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三希堂法帖(全四卷)
作 者:郑红峰 著
I S B N :9787807198949
出 版 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01 第1版
印刷时间:2013-10-01 第1次印刷
字 数:
页 数:
开 本:16开
包 装:线装
重 量:
原 价:128.00元
编辑推荐
《线装国学经典:三希堂法帖(套装共4册)》所收作品均按历史顺序编排,这对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魏晋至明代千余年来的书法艺术提供了很大方便。
目录
《三希堂法帖(卷1)》目录:
清乾隆皇帝特谕
魏钟繇荐季直表
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晋王羲之行穰帖
晋王羲之都下帖
晋王羲之二谢帖
晋王羲之曹娥碑(传)
晋王羲之中秋帖
晋王珣伯远帖
唐欧阳询张翰帖
唐颜真卿朱巨川告
唐颜真卿江外帖
《三希堂法帖(卷2)》目录:
五代杨凝式 夏热帖
宋 李建中 同年帖
宋 范仲淹 道服赞
宋 蔡襄 谢郎帖
宋 蔡襄 谢郎帖
宋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
宋 苏轼 赤壁赋
《三希堂法帖(卷3)》目录:
宋 黄庭坚 松风阁诗
宋 黄庭坚 与公蕴帖
宋 米芾 将之苕溪诗帖
宋 米芾 元日帖
宋 米芾 海岱楼诗帖
宋 米芾 多景楼诗帖
宋 米芾 紫金帖
宋 米芾 张季明帖
宋 米芾 真酥帖
宋 米芾 晋纸帖
宋 米芾 适意帖
宋 米芾 玉格帖
宋 米芾 贺铸帖
宋 米芾 丹阳帖
宋 陆游 与仲躬帖
宋 陆游 拜违帖
宋 杜良臣 与忠吾帖
宋 朱熹 与彦修帖
《三希堂法帖(卷4)》目录:
金 王庭筠 法华台帖
金 王庭筠 道林帖
元 赵孟姚 归去来辞
元 赵孟姚 纨扇赋
元 赵孟姚 兰亭序并跋文十则
元 赵孟姚 襄阳歌
明 解缙 自书诗帖
明 祝允明 前后赤壁赋
明 祝允明 书刘基诗
明 董其昌 龙神感应记并碑阴
内容介绍
......
作为一名长期钻研古代书法的爱好者,我特别看重对原作神韵的还原度。市面上很多影印本为了追求清晰度,往往会过度锐化或改变了原碑帖的笔触细节,让人无法领会到“力透纸背”的真实感受。然而,这套书的影印质量,尤其是在处理那些细微的“飞白”和“枯笔”时,表现得极为出色。它没有过度修饰,忠实地再现了墨迹在宣纸上留下的原始痕迹,那些墨色的浓淡变化、线条的粗细转折,都仿佛触手可及。这对于临摹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书法中的精髓往往就藏在这些不易察觉的笔墨细节里。我已经对照着临习了其中几页,深感这种高保真的影印,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对古人书法的理解层次。
评分从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看,这套书的整体设计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拥有一套如此精致、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的阅读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翻开它,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只剩下笔墨和纸张的对话。每一页的留白、每一行的疏密,都仿佛在引导观者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这对于磨砺心性、提升个人修养是极有裨益的。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写”,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去感受”,去体会古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气场。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才是传统艺术学习中最宝贵的部分,也是我最看重这套书的地方。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选材和编排逻辑非常欣赏。它没有简单地将名家作品堆砌在一起,而是似乎经过了精心的学术考量,将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书法大家并置,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话。比如,欧体的方正严谨与苏体的潇洒恣肆并置一处,能让学习者清晰地感受到不同风格的脉络和差异。这种编排方式,对于希望构建完整书法史观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书法史教材。我期待着深入研究其中的对比与融合,看看不同大师之间是如何相互借鉴、又各自开创天地的。这种结构设计,显示出编纂者对书法理论的深刻洞察力,绝非泛泛之作。
评分我过去在学习中常常苦于找不到权威且易于辨识的宋代或元代法帖的清晰版本,很多时候只能依赖网络图片,那清晰度实在是不忍卒读。这套全集将这些珍贵的墨迹汇集一处,无疑填补了我的一个巨大空白。特别是范仲淹和赵孟頫的一些流传不广的精品,这次得以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有幸得以近距离领略他们的笔意。这套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收录了多少字帖,更在于它将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国宝级珍品,以一种触手可及的方式带到了我的案头。对于那些志在深入研究特定时代风格的书法学者来说,这套书的文献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提供了一个扎实可靠的研究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那种古朴典雅的线装风格,完美复刻了传统书卷的气韵。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质感让人立刻感受到它的分量和价值。每一册的纸张都经过精心挑选,触感细腻,墨色在上面晕染得恰到好处,那种油墨的香气仿佛能把人拉回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集之中。特别是封面和扉页上的纹饰,繁复却不失大气,看得出装帧者在细节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装帧不仅仅是保护内容,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而这套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我平时收藏了一些碑帖影印本,但很少有能将传统美学与实用性结合得如此紧密的。翻阅时,那种仪式感是别的精装或平装书无法比拟的,让人在学习书法时也能享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这种用心做出来的东西,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