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韩国儿童心理专家倾力之作,奉献给中国父母的精心礼物。
不同的思维
早上起来,妈妈要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妈妈对星爱说:
“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把上衣和裤子穿上好吗?”
“好的。”
一刻钟后,妈妈把早餐端上了餐桌。可是,她发现星爱还在他的小房间里没有出来。
“星爱,你的衣服穿好了吗?”
“穿好了。”
“那为什么不出来吃饭?”
“我还没有穿袜子和鞋子。”
“你自己不是会穿吗?为什么不穿上?”
“可是你没有说让我穿袜子和鞋子呀!”
“穿衣服当然要穿鞋袜了。”
“反正你没有让我自己穿这些。”
这样的经历,也许每个妈妈都有过,有时候会感觉哭笑不得,有时候又觉得孩子好像跟自己对着干似的。其实,孩子的思维和大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父母应该尽量与孩子换位思考,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尊重孩子的想法,聆听孩子的声音,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是怎么想的,我们做父母的才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金京心
内容简介
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做好这个人生导师的角色,的确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许多父母为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而困惑、烦恼。这本书就像一面放大镜,帮助父母看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行为动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是怎样的,父母应该怎样去应对处理,让您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
《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是作者多年对儿童心理研究的大成之作,系统地从生活、道德、人际关系、游戏、性格、感情、语言、表现和能力等九个方面,阐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疑惑,细致八微地分析解读,有理有据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法,让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再感到无所适从。
作者简介
金京心,白羊座,出生于韩国首尔,毕业于韩国汉阳女子大学。韩国儿童心理专家,曾从事东亚语言、儿童心理学和女性心理咨询学的研究工作,2000年以后定居北京。著作有《女人的成熟与优雅》等作品,《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个韩国妈妈的教子手记》是作者多年对儿童心理研究之大成,倾力奉献给中国父母的精心礼物。
内页插图
目录
自序
Part Ⅰ 生活
边玩边吃
穿脱衣服慢吞吞
用脏手吃东西
乱扔玩具
喜欢收集杂物
做危险游戏
喜欢饲养小动物
左撇子
切菜刀危险吗?
不要溺爱孩子
防止交通事故
学习游泳
Part Ⅱ 道德
喜欢告状
爱撒谎
随便拿人东西
任性
捣乱
偷拿妈妈的钱
说话不算数
撩女孩子的裙子
没有礼貌
错误一犯再犯
Part Ⅲ 人际关系
内向和腼腆的孩子
富有同情心
想象中的朋友
多派孩子去买东西
父母选择的朋友
爱欺负人的孩子
受人欺负的孩子
以自我为中心
与陌生人交往
培养社会活动能力
Part Ⅳ 游戏
易厌倦的玩具
不肯放弃又旧又脏的玩具
给病人看病
有输有赢的游戏
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假想游戏
运动游戏
旁观游戏
平行游戏
边吃饭边看电视
喜欢冒险行为
Part Ⅴ 性格
离不开妈妈
依赖心重
贪心
性情乖戾
缠人
好动
性急
神经质
过分活泼
举动与众不同
Pdrt Ⅵ 感情
爱哭
爱发脾气
怕鬼
嫉妒
欲望得不到满足
怀有自卑感
感情矛盾
精神紧张
改不掉的毛病
培养“我是好孩子”的意识
Part Ⅶ 语言
喋喋不休
骂人
刨根问底
改不了的幼儿语
在幼儿园里怯声怯气
语言滞涩
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反复读同一本书
Part Ⅷ 表现
个性的表现
爸爸的画像
妈妈的画像
讨厌画画儿
培养创作热情
画同样的画儿
发泄感情的指涂法
自由表现自己
音盲
Part Ⅸ 能力
灵巧的手指
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培养思考能力
学习能力
适宜能力
创造能力
社会性智力
语言型智力
动作型智力
培养节奏感
文字教育
外语学习
精彩书摘
边玩边吃
“别玩了,赶紧把饭吃完!”
“嗯。”
“再不吃完,我可要收拾桌子了!”
“嗯。”
“还在玩!去幼儿园要迟到了!”
“嗯。”
“妈妈可要上班去了,待会儿让你自己去幼儿园!”
“好妈妈,等等我吧,我这就吃。”
每天早上,妈妈都要为星爱的吃饭发愁。做母亲的总是心急火燎地催促孩子吃饭,但是孩子却总是慢腾腾地边玩边吃。因此.母子俩总是为吃饭闹得很不愉快。
孩子怎么想
大人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把玩与吃分开对待,他们要求孩子们坐在餐桌旁就要专心致志地吃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东张西望,或者离开座位满屋子乱跑。尽管他们自己也时常会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看电视,或者与别人聊天儿。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父母在对待自己和对待孩子上采用了“双重标准”。父母自己没有以身作则,这就难怪孩子们对母亲的催促和唠叨常常大为不满了:
“妈妈总是一个劲儿地催促我快点吃,但是她为什么不管一管爸爸呢?爸爸不也是一边吃饭一边玩吗?妈妈只知道管我,从来就不管爸爸!她真是一个偏心的妈妈!”
孩子们都是很好动的,即使是在餐桌旁,他们也并不想安静下来。孩子们又是天生的游戏家,周围的一切都成为吸引他们的东西。比如勺子碰到碗发出的“叮当”声,在孩子们听来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他们跃跃欲试,拿着勺子敲击着碗碟,兴奋地大叫大嚷。
父母怎么教
每一位做母亲的都希望孩子能多吃一点,因此,虽然嘴上说着“我要收拾桌子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对付孩子的一种策略,并不真的就动手收拾桌子。久而久之,就让孩子抓住了妈妈的弱点:“不管妈妈说什么,她总会等我吃完了再收拾桌子的!”于是,妈妈说妈妈的,孩子照玩不误,这让做母亲的感觉很头痛。
有一位妈妈针对孩子的这种心态,认为不应该对孩子过分纵容。她的做法通常是这样的:在早餐桌上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不管他是边吃边玩也好,或是只玩不吃也好,只要到了上幼儿园的时间,她就会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不要吃了,该去幼儿园了!”然后把孩子从餐桌上拽走。
当然,大多数母亲并不认可这位妈妈的做法,因为她们觉得这位妈妈的做法实在是有些“残忍”。但是不管大家认不认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孩子慢慢养成了在上幼儿园之前把饭吃完的习惯。
最不明智的做法是老在孩子的耳边絮叨个不停,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适得其反。孩子天生都有一点逆反心理,你越是让他快吃,他反而越是磨磨蹭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随时随地都在寻找着玩的对象,根本就不会考虑时间、地点之类的事情。吃饭的时候自然也不会例外。
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边玩边吃的习惯抱一点宽容和耐心,只要孩子不是光玩不吃,就不要对他进行过多的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制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这个习惯就会慢慢改正过来了。
穿脱衣服慢吞吞
“外套穿好了没有?”
“……”
“怎么这么磨磨蹭蹭的,扣子还没系上呢?”
“……”
“别忘了把袜子穿上!”
“……”
“你的鞋呢,赶紧把鞋穿上!”
“……”
“快点!要不然上学就迟到了!”
“……”
孩子怎么想
“妈妈老是催我快呀快的,我不是已经在快了吗?真不知道妈妈要我怎么做才叫快!”
每天早上的穿衣,既是妈妈费心费力的时刻,也是星爱感到非常难熬的时刻。他总是被妈妈催促着做这做那,心里被催得着急,手上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而他的心思则常常会被吸引到别的事情上面,因此每次穿衣服的时候总是显得慢吞吞的。
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此时此刻他并没有“闲”着:在他穿外套的时候,他可能正在想着妈妈昨天刚刚给他买的小棕熊,因此不知不觉就把系扣子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在他穿袜子的时候,他可能又会想到跟小伙伴力灿和静美约好的下午玩藏猫猫的事,因此三心二意的他又把袜子给穿反了。
每天早上,妈妈总是全家最忙碌的一个人,她要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收拾屋子,给每一个人准备好中午要带的饭菜,因此妈妈常常会显得不够耐心。但是星爱觉得,虽然自己没有妈妈那样忙,但是自己也挺忙的呀,因为他今天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呢!可是妈妈似乎并不理解他,总是怪他穿衣服太慢,对此星爱觉得自己很委屈。
父母怎么教
“这个孩子太难管教了,他就是集中不了精神做事!”如果做母亲的这样抱怨的话,那她就是太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了。
对于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孩子来说,想让他们把注意力持久地集中在某件事情上面是极为困难的。当孩子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或游戏的时候,特别是从事他们不感兴趣的活动的时候,他们常常不能集中精神,又常常会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从而不断地把自己的注意力从一件事物转移到另外一件事物上去。
明白了这个道理,做母亲的就不应该单单责怪自己的孩子做事情慢吞吞的了。既然催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换一种方式。由于孩子的注意力总是会被有趣的东西所吸引,我们不妨就给孩子设定一个有趣的目标,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使他为达到这个目标而自觉加快穿衣速度。
比如,你可以对他说:“小静美现在早就应该到幼儿园了吧?”或者说:“今天手工课上,老师会教你们做些什么呢?”或者说:“咱们得赶快穿好衣服,要不然就买不到你最喜欢的面包吃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为小伙伴早巳到幼儿园而自己还呆在家里着急,或者对今天的手工课充满期待,或者因担心没有面包吃而自觉加快穿衣的速度。一旦孩子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提起了兴趣,他就会自觉地加快穿衣的速度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情况下,你所提出的目标不能太过宽泛或长远,而应该是一些具体的、不久就会发生的事情,否则同样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因为孩子的精力和思想必定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抛开眼前的事情去关注那些在自己看来非常遥远的目标。一般说来,只有那些“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才会激起他们的兴趣,并且跃跃欲试。
孩子在自己穿衣服的时候,还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衣物,有时甚至会固执地总是穿一套衣服不肯更换,而不管那件衣服是否合体或保暖。如果父母要赶时间,那就没有必要干预孩子的选择,因为这样势必要引起一场不必要的争执。你可以把闹钟设置好,提前十分钟起床,以保证孩子有充分的时间穿好自己的衣服。
用脏手吃东西
星爱跟小伙伴们玩沙子,弄得浑身都是土。孩子回到家,看见妈妈刚做好的烤肉,抓过来就往嘴里放,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先去把手洗一洗,再拿东西吃!”
“为什么要洗啊?”
“你看你的手上都是土,多脏呀!”
“土并不脏啊!”
“你的手上都是细菌,吃了会生病的!”
“为什么吃了细菌就会生病呢?”
孩子怎么想
很显然,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母亲所说的意思。在他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卫生这个概念,也不知道妈妈所说的“细菌”跟“生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他只是在想:
“每次我一从外面回来,妈妈就让我赶紧去把手洗干净,好像我的手上藏着什么吓人的魔鬼似的。可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呀!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孩子不明白妈妈为什么会为了“洗手”一件简单的小事而向他大呼小叫,最后在妈妈的催促和胁迫下,他还是很不情愿地去洗了手。但是他心中的那个疑问还是没有解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服从行为很显然只是为了应付妈妈,而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这样做。因此如果再有这样的情况,他会想方设法躲避妈妈的“检查”,依旧我行我素。
这样一来,反而造成了一种不好的后果。孩子会觉得母亲不喜欢自己在外面玩,因而当他每次在外面玩得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惧怕感和罪恶感,害怕妈妈会对自己的行为生气。当孩子怀着这种心情去玩的时候就总是提心吊胆的,怎么玩都高兴不起来。
父母怎么教
母亲对孩子进行卫生教育、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是正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教育的方式是不是恰当。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不做任何解释就对孩子横加指责,这样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使事情更加糟糕。
母亲首先应该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洗手”。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什么是细菌,以及细菌为什么会让人生病,因此母亲不妨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比如可以对他说:“洗了手再拿吃的,才会吃得又香又甜!”还可以对他说:“爱干净的孩子别人才喜欢跟他玩!”这样说孩子一般是很容易接受的。
总而言之,只有让孩子形成“洗手是一件好事”的信念,才能打消孩子的抵触情绪,让他带着愉快的心情去洗手。这样养成习惯之后,如果碰到别的人也像他那样做时,他就会主动挺身而出:“先洗手再吃东西,要不然吃了会生病的!”
……
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