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胃癌ESD术前诊断
定价:168.00元
编者:小山恒男
译者:陈佩璐,钟捷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开本:16
ISBN编号:9787538192858
页数:228
装帧:精装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技术,它可免除传统手术治疗风险,已成为诊断、治疗胃肠道早期癌及癌前期病 变的有效手段。在ESD胃癌术前诊断中,精确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在这点上,日本医学图书具有很大优势,他们的病理片子非常清晰,染色好。本书总结了作者 多年的临床研究和经验,并配有大量的临床实例和图解。
第I章 ESD之前的内镜诊断基础理论
A ESD的适应证堀田欣一 2
1. 指南中的适应证 2
2. 指南中的扩大适应证 3
3. 指南中的非适应证 4
4. 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 4
5. ESD扩大适应证的问题 4
未分化型腺癌的处理(5)
B 内镜表现诊断基本理论小山恒男 7
1. 胃黏膜基本结构 7
2. 胃癌基本结构 8
3. 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吗? 11
4. 常规观察要点 12
去除黏液(12),隆起型病灶的鉴别诊断(13),凹陷型病灶的鉴别诊断(15),血管透见(17),bridging fold(18),皱襞集中(18)
C 浸润深度诊断友利彰寿,小山恒男 20
1. 黏膜内癌的表面纹理 20
2. 胃癌向黏膜下层浸润以后会发生什么? 20
3. 0-I型癌的浸润深度诊断 23
4. 0-II型癌的浸润深度诊断 27
隆起(20),凹陷(21),胃小区纹理的消失(21),皱襞融合(22)
D 侧向浸润范围的诊断高桥亚纪子 34
1. 常规观察诊断侧向浸润范围 34
2. 喷洒靛胭脂诊断侧向浸润范围 35
3. AIM法诊断侧向浸润范围 37
4. NBI放大观察 38
5. NBI放大观察的局限性 41
色彩变化(34),凹凸(34),表面纹理(38),血管纹理(39)
E 放大内镜下的胃癌诊断小山恒男 43
1. 放大内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什么? 43
2. 表面纹理 43
3. 血管纹理 50
4. 表面纹理和血管纹理的关系 51
5. 组织学形态的诊断 54
绒毛状结构(44,54),腺窝状结构(47,57),白色带(45),绒毛的融合(46),血管网络(50),绒毛状结构和血管(51),腺窝状结构和血管(52),表面纹理不清晰(53,57)
第Ⅱ章 胃癌ESD术前诊断——典型病例
A 0-Ⅰ型胃癌 筱原知明 62
B 0-Ⅱa型胃癌-① 三池 忠 66
C 0-Ⅱa型胃癌-② 国枝献治 70
D 0-Ⅱb型胃癌 冈本耕一 74
E 0-Ⅱc型胃癌 高桥亚纪子 78
F 浸润至SM1的胃癌 高桥亚纪子 82
G 伴有溃疡的胃癌 森田周子 86
H 印戒细胞癌 田中雅树 90
I 范围较大的胃癌 高桥亚纪子 94
第Ⅲ章 胃癌ESD术前诊断——鉴别诊断
问题 1 该病灶的浸润深度是多少? 冈本耕一 100
问题 2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冈本耕一 106
问题 3 该病灶的组织学形态是什么? 北村阳子 112
问题 4 该病灶是伴有溃疡的胃癌,溃疡的深度是多少? 北村阳子 118
问题 5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北村阳子 124
问题 6 该病灶是癌还是腺瘤? 北村阳子 130
问题 7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船川庆太 136
问题 8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关亚矢子 142
问题 9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西山祐二 148
问题10 该病灶的组织学形态是什么? 柴垣广太郎 154
问题11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船川庆太 160
问题12 该病灶的组织学形态是什么? 柴垣广太郎 166
问题13 该病灶的组织学形态是什么? 关亚矢子 172
问题14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高桥亚纪子 178
问题15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吉永繁高 184
问题16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田沼德真 190
问题17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山里哲郎 196
问题18 该病灶的组织学形态是什么? 三池 忠 202
问题19 该病灶的侧向浸润范围是怎样的? 吉田 晃 208
问题20 该病灶的浸润深度是多少? 田沼德真 214
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拓展我知识边界的读物。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阅读体验。它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胃癌术前诊断的复杂性。我尤其赞赏作者在细节上的考究,每一个概念的提出,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充满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但同时又避免了学术论文的枯燥。书中关于胃部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的描述,如同在我的脑海中构建了一幅清晰的图景,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胃癌是如何从最初的细胞异常发展到形成可诊断的病灶。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一些高危因素和早期症状的解读,它教会我如何从日常的身体感受中捕捉到那些可能预示着重大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而对于“ESD术”的阐述,更是点睛之笔。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介绍,更让我看到了医学发展的轨迹,以及医生们为了患者福祉所付出的努力。这种对前沿治疗技术的科普,让我对现代医学的进步充满了敬畏。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更加明智和积极的健康管理者。
评分我一直对医学知识的普及非常关注,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更好地理解那些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疾病。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以一种非常亲切和富有逻辑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了胃癌术前诊断的大门。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吸引人,就像是在和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聊天,他不仅能解释复杂的医学原理,还能感受到他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诊断方法及其优缺点的比较分析,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医生是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关于“ESD术”的介绍,更是让我感到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对技术流程的描述,更是对这项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辉的展现。我了解到,这项技术是如何在微创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健康组织。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专业的医学研讨会,但却没有丝毫的压迫感,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胃癌的认知,更让我看到了医学领域不断进步的希望,以及个体在健康管理中的主动性。
评分作为一名对癌症预防和早期发现非常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疾病的资料。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关于胃癌的诊断,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的指南。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从胃的日常功能开始讲起,一步步地引导读者认识到胃部可能出现的异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胃部不适的区分,以及它们与潜在疾病之间的联系。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这个痛可能就是那个病”,而是层层剥茧,告诉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适,背后的生理机制是什么,以及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更细微的迹象。关于“ESD术”的介绍,我本来以为会很技术化,但这本书把它处理得非常人性化。它解释了ESD术的由来、它解决的问题,以及它为何能成为一种相对微创的治疗选择。这种对治疗方式的介绍,让我觉得医生在做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时,是基于怎样的一种考量。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上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医学公开课,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观察。这本书让我对胃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对如何关注自身健康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推荐给我的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能受益于这份宝贵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令人惊艳的科普读物之一!我一直对人体内部的运作机制充满好奇,尤其是在面对像胃癌这样复杂的疾病时,更是希望能有更深入、更易懂的解释。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实在是太出色了。它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把那些抽象的医学概念具象化。例如,作者在讲解消化道的结构时,用了类比的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胃壁的层次和功能。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胃癌早期发生的各种“信号”的解读,简直像是在玩一场侦探游戏!它详细列举了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并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以及它们可能预示着什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ESD术”的介绍,虽然书名强调的是术前诊断,但对ESD术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并没有像很多医学文献那样枯燥地罗列技术细节,而是娓娓道来,让我明白了这项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它的优势。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对疾病一无所知,而是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让我面对潜在的健康问题时,不再那么焦虑和无助。这本书不仅知识量大,而且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甚至可以说是乐趣无穷。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健康、对生命充满好奇的读者,无论你是否有医学背景,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惊喜和启发。
评分我一直觉得,了解医学知识,尤其是关于我们身体重大疾病的知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很多医学书籍都过于专业,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难题!它用一种非常平实、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了胃癌术前诊断的奥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胃癌发生发展过程时的逻辑性。它不是一下子就讲到“癌症”,而是从细胞的细微变化开始,慢慢地,一步步地描绘出疾病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医学小白也能跟着作者的思路走,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书中对于各种诊断技术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以前只知道有胃镜,但这本书详细解释了胃镜在诊断胃癌中的作用,以及它是如何帮助医生看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病变的。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ESD术”的讲解,竟然如此深入浅出。它不仅解释了ESD术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这项技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定位,以及它对于患者意味着什么。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会对胃癌感到那么恐惧和神秘,而是有了一种更理性、更科学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解疾病,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