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的布爾諾。一九七五年流亡移居法國。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身分》、《笑忘書》、《生活在他方》(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的『麥迪西大獎』)、《賦別曲》(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文學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不朽》、《緩慢》、《無知》;短篇小說集:《可笑的愛》;評論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簾幕》、《相遇》;此外還有一部舞台劇本《雅克和他的主人》(靈感來自狄德羅小說《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和我的思考以及回憶相遇,
和我的舊主題還有我的舊愛相遇……
暌違四年,米蘭‧昆德拉最新力作!
與大師一起談文學、談藝術、談音樂!
如果有人問我,我的母國透過什麼在我的美學基因裡留下深遠影響,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透過楊納切克的音樂。
我知道想像力的價值,因此對於費里尼的電影,我始終懷抱謙遜的崇敬之意。
重讀《百年孤寂》的時候,一個奇怪的念頭出現在我的腦海裡:這些偉大的小說裡的主人翁都沒有小孩。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年代的一次告別。
##關於昆德拉各界褒貶不一,爭議很大。我是不會對他做出任何評價或感想,因為他也像一只放在荒原里的舊鞋子,對於我來說。我好久沒有讀書了,最近看了他的最后的這本相遇。我很傷心可能我第一次感覺過往,不是再說書,只是他對我的一种情結。從那時候到現在,我什麼也沒留下或做...
评分##读过很多遍韩少功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再读米兰·昆德拉的其他文字,凡看见女性,都有种不是特蕾萨就是萨宾娜的感觉,或者,凡看见男性,都有种托马斯的感觉,而阅读米兰·昆德拉这篇散文加随笔的书,便有些不能相遇的距离感。 已经不再年轻的米兰·昆德拉在这本《相遇...
评分##题目是雅那切克的一句话。 要一个人接受新东西虽然很难,但要一个人接受一样东西的改变更难。 米兰·昆德拉生于1929年,到今年已经84岁了。他几乎经历了整个欧洲在20世纪里的所有重大事件。他的捷克背景让他的作品和中国的读者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共通性,社会主义像一条小路,...
评分##這本米蘭昆德拉的散文. 以人物為主題. 談繪畫. 談文學. 談音樂. 談詩歌. 談歷史. 談政治... 相較於他過去的小說. 這類散文式的文本似少了些美學上的動人姿態. 但卻更直接而完整地呈現出真正的昆德拉面貌.... 也可以說. 這本書是他一種智性與感性的現場展演.... 他總是能以那獨...
评分 评分 评分##前些日子读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与其他名作家的对谈录,其中对关于米兰·昆德拉的文字印象很深。罗斯的对谈中涉及到昆德拉的文字有两篇,一篇是对其本人,另外一篇是与同为捷克作家的伊凡·克里玛的对谈,说来奇怪,我对昆德拉的兴趣反而是源于克里玛谈起的印象和对照。在我的...
评分 评分小说的艺术里,老米说卡夫卡在他的小说里说了”只有小说才能说的事儿“,这相遇里,老米说扬纳切克在他的歌剧里说了”只有歌剧才能说的事儿“。谁能告诉我这他妈是怎么回事!!!然而老米总的来说还是挺让人鸡动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