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伯罗奔尼撒战争 | 作者 | 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 |
| 定价 | 79.00元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777541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430000 | 页码 | 616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公元前5世纪末的近三十年里,古典世界被一场冲突撕扯得四分五裂,那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在其历史背景之下,这场战争的戏剧性、决定性和毁灭性可以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希腊人同室操戈:一方是雅典人,他们拥有辉煌的殖民帝国、民主制与政治权利的丰富传统,以及光辉璀璨的文化成就;一方是军国主义、寡头统治的斯巴达。这场战争带来了一个的残暴时代,一度管束着希腊战争行为的粗糙法则也遭到悍然违背,致使生命和财产受到极大损失,派系斗争和阶级矛盾大大激化,希腊政治向民主制发展的趋势遭到逆转。曾经奠定了希腊文明基础的习惯、体制、信仰和约束无不土崩瓦解。 |
| 作者简介 | |
| 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1932-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古典学与历史学斯特林教席荣誉退休教授,古希腊历史研究的学者,1958年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颁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05年当选为该年度杰弗逊人文大师,著有《雅典帝国的灭亡》(1987)、《沉睡中的美国》(2000)、《西方的遗产》(2000)、《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2003)等,新作品《修昔底德》由维京出版社推出。 陆大鹏,英德译者,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代表译作“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等。 |
| 目录 | |
| 部 通往战争的道路 激烈的竞争(前479—前439) “发生在一个遥远国度的争吵”(前436—前433) 雅典登场(前433—前432) 战争的抉择(前432) 第二部 伯里克利战争 战争的目标与资源(前432—前431) 底比斯人进攻普拉蒂亚(前431) 瘟疫(前430—前429) 伯里克利的后时光(前429) 雅典帝国内部的叛乱(前428—前427) 恐怖和冒险(前427) 第三部 新的战略 德摩斯梯尼和新战略(前426) 皮洛斯和斯法克特里亚岛(前425) 雅典的攻势:墨伽拉与德里昂(前424) 伯拉西达的色雷斯战役(前424—前423) 和平降临(前422—前421) 第四部 虚假的和平 和平瓦解(前421—前420) 雅典与阿尔戈斯的联盟(前420—前418) 曼丁尼亚战役(前418) 曼丁尼亚战役之后: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与政策 (前418—前416) 第五部 西西里岛的灾难 决策(前416—前415) 本土战线和初的战役(前415) 次进攻叙拉古(前415) 叙拉古攻防战(前414) 围城者被围(前414—前413) 战败与毁灭(前413) 第六部 雅典帝国与雅典城的革命 灾难之后(前413—前412) 爱琴海的战火(前412—前411) 革命运动(前411) 政变(前411) “四百人”掌权(前411) “五千人”(前411) 赫勒斯滂海峡的战火(前411—前410) 第七部 雅典的陷落 民主制的恢复(前410—前409) 亚西比德归来(前409—前408) 亚西比德的垮台,小居鲁士和吕山德(前408—前406) 阿吉纽西战役(前406) 雅典陷落(前405—前404) |
| 编辑推荐 | |
| 这是一部生动有趣、可读性极强的叙述史,精雕细琢地描摹了一个业已消逝的世界,并给予其应得的尊重。《伯罗奔尼撒战争》记述了一个伟大帝国的兴衰沉浮,展示了人类历史中智慧与机遇的交互作用、卓越个人和广大群众在决定历史走向时扮演的角色,领导人的潜力以及他们必然受到的局限。卡根精彩地复原了古典时代一些著名的军事战役,从雅典人误入歧途的西西里远征,到斯巴达人在阿哥斯波塔米令人震惊的辉煌胜利,生动地把握了战争动态,把故事讲得扣人心弦。 《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崭新的视角审视了西方文明的一个关键时刻,研究古希腊历史的唐纳德·卡根依靠其对修昔底德、色诺芬、普鲁塔克等人的作品,希腊碑铭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19、20世纪的一些重要文献的分析研究,完成了这样一部供普通读者阅读的单卷本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并且解决了读者阅读修昔底德著作所面临的问题。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
第一段 这本书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一场盛宴!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尤其欣赏他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决策过程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罗列战役的结果,更是探讨了政治、社会结构如何塑造了战争的走向。那种抽丝剥茧的论证方式,严谨而又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读罢全书,对古代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些看似简单的冲突背后,实则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人性博弈。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史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权力、背叛与荣耀的史诗。
评分第二段 说实话,起初我对涉及如此宏大战争史的著作有些畏惧,总担心会陷入枯燥的年代记和兵力对比中。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他巧妙地将宏大的战略布局与前线士兵的微观体验穿插起来,使得整体阅读体验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关键的转折点时,那种悬念的营造,简直比最精彩的小说还要扣人心弦。我常常在想,如果当时的决策者们能有这样一位客观且深刻的记录者,历史或许会有不同的走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为何如此”而非仅仅“发生了什么”的绝佳框架。
评分第五段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古典的庄重感,但绝不晦涩。它成功地将严谨的学术研究转化成了一部引人入胜的故事,节奏控制得如同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时而激昂澎湃,时而低沉内省。我发现自己被卷入了那种史诗般的悲剧氛围中,感受着城邦兴衰的巨大惯性。每一次战役的描述,都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和兵力部署,更像是对人性弱点和集体疯狂的一次次深度扫描。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参与了一场漫长而又痛苦的辩论,关于荣耀、生存与文明的本质。这是一部真正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体悟。
评分第四段 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古典世界政治哲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以极其清晰的脉络梳理了雅典的僭主政治与斯巴达的寡头体制在面对共同危机时的内在张力与相互作用。作者对细节的掌控令人咋舌,无论是外交辞令的微妙之处,还是后勤补给线的战略意义,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信息战和公众舆论操纵的分析,这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如此成熟和具有破坏性,让人不得不感慨历史的循环往复。这本书的注释和附录也做得极为专业,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评分第三段 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来消化这本书中蕴含的深厚信息量。它不仅仅是关于军事行动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城邦精神、民主的局限以及理想主义在残酷现实面前如何崩塌的深刻反思。作者的学术功底毋庸置疑,每一个论断都有详实可靠的史料支撑,但最让我佩服的是他那种近乎悲悯的同理心。他没有简单地将任何一方塑造成绝对的善或恶,而是展现了在极端压力下,即便是最光辉的文明也会做出令人痛惜的抉择。这使得历史的教训不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带着血与泪的真实警示,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第二次購買了。
评分特别值得,经典书籍,值得收藏,品相好,物流快,赞美!
评分给力的活动,就是还要抢的,可惜有几本没抢到
评分书还没看。不过角有破损!!
评分甲骨文精品图片,喜欢,收藏着慢慢看
评分好书,很棒,值得珍藏。
评分买了好多好多好多书,摆成一排看着都爽???
评分已经多次购买了,这次正好赶上活动,很优惠
评分书还没看。不过角有破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