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傢編著。書中介紹瞭地鱉蟲的生物學特性、藥用價值、養殖設施建造、引種與采種方法、飼養管理、病蟲害防治及采收與加工炮製等。適於地鱉蟲養殖人員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一、概述
(一)地鱉蟲在動物分類學上的位置
(二)中醫藥學文獻對地鱉蟲的論述
二、常見地鱉蟲的形態特徵及生物學習性
(一)中華真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二)雲南真地鱉Eupolyphaga yunnensis Chopard
(三)西藏真地鱉Eupolyphaga thibetana Chopard
(四)稠斑真地鱉Eupolyphaga densiguttata Wu etFeng
(五)雲南擬地鱉Eupolyphaga yunnensis Wu et Feng
(六)冀地鱉Polyphaga plancya Bolivar
(七)金邊地鱉Opisthoplata orientalis Burm
(八)黑胸大蠊Poriplaneta fuliginosa Serville
(九)斑蠊Neostylopyga rhombifolio(Stall)
(十)大彎翅蠊Panosthia angustiponnis Migae
三、地鱉蟲的藥用價值
四、地鱉蟲的采集與引種
(一)采集環境及時間
(二)采集方法及使用工具
(三)引種及選優復壯
(四)采集和引進地鱉蟲的注意事項
五、地鱉蟲的飼養
(一)飼養地鱉蟲的環境與條件
(二)地鱉蟲的簡易飼養方法
(三)地鱉蟲的飼養方式
(四)建立飼養檔案
六、飼養用具的類彆及管理操作方法
(一)飼養設備的結構及建造
(二)蜜蜂與地鱉蟲聯閤飼養法
(三)改進飼養方法和擴大飼料來源的探討
七、藥用地鱉蟲的采收及加工炮製
(一)采收
(二)加工炮製
八、地鱉蟲病、蟲害及天敵的治理措施
(一)蟲害
(二)病害
(三)其他天敵
後記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二、常見地鱉蟲的形態特徵及生物學習性
1.形態特徵
(一)中華真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1)雌成蟲 身體扁平,橢圓形,背部稍隆起似鍋蓋。體長30~35毫米,體寬25~30毫米。背麵赤褐色至黑褐色,稍有灰藍色光澤,不同生活環境中的個體顔色有變異(經乾燥後的蟲體色稍深,無光澤);腹麵棕褐色。頭小,隱於前胸下,覓食時則伸齣,並可見其頸,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前後粗細相等。復眼大,明顯可見,呈腎形,凹陷的一側圍繞於觸角基部,2個單眼位於兩復眼之間的上方。前胸背闆前狹後寬,接近三角形,中間有由微小刻點組成的花紋,中胸及後胸較狹窄,兩側及外後角嚮下方延伸。腹部9節,第一腹闆被後胸背闆所掩蓋,因而隻見中間較短部分,第二至第七節寬狹近相等,第八節及第九節嚮內收縮。肛上闆較扁,後緣直,中間部位有一小切口;腹部末端有較小的尾須1對。胸部的3對足較發達,基節粗壯,隱藏於胸部腹麵的基節窩裏,腿節長,呈筒形,脛節多刺,前、中、後足的跗節都是5節,末端有爪1對,無爪墊。
(2)雄成蟲 身體顔色比雌蟲淺,呈淡褐色,身上無灰藍色光澤,但體錶較雌蟲鮮艷,被有縴毛。體長30~35毫米,寬15~20毫米。頭略小於雌性,觸角明顯粗壯。前胸背闆色較深,寬大於長,前緣略呈弓形,3對胸足略細於雌性,脛節上的刺也較長。翅2對,較發達,將中胸以下的各部位覆蓋於翅下,前翅革質,脈紋清楚可見,後翅膜質,半透明,翅脈黃褐色,平時似扇摺疊於前翅下。腹部末端上方有尾須1對,其下方有2個較短的腹刺。
……
前言/序言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實施的“星火計劃”,其目的是把科學技術引嚮農村,以振興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改革,意義深遠。
實施“星火計劃”的目標之一是,在農村知識青年中培訓一批技術骨乾和鄉鎮企業骨乾,使之掌握一二門先進的適用技術或基本的鄉鎮企業管理知識。為此,亟需齣版《"星火計劃"叢書》,以保證教學質量。
中國齣版工作者協會科技齣版工作委員會主動提齣願意組織全國各科技齣版社共同協作齣版《"星火計劃"叢書》,為“星火計劃”服務。據此,國傢科委決定委托中國齣版工作者協會科技齣版工作委員會組織齣版《全國"星火計劃"叢書》,並要求齣版物科學性、針對性強,覆蓋麵廣,理論聯係實際,文字通俗易懂。
願《全國"星火計劃"叢書》的齣版能促進科技的“星火”在廣大農村逐漸形成“燎原”之勢。同時,我們也希望廣大讀者對《全國"星火計劃"叢書》的不足之處乃至缺點、錯誤提齣批評和建議,以便不斷改進提高。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藥用地鱉蟲養殖(修訂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