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第1卷)》是第1卷中国佛教史,书中具体包括了:关于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说、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创立、东汉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等内容。
《中国佛教史(第1卷)》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序
第一章 佛教传人以前,秦汉时期中国社会上流行的教迷信和方术
第一节 五行、五德、五帝
第二节 秦汉王朝的“五帝”、“太一”的崇拜和祠祀,“五帝”崇拜和祠祀
象征大一统的“太一”神
第三节 鬼神观念
第四节 方士和神仙
第五节 卜筮
第六节 占星术
日占
月占
五星占
恒星占
星变谴告
第七节 望气和风角
望气
风角
第二章 佛教输入中国
第一节 关于佛教输入中国的一些传说
(一)三代以前已知佛教
(二)周代已传入佛教
(三)孔子已知佛教
(四)战国末年传入佛教
(五)中国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时有外国僧众来华
(七)汉武帝时已知佛教
(八)刘向发现佛经
第二节 佛教从印度向西域的传播
汉与西域的交通
阿育王时期佛教的传播
印度西北希腊移民的佛教信仰
部派佛教的分布
大月氏的佛教
安息和康居的佛教
龟兹和于阗的佛教
第三节 两汉之际佛教的输入
两汉之际西域与中国内地的往来
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经
楚王英奉佛
关于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说
第三章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
第一节 佛教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创立
桓帝祠黄老、浮屠
道教的创立和《太平经》
汉译佛经概况
笮融祠佛招徕民户
第三节 三国时期的佛教
魏地佛教
吴地佛教
东汉三国时期的佛教造像
第四节 《牟子理惑论》及其对佛教的理解
牟子其人与其书
(一)牟子著书的年代
(二)《牟子》原书的形式
《牟子》的佛、道(道家)、儒一致的观点
(一)佛陀观
(二)对佛教的基本教义的理解
(三)关于佛教僧侣的修行生活
(四)佛教、儒家的关系
(五)对原始道教的批判
第四章 东汉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
第一节 安世高所传佛教小乘禅法
佛教“三科”和“五阴”论
“十二因缘”及其社会意义
“四谛”论
“三十七道品”和“道果”
小乘禅法和“安般守意”
第二节 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
支娄迦谶和“般若”学
般若思想在佛教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一——“缘起”论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二——“本无”论
般若的基本内容之三——“般若沤恕拘舍罗”
般若波罗蜜与大乘禅法
第五章 三国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
第一节 为适应门阀地主阶级需要的佛教理论——支谦的译述
支谦译经中的“佛身”思想
《了本生死经》的内外“缘起”论
第二节 《维摩诘经》的思想剖析
维摩诘其人
“佛国”论
如来种
不二入法门
无言与有言
从不住本立一切法
“忍世界”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 康僧会的佛教仁道说
第四节 弥陀净土信仰的传人——《大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
关子弥陀经典的翻译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说
附录一:东汉三国译经目录
附录二:历代佛教经录所载汉三国译经卷数
附录三:中国佛教史大事年表(汉、三国)
附录四:印度佛教哲学
索引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基本选的都是各位学者的代表作。只有葛兆光的这本《且借纸遁》,估计一般人看了,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这就是作者自己的读书摘抄,本来就不是给读者看的。
评分這一系列三冊書,我是從網上電子版,閱讀的。關於其中的評價部份真是看得鬱悶啊。如果不知道當初的社會大環境,肯定會質疑此寫作組對凡例的把握能力,和基本的史料書籍的寫作根本。
评分虽然任老等是以哲学的、批判的角度写的,对宗教缺乏应有的尊重,但对典籍理解深刻、分析透彻、逻辑清晰、行文简练且资料丰富,很有参考价值,应当备置一套,时时翻阅。
评分很实用的一本书,物流也非常快,赞一个!
评分好书,倾注了著作者的多年心血,静心拜读~
评分《中国历代思想家》是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原名“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等)与王寿南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两岸学者联袂撰写,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著作对于读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重点引进项目,此次以简体字出版,对文中的古今地名对照、注文体例和文字错误等作了必要的订正,并将原25分册按历史年代合并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和现代等凡7种14册。
评分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评分但是想想吧,那可是80年代,對宗教的批評是“必要必須的”!
评分《中国历代思想家》是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原名“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等)与王寿南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两岸学者联袂撰写,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著作对于读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重点引进项目,此次以简体字出版,对文中的古今地名对照、注文体例和文字错误等作了必要的订正,并将原25分册按历史年代合并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和现代等凡7种14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