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家族中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 该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布恩地亚家族呢?漫长的几代人之中,有手艺灵巧的、有求知旺盛的、有聪明机灵的、有勇敢坚强的、有吃苦耐劳的、有光彩照人的……他们有坚毅的眼光,不轻易言败的性格,无论是旅途劳顿的南征北...
评分##我的睡前读物,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催眠效果,每当我纠缠于这个奥雷利亚诺是哪个奥雷利亚诺的时候就倦意袭来倒头就睡。前半本的时候还勉强能搞清楚他们家的复杂关系,后来就彻底放弃了,我已经不在乎角色之间的关系,就专注于情节好了,WELL,一些隐喻呀之类的还算看明白了。但我真是烦啊……他们家人搞得神奇的过得苦的,特别是乌尔苏拉。
评分##1.翻译:范晔译本极为流畅精到。2.读后私感:恍若亲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霜血雨与精神洗礼,马孔多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遥远而真切。3.手法:魔幻现实主义,全知上帝视角和口吻,闪前/预叙("多年以后...")与穿插回溯,博大的家族史诗格局与不断复沓轮回的人名(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与何塞·阿尔卡蒂奥),生动细腻的描写。4.感情:对童年与故土的缅怀,对笔下人物的深切同情,永恒孤独与疏离,情欲的泛滥vs爱情的缺失,拉美酷烈的独裁血泪路与永远遭遮蔽改写的历史,荒诞而无奈的宿命感。5.细节折选:看冰块的下午,飞毯,失眠遗忘症,报丧血流及火药味,小金鱼,糖果小动物,蕾梅黛丝的超凡脱俗,17个儿子额头的灰烬十字,佩特拉·科特斯的性爱与牲畜繁殖,持续4y11m2d的雨,马乌里肖与黄蝴蝶,蚂蚁,羊皮卷预言,飓风刮走的镜城。
评分##多年以后,面对 iPhone9,正在发送朋友圈的我将会想起独自一人阅读羊皮卷的那个遥远的夜晚。那时的我坐在书桌前,以几乎不动的姿势一页页的翻阅,眼前的文字在昏暗的灯光下像水一样流过。不可思议的是,沉浸在这由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无法摆脱的孤独构成的故事中时,我竟然涌起了类似于平静恬然的情绪,那是一种比夜晚幽会中疯狂而短暂的快乐更平和深沉的感觉。就好像我知道人终究会老去,但在阳光打到脸上的瞬间,仍然忍不住微笑。
评分##一部《百年孤独》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人类从清澈透明的原始状态,在可见的最表层得到进化(文化)和发展,但是,在心灵的深处,人们永远处于苦难状态。这正如马贡多的历史一样,无论他们从多么原始的透明或者多么神秘的鸿荒,经过无数的战乱争纷,步履沉重地推动历史...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