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

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
图书标签:
  • 密码学
  • 安全芯片
  • 侧信道攻击
  • 硬件安全
  • 嵌入式安全
  • 信息安全
  • 芯片设计
  • 安全工程
  • 密码分析
  • 物理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教育考试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93258
商品编码:10377907186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无 著作 李慧云 等 编者 定  价:45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1日 页  数:105 装  帧:平装 ISBN:9787030393258 《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由李慧云等编著的。随着信息安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密码安全芯片的攻击方法得到了比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且也给商业产品带来了实际的安全威胁。目前大多数密码集成电路产品所能采用的安全措施是有限的,一方面受成本制约,一方面也受保护方法研究不成熟的原因。《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着重探讨密码安全芯片受到的侧信道攻击,与相应的安全措施与安全评估方法。 前言
第1章 信息安全简介
1.1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2 密码学
1.2.1 对称加密与公钥加密
1.2.2 分组密码与流密码
1.2.3 密码算法的保密与密钥的保密
1.3 密码设备
1.4 侧信道分析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 通用密码算法
2.1 对称算法
2.1.1 DES算法
2.1.2 AES算法
2.2 公开密钥算法
2.2.1 RSA算法
2.2.2 ECC算法
参考文献
第3章 侧信道分析的分类与半导体物理基础
3.1 侧信道攻击分类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李慧云、李大为、罗鹏、尹旭程编著的《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着重探讨密码安全芯片受到的侧信道攻击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与安全评估方法。**章为信息安全简介;第2章介绍通用密码算法,包括对称算法(DES、AES)和公开密钥算法(RSA、ECC),这些算法实现是侧信道分析攻击的对象;第3章介绍侧信道分析的分类与半导体物理基础;第4章介绍时序攻击;第5章介绍功耗攻击;第6章介绍电磁攻击;第7章讲述侧信道技术与其他密码分析技术的结合应用;第8章讨论侧信道技术的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可供密码安全芯片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科学研究人员参考,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生可将本书作为补充读物。

《数字世界中的隐形哨兵:现代加密技术与安全通信深度解析》 在这纷繁复杂的数字时代,信息如同血液般在社会各处流淌,其安全性直接关乎着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乃至国家安全。从我们每日使用的智能手机,到支撑全球经济运转的金融系统,再到保障国家命脉的网络基础设施,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坚实的加密技术和严密的安全通信保障。本书《数字世界中的隐形哨兵:现代加密技术与安全通信深度解析》将带您深入探索这些“隐形哨兵”的工作原理,揭示它们如何不动声色地守护着我们的数字世界,并前瞻性地展望未来的安全挑战与应对之道。 本书并非旨在探讨某一特定硬件设备或某种攻击向量的微观细节,而是聚焦于构建数字信任基石的宏观理念与技术体系。我们将从加密技术的基石——密码学出发,为您梳理其发展脉络与核心思想。从古老的凯撒密码,到现代信息安全领域不可或缺的公钥基础设施(PKI),我们将一步步剖析各种加密算法的数学原理与应用场景。本书将详细介绍对称加密(如AES)与非对称加密(如RSA)的工作机制,阐释其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协同工作,构建安全的通信链路。我们将深入理解哈希函数在数据完整性校验中的作用,以及数字签名如何确保信息的不可否认性。 在理解了密码学的基本原理之后,本书将重点转向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TLS/SSL协议,作为保障Web通信安全的基石,其复杂的握手过程、密钥交换机制以及加密套件的选择,都将得到详尽的解读。我们将分析HTTPS如何抵御中间人攻击,保障用户在浏览网页时的数据隐私。同样,VPN(虚拟私人网络)技术,作为实现远程安全访问和数据隧道化的关键手段,其工作原理、不同协议(如OpenVPN、IPsec)的特性与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有效保护网络通信的私密性,也将是本书探讨的重要内容。此外,本书还将触及其他重要的安全通信协议,例如SSH(安全Shell)在远程服务器管理中的应用,以及VoIP(网络电话)和即时通讯应用中的端到端加密技术。 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在数字世界中,区分“谁”是谁,并限制“谁”能访问“什么”资源,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首要步骤。我们将深入探讨多种身份认证机制,从传统的用户名/密码验证,到更加安全的双因素认证(2FA)和多因素认证(MFA)。本书将解析OAuth 2.0等授权框架,说明它们如何在不泄露用户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实现第三方应用的安全访问。我们还会探讨单点登录(SSO)技术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同时保持高度安全性。此外,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以及更精细的属性基访问控制(ABAC),将为您提供构建强大访问控制策略的理论基础。 除了技术原理,本书还将关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数据存储的安全,例如数据库加密、文件加密以及云存储安全,将是重点讨论的领域。我们将探讨如何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和匿名化处理,以满足日益严格的隐私法规要求。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如隐私泄露风险、数据滥用以及追踪技术,也将被提及,并介绍差分隐私等前沿技术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发挥作用。本书还会关注隐私增强技术(PETs),例如零知识证明(ZKP)在不暴露原始信息的情况下验证信息真实性的潜力,以及同态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在允许在加密数据上直接进行计算的革命性前景。 展望未来,本书将积极探讨新兴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AI)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既是防御的利器,也可能成为攻击的新手段。我们将分析AI在威胁检测、恶意软件分析和安全自动化方面的潜力,同时也警惕AI被用于生成更具欺骗性的钓鱼邮件或更复杂的网络攻击。物联网(IoT)设备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安全漏洞,本书将探讨如何为海量、异构的IoT设备构建安全的通信和管理体系。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构建更安全的分布式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本书将简要介绍其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 《数字世界中的隐形哨兵:现代加密技术与安全通信深度解析》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且深入的安全认知框架。本书适合于对信息安全、网络通信、软件开发、系统管理以及数据隐私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无论您是希望提升自身在数字世界中的安全素养,还是致力于构建更安全的数字产品与服务,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南,帮助您理解并驾驭这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中的安全难题。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对核心概念的深入浅出讲解,对关键技术的全面覆盖,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前瞻性洞察,最终目标是赋能读者,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安全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构建更可靠的数字屏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物联网安全的发展,而“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探索。在物联网设备日益普及的今天,许多设备都内置了传感器、微处理器等,这些核心部件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健性。特别是那些存储敏感数据,如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凭证等设备,其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了解到,传统的软件加密在面对一些物理层面的攻击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密码安全芯片,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生的,它将加密算法硬化在芯片内部,提供了一种更加可靠的硬件级保护。但是,即使有强大的密码安全芯片,它们也并非完全无懈可击。侧信道技术,作为一个听起来就充满技术含量的词语,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侧信道”能够被利用?是芯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微小电磁辐射?还是执行指令时消耗的电能波动?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是如何被捕捉和利用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堵住”这些侧信道的有效方法,让我的物联网设备真正做到固若金汤,不再成为安全的“短板”。

评分

当我看到“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思绪立刻被拉到了信息安全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作为一名对硬件安全和攻击技术都抱有极大兴趣的读者,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认为,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固然重要,但如果底层硬件防护薄弱,那么再复杂的算法也可能形同虚设。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深入了解密码安全芯片的设计原理和实现细节。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使得它们能够如此安全地存储和处理敏感数据?它们是否引入了特殊的硬件隔离机制,或者采用了特殊的加密硬件加速器?而“侧信道技术”则更是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我理解这是一种不直接攻击加密算法本身,而是通过监测芯片运行时的物理特征来获取信息的攻击方式。我迫切地想知道,这些“侧信道”究竟包含哪些信息?是功耗曲线上的细微波动,还是电磁辐射的特定模式?以及,攻击者是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信号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具体的攻击实例和详细的分析过程,让我对侧信道攻击的威胁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学习如何从设计层面去防范这些攻击,打造出真正“铜墙铁壁”的安全芯片。

评分

作为一名对底层安全技术颇感兴趣的爱好者,我对“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这个书名感到非常兴奋。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名词的堆砌,更像是一扇通往信息安全“心脏”的大门。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安全往往体现在最基础的硬件层面,而密码安全芯片正是构建安全体系的基石。我期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关于现代密码安全芯片的设计哲学,比如,它们是如何在物理上实现加密算法的安全存储和高效执行的?是否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材料、制造工艺,亦或是架构上的创新?而“侧信道技术”则更是让我浮想联翩。它似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攻击方式,不依赖于传统的暴力破解或漏洞利用,而是从芯片工作时产生的“副作用”下手。我非常想知道,具体的侧信道攻击有哪些类型?例如,功耗分析攻击、电磁辐射分析攻击,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更关键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性的防御思路。如何才能设计出对这些侧信道攻击具有“免疫力”的芯片?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主动或被动的防御技术,比如引入噪声、增加掩码、或者改变芯片的运行模式来扰乱侧信道信息的提取?我坚信,这本书将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安全视角。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因为“密码安全芯片”和“侧信道技术”这两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技术深度,预示着它可能涵盖了许多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领域。我一直对信息安全领域里的硬件层面的防护措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抵御高级攻击方法的芯片技术。这本书的标题直击了我的痛点,让我联想到是否能从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出更安全、更难被破解的集成电路的方法。侧信道攻击,这个词听起来就颇具挑战性,它暗示着攻击者并非通过直接破解加密算法,而是通过监测芯片在运行过程中泄露的物理信息,比如功耗、电磁辐射、甚至是声音来获取敏感数据。这种攻击方式的隐蔽性和高效性,让它成为了当前信息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侧信道攻击原理的详细介绍,以及针对这些攻击的有效防御策略。例如,是否会有关于如何优化芯片设计,减少信息泄露的技巧?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阐述不同类型的侧信道攻击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威胁?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标题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作为一名技术爱好者,渴望探索未知、解决难题的求知欲。

评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我看到“密码安全芯片与侧信道技术”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绝对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专业书籍。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提供硬件级安全保障的解决方案充满兴趣,而密码安全芯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能够将敏感的密钥和加密算法安全地隔离在芯片内部,有效防止软件层面的攻击。然而,我深知,任何技术都有其潜在的弱点。而“侧信道技术”这个词,让我联想到的是那些通过非传统途径窃取信息的手段。我迫切地想了解,芯片在运行时究竟会泄露哪些“侧信道”信息?是微小的功耗变化?还是瞬间的电磁波信号?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攻击者是如何利用这些细微的“痕迹”来推导出关键信息的。我期望书中能有详细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类型的侧信道攻击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具体威胁。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切实有效的防御策略,帮助我们设计和部署更加安全的芯片,从而构建起更为坚固的信息安全防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