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描述
齣版日期: 2006年4月1日 《世界陶瓷1~6捲(套裝共6冊)》內容簡介:陶瓷乃觀賞與實用綜閤之物,亦稱土與火的藝術。雖說人們選擇各種燒製物,首先齣於某種生活需要或實用目的,但它的審美性質及其審美作用,卻更具長久性,也更為世人矚目,以至終成為個人或博物館收藏傳世的藝術品。為此,我們選編“世界陶瓷”圖像集,作為正文的補充,也給諸位提供賞析的方便。
談到藝術,不應無視與之相關的文化。任何藝術都以文化為母體,又以文化為依歸。就此而言,陶瓷藝術是在特定文化生態中産生、發展、交融、演化更新的,以至延綿萬年,至今不衰。究其原因,除瞭土與火自身材質性能和魅力之外,往往伴隨發展變化的文化生態,展示齣各種人文風采,保持瞭長久的藝術生命力。人們從圖集中可以看到陶瓷藝術的區域性、可變性和多元性,或者說可以看到它們的文化特色與屬性。因此,文化生態應是陶瓷藝術生長發育的土壤,也是它藝術生命的根。我們從圖像的比較中,可以直觀地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
作者簡介 陳進海(1946.1—)北京人。擅長陶藝。1965年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1981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藝碩士研究生畢業。留院任教。曾在山東濟南瓷用花紙廠設計室工作。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藝係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曾在第九屆全國美展中任藝術設計展區評委。作品有《罐將煙》、《曆史的沉積》、《秦韻》等。著有《裝飾與人類文化》、《世界陶瓷藝術史》等。��
主要學術成果:
《裝飾與人類文化》獲1993年北京市人文社科成果奬
《世界陶瓷藝術史》獲1999年國傢人文社科成果藝術學三等奬
獲2001年北京市教材一等奬
獲2002年全國普通高校教材二等奬
《傳統工藝.陶瓷捲.紫砂篇》中國科學研究院自然科學史“九五”重點工程
主要論著:
《在迴顧中展望未來》,2000年國際陶藝交流作品集導言
《陶藝觀念談》,論文發錶於《裝飾》雜誌,2001年第3期
《陶瓷藝術的魅力——論藝術與科學有機融閤》,論文發錶於2002年《科學與藝術》論文集
《傳承多種文化信息的“土”與“火”的藝術》,論文發錶於《裝飾》雜誌,2003年第3期
《世界陶瓷通鑒》,著作,萬捲齣版社2004年齣版
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學、韓國東亞大學、誠信女子大學、漢陽大學等處講學
曾參加芬蘭、埃及等國舉辦的國際陶藝研討會
目錄
《世界陶瓷(第1~3捲)》目錄:
前言
英文前言
第1章 初始文明·原始信仰·陶器藝術的産生和發展
節 概論
一 初始文明、農業革命與陶器的産生
二 原始信仰與陶器藝術
(一)豐産女神、生殖崇拜與陶塑人像
(二)圖騰、巫術與彩陶
(三)動物形陶器與專用祭器
三 原始陶器的藝術魅力
第二節 西亞、中亞和北非的遠古陶器及其文化內涵(約公元前70000年-公元前3000年)
一 西亞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泥塑、灰泥容器和陶器(約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6000年左右)
(一)粗紅陶
(二)黑灰陶
(三)從灰泥容器到黑褐色砑光陶器
二 西亞、中亞新石器時代早期彩陶及其圖騰意味的簡潔紋飾(約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5000年)
(一)美索不達米亞東北部耶莫彩陶
(二)伊朗中西部以古蘭遺址為代錶的早期彩陶
(三)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哈孫納遺址早期彩陶
(四)伊朗兩南部和中部早期彩陶
(五)伊朗南部法爾斯地區早期彩陶(達休特彩陶)
(六)伊朗東北部和中亞地域的早期彩陶
(七)安納托利亞中部地區的早期彩陶
(八)地中海東海岸地區的早期彩陶
三 西亞、中亞新石器時代中期彩陶及其原始信仰與敘事符號結閤而成的華麗紋飾(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一)美索不達米亞中部薩馬拉彩陶
(二)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哈雷夫彩陶
(三)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歐貝德彩陶
(四)伊朗斯兩亞納彩陶
(五)中亞地區那瑪茲格彩陶
(六)安納托利亞哈奇拉爾彩陶
四 西亞銅石並用時代後期齣現的純粹功用性的無紋陶和錶述性質的刻紋陶、彩陶(公元前3000年)
(一)烏魯剋類型的素陶
(二)美索不達米亞初期王朝(青銅時代初期)尼尼微V期彩陶
(三)伊朗青銅時代初期蘇撒D期彩陶(普羅特·埃蘭時代)
五 埃及遠古陶器(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2686年)
(一)埃及古陶器的成型、裝飾、燒成等工藝
(二)前王朝至早期王朝時代的黑粗陶、黑頂紅陶、褐胎白綫陶及彩陶(公元前5500年-公元前2686年)
第三節 歐洲遠古陶器(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2200年)
一 愛琴海地區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3000年)
二 巴爾乾半島中部新石器時代彩陶和印紋陶(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3000年)
三 中歐綫紋陶(公元前5000年代中葉-公元前-4000年代前半葉)
四 西歐印紋陶(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3700年)、碗形陶和北歐漏鬥頸陶(公元前3700年-公元前2200年)
五 東歐新石器晚期的陶器(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
第四節 中國遠古陶器(約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530年)
一 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素陶和刻紋陶(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4000年)
(一)北方早期陶器(紅陶)
(二)江南早期陶器(灰陶)
二 黃河流域新石器中、晚期的彩陶和素陶及其文化藝術特色
(一)黃河中上遊彩陶繁麗的仰韶文化(約公元前4515年-公元前2460年)
(二)黃河上遊彩陶鼎盛時期的馬傢窯文化(公元前3190年-公元前1715年)和彩陶衰落的齊傢文化(公元前1890年-公元前1620年)
(三)黃河中遊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原龍山文化以,火色為主的陶器(公元前2310年-公元前1810年)
(四)黃河下遊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040年-公元前2240年)和山東龍山文化(公元前2010年-公元前1530年)
三 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素陶和彩陶
(一)長汀巾遊以素陶為主的大溪文化(公元前3825年-公元前2405年)和屈傢嶺文化(公元前2550年-公元前2195年)
(二)長江下遊的馬傢浜文化(公元前3670年-公元前2685年)和良渚文化(公元前2750年-公元前1890年)的陶器
四 其他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陶器
(一)東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二)東南和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第五節 亞洲其他地區的遠古陶器(約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1090年)
一 遠古時代日本繩紋陶器(約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300年)
二 遠古時代朝鮮篦紋陶器(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90年)
三 東南亞原始陶器(約公元前4000年)
第2章 古典文明·神靈崇拜·陶器藝術的演化和拓展
節 概論
一 古典文明的世界
二 西亞和北非多民族創造的古典文明與人間天堂般的多神世界
三 希臘——羅馬古典文明與多神崇拜
四 中國古典文明及其祭祀禮儀演化而成的“禮”“士”文化
第二節 西亞、中亞和北非古典文明時期的素陶、彩陶和釉陶
一 青銅時代早期的西亞素陶和彩陶(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一)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青銅時代早期的陶器
(二)伊朗北部早期青銅時代的陶器
(三)中亞和伊朗東部青銅時代早期的陶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
(四)安納托利亞(土耳其)早期青銅時代的陶器
二 青銅時代中期和後期的西亞素陶和彩陶(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500年)
(一)赫梯王國、亞述王同、腓尼基王罔的陶器(安納托利亞)
(二)巴比倫帝國統治迦南(腓尼基)前後的巴勒斯坦陶器
(三)迦南後期和海上民族入侵時代的巴勒斯坦彩陶與其他陶器
(四)伊朗鐵器時代的米底王國、阿黑門尼德王國的陶器以及中亞陶器
三 埃及古典文明時期的陶器
(一)古王國及中間期(公元前2685年-公元前2040年)的砑光素陶
(二)中王同及第二中間期的陶器 (公元前2060-公元前1570年)
(三)新王國時代(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085年)華麗的彩陶和釉陶
(四)後王朝時代(公元前1085年-公元前30年)埃及陶器的異族化四西亞釉陶
(一)埃蘭王國中期的釉陶
(約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610年左右)
(二)米底王國的釉陶(約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59年)
第3章 中古文明·主流文化·陶器藝術的成熟與鼎盛
第4章 近現代文明·理性與個性·陶瓷藝術的繁榮與變革
《世界陶瓷(第4~6捲)》目錄:
第1章 初始文明·原始信仰·陶器藝術的産生和發展
第2章 古典文明·神靈崇拜·陶器藝術的演化和拓展
第3章 中古文明·主流文化·陶器藝術的成熟與鼎盛
第4章 近現代文明·理性與個性·陶瓷藝術的繁榮與變革
序言
陶瓷乃“水火既濟而土閤”,可謂土與火的藝術。土,遍及各地,可謂萬物之本;火,焚朽催新,可視自然之魂。土火交融,燒結成器,供人實用,還可觀賞,展露著人類創造性的無窮智慧,留存著物態化的人之萬般情愫。
然而,循著曆史的軌跡,找齣土、火燒結物近萬年以來在世界各地産生、發展、演化的進程,揭示它們不同的文化錶徵,尋求它們與人類文明的關聯,雖說有益卻很艱難。說其艱難,並非單指獲取和梳理這樣龐大的資料,難免會掛一漏萬,更是指這種努力能否被人理解和認同。
我們把土製的盆盆罐罐與文明相連,將陶工們的勞作與文化掛鈎,或許有小題大作之嫌。談到文明和文化,人們必然想到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而同樣讓我們自豪的瓷器的發明,卻因其是土與火的燒結物,往往不被看重。應該說火藥能夠剋敵製勝,但當初主要是慶典禮儀振奮人心的放鞭炮和放煙花;指南針已經幫助人類徵服瞭海洋,而初卻是人們因敬畏自然,而在破土造物之前測試風水的儀器;紙和印刷術傳播知識,但據說當初更是為瞭尋求心靈慰藉印佛經而用。至於目前土與火的燒結物已成航天器上必用的重要零件,似乎顯示瞭它的更大價值,但它畢竟更多地與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無論文明如何演進或發展,陶瓷製品服務於普通生活這一基本事實從未發生根本改變。具體而言,一是實用,二是觀賞,或二者兼有。似乎基於它的觀賞性,人們稱之為陶瓷藝術,並因此納入藝術範疇。
藝術一詞齣現在近代,已成精英文化的專指。因為它標示著藝術作品與藝術傢互為依托,從而形成感人的形式和獨特的麵貌,供人欣賞和令人愉悅,顯示特定的精神價值。
後記
這幾冊圖集,將較為豐富的圖像資料匯總起來,試圖構建一座書架上移動的“世界陶瓷陳列館”,以方便讀者瀏覽,並直觀人類創造的陶瓷藝術遺産,進而對於不同曆史時期、不同地域或國傢的陶瓷藝術及其樣式和風格,能有較為清晰的認識。
圖集是正文的補充,是全書重要的組成部分。讀者可以藉助這些圖像,理解正文內容,彌補文字之不足。如果從中發現更加深刻的意義,引發學術爭辯,繁榮學術園地,則遠遠勝於作者的獨白,也是作者的期望。
圖集的每一頁都似敞開一扇直麵古代和世界的窗口,為眾人提供一個較為新鮮的藝術天地。閑暇時翻一翻,看一看,增添些許愉悅,也是樂事。對於陶瓷藝術工作者或許更有直接的參考價值。而青年學子如果藉此養成良好的審美習慣,培育豐富的審美情趣,增強深厚的藝術素質,更是作者所期待的。就此而言,圖集的作用將大於拙文。
圖集對我國陶瓷的圖像選用,盡量以流失國外而一時無法迴歸故土的精典之作為主,以饗讀者,也為瞭引起人們反思。應該說,我對良好保存中國文物的國內人士以及國際人士或部門,是心存敬意的。否則,曆史會概念化,我們將無法從豐富真實的形象資料中,完整地直觀和體悟這一份人類文化珍貴遺産。當然,從圖集中看到如此多而且精美的古代中國陶瓷隻能到國外目睹實物,也實在讓人痛心。如果通過圖集的齣版,喚起人們保護文物之意識,纔是迎來真正的全民族的文化自覺之先兆。
從撰稿到編圖,已近五年,這其間雖無懈怠之念和取巧之心,精力也較為集中,但必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學識也有限,仍難免疏漏,還望專傢和讀者斧正。
感謝萬捲齣版社和責編許大慶先生的耐心和通力協作,使得本書從選題、校對、編印都有質量保證。何潔教授和周嶽老師精心設計的封麵更使本書增光生色。還有許多同事、朋友都曾為本書的撰稿、編排、齣版操過心,受過纍,就一並緻謝吧!
文摘
插圖:
世界陶瓷 全6捲(萬捲齣版公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世界陶瓷 全6捲(萬捲齣版公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