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隴縣原子頭》報告是集體勞動的居果,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寶雞市考古工作隊聯閤組建的寶(雞)中(衛)鐵路考古隊原子頭發掘隊編著而成,參加編寫工作的有張天恩、肖琦、劉懷君和陳恩乾同誌。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與曆史背景
第二節 工作簡況
第二章 遺址文化層堆積及基本內涵
第一節 遺址文化層堆積
第二節 遺址基本內涵
第三章 前仰韶時期文化遺存
第四章 仰韶文化遺存
第一節 仰韶文化的分布及分期概況
第二節 第一期文化遺存
第三節 第二期文化遺存
第四節 第三期文化遺存
第五節 第四期文化遺存
第六節 第五期文化遺存
第七節 第六期文化遺存
第五章 龍山文化遺存
第六章 周文化遺存
第七章 漢代文化遺存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遺址
第三節 墓葬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唐代文化遺存
第一節 墓葬
第二節 小結
第九章 宋、金、元、明、清墓葬
第十章 結語
附錶
編後記
英文提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與曆史背景
第二節 工作簡況
第二章 遺址文化層堆積及基本內涵
第一節 遺址文化層堆積
第二節 遺址基本內涵
第三章 前仰韶時期文化遺存
第四章 仰韶文化遺存
第一節 仰韶文化的分布及分期概況
第二節 第一期文化遺存
第三節 第二期文化遺存
第四節 第三期文化遺存
第五節 第四期文化遺存
第六節 第五期文化遺存
第七節 第六期文化遺存
第五章 龍山文化遺存
第六章 周文化遺存
第七章 漢代文化遺存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遺址
第三節 墓葬
第四節 小結
第八章 唐代文化遺存
第一節 墓葬
第二節 小結
第九章 宋、金、元、明、清墓葬
第十章 結語
附錶
編後記
英文提要
精彩書摘
第八章 唐代文化遺存
第一節 墓葬
原子頭遺址的唐代文化遺存發現較多,在發掘區內普遍存在。遺址的第2層主要就是唐代形成的堆積層,處於第1層耕土層之下,壓在第3層漢代文化層之上,厚度約O.2——0.5米,土色深灰,土質疏鬆,內含有較多的唐代磚瓦片和陶器殘片等,但沒有發現完整器物和其他重要遺跡,隻發現瞭這一時期的墓葬41座(附錶六)。
一、概述
墓葬大部分分散在發掘區內,個彆分布在發掘區外的路基之中。因受發掘範圍的限製,無法看清楚墓葬的排列規律,初步能觀察到在發掘區的中、南部分布得比較密集一些,北部則較稀疏。
墓葬的開口位置在第2層下或第2層中(本層未發現重要遺跡,沒有進一步細分小層,故有開口於該層中的墓葬),墓嚮大多數為東西嚮,少量為南北嚮。墓室一般打破遺址的第3、4層,大部分可達原生土。由於後期人類的繼續活動,使部分墓葬遭到破壞,大部分墓室早期塌陷。還存在墓葬早期被盜現象,在M9等略大一些的墓發現過盜洞,隨葬器物幾乎不存。
二、墓葬形製與隨葬器物
(一)墓葬形製
這批唐代墓葬多數為竪穴墓道帶洞室的小型墓,少量為帶天井的中型墓。
大多數墓葬帶長方形竪穴式墓道,墓道底部有斜坡式和颱階式兩種。少數為長斜坡帶天井的墓道,有些有颱階,天井數為1—3個。大部分墓道一端寬,一端窄,有些口窄底寬,個彆墓有甬道,有些甬道上亦有一個天井。墓道長1.3—7.2、寬O.5—1.2米,其中竪穴墓道長在1.3—2.7米之間。
大部分墓葬的洞室口用木闆封門,極個彆用磚土坯或磚或石塊封門。木闆封門的木闆均已腐朽成灰。
前言/序言
隴縣原子頭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隴縣原子頭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