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代替JTJ 073-96)

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代替JTJ 073-9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陕西省公路局 著
图书标签:
  • 公路桥梁
  • 桥涵养护
  • 公路工程
  • 养护规范
  • JTG H11-2004
  • 交通工程
  • 道路工程
  • 结构工程
  • 公路技术标准
  • 桥梁检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ISBN:9787114050251
商品编码:111451056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4-08-01

具体描述




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定价 40.00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版次 B1
出版时间 2004年08月
开本 16
作者
装帧 平装
页数 114
字数 160000
ISBN编码 9787114050251







现发布《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 H11-2004),自 2004年10日1日起施行,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中相应内容同时废止。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l一2004)由陕西省公路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陕西省公路局负责。
“九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公路呈现超常快速发展的局面,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根据新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要求,将原《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第四章的桥涵养护作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进行修改,单独成册。按交公路发[1996]1085号文下达的任务,其编写工作由陕西省公路局主持,长安大学,上海市公路管理处,黑龙江、四川、广东省公路局,西安公路研究所参加。








1 总则
2 术语
3 桥梁检查与评定
3.1 桥梁检查的一般规定
3.2 经常检查
3.3 定期检查
3.4 特殊检查
3.5 桥梁评定
4 桥梁上部结构养护
4.1 桥面系的养护与维修
4.2 钢筋混凝土梁桥的养护与加固
4.3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养护与加固
4.4 拱桥的养护与加固
4.5 钢桥的养护与加固
4.6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养护与加固
4.7 斜拉桥的养护与加固
4.8 悬索桥(吊桥)的养护与加固
4.9 桥梁支座的养护与更换
5 桥梁下部结构养护
5.1 墩台基础的养护与加固
5.2 墩台的养护与加固
5.3 锥坡、翼墙的养护
6 通道、跨线桥与高架桥养护
6.1 通道的养护
6.2 跨线桥与高架桥的养护
6.3 通道、跨线桥和高架桥的加固
7 桥梁抗震加固
7.1 桥梁抗震加固原则
7.2 桥梁抗震调查
7.3 梁桥的抗震加固
……
8 超重车辆过桥措施
9 漫水桥、漫水路面养护
10 调治构造物养护
11 桥梁灾害防治与抢修
12 涵洞
附录A 桥梁基本状况卡片
附录B 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
附录C 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
附录D 涵洞定期检查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件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条文说明
1 总则
2 术语
3 桥梁检查与评定
4 桥梁上部结构养护
5 桥梁下部结构养护
6 通道、跨线桥与高架桥养护
7 桥梁抗震加固
8 超重车辆过桥措施
9 漫水桥、漫水路面养护
10 调治构造物养护
11 桥梁灾害防治与抢修
12 涵洞的养护与加固






现代土木工程结构维护技术前沿探索 图书名称:现代土木工程结构维护技术前沿探索 本书简介: 本书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当代土木工程结构,特别是大型、复杂结构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科学维护、监测与管理技术。本书超越传统养护规范的范畴,聚焦于结构健康监测(SHM)、先进材料在修复与加固中的应用、数字化维护策略以及应对极端环境挑战的创新方法。 第一部分:结构健康监测与智能维护系统 本部分将结构维护的理念提升至主动、预防性维护的新阶段。重点阐述了现代传感器技术在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集成应用。 1.1 传感技术与数据采集的革新: 详细介绍光纤光栅(FBG)、压电陶瓷(PZT)、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应力、应变、振动、位移、温度及环境侵蚀因子实时监测中的原理、部署策略和数据预处理技术。特别关注大规模数据流下的实时健康评估算法,如模式识别和故障诊断技术。 1.2 状态评估与寿命预测模型: 深入探讨基于可靠性理论的结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引入随机过程模型、贝叶斯网络以及机器学习(如深度学习)在损伤识别和疲劳累积损伤评估中的应用。阐述如何将实时监测数据融入到可靠度分析中,实现从固定周期检查到基于状态的(Condition-Based)维护决策的转变。 1.3 数字化孪生(Digital Twin)在维护中的构建与应用: 介绍如何将物理结构的实时状态数据、历史维护记录、设计参数和环境载荷数据整合到一个高保真度的虚拟模型中。详细阐述数字化孪生在模拟潜在载荷工况、预测维护效果以及优化维修资源配置中的实践案例和技术路径。 第二部分:先进材料与结构耐久性提升 本部分聚焦于提高结构抵抗长期环境侵蚀和早期损伤的能力,是实现结构长寿命化的关键技术领域。 2.1 耐久性设计与侵蚀机理分析: 全面分析混凝土和钢结构在海洋环境、高寒地区、工业污染大气中的腐蚀、碳化、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等主要劣化机理。书中将详细梳理国内外最新的耐久性设计指标和规范理念,强调基于性能的设计(Performance-Based Design)在耐久性方面的体现。 2.2 新型修复与加固材料技术: 详述高性能无机材料(如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地聚合物)在结构表面防护、缺陷填充和承载力恢复中的应用。深入探讨纤维增强聚合物(FRP)复合材料在外部粘结、预应力加固中的力学性能、界面粘结行为及长期服役性能评估。特别关注自修复材料(Self-Healing Materials)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微裂缝控制中的潜力。 2.3 结构表面防护与抗腐蚀技术: 集中介绍新型涂层技术,包括耐候性极佳的纳米涂层、阴极保护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以及热喷涂技术在桥梁钢结构防腐中的优化工艺。 第三部分:极端环境与灾害应对的维护策略 面对日益频繁和强烈的自然灾害,本书将维护策略拓展至灾害预防、快速响应与韧性恢复层面。 3.1 抗震维护与减隔震技术: 阐述在既有结构抗震评估中的先进数值模拟方法(如非线性时程分析)。重点介绍粘滞阻尼器、铅芯橡胶支座等隔震技术在既有桥梁改造中的适用性分析与安装优化。探讨在强震后结构快速损伤评估的技术流程。 3.2 防灾一体化与基础设施韧性: 讨论如何将维护计划与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基础设施的灾害韧性设计。包括对关键结构在地震、洪水、台风等复合灾害下的冗余度分析和多重失效路径评估。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维护应对: 探讨海平面上升、极端热浪和冻融变化对现有结构寿命的影响。提出针对这些长期气候变化的结构适应性加固与维护方案。 第四部分:维护管理的信息化与标准化 本部分关注维护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动维护工作向数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4.1 资产管理系统(AMS)的构建与应用: 详细介绍如何构建集成地理信息系统(GIS)、三维建模(BIM)与健康监测数据的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平台。阐述基于风险的(Risk-Based)维护优先级排序模型,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定期巡检”转向“风险驱动”的维护。 4.2 维护决策的经济性评估: 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方法,将初始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风险损失成本纳入统一框架进行评估。提供如何利用LCCA模型比较不同维护方案(如预防性维护 vs. 纠正性维护)的经济效益。 4.3 维护作业的安全与质量控制: 强调在复杂高空、水下作业环境中的安全技术规范。探讨无人机(UAV)、水下机器人等高精度检测设备的作业标准、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数字化成果的质量验证流程。 本书内容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实践的广泛领域,是土木工程、结构工程、交通工程等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深入学习现代结构维护技术的必备参考书。它强调的是对结构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化、智能化、基于性能的管理,是面向未来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员,我经常需要对照各类技术标准来审核施工单位的方案和现场的实际操作。拿到《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代替JTJ 073-96)》后,我立刻将其与旧版JTJ 073-96进行了对比,虽然尚未完全掌握更新后的细节,但可以预见的是,这次修订必然会根据近十年来行业技术发展和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补充。公路桥涵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耐久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养护规范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至关重要。我比较关心的是,新规范在检测技术、养护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是否有突破性的改进,尤其是在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和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融入方面,是否能为我们一线工作提供更具指导性的方向。这本书的厚度暗示了内容的丰富性,我期待它能为我们提供更全面、更细致的指导,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养护挑战,确保公路桥涵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的桥梁工程师,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一直关注着交通工程领域的发展。看到《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代替JTJ 073-96)》的出版,我感到非常欣慰。JTJ 073-96 那本我当年可是反复研读,里面很多内容至今仍历历在目。这次更新,我非常想知道,新规范在哪些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比如,对于一些老旧桥梁的特殊病害,是否有新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桥梁,是否有更严格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同时,我也关心新规范在标准化、模块化养护方面是否有新的指导,以提高养护效率,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看到这本书的厚度和专业性,我能感受到编著者们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虽然我的工作经验丰富,但知识更新是永恒的主题,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了解到当前公路桥涵养护的最新技术理念和实践成果,为我的退休生活增添一份充实和对行业发展的关注。

评分

我对桥梁结构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我不是直接从事现场养护工作,但理解和掌握先进的养护理念和技术是我学术探索的一部分。拿到《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代替JTJ 073-96)》,我主要关注的是其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的更新。规范的制定往往凝聚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智慧。我非常好奇新规范是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桥梁病害机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科学、更有效的预防和修复策略。例如,在材料耐久性、结构健康监测、风险评估以及养护工程的经济性分析等方面,新规范是否有了更深入的阐述和量化的标准?代旧版JTJ 073-96,意味着标准的更新换代,必然会有新的技术和理念被引入,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为我的研究提供更前沿的参考。这本书所代表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更是中国公路桥梁工程领域在养护技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评分

作为一名在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资产管理的人员,我更加关注的是《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代替JTJ 073-96)》在实际管理和决策层面带来的影响。一本好的养护规范,不仅要指导技术操作,更要为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以优化资源配置,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维护成本。我希望新规范能够更明确地界定各类养护工程的等级、标准和验收要求,为预算编制、项目招投标以及后期绩效评价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期待新规范能够与时俱进,融入更多关于信息化养护、大数据分析等内容,从而提升养护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一本内容充实、条理清晰的规范,对于规范市场行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将仔细研读这本书,看它如何在这些方面提供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指导。

评分

刚收到这本《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代替JTJ 073-96)》,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从书的封面、装订以及初步翻阅的体量来看,就给人一种厚重、严谨的感觉。我是一名公路养护一线的基层技术人员,平时的工作离不开各种规范手册。JTJ 073-96 是我们用了多年的老朋友,这次更新换代,自然是高度关注。封面设计简洁明了,将标准号、发布年份以及替代关系都清晰地标注出来,这对于我们快速识别和选用规范非常重要。书本的纸张质量不错,触感扎实,字体清晰,排版也显得很专业,阅读起来应该会比较舒适,不会有那种廉价感。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它的页数,感觉内容应该非常充实,毕竟公路桥涵的养护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需要详尽的指导。包装也很到位,没有出现破损或者褶皱,这对于保存和日后查阅都至关重要。总的来说,第一印象相当不错,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和实际应用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