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用本书精选与五四运动关系密切的45位人物,分成四组:“为人师表”、“横空出世”、“内外交困”、“众声喧哗”,全书从一个个鲜活的五四历史人物,透视五四时期的历史与社会。
评分好像买错书了。原本是要买陈平原的另一本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评分客观公正,独到见解。
评分陈先生择取了五四运动中最具典型性的事件、文本和个案——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青年》杂志、蔡元培、《章太炎的白话文》、《尝试集》以及作者从国外图书馆中偶遇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为叙述的切入点,也正是如此,才保证了陈先生“重建现场”“钩沉思想”“呈现进程”的愿望能够达成。如果仅仅是以“触摸”的名义申说一些鸡毛蒜皮的花边,而丝毫无关于五四的宏大叙事与整体思想,那么,这本书无疑就变成了“索隐形怪”的“小作”了。
评分经过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五四”运动已经高度抽象化,演变成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而这符号所包含的意义已经远远低于符号本身的含义,它使复杂的历史变得简单明了。就是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也仅仅剩下教科书里的那点印象了,棱角分明,英雄与小丑一目了然。故谈起“五四”,好象人人都知道这回事,但细说起来,又不免茫然。最近翻阅北大教授陈平原先生、夏晓虹女士主编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一书,却让我大开眼界,因为我从中发现了一个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的“五四”,一个与教科书完全不同的“五四”,可以说这是一个“另类的五四”。书中描写了当时各种不同的声音与肖像。例如,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并非后来史家所描述的那样“野蛮”与“残暴”。作者认为“徐世昌虽然对学生的态度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总的来说,这位前清翰林出身的文治总统,对学生和知识界的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
评分又一年“五四”,总回避不了我们怎么理解“五四”精神,药理解“五四”精神,必须先了解五四那些人和事,陈平原和夏晓虹先生主编的这本书,便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个较为真实的“五四”。
评分著名学者撰写的书,值得看,补充些历史知识,拓展知识面.还没细看,随便翻翻,感觉还不错。
评分你认为这篇评论: 有用
评分速度比较快!速度比较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