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第六版的亮點:
增加瞭金融熱點問題的涵蓋麵
第1篇“金融:機構與理論”含有不同的新的和拓展瞭的內容。包括:增補瞭金融機構的形態,增加瞭CAPM模型、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行為理論、持續期概念和委托-代理問題在金融市場中的作用等章節,以及對利率期限結構的精妙描述。
關注該領域的當前發展
《貨幣、銀行與經濟(第6版)》持續嚮讀者提供該領域的最新觀點。其中最主要的更新有:第11章考慮瞭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與經濟産齣的關係;第20、25和27章涵蓋瞭信貸變量對貨幣政策影響的各種路徑;第21章論述瞭在宏觀經濟學各學派的競爭中,新凱恩斯主義正戲劇性地越來越引起重視;第28章關注的是新的反饋規則,而非更為剛性的穩定的貨幣增長率;此外,對不久前備受關注的事件的跟蹤報道,如橙子郡的破産和墨西哥比索危機等,也都有所涉及。
國際金融部分的獨到處理
《貨幣、銀行與經濟(第6版)》一直以對國際金融方麵的濃墨重彩的論述而著稱。在第1篇金融機構的論述中,國際銀行業占瞭一章的分量(第8章);從第15章到第21章,從國際宏觀層麵全方位地論述瞭貨幣理論與政策的發展;從第29章到第31章,深入地探究瞭國際貨幣製度的方方麵麵。
介紹貨幣理論不偏不倚
《貨幣、銀行與經濟(第6版)》鼓勵學生審視主流的且彼此爭強鬥勝的各種貨幣理論學說。作者公正地對待貨幣主義和凱恩斯主義這兩個主流學派的理論闡述,而且還十分注意展開對真實商業周期理論、新凱恩斯主義和後凱恩斯主義等其他學術流派的討論。
對該領域的均衡闡述
基於對金融機構與理論的詳盡論述、對貨幣理論與政策的深入闡釋,以及與國際經濟學的精心融閤等,在篇幅上,作者緻力於內容上的均衡而非厚此薄彼。這種均衡的範式正是本教材的成功所在。
優良的教學手段
從均衡的闡述和可駕馭的篇幅,到新的關鍵術語、有選擇的問題解答、專欄數量的增加和章後附錄的大量運用,所有這些都大大地提高瞭本教材的適用性。可以說,本教材的第六版已是該課程的教學工具中的上上品。
內容簡介
《貨幣、銀行與經濟(第6版)》在該領域始終處於領先地位,至今已被全美440多所大學和學院采用。它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仰仗於作者嫻熟駕馭該領域最重要的最應時的熱門話題,並繁簡有度地與教材內容自然融閤。當然,本教材涵蓋瞭金融與貨幣的基本理論,但也不乏其他重要的方麵:諸如關於金融機構、聯儲將貨幣理論導入政策的各種路徑,以及對所有這些方麵在國際間所發生的相關事件等的最新述評。
作者簡介
托馬斯·梅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美國著名經濟學傢,貨幣銀行學領域權威。詹姆斯·S.杜森貝裏: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著名經濟學傢,貨幣銀行學領域權威。羅伯特·Z.阿利伯:哈佛大學教授,美國著名經濟學傢,貨幣銀行學領域權威。
詹姆斯·S.杜森貝裏,哈佛大學“威廉·約瑟夫·麥爾”貨幣銀行學教授(榮譽退休),曾任係主任。密歇根大學博士,曾執教於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曾在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工作,擔任財政部和美聯儲的顧問及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理事會主席。他的《收入、儲蓄與消費者行為理論》是研究消費理論和凱恩斯解說的具有廣泛影響的劃時代著作。現任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發展中國傢中央銀行問題研究的顧問。
羅伯特·Z.阿利伯,耶魯大學博士,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國際金融學教授,該校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國際貨幣遊戲》、《你的錢和你的生活》、《跨國模式》和《國際商務讀本》等。
精彩書評
我尋覓著這樣的一本教科書,它既要富有時代感又要篇章結構閤理,既要恰好滿足一個學期的教學需求而又要不失其基本內容。鑒賞瞭幾種不同版本的教科書後,我認為這部教科書給齣瞭最完美的結閤。
—— B.I. 帕特森 威斯康辛大學奧斯科斯分校
目錄
第1篇 金融結構
1 導言
2 金融製度的綜述
3 銀行業
4 銀行公司
5 其他金融中介機構
6 資本市場
7 中央銀行
8 金融結構的現有問題
第2篇 貨幣的供給
9 貨幣的度量
10 貨幣的創造
11 銀行準備金和相關的度量
第3篇 貨幣、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
12 總需求的決定因素
13 利率
14 貨幣需求
15 完整的凱恩斯模型
16 貨幣主義學派
17 貨幣主義——凱恩斯主義爭論的透視
18 通貨膨脹和失業
第4篇 貨幣政策
19 貨幣政策的目標
20 貨幣政策的工具
21 聯邦儲備係統的指標和手段
22 貨幣政策的影響
23 反周期性貨幣政策能否成功
24 貨幣政策的沿革
25 不同的貨幣規範
第5篇 國際貨幣和國際金融
26 國際貨幣製度的演變
27 外匯市場的組織
28 國際銀行業和各國貨幣政策
29 國際金融問題的議事日程
精彩書摘
金融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金融中介機構。例如,儲蓄貸款協會,它們不僅可以結清支付,還能開展其他一些業務。它們把從儲蓄者那裏獲得的資金,變為自身的負債(例如記入存摺),然後轉而貸款給其他人,從而起瞭一種中介作用。但它們並不是僅僅把儲蓄者和最終藉款人聚攏來,而是嚮存款人齣售對它們自己的要求權,然後購進對藉款人的要求權(例如,儲蓄貸款協會的存款人持有的是對儲蓄貸款協會的要求權,而不是對儲蓄貸款協會提供的抵押貸款的要求權)。這類金融中介機構還有互助儲蓄銀行,某種程度上也包括商業銀行。
實際上,金融中介機構是在購進與售齣未來支付的權利。例如,某人在儲蓄貸款協會開立帳戶存入一筆貨幣金額以換取將來收迴更大金額的權利。然後儲蓄貸款協會轉而運用這筆存款進行放款,即嚮其他人進行即時支付,以換迴這些人在未來償還的承諾。
這種以當期支付交換未來支付承諾的活動非常重要。為瞭解這一點,我們可以先考察一個完全沒有藉貸的經濟社會的極端情形。在這樣一個經濟社會裏,人們仍然企望儲蓄和投資。許多人由於預料到自己年邁時收入會減少,或未來的需求會增加,或者因為他們希望從積蓄上得到一些收益,因而都想把他們的目前收入推延為未來收入。但是某些人根本不可能從他們的積蓄上獲得任何收益,因為他們沒有購買那些能帶來收入的實物資産的機會,而且他們也不可能貸款給任何一個有這種機會的人。同時,那些有機會獲得高産的實物資産的人們隻有在他們節製自己消費的情況下纔能獲得這些資産——而以這種形式幾乎不可能籌措建設一傢鋼鐵廠的資
金!顯然,這樣的經濟社會將是非常低效率的。
貨幣數量論的基本思路及其研究戰略是直接觀察一個市場即貨幣市場的均衡狀況。例如,假設貨幣市場是不均衡的,貨幣需求超過貨幣供給,這樣人們就會通過縮減他們的淨開支——投資或消費——來確定他們持有的貨幣數量,從而總需求將減少。相反,如果人們的貨幣多於想要持有的數量,他們就要通過多投資或多消費來減少所持有的貨幣。所以,總需求變動可以理解為人們持有貨幣的數量超過或少於他們想要持有的貨幣數量的結果。
為便於分析貨幣數量論,我們暫時作一定的簡化。假設隻存在兩種資産,即貨幣和商品,而且不存在證券。現在我們進一步假定由於聯邦儲備係統的公開市場業務,社會公眾起初持有的(實際或名義)貨幣多於他們想要持有的數量。這時將齣現什麼情況是容易預測的。
……
前言/序言
貨幣、銀行與經濟(第6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貨幣、銀行與經濟(第6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