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与疾病防治(第2版)

奶牛养殖与疾病防治(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定汉 编
图书标签:
  • 奶牛养殖
  • 奶牛疾病
  • 畜牧学
  • 兽医学
  • 养殖技术
  • 疾病防治
  • 动物科学
  • 乳业
  • 第二版
  • 畜牧兽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667609
版次:1
商品编码:1034760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编21世纪农民致富金钥匙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81
字数:29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奶牛的保健体系、奶牛的瘤胃消化、奶牛的饲料、奶牛的饲养、奶牛的繁殖管理、奶牛的改良与选配、奶牛疾病防治、奶牛的生产管理和鲜乳及鲜乳质量。  全书根据奶牛生产的全过程,系统地介绍了奶牛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知识,对奶牛保健体系及奶牛瘤胃消化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是编者在从事奶牛养殖生产和牛群保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同时也吸取了国内外有关本学科的新成就。文字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做到易懂、易学、易操作,从而突出了《奶牛养殖与疾病防治(第2版)》通俗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目录

第一部分 饲养管理
第1章 奶牛的保健体系
第2章 奶牛的瘤胃消化
第3章 奶牛的饲料
第4章 奶牛的饲养
第5章 奶牛的繁殖管理
第6章 奶牛的改良与选配
第7章 鲜乳及鲜乳质量
第8章 奶牛的生产管理

第二部分 疾病防治
第9章 奶牛的传染病
第10章 奶牛的消化道疾病
第11章 奶牛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第12章 奶牛的中毒病
第13章 奶牛产科病与繁殖疾病
第14章 奶牛的外科病
第15章 奶牛的寄生虫病
第16章 犊牛疾病

精彩书摘

(3)甲醛处理法。本法能降低蛋白质溶解度并可能抑制瘤胃微生物群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如经甲醛处理的酪蛋白,其溶解度从85%~90%降至4%~8%。植物性蛋白质经甲醛处理虽降解率降低,但对动物生长力无显著效益。
(4)胶囊保护。限制性氨基酸加入日粮时,为避免其在瘤胃内分解,采用胶囊保护饲喂,能提高反刍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5)抗生素处理。饲喂蛋白质饲料时,如加喂一些抗生素,能减少瘤胃蛋白质分解和脱氨基作用,如用氯霉素后,瘤胃内氨含量减少。
2.瘤胃内非蛋白氮的分解瘤胃中非蛋白质含氮物主要为尿素和硝酸盐。
(1)尿素的分解。瘤胃中的尿素来源于饲料、唾液和血液。瘤胃内微生物群分泌的脲酶活性高而稳定。分泌脲酶的细菌主要有丙酸杆菌、牛链球菌、瘤胃球菌和厌氧乳酸杆菌等。在脲酶的催化作用下,尿素在瘤胃内迅速水解。研究指出:每100 g瘤胃内容物在1 h内可水解尿素100 IIlg。水解产物是氨和二氧化碳,其中氨被用于合成细菌蛋白。
(2)硝酸盐的分解。牧草中含有多种非蛋白氮,其氮含量较多,约占总氮的20%。禾本科、豆科牧草的非蛋白氮,除了游离氨基酸、肽和酰胺外,尚有硝酸盐。日粮中的硝酸盐,经瘤胃细菌迅速还原为亚硝酸盐。当瘤胃蓄积多量的亚硝酸盐时,亚硝酸盐经瘤胃壁吸收入血,将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失去携氧能力,致使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细胞缺氧,将会导致奶牛窒息死亡。

前言/序言

  我国的奶牛主要是舍饲,即在圈舍内饲喂。舍饲奶牛的特点是奶牛全部生命活动(包括生长、发育、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和泌乳)都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进行的。养好奶牛,需要依靠科学技术,也就是要提供合理的饲料和采取适宜的饲养方法,让牛吃饱、吃好,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要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管理到位,使牛健康,从而充分发挥奶牛的生产性能,最终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奶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这就决定了它对饲养管理和外界条件要求严格的特性。在多年的奶牛饲养实践中发现,正是由于忽视了奶牛的这一特性,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保健体系,使奶牛的生产性能的发挥受到了极大影响,甚至使奶牛发生疾病而死亡。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的不少地区出现了“奶牛热”,“奶牛村”、“奶牛养殖小区”纷纷涌现。奶牛养殖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然而,奶牛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其繁殖、饲养、管理、改良和疾病防治工作等技术性较强,为此,我们对《奶牛饲养与疾病防治》一书做了全面修改,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基层技术人员和奶牛饲养者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在奶牛养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或收到实际的效益。  全书共16章,分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两部分。内容包括:奶牛的保健体系、奶牛的瘤胃消化、奶牛的饲料、奶牛的饲养、奶牛的繁殖管理、奶牛的改良与选配、奶牛疾病防治、奶牛的生产管理和鲜乳及鲜乳质量。
《现代乳牛高效养殖与精细化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安全、营养的乳制品需求日益增长。乳牛养殖作为奶业产业链的源头,其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乳牛养殖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养殖密度过大、疫病防控压力严峻、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饲料利用效率待提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推动我国奶牛养殖业向现代化、集约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特组织编写本书。 本书旨在为广大奶牛养殖从业者、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本全面、实用、前沿的参考书。我们力求在继承传统养殖经验的基础上,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重点突出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和前瞻性。本书内容涵盖了现代奶牛高效养殖的各个环节,从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到环境控制、废弃物处理、经济效益分析,力求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解决方案。 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在奶牛养殖、兽医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一线实践者。他们凭借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经验,对奶牛养殖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细致的阐述。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广泛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文献、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南,并结合我国奶牛养殖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验证,力求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的结构安排力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我们首先从奶牛养殖业的宏观背景和发展趋势入手,然后深入探讨了奶牛的生物学特性和营养需求。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青年牛、育成牛、泌乳牛和干奶牛的饲养策略。疫病防控是奶牛养殖的关键环节,本书专门辟出章节,系统介绍了常见奶牛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并强调了生物安全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此外,本书还关注了奶牛养殖的现代化技术应用,如自动化饲喂、环境控制、挤奶设备等,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后,我们还对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包括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和资源循环利用等。 我们深知,奶牛养殖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为读者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实践指南。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广大奶牛养殖从业者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奶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书的出版离不开多方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本书内容可能无法涵盖所有最新进展,但我们相信,本书所提供的信息和指导,将对您在奶牛养殖领域的实践和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奶牛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我国奶牛养殖业概况 1.2 全球奶牛养殖业发展态势 1.3 奶牛养殖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4 现代奶牛高效养殖的理念与目标 1.5 奶牛养殖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章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生理 2.1 奶牛的分类与品种特性 2.2 奶牛的消化生理与瘤胃功能 2.3 奶牛的代谢与能量平衡 2.4 奶牛的繁殖生理与周期 2.5 奶牛的免疫系统与健康维持 第三章 奶牛的饲养管理 3.1 饲料营养标准与需求评估 3.1.1 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需求 3.1.2 不同生理阶段的需求差异 3.2 饲料原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3.2.1 粗饲料的种类、品质与储存 3.2.2 精饲料的组成与加工 3.2.3 饲用添加剂的应用 3.3 饲粮配方设计与优化 3.3.1 青年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3.3.2 泌乳牛的饲养管理策略 3.3.3 干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3.3.4 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3.4 饲喂技术与饲喂管理 3.4.1 饲喂方式的选择与优化 3.4.2 饲喂频率与饲喂量控制 3.4.3 饲料新鲜度与饮水供应 3.5 瘤胃健康管理 3.5.1 瘤胃酸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3.5.2 瘤胃功能紊乱的识别与调理 第四章 奶牛的繁殖管理 4.1 繁殖周期与发情鉴定 4.1.1 发情症状的识别 4.1.2 发情鉴定工具与技术 4.2 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 4.2.1 精液的保存与使用 4.2.2 人工授精技术操作 4.3 妊娠诊断与管理 4.3.1 妊娠诊断方法 4.3.2 妊娠期管理要点 4.4 产犊管理与助产 4.4.1 产前准备与监测 4.4.2 难产的识别与处理 4.4.3 产后护理与健康恢复 4.5 繁殖障碍的预防与调控 4.5.1 繁殖障碍的常见原因 4.5.2 繁殖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第五章 奶牛的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 5.1 奶牛常见传染病 5.1.1 病毒性疾病(如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等) 5.1.2 细菌性疾病(如布鲁氏菌病、结核病、乳房炎等) 5.1.3 寄生虫病(如牛肺丝虫病、锥虫病等) 5.1.4 真菌性疾病 5.2 奶牛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5.2.1 代谢性疾病(如酮病、乳热、瘤胃积食等) 5.2.2 消化系统疾病 5.2.3 呼吸系统疾病 5.2.4 肢蹄病 5.3 疫病诊断技术 5.3.1 临床诊断 5.3.2 实验室诊断(血清学、病原学、病理学等) 5.4 疫病治疗原则与药物应用 5.4.1 抗生素的应用与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5.4.2 免疫抑制剂与免疫增强剂的使用 5.4.3 疼痛管理与支持疗法 5.5 疫病预防策略与免疫接种 5.5.1 疫苗的选择与免疫程序 5.5.2 疾病监测与预警体系 5.6 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管理 5.6.1 隔离区与消毒措施 5.6.2 人员、车辆、设备管理 5.6.3 动物引进与淘汰管理 5.7 兽医卫生与公共卫生 5.7.1 兽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5.7.2 人畜共患病防控 第六章 奶牛养殖环境控制与福利 6.1 养殖场选址与设计 6.1.1 场地选择原则 6.1.2 牧场布局与建筑设计 6.2 舍内环境调控 6.2.1 通风与采光 6.2.2 温湿度调控 6.2.3 氨气、粉尘等有害气体控制 6.3 饮水与垫料管理 6.3.1 饮水器选择与清洁 6.3.2 垫料的种类、质量与更换 6.4 奶牛福利的重要性与评价 6.4.1 空间与活动自由度 6.4.2 舒适的卧床与休息空间 6.4.3 减少应激的措施 6.5 奶牛福利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第七章 奶牛挤奶与乳品质量安全 7.1 挤奶设备与技术 7.1.1 不同挤奶系统的介绍 7.1.2 挤奶程序与操作规范 7.1.3 挤奶后处理 7.2 乳房健康管理 7.2.1 乳房炎的识别、预防与治疗 7.2.2 乳腺组织的检查 7.3 乳品质量控制 7.3.1 乳成分检测与分析 7.3.2 乳房炎指标监测 7.3.3 兽药残留检测 7.4 乳品储存与运输 7.5 乳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 第八章 奶牛养殖场的经济管理与效益分析 8.1 养殖成本构成分析 8.1.1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8.1.2 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兽药成本等 8.2 收入来源与效益评估 8.2.1 牛奶销售收入 8.2.2 牛犊销售收入 8.3 财务管理与预算编制 8.4 养殖效益的提升策略 8.4.1 提高生产效率 8.4.2 降低生产成本 8.4.3 优化产品结构 8.5 市场营销与风险管理 第九章 奶牛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1 粪污的产生与特性 9.2 粪污处理技术 9.2.1 堆肥处理 9.2.2 沼气工程 9.2.3 固液分离技术 9.3 粪污资源化利用 9.3.1 农田施用 9.3.2 沼渣沼液的利用 9.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9.4.1 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9.4.2 绿色养殖模式的推广 第十章 现代奶牛养殖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10.1 自动化与智能化养殖设备 10.1.1 自动化饲喂系统 10.1.2 自动化清粪系统 10.1.3 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 10.2 奶牛福利监测与管理技术 10.3 遗传改良与精准育种 10.4 数据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10.5 奶牛养殖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索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布局逻辑严谨得让人称赞,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从基础理论的建立,到各个系统的详细剖析,再到后期的综合管理策略,每一步都铺垫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回顾与自测”环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复习工具,更像是一个思维导图的构建器,帮助读者梳理和固化刚刚学到的复杂信息链条。这种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编排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我个人感觉,即便是跨专业接触这个领域的人士,也能通过这个清晰的框架,迅速建立起完整且稳固的知识体系,避免了那种知识点东一块西一块,不成体系的困境。整体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一位顶尖建筑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搭建起坚固的知识大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实在是让人眼前一亮,装帧精美,封面设计充满了现代感,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而且,它在内容结构上的编排也显得非常用心,章节之间的逻辑衔接自然流畅,让人很容易就能抓住重点。我特别喜欢它在图文搭配上的处理,大量的彩色插图和清晰的图表,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比如,它对一些关键技术点的解析,都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结合了实际案例,让人感觉学到的知识是立即可用的。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专业书籍的顶尖水准,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专业感。从视觉到触觉,这本书都给人带来了一种高品质的阅读体验,这在同类专业书籍中是相当少见的。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前沿动态”的关注和整合能力,这一点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难以企及的。它显然不是简单地重复旧有经验,而是积极地吸纳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业发展趋势。我注意到,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关于现代饲喂优化和环境控制的新技术描述,都显得非常前沿和具有指导意义。它没有停留在“应该怎么做”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用新方法更好”,以及“如何将这些新方法本土化落地”。这种前瞻性的视野,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对于我们希望保持竞争力的从业者来说,拥有一本这样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提供未来指引的书籍,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让我对未来的行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因为它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和可行的创新路径。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没有采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娓娓道来的方式来阐述深奥的知识点。作者的文笔功力深厚,像是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牧场主在耳边细心指导,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实战智慧。尤其是在描述一些常见问题处理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前辈的经验总结,让人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可靠,仿佛能闻到青草和牛奶混合的香气。我发现,它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总是能巧妙地穿插一些“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这些往往是教科书里不会轻易提及,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至关重要的细节。这种将理论与实践无缝结合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人忍不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完全没有枯燥感。

评分

深入阅读后,我越来越欣赏这本书在信息密度上的平衡把握。它不像某些资料那样,为了追求信息量而把内容挤压得密不透风,让人读完后感到知识的碎片化和消化不良。相反,这本书的知识点提炼得非常精准到位,每一个段落、每一张图表似乎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和打磨,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公式或概念。它更像是一份精心烹制的营养套餐,营养均衡,易于吸收。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时间有限的从业者来说,这种高效的学习模式显得尤为珍贵。它不是把所有已知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你,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如何最有效地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这种“少即是多”的编辑哲学,在专业书籍中是相当高明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