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
内容简介
《百年巨匠》大量展现了画坛巨匠生前多个时期的原貌、创作的原作、用过的原物和生活过的原址等,并巧妙组合,将他们的人生重要经历进行场景再现。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命运之舟
第一节 绝处逢生
第二节 启蒙
第三节 碧微
第四节 二度出洋
第二章 艺术之帆
第一节 为人生而艺术
第二节 初到法国
第三节 巴黎美院寻踪
第四节 真宰上诉天应泣
第五节 狮吼
第六节 克告小成
第七节 婚姻的暗礁
第三章 信念之舵
第一节 南国义
第二节 二徐之争
第三节 危巢
第四节 情缘交错
第五节 以画笔作武器
第六节 时光倒流七十年
第七节 悲鸿生命
第八节 忘年之恋
第四章 领军之师
第一节 从重庆到北平
第二节 一口反万众
第三节 为人师为人父
第四节 破晓阴云
第五节 回归平和
第六节 不曾瞑目
第七节 遗作流芳
第五章 解读悲鸿
第一节 悲鸿影响力
第二节 对徐悲鸿的误读
第三节 悲鸿式改良
第四节 时代造就悲鸿
尾声
精彩书摘
1915年的上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没有人留意到,一个年轻人正在黄浦江畔绝望的踯躅徘徊。假如,他真的就这样跳进了黄浦江,那么,中国和世界将从此失去一位画坛巨匠。
这个年轻人就是——徐悲鸿。
《奔腾尺幅间》一书,收录着多篇徐悲鸿谈艺术、谈人生感悟的文章,其中一篇他这样写道:“吾生与穷相终始,命也;未与幸福为缘,亦命也,事不胜记,记亦乏味。”
大师在描述自己一生时带着的这样一种喟叹,是那样的平实而真诚,让每一个读到此文的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大师的关心,而不再仅仅是仰望他非凡的艺术成就。
徐悲鸿,他的名字在美术界振聋发聩,如今,他的一幅四尺见方的画作售价都极为昂贵,更有多幅名作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突破亿元大关。他生前是受人尊敬的教授和画坛领袖,办展无数,买他画作的收藏者也大有人在。按理说,徐悲鸿应该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典型,怎么又会“生与穷相始终”,又为何“未与幸福为缘”呢?
难道一个天才必然接受多舛的命运,要以牺牲常人的欢乐为代价吗?带着这些疑问,《百年巨匠》摄制组的创作人员开始研读更多关于徐悲鸿生平的资料,试图从中梳理出能够清晰展现在纪录片中的线索与脉络。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屺亭桥镇一个贫寒的农家。
那时,没有人能够知晓徐悲鸿将来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因为瘦弱的他实在太不起眼。
1915年,还不满20岁的徐悲鸿独闯上海。他本打算先在上海谋得一份工作,生存下来再图发展。但当时的上海美术界,正被旗袍美女的广告画和月份牌“覆盖”,而且多数被有名气的画师垄断。初来乍到的徐悲鸿根本无法挤进这个圈子,要想在这样的大上海生存下来,难度可想而知。而这个来自乡下的年轻人,身上没带多少盘缠,在大上海又没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社会关系。他托一位同乡给自己介绍工作,而就在他身上的最后一个铜板花光的时候,翘首以盼的一个工作机会也泡了汤。
在那个绝望的夜晚,年仅20岁的徐悲鸿想到了轻生。孤独无助地站在黄浦江畔,徐悲鸿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来上海的情景。
那时,他跟随父亲靠卖画为生,在一些香烟盒上看到画得栩栩如生的动物画片,爱不释手,便一路收集,用作临摹的参照。
在父亲友人家里,徐悲鸿第一次见到许多从未见过的动物标本,便开始对标本进行严格认真的写生。他还看到一些19世纪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的复制品。从小学习中国画的徐悲鸿从未见过如此严谨的构图、绚丽的色彩以及光影的律动变化。他开始向往去欧洲学习美术,学习那些在家乡,甚至在中国学不到的绘画技巧。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上海半工半读。
原来,徐悲鸿真正的目的地还并不只是闯进上海,他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那么现在,难道还没有能踏上前往欧洲的航船,就要让自己沉入黄浦江底吗?
幸而朋友黄警顽及时赶到,劝服徐悲鸿抛下轻生的念头。
身无分文的徐悲鸿回到住所,旅店老板知道这个小伙子没找到工作,定是付不起任何的住宿费了,于是毫不通融,让他收拾铺盖走人。离开旅馆后,徐悲鸿深感世态炎凉,茫然四顾,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容身的立锥之地。他失魂落魄地朝家乡的方向走去。
回到老家,徐悲鸿把自己的烦恼向家乡一位民间医生法德生先生诉说。这个医生很怜惜徐悲鸿的才华,找到镇上一些小手工业者,募集了一笔钱,赠予徐悲鸿。其时,他那些乡亲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因此,徐悲鸿心里很清楚自己再度赴上海求学的机会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筹到了钱,徐悲鸿第三次来到上海。可是怎样才能站住脚呢?
这个时候,还是他手中的画笔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一天,窗外飘雪。在旅馆中孤独作画的徐悲鸿看见这漫天飞雪,立即挥毫作了一幅写生的水彩画——《雪景》。他将这幅画装在一个镜框里,挂在墙上,准备托人带回老家送给曾经慷慨解囊帮助过他的乡亲们。没想到,就是这幅画,将他生命中一位贵人引到了身边。
黄震之,来自吴兴的书画收藏家,也是当时上海的一位富商,可以说,他是最早认定徐悲鸿为可造之才的人。当时他无意中看到了徐悲鸿的那幅《雪景》,立刻被迷住了。于是,想方设法找到徐悲鸿,并出钱把画买了下来。
此后,黄震之总是热心尽力帮助徐悲鸿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有了黄震之的帮助,徐悲鸿总算可以喘息一段时间,一心练习绘画,不必再为生活奔波。
那时,徐悲鸿甚至还一度给自己取名为“黄扶”,以表达自己曾被黄姓之人扶助的感念之心。
但仅仅一年之后,黄震之却生意失败,几乎破产,不能再继续资助徐悲鸿了。此时,又到了一个飘雪的隆冬。
在走投无路之际,徐悲鸿画了一幅《骏马图》,寄给上海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高奇峰兄弟。
当《百年巨匠》摄制组采访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时,他也特别提到早年的那幅《骏马图》。“他第一张印刷的作品,就是马。那时是他生平最苦,一点儿名气也没有的时候。高氏兄弟给他的评价是:虽古之韩干未能过也。就你现在给我们寄来这匹马,就是拿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画家,画马的名家韩干来比,他都比不过你画的这匹马,所以当年这幅画得以印刷可想而知对他的鼓励有多大。”也许当年的那幅《骏马图》比起徐悲鸿后来名扬四海的奔马来说,还有些拘谨,但它的意义却非比寻常。
……
前言/序言
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第一部)已经按期摄制完成。本人不胜荣幸,享受了先睹的愉悦。
片名《百年巨匠》就很有意思,引人兴趣,发人深省。《百年巨匠》集中全面地展示了近百年中国画坛美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这些巨匠都是近百年引领中国美术的著名画家,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和精彩人生为中同近现代美术史和文化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百年巨匠》由中央新影集团和北京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计划拍摄画坛巨匠12人,每人分上、中、下三集,每集30分钟,共36集,1080分钟。第一部将推出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干、黄宾虹;第二部正在拍摄,将推出关山月、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第三部将推出李可染、吴作人、李苦禅、刘海粟。
这部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通过精心构思的镜头和言简意赅的语言,将逝去的画坛巨匠还原成鲜活的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画卷和不朽的美术作品,讲述他们最具价值而又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包括动人心弦的情感经历),表现他们艺术创造的艰辛和创新精神,探究他们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深层次地展示他们的心路和艺术历程。
《百年巨匠》大量展现了画坛巨匠生前多个时期的原貌、创作的原作、用过的原物和生活过的原址等,并巧妙组合,将他们的人生重要经历进行场景再现。本片还大量展现他们的亲属及其后人、弟子及其后人、友人及其后人和历史见证者等或亲历或亲见或亲闻的口述,还原历史,亲切感人。对于无法拍摄还原的历史场景和特殊背景,摄制组采用三维动画手法进行写意,营造氛围和意象。
在本片中出现了中国当代美术界一批著名画家和专家,包括靳尚谊、刘大为、冯远、杨晓阳、许江、郎绍君和刘曦林等。他们深入浅出地解凄了画坛巨匠不同阶段、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并且把许多作品联系起来,阐明画坛巨匠的美术造诣、创作风格和美学观念及其为什么能成为巨匠,《百年巨匠》摄制团队正是以这些著名画家和专家的学术支持为后盾的。《百年巨匠》的旁白解说严堇恰当,简洁明快,既有文学性,又口语化,让懂绘画的人与不懂绘域的人都会产生兴趣。
这些巨匠活跃在中国画坛的年代正是近百年中国社会历经沧桑巨变的一个特殊年代。本片形象生动而叉明白地告诉观众,巨大的社会形态跨度对他们的思想行程和艺术道路影响至深。他们大都出身贫寒,但都怀有远大的理想和超凡的意志,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情怀,对民族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们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艺术,将艺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用艺术改造现实,实现理想,开创了一代中国美术创新之先河。他们既是巨匠又是凡人,既是杰出的画家又是谦逊的学者,其艺术风范和人格魅力堪称一代楷模。他们丰富的人生和艺术经历及为世人留下的不朽的美术作品,构成了中国近百年绚烂的美术大观,是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文化遗产,本片36集全部拍摄完成,将重现12位画坛巨匠的人生轨迹和绘画艺术,相当于重新梳理了一遍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本片还突出表现了这些画坛巨匠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历练。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历练是成就他们艺术的主要原因,他们以毕生的力量把生命的感悟画上纸面。当下中国美术界不乏文化功底深厚、人生所练丰富、创作水平又高的画家,但有些画家文化功底浅,人生历练少,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味在表面上下功夫,作品外表浮华,内涵鲜见。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本片摄制团队旗开之初就提出“国际水准,精品意识”的创作原则。综观之,本片思想性和艺术性皆强,而且纪实性和现场感俱佳,具有不可多得的文献价值。本片格调高雅,故事精彩,人物丰满,叙述巧妙,镜头精美,可看性强。摄制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坚持去伪存真,没有录入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和夸大其辞的故事,没有低级趣味和噱头。摄制团队在贯彻既定的创作原则上是成功的。本片无疑是成功之作。
百年巨匠:徐悲鸿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百年巨匠:徐悲鸿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评分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古人们就推崇读书,到了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电视、网络各种媒体平台纷纷出现,可这并未减少人们对于读书的热情,读书就是思想的源泉,读书与健康成长紧紧相联,读书促进成长,成长离不开读书,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读书会使思想的源泉永不干枯。
评分
☆☆☆☆☆
片名《百年巨匠》就很有意思,引人兴趣,发人深省。《百年巨匠》集中全面地展示了近百年中国画坛美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人生历程。这些巨匠都是近百年引领中国美术的著名画家,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创造和精彩人生为中同近现代美术史和文化史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评分
☆☆☆☆☆
爱上网也不是什么错事。只是,爱上网和爱读书不应该像现在这么对立。如果没有书,人类便失去了思考的平台和能力。古希腊时期的明君,亡国时即便带不走金银珠宝,也要尽可能搬空图书馆,因为他们知道金银珠宝会有再回来的一天,但前人的智慧丢了就是丢了,没有书籍作为载体,后人可能永远也找不回来。把经济能力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唯一准则的时代,读书是为了赚更多钱,人们把文化变得功利又庸俗不堪。
评分
☆☆☆☆☆
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第一部)已经按期摄制完成。本人不胜荣幸,享受了先睹的愉悦。
评分
☆☆☆☆☆
友邻说读书的时间和上网的时间是成反比的。是啊,有网络的现代人是越来越不爱看书了。越来越多的商开始不愿意一些纯文学的散文和小说,在市场上为了迎合各色人群的垃圾文学也开始逐渐涌现。最离谱的例子就是香港一年一度的书展,竟然将名模写真放在主打地位并不断以此为噱头大肆宣传,着实让我对于香港书商的品味和文化追求大为怀疑。
评分
☆☆☆☆☆
大家要做好文学首先要对它有兴趣,懂得并会欣赏文学的美,否则文学与你无关。音乐、书法、绘画也一样,不感兴趣,不会欣赏,再好的艺术也与你无关。其次,文学素养的提高靠平常的积累、思考,所以耐性、悟性要好。“文无定法,大体须有”,这就是所谓的写作章法。多阅读文学作品,多做读书笔记,名家作品的结构和思路就是章法,阅读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章法的过程。最后,要多写多练,多修改。要想写一手好文章,光看、光说不行,会说、会看不会写的很多,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不是一会事。既要自由写作也要有所约束,所以要多让别人给自己提意见,虚心请教,自己多做修改、调整。这样读写结合才不会白读。最后,我给大家谈谈读书态度的问题,读作品时要有敬畏心理,细细品味,切不可马马虎虎,遇到与自己想法不合的观点大加指责与批评,甚至对作者产生反感。尤其阅读小说尽量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主人公,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比较对照。尝试着去接触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这就是所谓的“与大师同心也”。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效果可能就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并专一地研赏一番,定会受益匪浅。
评分
☆☆☆☆☆
《百年巨匠》由中央新影集团和北京银谷艺术馆联合摄制,计划拍摄画坛巨匠12人,每人分上、中、下三集,每集30分钟,共36集,1080分钟。第一部将推出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干、黄宾虹;第二部正在拍摄,将推出关山月、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第三部将推出李可染、吴作人、李苦禅、刘海粟。
评分
☆☆☆☆☆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能写出精美、感人、意义深刻的文章来.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