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蔡京蔡卞与北宋晚期政局研究》共分九章:绪论主要由选题缘起、学术史回顾、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等四部分组成。重点阐述了本书的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指出了拟解决的问题和现实意义。第一章简要叙述蔡氏兄弟早期的生平事迹和家族。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哲宗亲政以后北宋政坛再次发生的变化和曲折,以及蔡卞在这期间的政治活动及其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绍圣、元符至崇宁前蔡京的一系列政治活动;蔡京的上台和崇宁、大观年间的政事和人事。第四章主要论述蔡京在政和、宣和年间的政治活动。第五章对蔡京在经济领域的改革进行了系统论述。第六章集中论述了蔡京当政期间学校的兴盛,科举制度的变革及其积极、消极影响。第七章对蔡京的社会救助政策的内容、发展概况及其影响进行了客观分析。第八章揭露了宋徽宗、蔡京集团在北宋晚期的腐朽统治。第九章总论部分对蔡京、蔡卞作了总体评价。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章节安排
第一章 蔡氏兄弟早期的生平事迹与家族
第一节 蔡氏家族概况
一 蔡襄家族
二 蔡京、蔡卞家族
三 蔡确家族
四 宋代科举与士大夫家族的兴盛
五 对蔡卞十三岁中进士的释疑
第二节 熙宁、元丰时期的蔡氏兄弟
一 熙宁、元丰时期蔡京、蔡卞与王安石的关系
二 熙宁、元丰时期蔡京、蔡卞的仕历
第三节 元佑时期的蔡氏兄弟
一 新法的被废和新党的被黜
二 元祜时期的蔡京、蔡卞
第二章 绍圣、元符时期蔡卞的政治活动
第一节 哲宗绍述新政
一 哲宗的经历和个性
二 哲宗绍述新政
第二节 绍圣、元符时期蔡卞的政治活动
一 重修《神宗实录》
二 打击元祜党人
三 蔡卞与章悖、曾布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蔡京的上台及崇宁、大观时期的政事与人事
第一节 绍圣、元符时期的蔡京
一 参与恢复新法
二 极力稳固权位
三 与章悖、曾布争权
第二节 从建中靖国到崇宁
一 宋徽宗即位的偶然性
二 宋徽宗即位初新党内部的权力争夺
三 向太后垂帘听政
四 从建中之政到崇宁之政
第三节 蔡京的上台和崇宁、大观时期的政事与人事
一 蔡京的上台和讲议司的设置
二 蔡京对政敌的打击和扩大化
三 蔡京的开边
第四节 艺术上的知音--宋徽宗信任蔡京因由之一
第四章 政和、宣和年问的蔡京
第一节 政和、宣和年间蔡京与同僚的权力之争
一 蔡京与童贯的交恶
二 蔡京与郑居中的争权
三 蔡京与王黼的反目
四 政和、宣和年间蔡京等人对太子赵桓的倾扶
第二节 蔡京对于联金灭辽的态度
第三节 蔡京对官制的改革
一 元丰改制及其遗留问题
二 蔡京的官制改革
第五章 蔡京的经济改革
第一节 蔡京的茶法改革
一 蔡京茶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 蔡京茶法中的诸端管理
三 蔡京茶法的特点和茶法改革的影响
第二节 蔡京的盐法改革
一 蔡京盐法改革的内容
二 蔡京盐法改革的效果及影响
三 蔡京盐法改革的反思
第三节 蔡京的榷酒制度
一 蔡京以前宋代酒的管理概况
二 蔡京榷酒制度中的酒价、酒利分配
三 蔡京酒价、酒利分割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蔡京的货币改革
一 北宋徽宗以前的货币政策
二 蔡京的货币改革政策
三 蔡京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五节 蔡京的经济改革评析
第六章 蔡京的学校、科举制度
第一节 蔡京的崇宁兴学与科举改革
一 总规划的提出与崇宁兴学的展开
二 崇宁兴学的盛况
第二节 崇宁以后学校科举的兴衰
一 八行取士及其弊端
二 各级各类学校的兴衰
第三节 对蔡京学校科举制度的评价
一 蔡京学校科举改革的正面影响
二 蔡京学校科举改革的负面影响
三 政治、人事变迁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第七章 蔡京的社会救助政策
第一节 宋代灾荒救助的常规机构
第二节 宋徽宗以前社会救助机构的设置情况
第三节 蔡京当政期间社会救助机构的快速发展
一 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的建立及发展
二 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的管理
三 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制度奖惩措施
第八章 蔡京倡导"丰亨豫大"与北宋晚期的腐败政治
第一节 君臣追求奢华生活
第二节 宋徽宗崇奉道教
一 宋徽宗宠信的道士
二 宋徽宗尊崇道教的措施
三 宋徽宗尊崇道教的影响
四 与道士相关的政事和人事
第三节 官吏数目庞大,吏治腐败
一 荫补制的泛滥和冗官政治
二 官僚卖官鬻爵、贪婪无厌、吏治腐败
第四节 御笔行事
第五节 钳制舆论,对付台谏
一 宋代台谏制度的两面性
二 蔡京钳制舆论,对付台谏
第六节 横敛无度,盘剥百姓
第七节 军政腐败
第九章 总论
第一节 对蔡京、蔡卞的总体评价
一 性格迥异的兄弟二人
二 造诣高深的书法大家
三 蔡京兴修水利,造福乡里
四 蔡京、蔡卞兄弟关系浅议
五 蔡京、蔡卞交游圈
六 对蔡京、蔡卞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北宋中晚期士大夫阶层观念的变动
一 北宋中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群的崛起
二 北宋中晚期士大夫阶层的分化和士风的演变
第三节 简论北宋中后期皇权的强化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蔡京蔡卞与北宋晚期政局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京蔡卞与北宋晚期政局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不赖
评分
☆☆☆☆☆
《史记》,司马迁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从开始撰写到最后成书,经过了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司马氏先人“世典周史”,司马谈仕于“建元、元封之闲”,长期担任太史令,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自序》)。他熟悉史事,精通诸子之学,有意继《春秋》而作史,以创作《史记》为己任,但生前未能如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司马谈病危,嘱咐司马迁继承父业,完成《史记》撰著。
评分
☆☆☆☆☆
这书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它们合乎我的心意,是我想阅读的。
评分
☆☆☆☆☆
评分
☆☆☆☆☆
这本书就是论文而已,没有深度。里面罗列的资料不少,但是如何把资料串联起来,结合政治经济学,放眼北宋的政治背景。里面很多的古文引用,说不出是资料摘抄,还是论文而已。总之,这本书非常一般,里面没有图表,没有图片。总之这本书比较乱,文字多,既不是文献,也不是故事演义,语言不够精练。序言和后记写的连小学生的作文点评语都不如。
评分
☆☆☆☆☆
蔡卞(1058-1117),北宋书法家字元度,仙游(今属福建)人。蔡京胞弟。与蔡京同登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调江阴主簿。元丰中,历同知谏院、侍御史。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使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绍圣四年(1097)。拜尚书左丞。徽宗即位,诏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逾岁,起知大名府,徙扬州,擢知枢密院。与京不合,以资政殿大学士出知河南府。旋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政和七年卒,年六十。
评分
☆☆☆☆☆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权臣、奸臣,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蔡京是个充满魅力的历史人物,但恪于历史被人为的修饰,蔡京身上有着众多让后人们感到迷惑的地方。本书在政治史角度上,对于蔡京、蔡汴兄弟为代表的蔡氏家族做了深入的分析,可谓近年来相关专业研究中集大成的一部专著。
评分
☆☆☆☆☆
这本书就是论文而已,没有深度。里面罗列的资料不少,但是如何把资料串联起来,结合政治经济学,放眼北宋的政治背景。里面很多的古文引用,说不出是资料摘抄,还是论文而已。总之,这本书非常一般,里面没有图表,没有图片。总之这本书比较乱,文字多,既不是文献,也不是故事演义,语言不够精练。序言和后记写的连小学生的作文点评语都不如。
评分
☆☆☆☆☆
神宗元丰五年(1082),卞任国子直讲,崇政殿侍讲,不久又擢为起居舍人,同知评院侍御史,后多次以王安石执政亲嫌辞,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即位(1086),高太后临朝摄政,授司马光为相,废除新法。卞改任礼部侍郎,出使辽国,受厚礼接待,后因病回朝。他以龙图阁侍制知宣州、江宁及扬、广、越、润、陈等五州。当时广州是宋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宝物凑集,但他一毫莫取。徙越州时,外国商人以蔷薇露洒其衣裳送之,以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