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

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国璋,卓华,朱梅刚,林汉良 著
图书标签:
  • 淋巴瘤
  • 病理学
  • 诊断
  • 图谱
  • 肿瘤学
  • 血液病
  • 淋巴结
  • 免疫组化
  • 细胞病理学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省出版集团 ,
ISBN:9787535952028
版次:1
商品编码:10198613
包装:精装
开本:大16开
出版时间:2010-06-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43
字数:5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为满足广大病理工作者对淋巴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实际需求,同时在诊断标准方面与国际接轨。全书分为基础理论,淋巴瘤诊断技术,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性病变,非典型性/特殊性增生病变及恶性淋巴瘤(包括:前驱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T与NK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细胞与树突细胞肉瘤、特殊类型淋巴瘤、免疫缺陷相关淋巴增生性疾病及结外原发性淋巴瘤等)五大部分。淋巴瘤部分以2008年WHO淋巴组织肿瘤最新分类为依据。每种瘤种除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4部分内容外增加鉴别诊断,以良恶性鉴别为重点。文字简单明确,附彩色照片580余幅,包括常见与少见病变。图像与文字同步编排。《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稿特请国际著名淋巴瘤病理专家陈国璋教授审校,保证《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是一本高水平的淋巴瘤病理学专著,将成为广大病理与血液学医师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陈国璋,教授,1981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1983年开始从事于病理诊断工作,主要兴趣于外科病理诊断,尤其擅长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病理,免疫组化,甲状腺和涎腺肿瘤病理,在外科病理方面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在国际病理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是美国A FIP肿瘤系列丛书中淋巴结及脾脏肿瘤分册的作者。参与WH0肿瘤分类中淋巴造血系统,内分泌器官、胸腺、软组织、皮肤及头颈部肿瘤病理的编写。首位荣获由国际华人病理学家协会颁发的杰出华人病理学家奖。并积极参加诊断病理教学和国内外讲学工作。为外科病理事业,特别是淋巴瘤病理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朱梅刚,教授,195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本科,留校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已50余年。白20世纪80年代起重点研究淋巴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0余篇,主编淋巴瘤病理诊断专著4部、参编7部。其中1985年出版的《淋巴网状组织肿瘤病理学》为国内首部。2003年出版的《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学》由广东优秀科技专著基金会推荐出版。于1992年国内最早开展PCR-IgH与TCR基因重排检测技术用于淋巴瘤诊断。共主办《淋巴瘤病理诊断》专题学习班7期,学员遍及全国各地,为我国淋巴瘤病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曾获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务院政府津贴享有者。
  林汉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第八届委员、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华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病理学教学、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30多年,与朱梅刚教授一起组织广东省淋巴瘤病理协作组活动多年,对淋巴瘤病理诊断具有丰富经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基础理论
第2章 淋巴瘤诊断技术
第3章 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第4章 非典型性/特殊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第5章 恶性淋巴瘤的分类与命名
第6章 前驱T细胞与B细胞肿瘤
第7章 成熟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肿瘤
第8章 成熟B淋巴细胞肿瘤
第9章 淋巴瘤的少见特殊类型
第10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间质反应
第11章 霍奇金淋巴瘤
第12章 免疫缺陷相关淋巴增生性疾病
第13章 组织细胞与树突细胞肿瘤
第14章 原发性淋巴结外淋巴瘤
第15章 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病变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答另Il诊断

前言/序言

  独立医学实验室作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新成员,伴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发展,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协助各级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作为中国第一家独立医学实验室,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在广州创立,历经15年的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全国拥有十多个连锁实验室,业务范围涉及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新药临床试验、食品卫生检测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检测中心。金域的发展始终遵循以质量为主线的管理革新历程,2002年以来,金域相继通过ISO/IEC17025、ISO 9001:2000等国际认证,2008年又一举通过美国CAP(The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认可,成为中国大陆目前通过CAP认可学科最多的实验室,其中组织病理、细胞病理、细胞遗传、放免、理化分析5个学科为大陆首家通过,标志着金域临床实验诊断、检测能力和水平已与国际最高标准接轨。
  “金域病理”是金域的品牌学科。在整合了免疫组化、细胞遗传、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诊断等技术后,相继成立细胞病理、外科病理、血液病理、肾脏病理、分子病理等诊断会诊中心,为全国4000余家医疗单位、生物技术企业提供病理诊断、会诊服务。2008年,仅广州实验室细胞病理标本量20多万例,组织病理标本量近1 5万例,是目前中国病理标本量最大的医学实验室。
  正值2008年WHO淋巴瘤新分类的问世之际,应我国广大病理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为了促进我国淋巴瘤病理诊断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与国际接轨,由金域支持我国著名淋巴瘤病理专家朱梅刚教授、林汉良教授主编,特别邀请国际著名淋巴瘤病理专家陈国璋教授审校出版《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为广大病理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亦以此作为我公司向我国病理事业的一份献礼。借此,对一直关心、支持金域病理事业发展的海内外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真诚的问候!也诚挚欢迎国内外病理学界同仁对金域病理的发展提出宝贵的建议!
《现代肿瘤病理图谱:精确诊断的视觉指南》 本书是一部旨在为病理医生、肿瘤科医生、临床研究人员以及对肿瘤病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全面、权威指导的图谱。它不仅收录了大量高质量的病理图像,更结合了最新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分子病理学进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力求呈现一个详实、易于理解的肿瘤病理诊断体系。 内容概览: 本书聚焦于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各类肿瘤,按照组织来源和病理特征进行系统性分类,确保读者能够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每一章节都围绕特定类型的肿瘤展开,深入剖析其宏观及微观病理形态学特征。 基础篇: 开篇章节将回顾肿瘤病理学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标本取材、固定、处理、染色技术(如HE染色、免疫组化等)以及辅助诊断技术(如分子病理检测)的最新进展。通过清晰的图文解析,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解不同染色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实体瘤诊断篇: 呼吸系统肿瘤: 涵盖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肺癌等)、胸膜间皮瘤等常见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详细介绍不同亚型的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标志物表达特点以及分子分型与预后、治疗的关系。丰富的图像将展示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生长模式、间质反应等关键诊断依据。 消化系统肿瘤: 重点阐述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道肿瘤等。本书将深入分析这些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分期、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等对预后的重要影响。特别会关注近年来的诊断热点,如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并提供最新的WHO分类标准下的诊断要点。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包括肾脏肿瘤(如肾细胞癌各亚型)、膀胱癌、前列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本书将详细展示这些肿瘤的细胞形态、核分裂象、肿瘤微环境特点,并结合影像学表现,强调病理诊断的精确性。对一些形态学相似但预后和治疗截然不同的肿瘤,将进行重点鉴别。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专题章节将聚焦乳腺癌,从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到各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均提供详尽的图文解析。重点突出ER、PR、HER2、Ki-67等免疫组化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为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同时,对卵巢、子宫、宫颈等部位的肿瘤,也进行系统性阐述。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涵盖脑胶质瘤(包括WHO分级)、神经上皮肿瘤、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等。本书将重点关注分子标志物(如IDH、1p/19q、TERT启动子突变等)在胶质瘤分型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提供最新的诊断指南。 软组织及骨骼系统肿瘤: 针对各类软组织肉瘤(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等)和骨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提供清晰的组织学图像和鉴别诊断要点。特别会介绍一些罕见但重要的软组织肿瘤。 皮肤肿瘤: 涵盖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皮肤附属器肿瘤等。对黑色素瘤的亚型、浸润深度(Breslow指数)的测量将进行重点讲解,并展示各种免疫组化标记物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血液与淋巴系统肿瘤: 造血系统肿瘤: 尽管本书不侧重于淋巴瘤的特定图谱,但会包含与血液系统肿瘤相关的基础病理学知识,例如骨髓穿刺涂片、淋巴结活检在诊断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初步鉴别某些血液疾病的细胞形态。 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霍奇金淋巴瘤: 本书将对淋巴结微观结构的正常形态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证据,系统性地介绍主要的淋巴瘤类型,包括B细胞淋巴瘤(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和T细胞淋巴瘤(如外周T细胞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等)。重点阐述不同亚型的细胞形态、免疫表型以及关键的分子标记物,例如CD20, CD3, CD5, CD10, BCL6, BCL2, Ki-67等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同时,也会涵盖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Reed-Sternberg细胞及其变异型,并结合病变背景淋巴细胞的特点进行阐述。 分子病理与精准诊断篇: 强调分子病理学在现代肿瘤诊断中的核心地位。详细介绍各种驱动基因突变、融合基因、扩增、缺失以及表观遗传学改变与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的关系。提供常见的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分子检测指南。 鉴别诊断与疑难病例篇: 针对一些形态学上易混淆的肿瘤,或需要结合临床信息才能确诊的病例,本书将提供详细的鉴别诊断思路和关键鉴别点。通过对比不同肿瘤的病理特征,帮助读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本书特色: 1. 丰富的图像资料: 大量精选的高分辨率彩色病理切片图像,涵盖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形态学特征,并配以清晰的标注,直观呈现肿瘤的病理特征。 2. 前沿的诊断标准: 遵循最新的WHO肿瘤分类标准,并整合国内外权威学会的诊断指南。 3. 强调分子病理: 深入介绍与肿瘤诊断、预后和治疗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物,体现精准医学的理念。 4. 临床与病理结合: 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治疗反应,强调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 5. 实用易懂: 语言精炼,逻辑清晰,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快速掌握关键信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 《现代肿瘤病理图谱:精确诊断的视觉指南》旨在成为肿瘤病理诊断领域的权威参考书籍,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提升肿瘤诊断的水平,最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肿瘤的微环境及其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非常着迷,而《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作为一名对免疫学和肿瘤微环境交叉领域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更多地聚焦于淋巴瘤细胞本身的形态学特征。然而,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淋巴瘤的微观病理描述,远不止于单纯的细胞鉴定。它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解析淋巴瘤的微环境,包括淋巴组织结构的变化、肿瘤浸润的细胞类型(如T细胞、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以及它们在不同淋巴瘤亚型中的分布特点。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那些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形态学改变的细致描述,这让我得以窥见淋巴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细胞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对话”。书中还结合了一些免疫组化染色图谱,生动地展示了不同免疫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并解释了这些标记物如何帮助我们理解淋巴瘤的免疫表型,进而指导临床治疗。这种从微观细胞形态到宏观免疫微环境的视角切换,让我对淋巴瘤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精准治疗的可能性。

评分

最近偶然翻阅了《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它在案例分析方面的深度。作为一名对医学历史和诊断方法演变感兴趣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展示,更像是深入探讨淋巴瘤诊断历程的“故事书”。书中通过大量的真实病例文献,详细地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研究团队对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断标准的演变过程。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这些复杂信息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将那些晦涩难懂的诊断指南和研究成果,以一种非常直观、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尤其是当书中引用了一些早期经典的病例,并结合现代的分子病理学和基因检测技术进行重新解读时,我仿佛亲眼见证了淋巴瘤病理诊断学的进步。书中对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诊断方法的引入,以及它们如何一步步改变了淋巴瘤的分类和治疗策略,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让我不仅仅是学习了“是什么”,更是理解了“为什么”和“如何发展而来”。对于我这样喜欢追根溯源的读者来说,这种深入的探讨非常有启发性,让我对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有了更宏观、更深刻的认识,而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评分

在阅读《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所深深吸引。作为一个对手工制作和精细工艺有着极高要求的人,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类似的“工匠精神”。每一张图片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和处理,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细节清晰可见,仿佛可以直接触摸到组织细胞的质感。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挑选图片时,对病灶的代表性、清晰度和信息量都有着严苛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书中对诊断要点的提炼和概括,也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它不会简单地堆砌信息,而是通过逻辑性的梳理,将复杂的诊断流程分解为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鉴别诊断的分析,它会详细列出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并给出明确的区分依据,这对于避免误诊和漏诊至关重要。有时,书中还会穿插一些“陷阱”或“易混淆点”的提示,这些细节的关注,足以体现作者对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的深刻洞察。这种严谨细致的风格,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值得信赖。

评分

作为一名对医学教育方法和传播效率有较高关注度的教育工作者,我在《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中看到了非常值得借鉴的教学范例。这本书在内容组织和信息呈现上,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它将复杂的病理学知识,以一种既科学又易于吸收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书中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文结合,将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信息。我观察到,书中在介绍每一个淋巴瘤亚型时,不仅仅是提供形态学图片,还会辅以其临床表现、预后特点以及治疗原则的简要介绍,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让读者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理解淋巴瘤。此外,书中对于一些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也设计得非常有特色。例如,它可能会通过对比不同亚型的图片,或者用箭头、注释等方式突出关键的鉴别特征,这些都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平实易懂,避免了过多生僻的专业术语,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我认为,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淋巴瘤病理诊断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学习指南。

评分

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病理科医生,最近我收到了一本名为《淋巴瘤病理诊断图谱》的书籍。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临床工作者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淋巴瘤的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挑战的领域。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病理切片,但面对那些形态学上高度相似、亚型众多、免疫组化标记也往往需要细致解读的淋巴瘤,我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那些不典型病例,有时候即使查阅了大量的文献,也难以给出百分之百确定的诊断。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我尤其欣赏它在图片上的投入,每一张彩色图片都清晰地展示了淋巴瘤的微观形态,从细胞核的形态、核仁的大小、胞浆的多少,到细胞的排列方式、浸润的背景,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它不像一些枯燥的教科书,只是简单地罗列图谱,而是会在每张图下面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解释了该图谱所代表的淋巴瘤类型,以及需要与哪些鉴别诊断的病变进行区分。这些说明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快速地将看到的形态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甚至可以在阅片的时候,一边参考这本书,一边进行比对,感觉就像多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指导我一样。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合理,章节的划分逻辑清晰,很容易找到我需要的信息。对于我这样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病理医生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正版书,印刷清晰,相信京东

评分

不错的东东,下次还来光顾

评分

一直想买这样的书,文字和图对应。非常好。

评分

很好,质量不错!!!!!!

评分

图片清晰,内容详细

评分

图谱还可以,学习解剖照图学习容易掌握

评分

满意度!!!!!!!

评分

第二次买 局解用感觉还不错

评分

本图谱以人体实物标本为特色,按人体结构系统编排,分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 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九个部分,介绍彩图650幅,大部分以人体实物标本制作摄影而成。所有的图谱都精细清晰,真实。本图谱供医药卫生院校教学、学生,解剖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特别是外科工程师和形态学专业工程师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