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万宁 著,刘春芳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5

商品介绍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63716005
版次:2
商品编码:1030476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America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6
字数:219000
正文语种:中文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本丛书是一套精彩纷呈、不可或缺且人人必备的深度旅游文化读本,专为想要真正了解异域文化的旅游者所作。
丛书的每一位作者都亲身经历过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他们有足够的资格向那些希望完全融入各种相关文化的人提供热情而详尽的建议。
每册图书都以活泼、诙谐的笔调,呈现以下内容:深刻剖析当地的文化传统;建议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提供日常生活的基本窍门及语言方面的帮助;介绍如何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

内容简介

对任何一位打算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的人来说,《文化震撼之旅·美国》都是一本必备的基本指南。您可以了解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存在的政治和社会差异,美国人独立、自由和平等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与当地人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生活窍门。您可以在这里找到尽快融入当地文化与生活的实用可行的建议。

作者简介

艾丝特·万宁,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父母都是新英格兰人从小在乡村环境里长大,但她年轻的时候生活在纽约市,是一名杂志和旅游书籍的编辑。目前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马林县(Marin Country)。除《文化震撼之旅·美国》外,她还写了《无烟生存》(Surviving Without Cigarettes)和《马里兰州的艺术》(The art of Maryhand)两本书。这是真正的美国人作风,在继续写作的同时,她现在还是一名心理医生。

目录

前言
鸣谢
美国地图
第一章 第一印象
入境
美国人民
更多意外发现

第二章 国土与历史概况
殖民地时代
民主党,共和党
近代历史
我们信仰上帝
国旗

第三章 人民
美国生活的多样化
各民族
美国价值观
无地位之分的社会
休闲生活
矛盾现象
家庭
老年人
被宠坏的孩子
青少年
年轻的成年人
美国妇女

第四章 与当地人交往
相互交往
社交礼节
朋友
外国男士美国妇女
见面与打招呼
恋爱中的男女
如何称呼您
特殊场合
礼物
寂寞

第五章 定居
抵达只是成功了一半——移民与签证
山姆大叔、税收与您
寻找新家
美国家庭住房
家务帮手
宠物
教育
儿童
开银行账户
开车
医疗保障
健康
远离尘埃
犯罪
公害

第六章 饮食与娱乐
甜与淡都量大实惠
饮食习惯
外出用餐
饮酒
餐桌礼仪
招待客人

第七章 享受文化
吸引众多观众的体育比赛
积极参与的运动
赌博
四处旅游
专门的活动
节日

第八章 学习语言
为成功而学英语
非母语英语课程(ESL)
美语对话风格
合适与不合适的话题

第九章 在美国经商
工作的价值
高层主管
雇员生活
公司文化
与美国人做生意
商界女性

第十章 美国掠影
附录
文化知识小测试
行为准则
词汇表
信息资源指南
更多阅读信息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第一印象
入境
无论您在美国停留多久,总能记得对它的第一印象。有些人看过许多美国电视剧和电影,他们的最初印象要么是觉得现实和电影是如此的一致,要么就觉得现实和电影是如此的不一致。一名从旧金山人境的亚洲人惊讶地发现机场竟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大。因为在电视上,美国的机场看起来都很大,令人晕头转向。然而另外一些游客却会被机场的庞大所困惑。
一位经常旅游的俄国人惊诧于海关手续的办理速度与效率。他评价说:“在美国一切都那么方便。”
一位新西兰人说:“我一飞抵纽约机场,就去了麦当劳餐厅。能在美国吃麦当劳让我极为激动(不过我点的吉士汉堡难吃极了)。然后,我坐巴士到曼哈顿。能够真正地在纽约亲眼看到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各种景象,尽情领略每样东西的宏大,这让我激动万分——纽约是世界上最棒的城市。”
许多人,尤其是参观西海岸的游客因为这里清洁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而兴奋不已。一位巴西游客说:“感觉像是从地下坟墓来到了明媚的阳光下一样。”
不过,也有人不喜欢清新的空气,因为他们想抽烟,但是许多机场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吸烟休息区,而在有些机场你根本不能抽烟。吸烟成瘾的游客不得不到机场大楼外面去吸烟。
进入市区
“每样东西看上去都那么高大——房屋、路人、饮料杯。高速路居然有五个车道。”一位中国人如是说。但是其他人会觉得很奇怪,认为大多数楼房并不是很高,而且有那么多房屋都是用木头搭建的。
许多人评论说:“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汽车。”
一位来自蒙古的妇女非常惊讶地发现这里随处都能见到星巴克咖啡馆,她说:“这儿的人肯定对咖啡因都上瘾了。”在餐馆,大家立刻就惊讶地注意到饭菜量大且实惠。不过,他们也同样经常会对饭菜的味道感到失望:“太油腻了。”“零食小吃不是太甜就是太咸。”“冰凉的三明治不好吃。”不过有一位中国人很高兴地补充道:“唐人街的饭菜和中国国内的一样可口!”
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的许多城市都有大量的流浪汉。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露宿街头,向行人乞讨。而与此同时,路上却跑着那么多崭新、昂贵的汽车。贫富的悬殊顿时就一目了然了。
人们大多都很惊讶,街道会如此干净。一名危地马拉人说:“他们有专门的机器清扫街道,而且在每个街角都有垃圾箱。”
有人对美国人衣着的随意程度也感到惊讶。一位巴西人说:“他们从来不穿正式的服装,一点儿也不时尚。他们只穿仔裤和汗衫,女人也不穿高跟鞋。”一位墨西哥人说:“他们的穿着很休闲,但是很干净。”另有一名游客说:“你随便穿什么都行。在这里穿衣服很随意。”
不论是在纽约还是在旧金山,抑或是在芝加哥入境,许多人都感到当地的气温比他们预想的要低,都后悔没有带暖和衣服。也许他们看的电影都是在洛杉矶拍摄的,可即使是在洛杉矶有时也会很冷。
一位马来西亚人说:“我喜欢这里空间无限的感觉。房屋之间没有围墙,每家的门都是敞开的。”每个人都觉得郊区异常的干净。不过中国人也许会说:“要从国内带大量的磁带过来,这里很无聊。”另一位中国人会说:“这儿有那么多鸟,要是在中国,它们都得成为盘中餐。”
美国人民
肥胖者的数量超乎许多人的想象。文身者的数量也很惊人。游客看到同性恋接吻会很吃惊,尤其是在旧金山。一位中国妇女到美国以后很吃惊地说:“有很多教堂。”
通常人们最先注意到的是美国人的友好态度。“海关人员非常友好。”“他们对陌生人微笑,还替你开门。”“他们彬彬有礼。”“美国人和陌生人讲话很客气。”
但美国人的方式会令印度尼西亚人感到不安。“他们直视我的眼睛。他们以此表示真诚和诚实,但是在我们国家这样是不礼貌的。所以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有点害怕。”
一名来自萨尔瓦多的妇女说:“我总是对新来的女人说,没必要害怕警察——或者男人。这里有法律禁止男人骚扰妇女,如果有人骚扰你,就应该报警。”
有个中国人一到纽约正好碰上反战游行,非常惊讶,他说:“在中国是不允许这样做的。”
更多意外发现
进门不用脱鞋。学生可能会对老师不恭,在课堂上嚼口香糖。残疾人也能找到工作,并且能够乘坐公交汽车。许多人说脏话。有些街道的红绿灯那儿有蜂鸣器,方便盲人过马路。人们对狗像对孩子一样。每个人你都要给小费。租金很高。每样东西都很贵。凡是需要的东西都得从国内带过来。有很多免费的篮球场和网球场。晚上没有太多活动。晚上9点以后几乎所有的营业场所都关门了。而且人们并没有随身携带枪支。
第二章 国土与历史概况
殖民地时代
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fistopher Columbus)于1492年在西印度群岛(the West Indies)登陆,他遇到了慷慨友好的居民,并把他们称作印第安人(Indians)(因为他以为自己发现了通往度的西向航线)。不过,他对当地居民并不友好,他杀了一批,抓了一批,还将更多的人变为奴隶为他开采金矿。
当17世纪英国殖民者到来的时候,许多印第安人错误地以为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他们和欧洲人。他们无法理解驱使外来人到来的私有财产的观念。他们也没有欧洲的枪炮,因此,当他们被迫奋起保卫家园的时候,他们的弓箭根本无法与枪炮抗衡。
在白人占领北美大陆最初的200年间,他们一直在直接和间接地杀戮印第安人,直到印第安人的数量减到了原来的一小部分。并且被驱赶到几个贫瘠的西部保留区。虽然最后一次重大战斗发生在1890年,但是,早在那之前很久,这片勇敢者的土地就已经落人欧洲人手中了。
美国文化中的一些农业知识和某些地名都来自印第安人,但是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什么了。我们的语言、社会机构和宗教都直接源自欧洲。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家畜、精美的服装和家具、文学与音乐也同样源自欧洲。
《独立宣言》
在欧洲国家间的一系列战争中,英国作为胜利者成为美洲东北部的统治者。但是。殖民地的居民对英国的统治和税收制度非常不满。于是,他们在1776年举行起义。在著名的《独立宣言》中,殖民地的居民宣布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接下来是5年的战争——独立战争——以英国人投降撤离而告终。最初的13个殖民地成为一个自由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宪法》
1789年,依据《美国宪法》美国政府正式成立。宪法包括了《人权法案》(the Bill of Rights)。该法案将个人权利放在政府权力之上。宪法在美国人的生活中被广泛引用。最常被引用的是那些涉及宗教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和新闻自由等部分的内容。
正是由于这些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学校禁止祈祷;报纸可以批评政府;没有搜查令警察就不能搜查您的房子;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成立政党。宪法权利的决定权在最高法院(the Supreme Court),由最高法院裁决宪法和具体案件的适用关系。
各州的权利
各州保留许多权利和义务,这给外国游客带来困惑。许多法律(例如涉及离婚、酗酒、工资、枪支、教育和驾驶车辆等的法律)各州都不相同。所以当企业在某个州成立其总部的时候,必须遵循所在州的法律。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学校和税收体系。
宪法定义的政府体制源自英国的传统——包括限制行政权、两院立法、陪审员制度和保障个人权利。虽然有人认为该体制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建立该体制的土地所有者的利益,但是,在该体制下建立的政府的确是非常的稳固。
一个信仰/一个国家
民主、平等和自由的理想成为这个日渐老成的国家的重要目标。作为一个国家,美国极度缺少统一的理念。在大多数国家,人民都由种族、语言、文化、传统和历史等因素所凝聚,但是美国的移民人口除了要出人头地的动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在通信缓慢的年代,美国的国土过于辽阔,无法成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民主成为大家的信仰,成为统一一个新国家的理念。
19世纪上半期,权利平等的原则曾被发挥到了近乎神话的地步。贝内特(A,A,Bennet)在1827年写道:“我们可以期待将来的某一天,在美国点燃的火花将传播开来,直到整个世界都被它的光明照亮。”在美国人心目中,个人自由成了美国的同义词。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民。
直到最近的25年之前,美国人总的来说都一直为自己的民主政体感到骄傲。我们认为美国政府的民主是独一无二的,执政的是由诚实的选举人推举出来的人民的代表。虽然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但是,并没有太多的人质疑它。
而今,赢得高官的竞选费用是如此巨大,候选人被迫找有钱人筹资。没有钱,竞选政府职位的候选人就买不起电视广告,而不在电视上做宣传的候选人就无法给选民留下任何印象。这样一来,人们普遍认为那些企业和极其富有的人们都通过赞助竞选获得了太多不合理的权力。很明显,那些通过立法能够获得特殊利益的企业通过赞助竞选来对立法者施加影响。
有些州对赞助竞选的金额有所限制,而且在2002年,国会还通过了一项新的立法对公司赞助加以限制。但是,新法律存在漏洞,而且没有人会指望金钱会停止影响政治。此外,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特殊因素,那就是最高法院的一项裁决表明,言论自由的权力赋予了人们花钱的权力。他们花自己的钱来赢得竞选,想花多少都可以。
但有些并不那么平等
尽管美国奉行平等原则,但在美国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宪法权利从来就没有被平等地赋予每一个人。每一类移民都受到过歧视,尤其是中国移民。曾经有法律禁止中国移民拥有土地,禁止他们和白人通婚,还有其他一些权利被禁止。美国黑人受歧视的历史既漫长且与众不同,甚至在奴隶制度废除之后他们依然受到歧视。妇女直到1920年才拥有选举权,而且直到最近的25年间,一些歧视妇女的法律才被废除。今天,尽管任何针对种族、肤色、性别或者信仰的歧视都是非法的,但是歧视行为依然以各种形式存在着。
美国的种族问题似乎很难解决,但是至少从理论上我们是反对偏见的。大多数美国人都不认为有些人生来就比别人卑贱,而且针对某人的种族说一些侮辱性的言辞是一种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但是,人们对于国籍却不那么小心在意,仍然能够听到关于波兰人、爱尔兰人、中国人、苏格兰人等的笑话。)因肤色而讨厌别人会被视为无知、愚蠢的表现。任何一位有责任感的公民都不会说出赤裸裸的种族歧视的言论。
自从“9?11”袭击事件以来,美国穆斯林的社会地位更加成问题了。虽然美国人普遍认为大多数穆斯林对这次袭击事件都是持谴责态度的,但是,对他们的签证审查还是变得更为严格了,而且穆斯林们会经常在机场受到搜查,或者在其他地方受到怀疑,人们担心一些基地组织成员可能正潜伏在我们的社区策划新的袭击。这种担心使得人们忘记了一个事实,即普通的穆斯林都认为暴力是有悖于他们的宗教信仰的。
除了这个可能存在的例外,本书采访的大多数外国人(来自世界各地)都认为种族歧视对他们并未构成什么大问题。和前几年相比,现在在政府工作的妇女、黑人、拉美人、亚洲人以及其他民族的比例都增加了许多,而经济方面的利益还是不能那么轻而易举地分享到,
民主党,共和党
美国只有两个主要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大多数州,选民必须在其所支持的政党内登记以参加初选,投票选出该党的候选人。除了无党派地区内的竞选以外,99%的选举职位都由民主党或共和党人担任。
民党的传统支持者包括蓝领工人、劳动工会、环保主义者和各少数民族。共和党的支持票主要来自南方的白人、农业社区和公司董事会。然而,尽管民主党倾向于发展改善社会福利事业,共和党强调减少税收,其实两党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两党都经常承诺要建立强大的军队,实行自由贸易,保障个人自由,以及精简政府机构(近年来提出的)。
可是,自从2000年乔治?布什(George W,Bush)当选总统以来,政治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再加上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和五角大楼遭到轰炸,即使是敏锐的政治分析家也感到困惑。比起20世纪,两党的分歧进一步加深了。华盛顿的观察家们说他们从未见过两党之间如此互不相让,也从未见过敌对双方之间如此粗暴相待。
两党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非常大。此外,2000年的选举还引发争议,经过了前所未有的32天的延期,最后才由最高法院裁定出选举结果。所以有些民主党人依然怀疑布什当选的合法性。2004年的选举也存在问题。当时布什仅以51%的选票获胜。目前民主党不顾共和党的反对,正领导一场改进和规范选举过程的运动。
红色州,蓝色州
华盛顿的分歧表现为“蓝色州”和“红色州”两个极端——这是2004年选举期间产生的时髦词汇。红色州位于美国的南部和中心地带。这些是共和党占优势的州,对布什总统的支持是最强大的。在这些州里,新教派基督徒(Evangelical Christians)占据优势,对选举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红色州,反对堕胎的情绪非常强烈,同性恋行为被视为罪恶(而同性恋婚姻是不可接受的),州民要求政府应该体现基督教信仰。家庭观念和爱国主义也都很强烈。尽管如此,红色州的堕胎率、离婚率和少女早孕的数量都是最高的。不过这并不奇怪,也许就是因为这类行为在这些地区构成的问题最严重,所以这些地区反对这类行为的情绪也最强烈。
“蓝色州”包括了人口较为稠密的城市和沿海地区。例如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和新英格兰地区各州。这些地区更为“自由”——州民们希望增加社会福利事业,主张在教育、图书馆和改造罪犯等方面进行投资。关心对少数人群体的公平待遇,关注公民权利、环境保护和枪支管制。在社交方面,他们很宽容,不太爱说教,对圣经的解释也不太绝对。他们投民主党的票,而且,这些州的许多人都对布什总统的政策表示不满。
但是,游客们不应该认为红蓝州的区别是黑白分明的。红色州有大量的同性恋,而蓝色州也有许多再生基督徒(born-again Christians)。甚至在共和党实力最强的州,也有大量的少数人群体投乔治?布什的反对票,而在一些“红色州”里,赞成与反对票数相差无几。
除了民主党和共和党,还有零星几个很小的政党,都没有占据很重要的职位。由于我们是赢者全得的制度(a winner—take-a11 system),所以,政府都由赢得多数票的政党控制,这和议会制度有所不同。还有一点需要了解,那就是虽然只要年满18岁就有选举权,但是,大多数选举的参加人数都不到有选举权人口的一半。
外国人经常发现美国人在政治方面很幼稚,对外国时事也很不了解。所以,不论您的国家在哪里,都不要指望美国人对您国家的政府情况了如指掌。
近代历史
美国的崛起
尽管美国的财富增长很快,但是,直到20世纪美国才成为一个主要强国。外国人经常会认为美国人无知、没文化,且不谙世故。在现代通信手段出现之前,美国和欧洲各大首府距离太远,无法跟得上欧洲时尚的步伐,而且他们正忙着耕种土地,无暇顾及那些时尚。
然而,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不再是与世隔绝的穷乡僻壤了。尽管其文化发展有很多不足,但是,美国的农场向全世界提供粮食,美国的工厂向全世界出口许多工业制成品。美国的爵士乐和电影在世人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国的印记。
越商战争
从1964年到1973年,美国军队忙于越南战争。此次战争在美国社会引起很大争议。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支持与反对越战的人群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终,在丧失了5万美国人的生命,投掷了700万吨炸药之后,美国战败撤离。至今国内仍然存在着对此次战争的积怨,而且在2004年总统选举期间这种不满又被挑起,因为民主党候选人,越战英雄约翰?克里议员(Senator John Kerry)最初是以反战活动分子的身份出名的。
20世纪60年代
越战产生了叛逆的一代。学生们发起了反战运动,从质疑政府的对越政策发展到质疑历史教科书中讲述的整个美国历史。人权运动成为反战运动的前奏,而反战运动继而又带动了对妇女、印第安人和农民等社会群体的人权主张。
形形色色的年轻人——后来被称为“嬉皮士” (“hippies”)——一边高呼爱情至上,一边尝试群居生活、性解放和吸毒。留长发、着怪装是嬉皮士和“正常人”的区别。摇滚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但是,传统并没有被颠覆,而且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叛逆的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意识到融人现有的社会中去是明智之举。当然,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政治原因,还有经济的因素。60年代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结束了。有工作的妇女比以前多出许多。在有些方面,平等主义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社交礼仪被抛弃。衣着更加随意,歧视行为也不那么明目张胆了。但是,财富和特权的不平等依然存在;虽然仍有一部分60年代生人还在继续为环境事业而战,但是其他人却将注意力向内转移到个人自我发展上来了。
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拥有非同寻常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开始认为这种增长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习惯于利用持续增长的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不错,正在看,还可以吧

评分

很好,很喜欢!!!!

评分

好书,值得一读好书,值得一读

评分

为成功而学英语H

评分

一个个人以前的感受,比较全面

评分

鸣谢

评分

居然是盗版书籍????

评分

艾丝特·万宁,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父母都是新英格兰人从小在乡村环境里长大,但她年轻的时候生活在纽约市,是一名杂志和旅游书籍的编辑。目前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马林县(Marin Country)。除《文化震撼之旅·美国》外,她还写了《无烟生存》(Surviving Without Cigarettes)和《马里兰州的艺术》(The art of Maryhand)两本书。这是真正的美国人作风,在继续写作的同时,她现在还是一名心理医生。

评分

鸣谢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文化震撼之旅:美国(第2版) [America]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