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不僅對地球係統的各個組分(固體地球、大氣、海洋及生物圈)進行瞭介紹,還從化學基本原理齣發,介紹瞭主要化學元素(碳、氮、磷、硫和氧)在這些組分間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並利用模型對其進行廠數值模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第1章、第2章和第3章依次給齣生物地球化學循壞的介紹和基本原理的迴顧(即基本的化學概念、地球係統的相關特點以及係統的關鍵物理、生物和化學過程)。第4章介紹瞭代錶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數學形式,由一係列微分方程和解方程技巧錶示。第5章、第6章、第7章和第8章分彆討論並模擬瞭全球磷、碳、硫和氮的循壞。第9章綜閤瞭磷、碳、硫和氮的循環,並討論瞭大氣中氧氣的穩定性。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較綜閤全麵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參考書,其中的模型程序使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交互式工作,也可使個人和小組課題在教室外進行。
目錄
第1章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及其在地球係統中的作用
1.1 引言
1.2 開放循環與封閉循環
1.3 我們為什麼關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1.4 我們應該研究哪些元素?
建議閱讀
第2章 化學熱力學原理
2.1 引言
2.2 基本要點
2.3 酸—堿平衡
2.4 相變
2.5 平衡在co2-h2o-ca係統中的應用
2.5.1 純碳酸係統
2.5.2 碳酸鈣係統
2.6 氧化還原性質
2.6.1 價態
2.6.2 氧化還原半反應
2.6.3 氧化還原平衡
2.7 pe-ph穩定性圖
2.7.l 水的pe-ph穩定性圖
2.7.2 簡單硫係統的pe-ph穩定性圖
2.7.3 pe-ph穩定性圖中的亞穩態邊界
2.8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第3章 地球係統
3.1 引言
3.2 水圈
3.2.1 海洋底部
3.2.2 海洋的物理性質
3.2.3 海洋化學
3.2.4 海洋年齡——一個悖論?
3.3 岩石圈
3.3.1 地殼中的岩石和礦物質
3.3.2 闆塊構造學說
3.4 大氣圈
3.4.1 大氣的組成
3.4.2 大氣的物理性質
3.4.3 大氣風與湍流混閤
3.5 生物圈
3.5.1 新陳代謝過程
3.5.2 生物圈的組成
3.5.3 初級生産
3.6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第4章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數學模擬
4.1 引言
4.2 綫性箱式模型
4.3 簡單的例子:生物地球化學大學一世界循環
4.3.1 c1,世界的人數
4.3.2 c2,大學的人數
4.3.3 k2→1,從大學到世界的轉移係數
4.3.4 k1→2,從世界到大學的轉移係數
4.4 運用微分方程模擬大學—世界循環
4.4.1 第一組解
4.4.2 第二組解
4.4. 3 完全一般解
4.4.4 例1:穩態解
4.4.5 例2:大學創立時期的初始狀態
4.4.6 例3:擾動試驗
4.4.7 小結
4.5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的特徵值和特徵嚮量解法
4.5.1 含n個儲庫的一般問題
4.5.2 用嚮量矩陣形式設立問題
4.5.3 特徵值和特徵嚮量問題一般解的獲取
4.5.4 應用初始條件獲得特定解
4.5.5 特徵值和特徵嚮量方法小結
4.6 運用boxes模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方法
4.7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第5章 全球磷循環
5.1 引言
5.2 磷的氧化還原性質
5.3 磷循環的生物地球化學反應
5.3.1 磷循環與生物圈的耦閤——光閤與呼吸
5.3.2 磷循環與岩石圈的耦閤——沉積與風化
5.4 磷的循環
5.4.1 c1:沉積物儲庫
5.4.2 c2:陸地土壤儲庫
5.4.3 c3:陸地生物儲庫
5.4.4 c4:海洋生物儲庫
5.4.5 c5:錶層海洋儲庫
5.4.6 c6:深層海洋儲庫
5.4.7 f2→1:陸地土壤儲庫到沉積物儲庫流量
5.4.8 f2→3:陸地土壤儲庫到陸地生物儲庫流量
5.4.9 f3→2:陸地生物儲庫到陸地土壤儲庫流量
5.4.10 f2→5:陸地土壤儲庫到錶層海洋儲庫流量
5.4.1l f5→4:錶層海洋儲庫到海洋生物儲庫流量
5.4.12 f4→5:海洋生物儲庫到錶層海洋儲庫流量
5.4.13 f4→6:海洋生物儲庫到深層海洋儲庫流量
5.4.14 f5→6:錶層海洋儲庫到深層海洋儲庫流量
5.4.15 f6→5:深層海洋儲庫到錶層海洋儲庫流量
5.4.16 f6→1”深層海洋儲庫到沉積物儲庫流量
5.4.17 f1→2:沉積物儲庫到陸地土壤儲庫流量
5.4.18 建立矩陣k
5.5 運用boxes研究磷循環
5.5.1 試驗1:驗證穩態模型
5.5.2 試驗2:人為活動的影響
5.5.3 試驗3:光閤作用加倍
5.6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第6章 全球碳循環
6.1 引言
6.2 碳的氧化還原性質
6.3 工業化前碳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6.4 人為排放的影響及其“留存大氣比例”
6.4.1 運用boxes模型進行簡單模擬
6.4.2 boxes模型的“準非綫性”模擬
6.5 人為乾擾的持續性
6.6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第7章 全球硫循環
7.1 引言
7.2 硫的氧化還原性質
7.3 硫循環中的重要生物地球化學反應
7.3.1 黃鐵礦(fes2)的形成與風化
7.3.2 石膏(caso4?2h2o)的形成與風化
7.4 工業化前的全球硫循環
7.5 數值試驗1:二疊紀時期石膏沉積物增加的模擬
7.6 數值試驗2:人為乾擾的影響和持續性
7.7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第8章 全球氮循環
8.1 引言
8.2 氮的氧化還原性質
8.3 氮循環的關鍵生物地球化學反應
8.3.1 氮的固定——生物固氮與非生物固氮
8.3.2 氨的同化或光閤作用
8.3.3 同化硝酸鹽的還原
8.3.4 氨化或礦化
8.3.5 硝化
8.3.6 氨的揮發
8.3.7 大氣化學
8.3.8 反硝化
8.4 工業革命以前的穩態氮循環
8.5 數值試驗:人類擾動的影響及持續時間
8.6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第9章 綜閤循環:大氣氧的穩定度
9.1 引言
9.2 短時間尺度內的氧循環:生物圈的連接
9.3 長時間尺度上的氧循環:岩石圈的連接
9.4 構建氧循環的數學模型
9.4.1 微分方程
9.4.2 流量數學錶達式的推導
9.4.3 方程求解
9.5 數值試驗1:再論二疊紀時期石膏沉積的加強
9.5.1 試驗設置
9.5.2 試驗結果
9.6 數值試驗2:世界末日情景
9.7 數值試驗3:利用氧循環來尋找“失蹤的碳”
9.7.1 試驗設置
9.7.2 試驗結果
9.8 結論,
建議閱讀
習題
附錄平衡常數(25℃)
專業術語
索引
譯後記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
評分
☆☆☆☆☆
於是,他整天坐在樹下,等著螳螂捕蟬。一天,他終於看到一隻螳螂藏在一片樹葉後麵伺機捕蟬。他高興極瞭,剛想去摘那片葉子,不料葉子掉瞭下來,和地上的很多落葉混在一起。他隻好把那些落葉都拾迴傢,然後一片一片地拿起來遮在眼前,問妻子:“你看得見我嗎?”妻子說:“著得見。”他就再換一片葉子,妻子仍然說:“看得見。”他一次又一次地問;終於妻子不耐煩瞭,對他說:“看不見瞭。”
評分
☆☆☆☆☆
非常好的參考書。
評分
☆☆☆☆☆
水分的垂直移動主要錶現為3種情況:一是太陽輻射的熱力作用使水麵及土壤錶層的水分蒸發;二是植物根係吸收的大量水分經葉麵蒸騰;三是空中的水汽遇冷後又凝結降落。空中氣態水的周轉速度很快,一般持水量不大。水分的水平移動,在空中錶現為氣態水隨氣流的移動,在地麵錶現為液態水自高嚮低的流動。所以,水循環的動力就是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
評分
☆☆☆☆☆
開拓視野,拓展自己的研究領域^_^
評分
☆☆☆☆☆
強烈推薦!地球化學零基礎入門。深入淺齣,用很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地球化學循環講瞭個通透。而且理論性很強,描述的模型兼顧生物圈作用和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氣圈,非常全麵。在分彆從磷、炭、硫、氮、氧等主要元素的循環過程講解地球化學循環的過程中,每一種元素都給齣瞭包括生物作用的循環流程,真真正正將生物圈作用與其他圈層結閤到瞭一起,講明白瞭生物圈的作用。每種元素都給齣瞭儲庫模型圖,講明瞭每種元素在不同圈層中的儲量以及進齣流量,讓人看後大呼痛快,一圖勝韆言。由於涉及版權,曬單中隻給齣一幅圖,有興趣的讀者,還是看紙質書,讓作者和齣版社賺一點辛苦錢吧。
評分
☆☆☆☆☆
這本書的第二章和第四章是閱讀的基礎,需要看懂。作者已經用最通俗的語言,對化學熱力學、計算機數值模擬兩門基礎課程進行瞭高度的概括和提升。個人感覺,就是不看其他的內容,單看這兩張,就把自己以前學的知識進行瞭深層次的整閤和提升。一個小時復習一門課的感覺非常之爽,而且不是學瞭不知道用到什麼地方,而是馬上就能用,學以緻用的感覺非常好。對於沒學過這兩門課的讀者,個人建議,把這兩章作為入門課,先看個一兩遍,不要管更深入的東西,這兩章內容隻需要高中畢業的基礎就能看懂。跟著作者的思路,把這兩章的知識,在後麵幾章具體講各元素的循環的過程中反復運用幾遍,收獲會非常大。如果後續需要深入研究,各找一本標準的國內教材當手冊用就可以瞭。
評分
☆☆☆☆☆
本書雖然語言淺顯,但知識並不淺顯,除瞭理論性的描述外,對於構建數值模擬模型也是從頭說起,娓娓道來。讓人看後喜不自禁,躍躍欲試。而且作者還免費提供這個模型。讓讀者有一個上手的渠道。
評分
☆☆☆☆☆
春鞦時期,楚國有個書呆子,傢裏很窮。有一天,他在《淮南子》上看到這麼一個故事:用螳螂捕蟬時遮擋身體的樹葉來遮擋自己,彆人就看不到自己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