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上下两册,分《叙事篇》、《影像篇》、《档案篇》三篇。其中《叙事篇》体现出完整、系统的特色,将中国战地摄影从开拓、发展,到形成头一个高潮的历史脉络清晰、细致地勾勒出来;《影像篇》认真编选、精心制作,包括数百幅首次面世的一千余幅历史图片,汇集成中华民族的一段珍贵影像记载;《档案篇》收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600余位战地摄影人的详细档案;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至新中国成立10余万字的解放区摄影大事记;从顾棣300余本日记中选出的近20万字的相关日记摘选……这部巨著对人们了解中国摄影史,了解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而英勇斗争等历史进程方面,一定会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
顾棣,1929年生于河北阜平,1940年投身革命,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八路军,到晋察冀画报社跟沙飞、石少华学摄影。先后在晋察冀画报社、华北画报社、解放军画报社从事暗室、通联、摄影档案工作15年。荣立二、三等功各一次,1955年授大尉军衔。
1958年由北京转业山西,曾任《山西文化》、《山西戏剧》杂志和山西人民出版社专职摄影记者兼编辑、《山西画报》总编辑等。1987年被评为编审。1989年离休。曾当选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04年在太原举办摄影生涯60周年回顾展,被山西省摄影家协会授予“人民摄影家”称号。
2009年获第二届沙飞摄影奖特别贡献奖。
发表过摄影作品6500余幅、文章百余篇。参与了《中国解放区文艺大辞典》、《中国解放区文艺发展史》的编写工作,与他人合作编著的图书有《中国解放区摄影史料》、《崇高美的历史再现》、《中国摄影史》、《沙飞纪念集》等。
目录
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上)
导论
叙事篇
第一章 解放区摄影概况
第一节 在抗日战争中建立起来的新闻摄影体系
一、延安
二、晋察冀军区
三、平西军区
四、晋绥军区(第120师)
五、晋冀鲁豫军区(第129师)
六、山东军区(第115师)
七、冀热辽军区
八、新四军
九、东北抗日联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各野战军摄影机构和摄影人员编制情况
一、西北军区与第一野战军
二、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西南军区
三、山东军区、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
四、东北解放区、第四野战军
五、晋察冀、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
第三节 摄影队伍的培训
一、八路军第115师摄影训练班
二、冀中军区举办的摄影训练队
三、晋察冀军区举办的摄影训练队
四、八路军第129师、晋冀鲁豫军区举办的摄影训练班
五、延安举办的摄影训练班
六、山东军区举办的摄影训练班
七、冀热辽军区举办的摄影训练队
八、东北画报社举办的摄影训练班
九、华北军区举办的摄影训练队
十、晋绥军区举办的美术摄影训练班
十一、新四军摄影人员的培训
第二章 《晋察冀画报》的光辉业绩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中创刊
第二节 画报的作用及其影响
第三节 在残酷的环境中坚持出版
第四节 形势好转事业发展
第五节 出版画刊为兵、为百姓服务
第六节 七年战绩
一、出版刊物
二、培训人员
三、对外发稿
四、举办展览
五、对外支援
六、保存资料
第七节 说不尽的《晋察冀画报》
第三章 解放区的其它画报
第一节 《山东画报》、《华东画报》
第二节 《胶东画报》
第三节 《冀热辽画报》
第四节 《东北画报》
第五节 《人民画报》
第六节 《中原画刊》和《勇士影报》
第七节 《冀中画报》
第八节 《华北画报》
第九节 《天津画报》
第十节 《人民军队画报》
第十一节 其他画报、画刊
第十二节 各类画册、影集
一、延安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出版
二、山东、华东解放区出版
三、晋察冀、华北解放区出版
四、晋冀鲁豫军区、第二野战军出版
五、东北解放区出版
解放区摄影画报体系发展示意图
第四章 解放区摄影事业的独特风格及历史意义
第一节 战斗在第一线,记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
第二节 深入火线为兵服务
一、哪里战斗最激烈就到哪里去
二、部队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
三、一手拿相机,一手拿枪
四、文武双全,德才兼备
五、摄影与美术紧密结合
六、活跃在摄影战线上的女战士
七、解放区的摄影小兵
八、并肩战斗的夫妻摄影工作者
第三节 克服困难艰苦奋斗
一、用简陋武器作战
二、夺取敌人相机武装自己
三、为购买摄影器材付出血的代价
四、爱护器材视如生命
五、千方百计节约器材
六、自力更生修理相机
第四节 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
一、出版摄影刊物(画报、画刊、画册)
二、出版“土画报”
三、晒印蓝图画报画刊
四、放幻灯
五、折叠式小影集
六、卡片传单、战斗画片
七、摄影墙报
八、给英模功臣拍照留影
九、照片回老家
十、用照片做纪念章、贺年片
第五节 摄影展览工作
一、延安的影展活动
二、晋察冀与华北解放区的影展活动
三、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的影展活动
四、在国统区展览、出国展览
五、规模最大的摄影展览
第六节 对外对内发稿
一、向延安发稿
二、对国统区发稿
三、对国外发稿
四、为解放区报纸、杂志、画报提供照片稿件
五、为新解放大城市新闻单位提供照片
六、解放区互相发稿
第七节 出版摄影书籍与业务刊物
一、不断总结经验
二、创办业务刊物
三、出版摄影著作和小丛书
第八节 摄影理论建设
一、党政军各级组织及领导人与广大摄影工作者对摄影理论建设的贡献
二、沙飞、石少华、吴印咸、罗光达、郑景康等人对解放区摄影理论建设的贡献
第九节 爱护底片保存史料
一、统一保管底片
二、用生命保护底片
三、成立专门组织进行保管整理
四、人城以后资料工作进一步加强
第十节 摄影暗室工作
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二、在战斗烈火中开展工作
三、节 约器材,保护器材
四、战胜困难,勇挑重担
五、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六、甘当无名英雄
第十一节 领导关怀群众支持团结友爱互助
一、领导关怀
二、群众支持
三、团结友爱,相互支援
第十二节 国际友人在解放区的摄影活动
第五章 解放区杰出摄影人物与英模功臣
第一节 解放区的杰出摄影人物
第二节 英模功臣
第三节 负伤者与烈士
影像篇
第一章 解放区摄影名作赏析
第二章 精品补遗
第三章 案底珍藏
中国红色摄影史录(下)
档案篇
第一章 解放区摄影大事记
第二章 解放区摄影人物及其代表作
一、四大摄影家:沙飞、石少华、吴印咸、郑景康
二、延安、八路军第120师、晋绥军区、第一野战军、西北军区
三、八路军第129师、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西南军区
四、八路军第115师、山东军区、新四军、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
五、东北解放区、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
六、晋察冀军区、晋察冀野战军、华北军区、华北野战军
七、冀中军区、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炮兵部队、华北野战军第19兵团
八、晋察冀军区直属单位,冀晋、冀察军区,晋察冀、华北野战军二、四纵队,第20兵团,平原省军区
九、冀东、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
十、东北抗日联军
十一、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
第三章 顾棣日记摘编
第四章 顾棣文稿汇编
新闻摄影中的资料工作
资料工作片断回忆
看田华、华江演出《问路》
郑景康在晋察冀画报社
新闻摄影赞歌
用相机记下的历史脚印——看高粮摄影作品展览有感
沙飞教我学摄影
邓颖超关心摄影工作
敬挽吴印咸老师
陈菁——抗战时期我军的第一位摄影女战士
沙飞永远活在我心中
沙飞、王辉夫妇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团圆情况
怀念苏静同志
寻找白求恩和沙飞的战斗足迹
八年勤栽培桃李满天下
从摄影小兵到二炮基地司令员——李力兢
解放区摄影出版业的骄子——裴植
一位老模范的光荣与自豪
我收缴了日军自拍侵华罪证的照片
叫日军惧怕的地雷战
田华、华江与霸王鞭
战火中的晋察冀边区学生体育盛会
给马县长献花
联合国救济物资空投解放区——回忆一批空投绝版照片的拍摄经过
以相机为武器抗击日军
十四岁与五十四岁——四十年春秋悠悠过——老艺术家田华的两张珍贵照片
参加开国大典和国庆节的感想
解放军画报社成立前前后后
第五章 往来信件摘编
第六章 相关史料选编
参考书目
采访人员与收集资料地点
后记
精彩书摘
四、八路军第129师、晋冀鲁豫军区举办的摄影训练班
1.太行山第1期摄影训练班
1940年,延安电影团徐肖冰到太行山拍摄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活动的影片,受师政治部委托,于12月在政治部驻地河南涉县王堡村举办了第1期摄影训练班。学员由各部队选送,有王中元(新10旅)、任保俗、王惠连(第385旅)、肖忠信、赵凤池(第386旅)、王若、曹建纯(决死三纵队)、白福元(野战军政治部)、黄瑞林(新10旅)、张琪、马存喜等11人。徐肖冰用在太行山拍摄的战斗照片做教材讲摄影技术以及冲印放大等暗室技术。学员们用王中元带来的一台刚从百团大战中缴获的蔡司F3·5相机实习拍照。学期5个月,结业后不久,学员们在全师举行的纪念“九·一八”运动大会上完成摄影报导任务,受到表扬。之后他们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开展摄影工作。
2.太行山第2期摄影训练班
1944年冬,第129师政治部从事美术兼摄影工作的高帆受太行一分区秦基伟司令员委托,在王堡村举办第2期摄影训练班。驻河北赞皇县的太行一分区从军区宣传队抽调白丙寅、王作亭、张宏、薛正魁4人来学习,二分区送来陈山一人,全班共5人。高帆和熊雪夫担任教员,分别讲摄影知识和暗室技术,教材自编。暗室技术理论讲得少,主要介绍工作经验,边讲边操作。秦司令员经常在晚饭后去看望鼓励大家。实习中5个人发2个胶卷,高帆带领大家到村外池塘边和田地里拍摄农家生活,回来后由学员自己洗印照片,然后进行讲评。因形势发展迅速,部队急需摄影人员,1 945年初摄影训练班结束。白丙寅留到分区政治部宣传科任摄影员,王作亭分到司令部任参谋兼摄影,张宏、薛正魁分别分配到第10团、第31团任摄影员。从此,太行一分区的摄影工作开展起来了。
3.晋冀鲁豫军区第1期摄影训练班(总第3期)
1946年春,裴植、袁克忠、曲治全、孔宪芳等4人由晋察冀画报社调到晋冀鲁豫军区,与高帆、艾炎等一起创办《人民画报》。由于摄影人员严重短缺,举办了军区第1期摄影训练班。袁克忠主持,教员、班主任、暗室辅导员均由他一人担任。学员从各战斗部队抽调,人民画报社也有一部分人参加学习。经过短时间速成训练,学员又回到原部队,少数人留画报社。
前言/序言
当王雁和司苏实嘱咐我为老摄影家顾棣的《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写序的时候,我不胜惶恐,也颇为难。原因是,首先,我对那一段历史知之甚少,虽然也翻阅过一些资料,查看过部分图片,但离从容讨论所需要的知识背景,仍然有相当差距。其次,对比顾棣老先生大半生持续不断的资料整理,尤其面对他写了六十多年的个人日记,以及日记里所存留的珍贵史料,我无言以对。我内心除了敬佩,别无杂念。再其次,当我在山西太原司苏实的家看到他,还包括他夫人,是如何全力以赴地帮助顾棣老先生,如何日以继夜把顾老先生的文稿输入到电脑,如何校对、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如何走访相关人士,我便意识到,司苏实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他不仅仅在帮顾老先生,他其实是在努力存留一段历史,一段可能已经出现许多空白、当中不少细节鲜为人知的波澜壮阔的视觉的革命史。正是这些原因,让我迟迟难以下笔。
我私底下以为,最有资格写这篇序言的,应该是沙飞的女儿王雁。没有她的努力,沙飞不会重新回到他所热爱的人民当中,不会回到真实的历史当中。没有她的努力,沙飞也不会成为今天整个中国摄影界的一份重要遗产,成为中国现代摄影,我说的不仅仅是革命摄影,还包括以记录人类命运与民族苦难为使命的现实主义摄影的一面旗帜。同样,没有王雁的努力,这个努力是具体而微的,并不是精神性那么抽象,司苏实也不会走进顾棣老先生的资料库,更不会有眼前这本详实的文献为主的专著。只是王雁谦逊,坚持要我来行文。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见王雁,亲自聆听她讲述沙飞的故事时,我就敏锐地发现,一场奇特的寻找,女儿寻找父亲,中国摄影寻找沙飞,中国人民寻找一段残酷战争的苦难记忆,原来已经在默无声息地进行了许多年。当我把“寻找”这个关键词告诉王雁时,她马上心领神会,并决定,用她父亲作品的销售所得,支持我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建立“沙飞影像研究中心”,通过研究而让沙飞精神得到落实,并且发扬光大。
2008年11月,“沙飞影像研究中心”成功地在石家庄召开了第一次学术研讨会,我有幸在会上见到了顾棣老先生。他身体不好,但依然像战士那样,为了历史真相而奋不顾身地工作。顾棣老先生在会上的发言具有特殊的意义,他朴素地描述了当年的情景,回忆沙飞的每一个细节,讲到激动时,竟会情不自禁,兴奋莫名。他握着我的手,脸上流露着宽慰。我知道他的宽慰是对“沙飞影像研究中心”的,因为他意识到历史可以延续下去了。他明白,历史延续下去的动力来自历史的公共化,来自学术的有力推动。他可以把这份历史交出去了,把他从15岁就开始的执着,把大半生的艰辛,托付给同样具有公共价值的学术本身。
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套装全2册)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红色摄影史录(套装全2册)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