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日本花艺名师的人气学堂 花束包装技法 插花艺术 鲜花设计制作教程 花艺师基础培训教材

包邮 日本花艺名师的人气学堂 花束包装技法 插花艺术 鲜花设计制作教程 花艺师基础培训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林芳久著 著
图书标签:
  • 花艺
  • 插花
  • 花束包装
  • 鲜花设计
  • 日式花艺
  • 花艺教程
  • 花艺培训
  • 艺术设计
  • 手工DIY
  • 园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布克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9920
版次:1
商品编码:10143038160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5-10-01
页数:122
字数:300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日本花艺名师的人气学堂:花束包装技法
            定价 49.0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开本 16开
作者 [日]林芳久 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122
字数 300
ISBN编码 9787122249920













内容介绍
包装能提升花艺作品的档次,好的包装能让花艺增色不少。本书针对花束包装介绍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切实指导花艺设计工作的知识与技能:包括保持鲜花新鲜度的方法,制作园艺盆栽时如何处理好保水和排水,如何让植物在被包装状态下更长时间地保持新鲜与活力的方法等。
本书是对花束包装相关内容的全面介绍,讲解细致,着重基础,一学就会。并且展示了从基础到应用的各种创意包装的制作技法,实用性强,适合花店工作者。

作者介绍
林芳久
致力于推广简单易学的鲜花包装,
研究包装如何为花束增光添彩,
是活跃于日本全国的鲜花包装顾问。
包装制造商“Animato株式会社”董事长,
提出众多极具商业实践性的包装提案,
如“实践现场主义”“盈利的收费包装”
“根据店铺风格来安排商品布置”等。

关联推荐

本套丛书针对花店行业从业者,从入门到精通,全方位解决花店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花艺技法。 另一方面也非常适合花艺、插花爱好者自学。



目录
第1章 包装资材的基础知识
2 缎带
6 包装纸
10 [专题01]巧用缎带零头
12 实用工具
13 资材一览

第2章 缎带的使用技法
18 蝴蝶结Ⅰ
19 蝴蝶结Ⅱ
20 蝴蝶结Ⅲ
21 蝴蝶结Ⅳ
22 波纹结
23 法式结
24 月牙锁结
25 玫瑰花结
26 铁丝缎带花
27 [专题02]剪刀的使用方法【搭配?禁忌】

第3章 花束的包装技法?基础篇
30 单枝花束Ⅰ
31 单枝花束Ⅱ
32 迷你花束Ⅰ圆形
34 迷你花束Ⅱ三角形
36 迷你花束Ⅲ心形
38 手捧花Ⅰ基础形式
40 手捧花Ⅱ气球造型
42 手捧花Ⅲ多种材料
44 场景花束Ⅰ单面花束
46 场景花束Ⅱ舞台花束
48 场景花束Ⅲ吊唁花束
50 现代风格的平行花束
52 和风花束
55 [专题03] 用花艺专用帕巾和锡箔纸包裹花束

第4章 花束的包装技法?提高篇
58 三角形外包装
60 垫板包装
62 花盒Ⅰ恋爱双花
64 花盒Ⅱ玫瑰花盒
66 花盒Ⅲ敞口花盒
68 永生花盒
70 手提袋包装
72 使用纸管的花环包装
74 [专题04]甜品与花艺的组合礼物

第5章 盆花的包装技法
78 盆栽的包装Ⅰ星形
80 盆栽的包装Ⅱ荷叶边
82 盆栽的包装Ⅲ起楞
84 盆栽的包装Ⅳ十字封皮
86 小礼物包装Ⅰ手提迷你罐
88 小礼物包装Ⅱ糖果包装
90 小礼物包装Ⅲ牛奶盒
92 观叶植物的包装方法Ⅰ双蝴蝶结
94 观叶植物的包装方法Ⅱ和风浴衣
96 蝴蝶兰的包装
99 [专题05]包装&差别化
100 兰花的包装Ⅰ基本形
102 兰花的包装Ⅱ使用流苏
104 兰花的包装Ⅲ合襟形式
106 香草和红茶的篮子
108 盆栽篮

第6章 活用缎带的技法
112 缎带流苏
114 缎带花环
116 [专题06]活用缎带的婚礼手捧花【缎带?香水百合】
118 [专题07]与其他行业的合作

书籍名称:《现代家居软装设计与色彩搭配实战指南》 目标读者群: 室内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家居美学爱好者、对居住空间有更高品质追求的业主、相关专业学生。 字数估算: 约1500字 ---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聚焦于花艺造型或鲜花处理的专业技术,而是一部全面深入探讨现代居住空间美学构建、功能优化与个性化表达的实战型软装设计手册。它旨在指导读者如何通过科学的色彩理论、合理的家具布局、精妙的布艺选择以及恰到好处的装饰品陈设,将冰冷的建筑空间转化为温馨、舒适且充满个人风格的理想居所。全书摈弃了繁复的理论说教,直击痛点,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分析和可操作的步骤分解,让读者掌握从零开始规划和执行家居软装项目的全流程能力。 第一章:软装设计思维的建立与空间诊断 本章首先明确软装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核心地位,它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与硬装设计并驾齐驱的“空间灵魂注入者”。我们将详细解析如何进行有效“空间诊断”: 1. 居住者需求分析(Persona Mapping): 深入访谈技巧,如何捕捉业主的生活习惯、审美偏好、职业特点乃至潜意识中的情感需求。绘制清晰的用户画像,作为设计决策的基石。 2. 空间功能性评估: 评估现有空间动线、采光、通风等硬性条件,并根据生活场景(如居家办公、亲子互动、影音娱乐)定义每个区域的首要功能。 3. 风格坐标的确立: 详细剖析当前主流的家居风格(如侘寂风、新古典、极简主义、复古工业风等)的核心元素、材质偏好和色彩倾向。指导读者如何从多种风格中提炼,融合出独一无二的“混合风格”。 第二章:色彩心理学与家居配色方案的科学应用 本章完全侧重于色彩对空间氛围和居住者心理的影响,这是软装设计的核心驱动力。 1. 色彩三要素的精细化运用: 不仅仅是色相(Hue)的选择,更深入探讨明度(Value)和饱和度(Chroma)在营造空间深度和情绪上的决定性作用。 2. 60-30-10 法则的升级解读: 传统的色彩比例法则在不规则空间中的灵活变通。如何利用不同比例来控制空间的视觉重量感和焦点。 3. 高级灰与中性色的微妙平衡: 探讨如何利用米白、燕麦色、低饱和度的灰蓝、灰绿等“高级色系”作为基底,为家具和艺术品提供一个稳定而优雅的背景。 4. 季节性与光照对色彩的影响: 针对不同朝向的房间,推荐如何调整墙面、大件布艺的色调,以适应自然光线的动态变化。 第三章:家具的选择、布局与空间动线优化 本章聚焦于“形”与“位”,确保家具不仅美观,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生活便利性。 1. 尺度与比例的黄金法则: 学习如何根据房间的净高、开间来确定沙发、餐桌、地毯等大型件的准确尺寸,避免“压迫感”或“空旷感”。 2. 模块化与多功能家具的应用: 针对小户型和多功能空间,详细介绍可拆分、可折叠、兼具储物功能的现代家具设计,提升空间使用效率。 3. 焦点与序列布局: 确立空间内的视觉焦点(如壁炉、艺术画或特色单椅),并围绕焦点设计合理的观看和行走序列。强调“留白”在布局中的重要性。 4. 人体工程学基础: 涉及座椅的坐深、靠背角度,操作台的高度等基础标准,确保设计方案的舒适性。 第四章:材质的触感叙事与饰面处理 本章深入探究材质的对比与和谐,讲解如何通过材质的“触觉”和“视觉纹理”丰富空间层次。 1. 硬装饰面延伸至软装: 如何让地面材料(木地板、石材)的纹理与墙面涂料、织物(如亚麻、羊毛、绒面革)形成对话。 2. 金属与玻璃的质感应用: 重点分析黄铜、哑光黑钢、透明/磨砂玻璃在灯具、桌腿、装饰线条上的应用,以增加现代感和精致度。 3. 天然材料的回归: 深度剖析原木、藤编、大理石在当代设计中的新用法,避免乡村化倾向,保持其现代简约的特性。 4. 地毯:定义区域与提升温度: 学习如何选择地毯的材质(羊毛、黄麻)和图案,用以明确划分开放式空间的功能区域,并吸收噪音。 第五章:灯光设计:氛围的无形雕塑家 灯光是软装的“无形雕塑家”,本章将灯光设计提升到与色彩同等重要的地位。 1. 照明层次构建: 详细解析环境光(基础照明)、任务光(功能照明,如阅读灯、厨下灯)和重点光(装饰照明,如射灯、落地灯)的三层结构。 2. 色温(Kelvin)的选择哲学: 2700K-3500K的暖光如何营造放松的居家氛围;特定区域如何使用中性光以保持色彩的准确性。 3. 灯具的造型与光束控制: 不仅关注灯具本身的美学造型,更关注其投射出的光斑形态、阴影效果,以及如何利用调光器(Dimmer)实现情景化照明。 第六章:布艺陈设与个性化细节的点睛之笔 本章聚焦于提升空间“温度”和“人情味”的布艺和装饰品。 1. 窗帘的结构与悬挂技术: 讲解不同面料(遮光、透光、装饰)的选择,以及从顶到地的悬挂方式如何影响层高感知。 2. 抱枕与盖毯的色彩呼应: 教授如何通过抱枕的材质、图案、颜色,巧妙地连接起沙发、艺术品和墙面之间的色彩主题。 3. 墙面装饰的艺术性: 探讨挂画的黄金高度、组合画廊墙(Gallery Wall)的布局技巧,以及镜面在扩展空间和反射光线方面的策略性使用。 4. 陈列品的叙事性: 避免杂乱堆砌,指导读者如何策展式地摆放书籍、雕塑、花器(非鲜花类,如干花、陶瓷、金属艺术品),赋予空间独特的个人印记。 附录:软装项目管理与预算控制 提供一套实用的采购清单模板、供应商选择标准以及如何在不同预算下实现高品质设计效果的策略性建议。 --- 本书特点: 实操性强: 摒弃空泛的理论,每一章的结尾都附有“自查清单”或“行动步骤”。 视觉导向明确: 配备大量高质量的室内空间实景图解,清晰展示不同设计元素组合后的最终效果。 全面覆盖: 从宏观的风格定位到微观的抱枕摆放,提供一站式的软装设计解决方案。 专注居住体验: 核心在于如何通过设计优化生活质量,而非仅仅追求潮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师学堂”系列定位显然不是盖棺定论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场与顶尖创作者的深度对话。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创新与融合”的探讨。在介绍了传统日式插花和韩式包装的经典模式后,作者大胆地展示了一些结合了现代极简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设计案例。比如,书中有一个案例是将粗粝的麻绳与极其柔美的进口玫瑰进行搭配,这种强烈的材质对比产生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耳目一新。它鼓励读者跳出既定的范式,去思考花艺作为一种表达媒介的可能性。书中关于“色彩心理学”在花艺包装中的应用部分尤其精彩,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色彩搭配表,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色彩组合如何影响观赏者对花束“情感基调”的判断。这使得我在构思作品时,不再仅仅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开始思考“我想让我的花束传达什么样的情绪”,这种深层次的引导,极大地提升了我作为创作者的自我要求。

评分

作为一个对鲜花设计有着长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尝试过市面上许多不同国家的插花书籍,但很多都因为文化背景差异太大,导致国内的花材和实际操作环境难以对应。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在保持了高水准日式审美的同时,非常接地气地考虑到了国内花材的适应性。它会明确指出某些特定花材的替代方案,并且在包装技法上,也对如何处理国内常见的短杆或特定形状的花材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例如,书中有一段专门讲述如何用简单工具(比如家中常备的剪刀和胶带)来模拟出专业工具才能达到的平整切口和固定效果。这种“高手教你做入门级的完美作品”的理念,让学习过程变得无比顺畅。整本书的制作质量也十分考究,纸张的厚度适中,保证了内容的清晰度和耐翻阅性,即便是经常翻阅做笔记,也不容易损坏。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专业知识,用一种既优雅又实用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位热爱花艺的人。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花束包装”这个环节总是感到头疼,总觉得自己的作品总是显得笨重、缺乏高级感,像是把花“塞”进纸里,而不是优雅地“托举”起来。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用牛皮纸或者玻璃纸进行基础包裹,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包装材料与花材在结构力学上的关系。作者非常细致地分享了关于“黄金分割线”在花束设计中的应用,这听起来很专业,但实际上通过图示和步骤分解,变得异常清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日式折叠技法”的讲解,那种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让原本平面的包装立刻拥有了雕塑感。而且,书里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平衡感”的讨论,比如如何利用包装的重量感来稳固高挑的花材,或者如何通过不同层次的包装纸来创造视觉上的“景深”。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基础培训的范畴,更像是邀请读者进入一个精密的视觉构造世界。对于那些追求作品稳定性和艺术感的进阶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结构化思维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日式侘寂风的花艺美学扑面而来,让人立刻联想到精致入微的手工和对自然的敬畏。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插花教程,但翻开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花语讲述故事”的艺术指南。书里大量的实景照片,每一张都像精心布置的舞台布景,光影、留白、线条的运用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并没有过多纠缠于繁琐的理论,而是直击花艺造型的核心——情感的表达。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如何根据不同季节的花材特性来调整包装的“呼吸感”,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一直觉得,好的花艺作品不应该只是堆砌昂贵的鲜花,而应该是有灵魂的。这本书显然深谙此道,它教会我的不是简单的技巧叠加,而是一种观察世界、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的能力。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比如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包装纸的纹理和颜色,如何用细微的丝带收口来引导视线,都体现了作者作为花艺名师的深厚功力。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极其用心,大开本的尺寸让那些复杂的立体造型得以完美展现,阅读体验极其舒适,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动手尝试。

评分

我是一位准备转行成为花艺师的职场人士,时间成本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希望能找到一本效率高、实用性强的教材,而不是那种偏重历史典故或理论哲学的书。这本书的实用性超乎我的预期。它的大部分篇幅都聚焦于“实战演练”,从基础的“螺旋手绑”到进阶的“瀑布型悬垂花束”,每一种造型都有对应的“Q&A”环节,专门解答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举个例子,书中详细讲解了在不同天气和湿度下,如何调整保水措施,这在商业操作中是至关重要的细节。更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成本控制”的建议,比如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如何巧妙地使用替代性花材和包装材料,这对于初创花店或者独立花艺师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商业智慧。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直接且富有条理,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全是干货。那种直接告诉“你该这样做,因为这样做效果最好”的自信和权威感,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