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与社会》是在作者(张维迎)为北京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选课“博弈与社会”授课提纲(PPT文件)和课堂录音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全书共十四章节,内容包括导论个体理性与社会*优、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博弈、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威胁与承诺、讨价还价与耐心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人类为什么有不合作行为? 人类如何才能*好地合作? 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这是博弈论关注的问题,也是贯穿本书的主题。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社会问题都可以从博弈论中找到答案。读《博 弈与社会》,不仅有助于丰富读者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合作精神 ,让读者生活得*幸福,*从容。
《博弈与社会》由张维迎编著。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0年获得**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入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中国改革30年经济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性贡献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其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一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2006)、《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 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30年》(2008)、《市场的逻辑》(2010,2012)、《什么改变中国》(2012)、《通往市场之路》(2012)等。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
**章 导论个体理性与社会*优
第二章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博弈
第三章 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
第四章 威胁与承诺
第五章 讨价还价与耐心
第六章 重复博弈和合作行为
第七章 不完全信息与声誉
第八章 逆向选择与品牌和政府管制
第九章 信号传递与社会规范
第十章 机制设计与收入分配
第十一章 道德风险与腐败
第十二章 演化博弈与自发秩序
第十三章 法律与社会规范
第十四章 制度企业家与儒家社会规范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关键词索引
哇,这本《博弈与社会》简直是把我对人际互动和群体行为的认知彻底颠覆了!我一直以为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随机发生的,或者就是纯粹的运气好坏,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背后隐藏着如此精妙的“博弈”逻辑。从最简单的猜拳游戏,到国家间的国际关系,甚至是家庭内部的沟通模式,作者都能够用一种清晰又引人入胜的方式,剖析出其中的策略和决策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纳什均衡”的解释,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即使每个人都想要得到最好的结果,但最终达成的结果可能并不是最优的,这简直是对“囚徒困境”现实写照的完美注解。书里还探讨了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境,比如在职场上如何与同事合作又竞争,如何在消费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甚至是如何在社交媒体上与人互动,每一处都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它不像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例子,让我能够轻松地将书中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获得了一副新的眼镜,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复杂、但也更加理性、更加可预测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如何在这个充满策略的世界中做出更优的选择。
评分我最近刚读完《博弈与社会》,脑子里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是个喜欢观察生活细节的人,但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好奇,直到这本书的出现,才让我明白,原来那些日常的互动和选择背后,都蕴含着如此深邃的“博弈”原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将一些抽象的理论,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变得浅显易懂。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囚徒困境”的各种变体和现实应用。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同事之间的合作,到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无处不在。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很多行为模式,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可能并非出于本意,但我的选择却符合了某种“博弈”的逻辑。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虽然有时候会带来一些小小的“不适”,但更多的是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它让我不再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分析和理解,甚至去影响和改变。这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从根本上改变看待世界方式的书,强烈推荐给每一个对人性和社会运作感兴趣的人。
评分当我拿到《博弈与社会》这本书时,说实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这类“社会科学”的书籍可能会比较晦涩难懂,充斥着各种理论模型和复杂的数学公式。然而,我的预感完全错了!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的博弈论概念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没有回避理论的深度,但却巧妙地运用了大量我能够理解的例子,比如动物界的生存竞争,经济学中的市场行为,甚至是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都让我对博弈论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重复博弈”和“声誉机制”的论述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选择合作,并不是因为天生善良,而是因为意识到长期合作所带来的好处远大于短期内的获利。这种对“信任”和“合作”的理性解释,让我对人性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的论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让我感觉自己像是跟随作者一起在进行一场智力探险,不断地解开一个个关于社会互动的谜题。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看待很多问题都多了一层“策略性”的思考,不再仅仅从单一的视角出发,而是能够考虑到多方利益和行为的相互作用。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且能够带来深刻启发的书。
评分《博弈与社会》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理论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我们如何行动”的深度解析。作者用一种非常哲学的方式,探讨了人类在各种情境下的决策逻辑,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塑造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结构。我之前总觉得,很多社会现象的产生是偶然的,或者是一些突发事件的连锁反应,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存在着看不见的“规则”和“力量”,而博弈论正是揭示这些规则的钥匙。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的讨论。它解释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信息的不公开会导致资源分配的扭曲,以及为什么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能够有效地引导人们的行为。这让我对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腐败、垄断等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笔触充满了洞察力,他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识别利益相关者,预测他们的行为,并且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让我对“理性”和“非理性”的界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如何在一个不确定性极高的世界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博弈与社会》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讲述理论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看懂世界”的入门指南。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充满了各种“看不见的”力量在推动,而这本书,就像是给了我一把钥匙,让我能够去解锁这些力量的奥秘。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流畅,他没有使用太多艰涩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将复杂的博弈论概念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合作的演化”的探讨,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看似混乱的社会中,合作仍然能够成为一种主流的生存方式。这种从个体理性出发,最终走向群体和谐的解释,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仅教会我如何分析别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分析自己的行为,以及如何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合作的环境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缜密,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多元。这绝对是一本能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认知能力的绝佳读物。
评分非常棒的书
评分快递未通知,没有收到书!
评分感觉还行
评分书是2016版印刷的,有些旧,书脚在送来的时候有四处被折坏了,勉强能读,不是很满意
评分感觉还行
评分好
评分快递未通知,没有收到书!
评分非常棒的书
评分书是2016版印刷的,有些旧,书脚在送来的时候有四处被折坏了,勉强能读,不是很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