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的内容在总体框架上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农村公共政策基本理论与实践的介绍,它旨在向读者展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之上的、结合国外相关政策理论的一些成熟的公共政策知识体系;第二部分侧重于介绍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旨在让读者了解与掌握如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的方法与工具。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50-60年代公共政策科学与分析滥觞伊始,公共政策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出现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化、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趋势,这一点在我国也是非常明显的,它体现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学科,公共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实践与研究中逐步推进,但总体来说,目前仍处于消化吸收和本土化阶段。近几年“三农”问题被列为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对于农村公共政策的分析也开始成为热点,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界、研究界还是公共政策实践者都对基于本土经验之上的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具有强大的、迫切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尽管随着“三农”热点的不断凸显,不同领域、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们纷纷以不同的切入点进入到对于公共政策问题的关注中,从而使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知识积累急剧增长,但总体而言,这些成果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的编纂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白,满足目前教学、科研和实践中的迫切需求。
作者简介
左停,
个人经历:
环境科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生班(菲律宾大学,1992);
保护生物学/环境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998)。
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3)、研究员(1998)。
长期从事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机构和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担任研究生导师:
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
区域经济学、农村发展与管理和社会学(兼)专业硕士生导师;
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背景: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讲课程:
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村与发展管理的政策。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机构和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公共政策与农村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概念
一、公共政策定义_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三、公共政策的基本要素
四、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
五、发展干预与公共政策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类型
一、按照公共政策的功能实现情况分类
二、按照公共政策的层次分类
三、按照公共政策的领域分类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功能
一、公共政策功能的类别
二、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公共政策系统
第一节 公共政策系统的主体
一、公共政策主体概述
二、公共政策实践过程中的主体
第二节 公共政策系统的客体
一、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二、公共政策的影响群体
三、公共政策的目标问题
第三节 公共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概述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
三、公共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系统划分和运行机制
一、公共政策子系统的划分
二、公共政策的运行机制
第三章 农村公共政策过程
第一节 公共政策过程概述
一、公共政策过程阶段论
二、政策过程阶段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三、国内学者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描述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
一、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产生和确认
三、政策议程的建立
四、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五、公共政策合法化
第三节 公共政策执行
一、政策执行概述
二、政策执行过程
三、政策执行的工具
四、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
五、政策执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监控与评估
一、公共政策监控与评估概述
二、公共政策的监控
三、公共政策的评估
四、中西方政策监控与评估机制的比较
第五节 公共政策终结
一、政策终结概述
二、政策终结的原因、类型与方式
三、公共政策终结的障碍
四、政策终结的策略
第四章 农村公共政策基本内容
第一节 农村公共政策内容概述
一、农村公共政策的特点
二、农村公共政策的发展阶段
三、农村公共政策的分类
第二节 农村公共政策的具体形式
一、国际公约
二、国家法律法规
三、农村公共政策
四、各种农村公共政策性项目
第五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分析概述
一、公共政策分析概念的界定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发展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学科特点
四、公共政策分析的意义
五、公共政策分析者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分析的派别、框架和内容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派别
二、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内容
第三节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一、理性主义模型(rationalmodel)——决策追求最优解或满意解
二、渐进主义模型——公共政策乃过去政策的补充与修正
三、公共选择模型——政策是自利个人进行的集体决策
四、精英(elite)决策模型——政策是精英的偏好
五、制度模型: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的活动
六、博弈模型:公共政策在竞争情景下的理性选择
七、团体决策模型——政策是团体平衡的结果
八、政治系统决策模型(politiealsystemmodel)——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九、过程模型: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十、“人与政策互动”分析模型——政策是政治利益、角色网络和政策叙事结合的结果
第六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一、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具体内容
二、公共政策分析形式的类型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一、过程分析方法
二、实体/具体政策分析方法
三、逻辑实证分析方法
四、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五、后实证分析方法
六、参与式分析方法
七、规范式/处方式分析方法
八、意识形态/价值分析方法
九、历史分析方法
第三节 农村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的特殊性
一、以农民为中心
二、注意多学科的融合
三、注意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第七章 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实施
第一节 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关注点和切人点
一、不同学科对公共政策的关注点
二、政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关注点
三、公共政策分析的切入点
第二节 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步骤和工具
一、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步骤
二、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工具
第三节 公共政策论证和政策分析报告的撰写
一、公共政策论证
二、报告的形式类别
三、内容构架
四、写作原则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公共政策与农村公共政策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公共政策
2.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了解公共政策的主要类型
4.了解公共政策的功能
5.能够运用公共政策要素分析方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概念
迄今为止,对于公共政策的准确含义,众说纷纭,难以定论。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构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最关键的特征是哆公共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共政策行为解决的是公共问题,调整的是公共利益,不具有公共性的决策行为不是公共政策,例如案例1-1中4、5中所描述的公司、个人和家庭针对私人领域内的利益做出的决策,解决的问题不具有公共性,因此不是公共政策;第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主体是国家的公共权力机构。离开公共政策的运行,公共权力机构就不可能实现其机构目的,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政策、不讲政策、不研究政策、不执行政策,也就无所谓领导了。”这些公共权力机构包括现代国家中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领导机构等,例如案例1-1中1、2中所描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骶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等。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由国家公共权力主体制定,同时对一定的社会行为主体产生一定影响的法律、法规、战略、规划、计划、条例、规章、政令、声明、指示、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都可以被视为公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一系列发达国家持续进行的行政改革以权力回归社会为取向,非政府机构(NGO)的公共决策行为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前言/序言
自20世纪50-60年代公共政策科学与分析滥觞伊始,公共政策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出现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化、公共政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趋势,这一点在我国也是非常明显的,它体现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的学科,公共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实践与研究中逐步推进,但总体来说,目前仍处于消化吸收和本土化阶段。近几年“三农”问题被列为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对于农村公共政策的分析也开始成为热点,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界、研究界还是公共政策实践者都对基于本土经验之上的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具有强大的、迫切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尽管随着“三农”热点的不断凸显,不同领域、具备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们纷纷以不同的切入点进入到对于公共政策问题的关注中,从而使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相关知识积累急剧增长,但总体而言,这些成果还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本书的编纂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空白,满足目前教学、科研和实践中的迫切需求。
本书的内容在总体框架上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农村公共政策基本理论与实践的介绍,它旨在向读者展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之上的、结合国外相关政策理论的一些成熟的公共政策知识体系;第二部分侧重于介绍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旨在让读者了解与掌握如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与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换言之,第一部分侧重于“知其然”,是知识的展示;而第二部分则强调“知其所以然”,是生产知识的方法的介绍。在此框架下,各大章节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公共政策、第二章公共政策系统、第三章公共政策过程和第四章农村公共政策。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从横向上的政策系统维度和纵向上的政策过程维度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农村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五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第六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和第七章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实施。这一部分是从农村公共政策分析的学科视角、分析的流派、分析模型、分析的方法论、分析的切入点、分析的内容与框架、分析的具体工具等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全面介绍了如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
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评分
☆☆☆☆☆
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评分
☆☆☆☆☆
很好
评分
☆☆☆☆☆
很好
评分
☆☆☆☆☆
很好
评分
☆☆☆☆☆
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评分
☆☆☆☆☆
招了好久,这里的书最便宜、
评分
☆☆☆☆☆
农村公共政策与分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评分
☆☆☆☆☆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上只有45分钟,老师要讲那么多的内容,要想全都记住除了用脑子以外还得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老师讲的提纲以及重点内容以便日后复习,其实课堂笔记已经成为了一种学习方法而不仅仅只是记笔记。 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如果我们把听课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课堂笔记。则恰恰可以弥补听过容易遗忘的不足。因此,记笔记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做好课堂笔记,提高学习成绩呢? 你首先应该明确的是:你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听和理解上面! (1)做好记笔记的准备工作。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最好给每一门课准备好一个单独的笔记本,不要在一个本里同时记几门课的笔记,这样会很混乱。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笔,以便通过颜色突出重点,区分不同的内容。 (2)要用笔记,而不要依靠录音机。使用录音机,虽然能将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记下来,但自己没参与记的过程,做笔记的好处已无法体现。录下来的内容复习起来也太费时、费力。 (3)每页笔记的右侧划一竖线,留出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空白,用于课后拾遗补缺,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左侧的大半页则用于做课堂笔记。 (4)笔记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在课堂上常用的方式有要点笔记、提纲笔记及图表笔记等。 要点笔记:不是将老师的每句话都记录下来,而是抓取知识要点,如重要的概念、论点、论据、体会、结论、公式、定律,对老师所讲内容有关的关键词语加以概括。 提纲笔记:这种笔记以老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首先记下主讲章节的大小标题。并用大小字按讲授内容的顺序分出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中记下要点和有关细节。条理清晰,使人一目了然。 图表笔记:利用一些简单的图形和箭头连线。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绘成关系图,或者列表加以说明。图表比单纯的文字更加形象和概括。 (5)提高书写速度,书写速度太慢,势必会跟不上讲课进度,影响笔记质量。要学会一些提高笔记速度的方法。不必将每个字写得横平竖直、工工整整,可以潦草地快速书写;可以简化相同的字和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书写符号,但要注意不要过于潦草,过于简化而使自己也看不懂所记的内容是什么。速写的目的是提高笔记效率。 (6)在笔记遗漏时,要保持平静。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担心,不要总是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课后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把遗漏的笔记尽快补上。 (7)课后要及时检查笔记。下课后,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将遗漏之处补全,将错别字纠正,将过于潦草的字写清楚。同时将自己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将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右侧空白处。这样,使笔记变得更加完整、充实、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