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齐白石的篆刻是中国篆刻史中浓重的一笔。在时间上白石老人是距我们较近的一代艺术大师,其诗、书、画、印兼及其人品,堪称五绝。作为一个普通中国老百姓,他把毕生的精力、情感都投入到艺术创造中。精妙脱俗的刀法是促成齐白石先生篆刻艺术如此成功的重要一方面。这本《齐白石篆刻及其刀法》就是介绍齐白石五绝中的一绝——篆刻艺术,并详细说明了齐白石篆刻的刀法。
《齐白石篆刻及其刀法》是中国篆刻技法丛书之一,是专门为介绍齐白石老人的篆刻以及其章法而编辑出版的。齐白石篆刻表现的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一种教化之外的野趣。齐白石以质朴、健康、清新、雄肆的阳刚之风,为中国篆刻艺术的表现领域开拓了崭新的一面。所以齐白石的篆刻艺术非常值得广大读者去欣赏,而他的刀法作为篆刻艺术生命的表现手段,也同样值得读者朋友们去研究欣赏。本书中,编者首先在第一章中简要地阐述了齐白石篆刻艺术,使读者能够对齐白石先生的篆刻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剩下的两章中,编者分别具体地介绍了齐白石先生的篆刻艺术中的基本画法的笔法与刀法,他的篆刻中所包含的刀法,以及用笔、用刀与结字、章法之间的关系。总之,西冷印社出版的这本书,旨在选取一些齐白石先生有代表性的作品,辅以例图剖析,适当以文字阐述其重要特征,给篆刻初学者,或有兴趣的研究者以参考。
目录
一、齐白石篆刻艺术简述
二、基本点画的笔法与刀法
(一)点的变化
(1)短点
(2)长点
(3)三角点
(4)折点
(5)两点并列
①两点横排(叠排)
②八字点
(6)三点水
(7)四点并置
①四横点
②火字点
③四点叠排
④四角对称点
(8)多点组合
(二)横的变化
(1)单横
(2)二横或三横
(3)多横组合
(4)横画不横
(三)竖的变化
(1)单竖
(2)二竖
(3)三竖
(4)多竖
(5)竖画不直
(6)以弧作竖
(四)斜、弧、折、曲、叉的变化
(1)斜画
(2)弧画
(3)折画
(4)曲画
(5)弧折(或折弧)
(6)叉笔
(五)“口”字的变化
(1)方框口
(2)方中有圆口
(3)圆形口
(六)边界的笔法与刀法
(1)朱文边
(2)白文一条边
(3)白文宽边
(4)朱文宽边
(5)缺角边
(6)残边
(7)借边、借格
(8)特殊形状的边
……
前言/序言
代序
有印章的诞生,便有了刀法,有了多样的刀法,方使优秀的印章艺术有了催生剂。也可说刀法是产生印章艺术耐人寻味的重要手段与条件之一。
远在印章肇始阶段有图纹线条的陶拍,它的制成,绝大多数就是依赖于刀的刻制而成,不过那时的刀法较为简单粗糙。
历史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作为表达官私或吉语内容玺印的载体,虽然制作手段多是翻铸青铜而成,然亦可窥见在印模中用刀镌刻的痕迹,有少数玉、石等玺印中,则是直接用刀刻凿琢而成。秦汉之际,官私印、吉语印大兴,制作手段仍以翻铸为多,然亦有不少是由刀直接凿琢刻制而成。“急就章”的官印、清润的玉印和一些殉葬印等,刀法显露,匆匆刻就,文字表达,方正中有变化,用刀生涩硬朗或润秀,却使印面产生一种生动别致之趣。到了宋元时期,文人参与篆刻活动,如米芾、赵孟烦、吾丘衍等,他们多只重视书写印稿,而交与印工把刻,拘于字形,刀法显露不多。而真正对篆刻刀法重视,则是石质印材的引用,石质印章清脆松软,适于刀刻,于是元末明初的王冕、文彭用刀之法,开始进入不自觉到自觉的新阶段。
由于文人治印,他们对篆书构成与运笔之理的理解,用刀刻字来表现线条之美,使他们自篆自刻,避免了印工的拘泥而显得更为自由。当他们较为熟练地掌握这种技巧后,更能审石度势,自由、自在、自觉地表现他们的个性与审美要求。明代文何(文彭、何震)以后,文人篆刻家的创作面貌,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局面。由于各种不同个性的刀法的产生,随之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使篆刻园地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又一个篆刻印章史上繁荣兴盛的时代。
篆刻艺术组成的主要因素是字法、章法、刀法,三者之中显得最为活跃的要算刀法了。章法总其势,字法依势结字和线条的组织与笔墨的表现,刀法则是赋予表达之功,它是篆刻艺术生命力的主要表现手段。刀法的个性表现极强,表现得好,则个人风貌出之,反之则逊色。故又可说是形成各种风格流派的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王冕与文彭时,始用石章刻印,刀法起于摸索阶段。用双刀刻成一线,主要是传达线条的质量感,线重于刀,刀隐于线。
何震时已开始刻印中的用刀,《印人传》中称:“以猛利参者,何雪渔。”
苏宣、汪关、朱简等人,一面继承文何之用刀,同时又力避文何,另求新径。
苏宣生于文何之后,曾受文彭指导,然其用刀更近于何震,印作格局壮伟,用刀强调力度的表达。
汪关治印,刀法承文何,善用冲刀表现光洁圆润的笔意,白文时有并笔,强化了印面的浑厚感。朱文细劲清雅,《印人传》评日:“以和平参者汪尹子(关)。”
朱简是明代第一位采用古玺形式作印的人。其用刀别于文何用长切法,首开碎切法,一条线往往是用多次切刀衔接而成,表现出用笔的顿挫起伏的意趣。并提出“使刀如使笔”的印论。
清代印人各承明代刀法,兼收并蓄,各有发展,各异其趣,形成各种不同流派。
以丁敬身为代表的的浙派,取汉印为模式,参以隶意,章法工稳,又不拘一格,面目众多,刀法承朱简之碎切法,形成苍浑朴茂,古拙峻峭之风,富有金石味,一洗娇柔妩媚之态。后继者有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后七人皆各取丁敬新面之一翼而加以发挥完善之,而小易运其趣,蒋仁得其醇,黄易承其秀,奚冈取其质,豫钟扬其工,鸿寿用其雄,之琛精其熟,惜晚期作品多呈定式、趋僵化。钱松承而有变,总结前人经验,开创一种切中带削的新了刀法,线条立体感很强。很富的味,令人玩赏无穷。
……
齐白石篆刻及其刀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齐白石篆刻及其刀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