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学大书院:中华养生宝典》(经典珍藏版)讲述中华民族养生之道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以保健强身、怡情悦志、防病抗衰老为目的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探讨。后代养生理论则逐渐扬弃了诸子浓厚的哲学内蕴,而继承和发展了其有价值的养生思想。我国古代养生学在学派理论上表现为对调气、动形、静心、固精、食养等的侧重和倡导,再通过气功导引,房事,养心,劳逸结合,依靠时令进行起居调养等生活实践的取长补短,融汇嫁接,达到兼收并蓄和相互促进的高级境界。意味着各家各派殊途同归,实现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升华,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以精、心、神、食的调摄为核心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并对东西方的养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老子在《道德经》说: “清静为天下正”,“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恢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内经》还说: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主张安静而无杂念,志闲少欲,即防止不正当的思想。 孙思邈主张平日“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无大喜怒,无大用意,无大思虑,无歌啸,无唉啼,无悲愁,无哀恸,无庆吊,无饮兴。清静无为,清心静气,不过多追求,不勉强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以保养人体精气,安享晚年之乐。
目录
养 生 格 言
总 论
人贵于天 / 2
我命在我不在天 / 3
得道养寿 / 5
真 人 / 8
虚静养心 /10
养心莫善于寡欲 /12
积善者体健 /14
平虚养内 /16
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18
养生十要 /20
通调有天年 /21
通阴阳而知养生 /26
摄养延年 /30
与其服延年之药,不若守保身之方 /33
养生五难 /34
病六不治 /35
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通心神 /35
保生寡欲,保身者避名 /37
养生在人牧,肥肉在谷食 /38
无劳尔形,无摇尔精 /38
养心 调心
耳目之欲,背于养心 /40
心平中正,长寿之道 /41
心忿则热,心劳则汗 /43
心志修而轻外物 /44
多欲气淫,无有天年 /46
恬淡虚无,寿命无穷 /46
不能自胜者无寿 /48
知足常乐 /48
养生须除六害 /50
恬和安内,清虚不诱外 /51
心平则气自和 /52
达人不愁死 /53
心为万法之宗 /55
自心有病自心知,自病还将心自医 /56
凡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57
长寿十要 /59
心宽出少年 /59
圣人除心不除境,凡人除境不除心 /60
养心“五不要” /61
养生“十二少” /61
养生“三戒” /62
调养补养
人体的生理和调养 /63
人体七养 /64
心之形,自生自成 /66
善于养生者,以一身之小自全其气 /67
善调阴阳者,与天地同寿 /71
补 养
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 /74
人参补气,羊肉补形 /75
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 76
调药性易,调自性难 / 78
饮 食
饮食之患,过于声色 / 79
饥饱适度,饮食养生之道 / 80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 82
宁少勿多,宁饥毋饱 / 83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 / 85
阴阳五行,食养之道 / 86
养生真味是清淡 / 86
丰年多病,饥年少疾 / 88
善食强于善医 / 91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 / 91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 / 93
饮酒十过 / 95
食唯半饱无药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 97
起 居
善养者起居有规 / 99
居处过于华丽,易使人滋生贪婪 /100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01
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 /102
居室之处须防风 /104
起居阴阳,谨慎调理 /107
一天里的禁忌 /110
动静劳逸
淡静为不死之药 /114
躁动催人老 /115
心如猿,意如马,无寿 /117
少私寡欲,是为真静 /118
动而不妄动,亦为静 /120
不淫于至乐,不安于至静 /121
养生至要:心静而体活 /122
养生须防“五劳” /124
善养生者,有劳有逸 /125
气功和导引
天地万物,气聚则生 /127
延年却病,导引为先 /128
若欲安神,须炼元气 /130
坐禅五境界 /132
坐 忘 /133
入 定 /134
欲得长生,先须久视 /136
应 时
天时阴阳,顺之则寿 /137
内经大论四季之应时养生 /139
阴阳四节,死生之本 /141
邱处机纵论四季应时养生 /141
夏脏宜凉,冬脏宜温 /144
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 /145
房 室
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 /147
上士别床,中士异被 /148
养心莫善于寡欲 /149
防 病
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 /151
不乐损年,长愁养病 /152
萝卜上了街,药方把嘴撅 /153
睡 眠
食饱不可睡,睡则诸疾生 /154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155
养 老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156
不须忧老病,心是自医王 /157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158
养 正 四 要
寡欲第一 /160
慎动第二 /175
法时第三 /182
却疾第四 /192
养生总论 /210
饮 食 须 知
卷一:水火 /219
卷二:谷类 /229
卷三:菜类 /238
卷四:果类 /255
卷五:味类 /269
卷六:鱼类 /277
卷七:禽类 /293
卷八:兽类 /300
精彩书摘
我国传统养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浩如烟海,在《黄帝内经》、《老子》、《庄子》、《论语》、《吕氏春秋》中就有对各类养生学的阐述,后世的典籍中又有了更多的发展。我国历代道家、儒家、医家、阴阳家的许多的著名人物对养生学都有过研究,使得我国传统养生学在世界独树一帜,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
为了发掘和弘扬古人在生活实践方面的探索和贡献,我们收辑了《养生格言》、《养生四要》和《饮食须知》,汇编成《中华养生宝典》一书,奉献给大家。
《养生格言》是历代医学家、养生家精辟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多是名家之言,也有一些俗语、谚语,这些格言活泼新颖,别具一格。《养生格言》按“总论”、“养心调心”、“调养补养”、“饮食”、“起居”、“房室”、“防病”、“睡眠”、“养老”等编排,所选典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朝,较全面地记述了历代的养生方法 《养正四要》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养生家万全所撰的一部养生经典。万全认为,养生之法有四:即寡欲、慎动、法时、却疾。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弃好高骛远之法,一切归于平实切用,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来探索养生之法。书中有不少宝贵的经验之谈,至今仍不失为养生益寿可供借鉴的珍贵医学遗产。
《饮食须知》为元末明初贾铭所著。明朝建立时,贾铭已是一位百岁老人,然身体仍然十分健朗。明太祖朱元璋特意召见他,询问长寿之道。贾铭说,长寿的秘诀在于注意饮食。并将自己所撰《饮食须知》进献朱元璋。朱元璋即命在皇宫中传阅。该书共分水火、谷类、菜类、果类、味类、鱼类、禽类、兽类八卷,对每卷中的各个品种,都注意介绍该食物的性味及食用方法,以阐明物性的相反相忌为主,并指明食之损益,以便掌握饮食调配,避免因饮食调配不当而损害健康。
中华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华养生学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一个特定层面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和本质。本书是对中华养生文化进行一次简要而系统的介绍,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民族的文化传统,了解中华养生的大智慧。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 者
2007年7月
国学大书院·中华养生宝典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国学大书院·中华养生宝典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