导孩子的功课。在培养感情的同时,又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3.参与孩子的玩乐
在孩子玩耍时,不要一味站在一边旁观,而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因为陪孩子游戏,共同玩乐,不仅可以联络双方的感情,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母亲的信任,增进双方的沟通。其次,在嬉笑玩耍的过程中,母亲还能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对教育大有益处。
4.共同看电视
母亲应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关于亲情的动画片或纪实片。在看电视过程中,一旦碰到一些和实际相关的内容和问题,应当即提醒孩子,让孩子引起注意,同时对其进行思想上的亲情教育,以达到“近朱者赤”的效果。
5.全家出外旅游
郊游和旅行,是培养亲情的一个好方法。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踏青、赏景、采摘、吃喝……侃大山,互相交流,这显然是一种最愉快的沟通方式,可以最好地增进感情。 6.让孩子享受劳动的喜悦 在家庭生活中,母亲应该让孩子一起参加家务劳动,比如,洗碗、扫地、擦窗户等。通过这些互动,孩子可以和家人一起享受到劳动的辛劳和喜悦,从而培养更加深厚的亲情。
总之,亲情的培养,离不开母亲创造的滋养土壤和母亲对待孩子情感问题的态度。通常,孩子和家人的情感出现问题时,母亲会有以下4种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一味忽视型。这类母亲总是不去关注、了解孩子的内心情感,当孩子遇到挫折,产生一些消极情绪时,她们往往不是积极去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而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淡化、忽视孩子的心绪,把关注点和解决方式放在外在的东西和物质供给上。
第二种,暴力相向型。这类母亲缺乏对孩子的耐心和同情心,自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觉得最佳教育手段是批评和惩罚。一旦孩子表现出消极情绪时,她们会采取痛打或谩骂的方式来压制孩子正常的“情感叛逆”。
第三种,盲目包容型。这类母亲爱心泛滥,不管孩子如何无理取闹,如何目无尊长,如何自私狂妄,她们一律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甚至大加袒护。她们认为孩子还小,不能太“严肃”对待,这种态度,反而会令亲子关系慢慢疏远,并且扭曲孩子的品格。
第四种,理性指导型。这类母亲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并且注意观察孩子日常的情感细节,她们会从细微处体察孩子的情感动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和家人的关系。她们不会做孩子的“代步工具”,她们会交给孩子一支画笔,一张纸,让孩子自己去认识世界。
在亲子关系中,有两句话是万恶之言,一句是:“我这样做是对的。”另一句是:“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每位母亲都应该成为“理性指导型”的长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要代替孩子成长,试着让孩子用画笔了解、明白大人的世界和情感,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如此,亲子之间才会产生信任,才能绽开爱的花朵。
……
前言/序言
为了研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美国一位知名心理学家在全美挑选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给他们去信:谈谈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其中有两封回信非常引人深思。其中谈的事情,有一件是相同的,妈妈分苹果的故事。
一封来自监狱,正在服刑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端来几个红红绿绿的苹果,大小各异。我一眼就看中了其中那个又大又红的,十分眼馋。这时,妈妈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一个?”弟弟抢先一步说要吃最大最红的那个。妈妈听了,眉头一皱,责备地说:“好孩子要懂得先人后己。”于是,我赶紧改口:“妈妈,我就要那个最小的,把最大那个给弟弟吃吧。”妈妈顿时非常欣慰,高兴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并把那个最大最红的奖励给了我。
就这样,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撒谎。之后,又学会了打架、偷窃、抢劫……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关进了监狱。
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的成功人士则在信中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端来几个红红绿绿的苹果,大小各异。我和弟弟都想要那个最大的,妈妈把那个又大又红的拿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又红又大,一定最好吃。谁想得到它?很好,现在请你们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谁修剪得最好最快,谁就能得到最好的那个苹果!”于是,我们比赛,最终我赢了。
我非常感激母亲,是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生活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代价。
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教育方法,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我们不得不承认: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如果不想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那就首先不要让孩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
母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任期最长的一位老师,至少到18岁成年。很大程度上,孩子的未来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个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母亲,母亲的教育观念和手段决定着孩子的命运。
《孩子18岁前,母亲要做的50件事》,这50件事囊括了爱的教育、理智的教育、人际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品质的教育……这50件事是孩子在18岁前,母亲必须做的;这50件事并非惊天动地,也非难如登天,而是一些很平常却容易被忽视的事。然而,这50件事,却可能成就孩子非凡的人生。
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总有一些事需要为人母去做,否则会让孩子的成长留下遗憾,耽误孩子的一生,而看这本书,是第一步。
孩子18岁前,母亲要做的50件事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孩子18岁前,母亲要做的50件事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