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或问:"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伊川先生曰:“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与?”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此其好之笃,学之道也。然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颜子则必思而得,必勉而后中。其与圣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矣。”
评分回头来看,与此后的“巅峰之作”——《百年孤独》相比,这本《恶时辰》的确没有宏大的叙事格局,也看不到被后世称道的马尔克斯式的“魔幻主义”。但《恶时辰》在文学表现上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恶时辰》的情节发展被紧张地压缩在短短两周内,整个故事在作者的笔下可谓是蹊跷地开始却又戛然而止,这种叙事节奏尽管没有《百年孤独》中的磅礴气势,却是环环相扣、迅速推进。在马尔克斯看来,这种叙事节奏正如同当时哥伦比亚的社会现实,在混乱中狂飙突进却对前途毫无头绪。同时,正如此前提到的,在整部作品中,马尔克斯并没有直接表同所有伟大的拉美的叙事魅力,但它在经无力表
评分横渠先生曰:气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此虚实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始,浮而上者阳之清,降而下者阴之浊。其感遇聚结为风雨、为霜雪。万品之流行,山川之融结,糟粕煨烬,无非教也。
评分评分
比较经典的书籍 看过以后 还真不错
评分评分
评分
横渠先生问于明道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