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韫龢,又名金欣如,父亲是摄政王,母亲是荣禄的爱女,大哥是宣统帝,1911年出生,2002年去世,生有三女一男。她生于钟鸣鼎食的醇亲王府,自幼跟随长辈出入紫禁城伴驾溥仪,在她传奇的九十一载人生中,曾亲历来代皇帝出宫、潜离王府、寓居天津等历史事件、尔后又追随溥仪远赴长春,洞悉伪满政权诸多内幕。亦曾陪丈夫留学英国,历经日本投降,解放战争,皇妹一家颠沛流离。甚至返京途中一度乞食求生,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平民,数次风波,在夹缝中平凡度日……。这部近四十万字的纪实作品,在记述末代皇妹传奇经历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承载着作者贾英华与主人公的多年友谊。《末代皇族纪实系列:末代皇妹韫龢》由韫龢和爱女郑爽亲笔作序,作品中关于逊清宫廷和溥仪的不少珍罕历史内容均属首次披露,弥补了诸多重要的文史空白。韫龢的次女郑爽为这本书写了序言:……。在一般人的眼中和一些书籍的描述中,我的母亲是一个具有男人气魄的、敢作敢为的人。是能够帮助我的舅舅溥仪处理一些事情,并能起重要作用的人。但是在我们几个孩子的眼中,她却是一个非常慈爱的,有着一颗童心的妈妈。在我的童年时代,虽然她几乎每天下午和晚上,都要去“宫内府”溥仪那里,但是她还是用很多的时间陪我们,教会我们很多东西。每到春天,都会带领我们几个孩子,亲自在院子里种花;夏天,带我们到公园和郊外去玩,甚至和我们一起下到河里,捉小鱼虾拿回来养;还教我们骑自行车,从一个斜坡上扶着我们滑下去,半路她放开手,我们就自己骑下去了;冬天,她带着我们在结冰的河里推着椅子练习滑冰;说来可笑的是,她自己既不会骑车也不会滑冰,可是我们在她的带动下全都学会了。她还从溥杰舅舅家抱来一只小狗给我们养。她培养了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品格。……。小时候每当我们生病,她都会极其耐心周到的护理。她并没有学过医学,但是她平时会很有兴趣地看医学方面的书。在我父亲晚年因为阑尾炎开刀住院时,八十三岁的她,每天一定要亲自到医院护理。连医生和护士都说:“这个老太太自己都应该有人照顾了!还要来照顾病人!”她对别人的照顾就是不放心,甚至连我们都不能替代她。她是坚强的,特别是东北逃难的那三年里,有她和爸爸的坚强,我们几个孩子受它们的影响,都从没气馁过,都能坚强而平静地挺过来。她曾经说过她最宝贵的就是她的孩子们,所以,当那些金银财宝被没收后,他从没有掉过眼泪,因为孩子们都平安无事,所以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二00二年二月十六日凌晨两点,她清醒地对外孙丁强和保姆说:“别害怕……你们别害怕……”而后溘然去世。时年九十一岁。适值她诞辰一百周年来临之际,我写下这篇序文,也是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郑爽 2010年11月11日 于广州)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末代皇妹韫龢》由贾英华著,作者通过多年艰辛挖掘,真实披露了紫禁城内和醇亲王府一些世所罕知的秘闻。对于宫廷的衣食住行,乃至连醇亲王府如何在每个月中过节及过年,书中也一一作了生动描述。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昔日末代皇族的日常生活及个中细节,更可在字里行间“捕捉”到溥仪和爱新觉罗家族百年沧桑的一札“侧影”。? 身为溥仪的二妹,她曾亲历末代皇帝出宫、潜离王府、寓居天津、尔后又追随乃兄远赴长春,洞悉伪满傀儡政权诸多内幕。作者经考证,逐一作了真实披露。 韫龢亦曾陪丈夫留学英国,居住在溥仪的洋师傅——庄士敦家中,详述了《紫禁城的黄昏》一书撰写由来和始末。伪满垮台后,她与丈夫携子女流浪于冰天雪地的东北,成了名副其实的“流浪皇妹”。新中国成立前夕,她和家人经过一路坎坷乃乞讨,返京成了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 这部《末代皇妹韫龢》,不仅对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和贾英华所著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有所佐证,更对了解溥仪真实的一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史价值。
评分不错哦,没有推荐错!
评分书不错,是正版的书啊
评分时值今日,那句古训似乎已经过时,早已被时代所淘汰了。在今天如果再有人在众人面前提及那句古训时,一定会引来人们的讥笑或者非议。读书这一行固然很好,但你也不能说其它的各行各业就都是“下品”呀,是不是?正如孔夫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应当不断更新。我想,站在今天的角度上,这句话是不是可以改为:“万般皆上品,还有读书高”呢?因为我们只要努力去做,每一个行业一定都会很不错的,都能成为“上品”。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吗?当然,读书也还依然是很高尚、很美好的事情。
评分末代皇族纪实系列:末代皇妹韫龢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人的一生真不容易
评分时值今日,那句古训似乎已经过时,早已被时代所淘汰了。在今天如果再有人在众人面前提及那句古训时,一定会引来人们的讥笑或者非议。读书这一行固然很好,但你也不能说其它的各行各业就都是“下品”呀,是不是?正如孔夫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应当不断更新。我想,站在今天的角度上,这句话是不是可以改为:“万般皆上品,还有读书高”呢?因为我们只要努力去做,每一个行业一定都会很不错的,都能成为“上品”。正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吗?当然,读书也还依然是很高尚、很美好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