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

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莉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艺术歌曲
  • 中国经典
  • 声乐
  • 音乐
  • 教材
  • 下册
  • 合唱
  • 民族音乐
  • 音乐教育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音乐出版社
ISBN:9787103051061
商品编码:10543059499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页数:379

具体描述

作  者:汪莉 主编 定  价:82 出 版 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01日 页  数:379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3051061 1.春野(1956)
2.爱人送我向日葵(1961)
3.轻笑(1955)
4.秋花秋蝶(1955)
5.悯农(1984)
6.乌夜啼(1986)
7.我站在铁索桥上(1959)
8.行路难(1983)
9.秋之歌(杜牧绝句三首,1962)
(1)山行
(2)南陵道中
(3)寄扬州韩绰判官
10.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之一,1979)
11.牵牛花(1981)
12.飞蛾(1968)
13.站在麦田边的姑娘(约20世纪50年代)
14.岩口滴水(1958)
15.春晓(《唐诗三首》之一,1981)
16.枫桥夜泊(《唐诗三首》之二,1981)
17.森林,蓝色的梦(1982)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中国经典艺术歌曲》分为上下两册,共100首艺术歌曲。按照年代划分,上册从1922年至1949年以前,下册从1949年至本世纪初。每首歌曲的歌词均采用汉语、汉语拼音对照的形式,每首歌曲都带有作曲家的背景材料及歌曲创作信息。每首歌曲都带有钢琴伴奏或其他乐器助奏。绝大部分歌曲都配有演唱示范,便于读者学习和欣赏。 汪莉 主编 汪莉,女高音歌唱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柏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8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仲伟教授。毕业后多年接受周美玉教授指导。1993年在沈湘、李晋玮教授声乐大师班学习;1998年赴德国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进修访问;2002年在意大利费拉罗靠前声乐大师班学习。
汪莉教授长期专注于艺术歌曲的研究和演唱。从20世纪80年代末,跟随有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张肖虎先生开始研究中国艺术歌曲,并于1993年发表研究成果《我国三四十年代艺术歌曲的探讨》(《中国音乐》1993年04期)。1998年至1999年赴德国访问期间,特别研等

好的,这里为您撰写一份图书简介,内容关于一本名为《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吟诵》的书籍,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的内容。 --- 图书名称:《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吟诵》 引言:穿越千年的文化回响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中最璀璨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文学的巅峰,更是我们民族精神与情感的深沉表达。从先秦的《诗经》到唐诗的雄浑、宋词的婉约,再到元曲的灵动,这些文字凝聚了古代文人对宇宙、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与细腻感悟。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是哲学的载体,更是我们情感沟通的桥梁。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吟诵》一书,旨在带领读者走入这个浩瀚而迷人的精神世界。我们深知,单纯的文字阅读往往难以完全捕捉诗词的精髓,尤其是它们在古代社会中承载的音乐性与现场感。因此,本书不仅注重对诗词文本的深度解析,更强调引导读者体会其内在的韵律美、音乐性以及朗诵时的情感共鸣。 第一编:诗词源流与时代风貌 本书的开篇,将为读者构建一幅清晰的中国古典诗词发展脉络图。我们不满足于简单的罗列朝代和代表作家,而是着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形态、思想流变如何深刻影响了诗词的题材、风格与语言特色。 一、先秦的质朴与民风:《诗经》与楚辞的奠基 我们将详细考察《诗经》中“风、雅、颂”的结构及其社会功能。从田园劳作的朴素情感,到宫廷宴饮的颂歌,再到对社会不公的讽喻,展现了早期中国诗歌的原始生命力。随后,我们将转向《楚辞》,探讨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如何以瑰丽的想象和独特的香草美人意象,为后世的抒情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汉魏风骨与盛唐气象 汉代的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文人创作的“建安风骨”则充满了对乱世的慷慨悲歌。本书将重点分析曹植、曹丕等人的作品中体现的“慷慨悲凉”之气。 进入唐代,诗歌创作达到空前的高度。我们将围绕“初唐的变革、盛唐的辉煌、中唐的沉郁、晚唐的感伤”四个阶段,细致剖析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维的诗中有画、白居易的通俗易懂。例如,解析盛唐诗人如何将边塞的壮阔、山水的空灵融入诗句,塑造出积极昂扬的时代精神。 三、宋词的精微与元曲的通俗 宋代,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以其更贴近个体情感的细腻笔触占据了文学史的中心。我们将探讨宋词如何从宴饮的“艳科”发展为可以承载哲理思辨和家国情怀的文学形式。柳永的市井风情、苏轼的旷达超脱、李清照的婉约哀愁,以及辛弃疾的慷慨激昂,都将作为重点个案进行深入剖析。 元曲的兴起则标志着文学语言更加贴近口语和生活。本书将展现散曲和杂剧中的俚俗之美,以及它们在反映市井生活、表达民间疾苦方面的独特贡献。 第二编:诗词的审美范畴与鉴赏要义 理解古典诗词,需要掌握其独特的审美标准。本编将从多个维度拆解诗词的艺术魅力。 一、意境的营造:情与景的交融 古典诗词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的创造。意境并非简单的景物描摹,而是情思与自然景象的完美融合。我们将通过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类千古名句,讲解诗人如何运用白描、烘托、象征等手法,使读者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内,感受到无限的想象张力。 二、格律声韵:诗词的音乐性探究 古典诗词的格律是其艺术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平仄、对仗要求,以及词牌的基本格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这些严格的声律规则如何反过来服务于情感的表达,例如,平仄的交错如何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从而增强诗句的感染力。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锤炼的艺术 从比、兴到对仗、用典,古典诗词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我们将精选典型范例,剖析比喻、拟人、夸张、反衬等手法的妙用。重点分析“典故”的使用,阐释它们如何以极简的篇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方能领会其中深意。 第三编:实践:古典诗词的吟诵与体悟 阅读诗词是输入,而吟诵则是重要的输出和体悟过程。本书的特色在于强调“声音的回归”。 一、吟诵的入门技巧 吟诵并非简单的朗读,它融合了传统戏曲和民间说唱的元素,追求声调的抑扬和节奏的舒展。本书将提供入门指南,讲解如何把握诗句的停顿、气息的运用以及声调的起伏。我们将指导读者分辨不同题材诗歌(如边塞诗的雄壮、闺怨诗的低回)应采用的吟诵基调。 二、名篇示范与跟诵练习 本部分精选了不同体裁的代表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每篇都配有详细的注释、鉴赏要点,以及针对性的吟诵指导建议,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原汁原味的古代“听觉体验”。通过反复的诵读,读者能够真正将诗词的意境“唱”入心脾,体会古人“一字之工,千古流传”的匠心所在。 结语: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的对话 古典诗词并非尘封的古董,它们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希望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古人的才情,更能从中汲取面对当代生活挑战的勇气与智慧。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重拾对古典韵律的敏感,是对心灵的滋养,也是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吟诵》—— 开启您的声音之旅,重温汉字的神奇魔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大的一个阅读“意外”!我原本是对这类书籍不怎么感冒的,总觉得要么太枯燥,要么就是一些陈旧的东西。但这次,我真的被打动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很有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和印刷,看得出来是精心制作的。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收录的歌曲,虽然都是经典,但却有一种“新鲜感”。可能是在歌曲的编排上,或者是在乐谱的呈现方式上,都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使得这些经典的旋律在当下听起来依然不会过时,反而更加耐人寻味。我特别喜欢《思念》,这首歌的旋律本身就很凄美,而书中的编配,让那种思念之情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甚至在听的时候,感觉自己也回到了曾经有过刻骨铭心思念的时刻。 而且,这本书的文字部分,也写得相当有水平。它没有滥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朴实而真诚的语言,讲述每一首歌曲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时候是关于创作的艰辛,有时候是关于情感的表达,但都能够触动人心。我了解到,《小路》这首歌,竟然有如此动人的创作背景,让我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多了一份敬意和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觉得,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是因为旋律,更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而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些价值完美地呈现给了读者。

评分

坦白说,我买《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的时候,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就是市面上常见的那些歌曲的简单集合。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的分量感十足,厚厚一本,拿在手里就觉得内容很丰富。打开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歌曲,更是一种情感的梳理和历史的沉淀。 这本书的歌曲选择,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主题的作品,而且很多都是我非常喜欢但很难找到完整、权威乐谱的歌曲。我特别喜欢里面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的旋律总是能勾起我对远方的美好向往,而书中的版本,配器也非常丰富,不仅仅是简单的钢琴伴奏,还有一些交响乐的编配,听起来格外的饱满和动人。 此外,书中对歌曲的介绍也做得相当到位。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曲作者信息,还包括了歌曲创作的背景、历史意义,甚至是一些演唱上的要点。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实在是太有价值了。我能够通过这些介绍,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旋律。我曾试着唱过几首,发现在理解了歌曲背后的故事后,演唱时更能找到那种情感的共鸣,声音里也多了一份真挚。这本书,让我觉得每一次的翻阅,都是一次与经典对话的旅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

评分

这本《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真的让我惊艳!我原本只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想着能找到几首耳熟能详的老歌,没想到它简直是一座宝藏。从翻开第一页起,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歌曲的编排非常有心思,不仅照顾到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更巧妙地将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优秀的作品穿插其中,让人在熟悉感中收获惊喜。 书中的乐谱清晰、准确,无论是对声乐演唱者还是器乐演奏者来说,都是极好的参考资料。我尤其欣赏它对歌曲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介绍。有时候,当我们仅仅是哼唱旋律时,会忽略了歌曲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和故事。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为每一首歌曲注入了灵魂。我读到关于《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时,那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仿佛扑面而来;读到《我爱你,中国》的背后,又感受到了作者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这些背景故事,让我在演唱或演奏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歌曲的情感,使得每一次的演绎都充满了生命力。 这本书不仅仅是音乐的集合,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它收录的作品,很多都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承载着时代的记忆和民族的情感。我能够从中找到许多在回忆中模糊了但依旧珍贵的旋律,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些青涩的学生时代,回到了那些充满激情的岁月。当我一个人静静地翻阅,时而低声哼唱,时而沉浸在文字的叙述中,那种内心的充实感和感动,是任何其他方式都无法给予的。这不仅仅是一本歌曲集,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一份文化的传承。

评分

《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难题!最近在准备一个声乐比赛,一直想找一些既有深度又有一定挑战性的中国艺术歌曲,结果在各种渠道寻寻觅觅,总觉得差了点什么。直到看到这本书,我才确信,我想要的,它都有。这本书的选曲非常独到,不是那种烂大街的口水歌,而是真正能够体现中国艺术歌曲的精髓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里面的歌曲,有很多我之前听过但不知道名字的,也有一些是第一次接触,但旋律一响起,就立刻抓住了我的心。例如《绒花》,那优美而深情的旋律,仿佛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潸然泪下。而《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改编和编配,在保留了原有的经典韵味的同时,又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在演唱时能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用心。乐谱清晰易读,标注也很详细,这对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歌唱者来说都非常友好。而且,书中还附带了一些歌曲的演唱建议和技巧分析,这对于我这种在备赛阶段需要精益求精的选手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气息的运用、情感的表达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歌曲集,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声乐老师,在默默地指导着我的进步。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音乐一直怀有浓厚兴趣的听众,《中国经典艺术歌曲下册》这本书,无疑是一份非常珍贵的馈赠。它不仅仅是一本歌曲集,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中国近现代音乐画卷,用最动听的旋律,讲述着时代的故事,抒发着民族的情感。 书中的选曲,非常具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我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旋律,比如《游击队歌》,这首歌充满了力量和激情,我从小就能哼唱,而在这本书里,我不仅能看到清晰的乐谱,还能了解到它创作的历史背景,原来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了鼓舞斗志而创作的。这种了解,让我在重温这首歌时,多了一份对历史的敬畏。 而书中也收录了一些相对比较小众,但同样非常动听的歌曲,比如《牧羊曲》,那悠扬的旋律,仿佛能带我置身于辽阔的草原,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牧羊人的宁静。书中的乐谱清晰准确,无论是作为演唱者还是欣赏者,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更让我欣喜的是,书中还附带了对歌曲的简要赏析,从音乐性的角度和情感表达的角度,都做了很好的解读,这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对这些艺术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代的音乐洗礼。每一首歌曲,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星空中,而这本书,就是一位耐心的向导,引领我一一欣赏这些闪耀的光芒。它不仅满足了我对音乐的喜爱,更让我对中国的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情感连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