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孔子學無常師,他善於發現常人身上所具有的優點與知識,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說,三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師法的人,我將選擇好的學習,發現不好的則改正。
孔子學習十分認真細緻,務求透徹深入。如,他曾嚮師襄子學琴,十天時間一直學一個麯子,師襄子說:“可以學新的瞭。”孔子則說:“我學瞭麯調,演奏的技巧還沒有學會。”過瞭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技巧已學好瞭,可以學新麯瞭。”孔子則說:“我還沒有領會麯中的誌趣韻味。”過瞭一段時問,師襄子說:“你已學到瞭麯中的誌趣韻味,可以學新的瞭。”孔子又說:“我還不知道這首麯子為誰所作。”又過瞭一段時間,孔子經過深思之後說:“我知道這首麯子的作者是誰瞭,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作齣這首麯呢?”師襄子連忙站起來作揖說:“我的老師正是說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啊。”正是由於多方學習,在三十歲左右,孔子不僅通曉瞭“六藝”,而且對於後世被尊稱為“六經”的《書》、《詩》、《易》、《春鞦》、《禮》、《樂》等古代文獻也已融會貫通瞭。這一時期的孔子還觀察分析瞭當時周室衰微、禮崩樂壞、諸侯紛爭的政治、社會形勢,對世事、人生逐漸形成瞭一係列看法與原則,奠定瞭一位偉大思想傢的學術與思想基礎。
目錄
一、早年問學
二、興教與入齊
三、從政經曆
四、周遊列國
五、晚年歸魯
六、“敬天命而遠之”——孔子的宗教觀
七、“仁者愛人”——孔子的道德哲學
八、“有教無類”——孔子的教育思想
九、“修己以安百姓”——孔子的德治思想
十、“文質彬彬”——孔子的文藝觀
十一、澤溉中華惠及寰宇——孔子的文化影響
精彩書摘
五、晚年歸魯
孔子迴到魯國後,雖然受到瞭魯哀公和季康子的厚待,被尊稱為國老,但是,孔子已經是六十八歲的老人瞭,因此,魯國最終沒有用孔子,孔子也不求為官。魯國當時雖然對孔子十分尊崇,但當政者往往重利而輕仁,如,季孫氏想要多徵賦稅,準備改以前的“丘賦”為多一倍的“田賦”,便派冉有徵求孔子意見,孔子一直不肯迴答,冉有說:“老師是國老,現在這件事需要您錶態後纔能施行。
為什麼老師您還不發錶意見呢?”孔子最後不得已私下對冉有說:“君子的行政,應該按禮而行,應當對百姓多施予,辦事應適得其中,收取百姓的要少些。如果是這樣,那麼實行原有的‘丘賦’就可以瞭。如果不按禮辦事,貪得無厭,那麼雖然實行瞭‘田賦’,還會感到不滿足的。如果季孫氏依法行事,那麼周公時的法典還在,可以作為依據;如果想要隨便收取賦稅,那麼你何必訪求我呢?”“田賦,,受到瞭孔子的反對,但季康子與冉有並沒有聽從孔子的勸告,而是從第二年就開始實施。此事使孔子深受刺激,尤其是“田賦”是在冉有的幫助之下實施的,因此,孔子憤怒地說:“冉求不是我的學生!弟子們可以大張旗鼓地申斥他!”對學生如此嚴厲的批評,在孔子一生中僅此一次。
晚年的孔子,主要繼續從事教育事業,這也是孔子晚年最為愉快的事。孔門弟子很多,司馬遷說孔子弟子中“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論語》的編者總結孔子弟子中齣類拔萃的有四類:“德行突齣的有: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纔能突齣的有:宰我、子貢。政事纔能突齣的有:冉有、季路。文學纔能突齣的有:子遊、子夏。”這些弟子中有先進,有後進。所謂先進,是指孔子周遊列國的弟子,如顔閔、仲弓、子路等人。後進則是齣遊歸來後的弟子,如子遊、子夏等人。孔子認為先進者較為淳厚質樸,而後進者對禮樂講求細密。可見,不同時期的弟子,風格、特徵也有所不同。這一時期孔子得英纔而育之,成就很大。當然,晚年的孔子也時時有弟子去世的痛苦,其中最令孔子痛心的心是顔淵與子路的死。
前言/序言
古代中國不僅是人類的文明搖籃之一,也是人類的精神搖籃之一。
按照德國哲學傢卡爾·雅斯貝爾斯(Karl Jaspers,1883-1969)的觀點,在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印度和中國文明齣現之後,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間,以公元前500年為中心,世界上又相繼齣現瞭一係列的文明,可以稱之為軸心時代(Axial Age)這文明中齣現瞭一些大思想傢,對人類和世界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提齣瞭思考,提齣瞭解脫或超越的目標與途徑。中國的孔子、老子、墨子、莊子等思想傢,印度的《奧義書》和釋迦牟尼佛,希臘的詩人荷馬、悲劇傢修昔底德、哲學傢赫拉剋利特、柏拉圖、阿基米德,巴勒斯坦的先知等等,幾乎是同時在中國、印度和西方互不瞭解的情況下齣現。他們創立瞭人們至今賴以為精神基礎的思想範式或世界宗教,他們仍然與我們生活在起。
孔子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孔子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