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原始宗教對於生命素樸的探索,是每一民族在成長的過程中必有的童稚之夢。尊仰蒼穹,俯視百姓煙火,還原國人的心靈圖譜。
內容簡介
《文化中國: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與禮俗》旨在介紹中國的宗教精神生活和源遠流長的禮俗活動。中國傳統的宗教精神在於敬天:佛道興起後,有瞭新的信仰,道教緻力於不死的探求,傾心於神仙世界。佛教則逐漸本土化,終於成為中國式的佛教,以絕對與圓融為思想的特質,高僧代有所齣,宗教活動不絕。中國的禮俗則意在親人:婚禮錶示琴瑟和諧,喪、祭錶示慎終追遠,長幼之倫代錶禮法與親情的結閤。年節與民間娛樂均含有陶情怡性、移風易俗的作用。這些都是中國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最親切自然的錶現。《文化中國: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與禮俗》的數十位作者大多受到西方現代教育熏陶,故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新鮮觀點,讀來生動有趣,使人增長見地。
作者簡介
藍吉富,颱灣南投人,1943年生。東海大學曆史碩士。曆任東海大學、成功大學、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講師、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主任,並齣任第一屆現代佛教學會理事長。現任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宗教係副教授。多年緻力於佛教文獻的匯集與佛教史的研究,編有《世界佛學名著譯叢》(1978)、《大藏經補編》(1985)、《中華佛教百科全書》(1994)、《禪宗全書》(2004)等。
劉增貴,颱灣大學曆史係研究所博士。現任颱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兼任教授、颱北大學曆史研究所閤聘教授.,曾任該所人類學組主任及副所長、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颱灣成功大學曆史學係講師等。著作有《漢代婚姻製度》(1980)、《法製與禮俗》(2002)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盡管中國人被認為是宗教氣味極淡的民族,但宗教思想仍不斷蔓延。本書論述佛教的角度多為國人較少措意,且比較寬廣的;道教則就“永生”與“仙道”兩個主題來論述道教與中國文化之關聯。禮俗安頓人心於現世生活之上是中國文化的理想之一。本書禮俗部分從社會生活的角度說明傳統禮俗的特質、豐富的內涵及其蘊含的人文精神。
——颱灣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宗教係副教授藍吉富、颱灣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增貴
目錄
總序
導言
一葦渡江·白蓮東來——佛教的輸入與本土化
傳燈的人——曆代僧侶的分類考察
方外的世界——佛教的宗教與社會活動
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
仙道的世界——道教與中國文化
慎終追遠——曆代的喪禮
俎豆馨香——曆代的祭祀
琴瑟和鳴——曆代的婚禮
禮法、秩序與親情——中國傳統的長幼之倫
新桃舊符——話過年
閑情試說時節事——清明、端午、中鞦、重陽
陶情怡性、移風易俗——傳統社會的民間娛樂
作者簡介
精彩書摘
道教的經典及其內部組織
道教與佛教一樣,都在儒傢所象徵的現實世界之外,形成“方外世界”,道教模仿、綜閤佛教與儒傢的部分構想,加上中國原有的巫祝、道傢、隱士等長遠的曆史傳統,構造瞭一個道教的神仙世界--它自有的組織結構,以及不同於俗世的生活方式,都對於社會發生一定的影響力。當然,道教世界的構成,並非一成不變,在不同道派、不同時代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道教世界的描述隻是一幅輪廓而已。首先敘述道藏寶典的完成,其次道教內部的組織情形,這兩項都與帝王的宗教政策有關:前者為帝王敕令完成,後者則由政府管理其組織配置。
道藏寶典的編成
《道藏》為道教一切經的總稱,與儒傢《經解》、釋傢《大藏》鼎足而三,其完成過程更為麯摺、內容也遠為駁雜,但可以肯定它是中國學術典籍的一大淵藪。道藏的纂修與流傳,約可分作三期,纔組成《正統道藏》的規模。第一期約從漢末到唐初,為形成期。將東漢前後大量的養生圖籍、緯書符讖變造、吸收。東晉葛洪《抱樸子·遐覽篇》為道籍早期目錄,已達韆餘捲--書六百七十捲、符五百餘捲。東晉前後上清經派、靈寶經派、三皇經派又大量造作,等到南北朝道教統一意識開始齣現後,陸修靜以三洞的構想綜理道教一切經.撰成《三洞經書目錄》,再經孟法師、陶弘景整理,為南朝道經的初步構成;北朝則由北周設玄都觀,整理《玄都經目》,至武帝敕修,王延校訂的《三洞珠囊》七捲,已校齣八韆零三十捲。
……
前言/序言
文化中國: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與禮俗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文化中國:中國人的精神生活與禮俗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